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5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上人教版5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7-27 20: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4页例3 以及课本56、57页第7、10、11题。
本节课是对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的延伸,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为下一步列方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核心能力
在经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旧知复习、小组讨论,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发展符号意识。
2.通过教师引导和同桌互检,会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并能够将数字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且知道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四)学习重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五)学习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乘号的简写和略写。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复习任务
在○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5○36=36○25
12○4○25=12○(4○25)
【设计意图:复习任务,让学生回想起学过的运算定律,为课中所学内容做铺垫。】
(二)课堂设计
1. 对话导入
出示复习任务:
25○36=36○25
12○4○25=12○(4○25)
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为什么?
预设1:25+36=36+25
12+4+25=12+(4+25)
预设2:25×36=36×25
12×4×25=12×(4×25)
2.问题探究
(1)回顾定律,填写表格
师:看来大家都还记得这些运算定律,那么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还有哪些,都是怎样用字母表示的。先组内说一说,然后按照屏幕上的格式把它写出来。
运算定律的名称
文字叙述
用字母表示
举例
【设计意图:设计表格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整理的同时,能逐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简便性。表格也可以设计成学习卡发放给学生。】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便性
师:哪一组愿意把你们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下?
学生上台展示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回忆、整理、交流,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用文字叙述很麻烦,用字母表示很简单;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较好记;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其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学过的任何数。……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展示交流,再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字母表示运算,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3)介绍乘号的不同表示方法
师:这些含有字母的式子还可以进一步简化。请大家认真观察屏幕,你都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表格)
运算定律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c或a·b=b·a或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或(a·b)·c=a·(b·c)或(ab)c=a(bc)
乘法分配率
a×(b+c)=a×b+a×c或a(b+c)=ab+bc
师:谁能把你的发现向大家说一说?
预设:跟我们上节课所学的数字与字母相乘的简便写法一样;
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用·来代替;
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不写。
师:要特别注意,其他符号,如+、-、÷既不能用·代替,也不省略不写。
师:下面请大家用简便写法把运算定律再写一遍。(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的环节,使学生联想到上节课所学的数字与字母相乘时的简便写法,在字母与字母相乘也同样能够使用,并强调只有乘号可以简写,其他符号不行。考查目标1.】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师:我们还学过一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你们还记得哪些?
学生自由回答。
师:那么如果我们用S表示面积 ,C表示周长,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该怎么用字母表示呢?
预设:S=a×a ,C=a×4 ; S=a·a , C=a·4 ; S=aa ,C=4a……
小结:当两个相同的字母或数相乘的时候,如a×a,不但可以写成a·a或aa,还可以写成a2的形式,读作a的平方。
师:请大家想一想:b×b的形式该怎么写?5×5呢?自己动手写一写,同桌相互检查。(展台展示)
师:一般来说,当数字与字母相乘,在省略乘号的时候,一般把数字写字母的前面。但是,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却不能省略乘号,这是为什么?
预设:数字用数字相乘,省略乘号,意义就全变了,如3×5,如果省略乘号,就变成了35。 (5)代入公式求值
课件出示边长为6的正方形
师:先写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再把数值代入求出答案。
预设:如果大部分学生无法写出带入求值的基本格式,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54页下方面积的格式,写出周长的计算格式。
学生完成后可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57页第10题
【设计意图:利用旧知识的的迁移,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再加以适当的强化练习,使得概念掌握得更扎实。通过回顾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再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引出相同字母相乘的可以写成平方的书写方法。而带入求值部分,学生可以通过书上的给出的面积格式,写出周长的计算格式,并通过这个练习掌握带入求值的书写格式。考查目标2.】
3.课堂总结
师:通过学习,同学们都有哪些收获?
小结:通过学习知道了,用字母不但可以来表示数,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并掌握了乘法的简写形式,也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三)课时作业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b×4= b×c= a×1= n×n=
答案:4b,bc,a,n2。
解析:集中练习省略乘号的书写。【考查目标1、2】
2.根据运算定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
a + = + 9
a + 5 + x = +(5 + )
x·a·5 = ·( · )
m ×( n + 7)= × + × .
12 × b + 12 × =( + a )× .
答案:略。
解析:本道题目主要是巩固运算定律。【考查目标1】
3.用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s表示路程。
(1)v= t= s=
(2)如果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小明15分钟能走多少米?已知小明家离学校1440米,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小明多久能到学校?
答案:(1)v=s÷t t=s÷v s=vt
(2)s=vt=120×15=1800 s=vt=1440÷120=12
解析:本题是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并代入求值。先写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式,代入求值。【考查目标2】
4.下面是一个长方形,在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用字母表示出剩余图形的边长。
(2)用字母表示出剩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3)如果a=9、b=4,剩余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答案:(1)长:a-b,宽:b
(2)s=(a-b)b或s=ab-b2 c=2(a-b)+2b=2a
(3)s=(a-b)b=(9-4)×4=20
c=2a=2×9=18
解析:综合性的题目,通过对剩余面积的计算,对乘法分配律的推广应用进行直观解释。【考查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