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黄山松》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8 08:1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黄 山 松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概括文章内容。
2、了解黄山松的特点,认识黄山松的形象及品格。
3、体会作者对黄山松的赞美之情。前预习:美丽的黄山 黄山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的松树更是一道绝世的风景,黄山“七十二峰”高耸入云,在浮动的云海中,一棵棵黄山松昂首挺立,像一面面“昂首的战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松》。 奇松
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这句话将黄山奇松做了很精练、很准确的定义。
怪石
黄山峰海,无处不怪石嶙峋,据说命名的就达1200多块。云海
“黄山自古云成海”,这是已故元帅刘伯承1957年游黄山时
留下的碑刻。黄山自古就有黄海之称。黄山四绝温泉
黄山温泉又称灵泉,传说我们的祖先轩辕皇帝就是在此沐
浴七七四十九日得返老还童,羽化飞升的。如金鸡叫天门、五老上天都、童子拜观音、飞来石等。黄山的奇松 黄山松造型奇特,树冠扁平, 针叶密短,叶色苍翠,且山愈高,则松叶愈短、愈硬、愈密、愈苍翠,黄山松千姿百态,各居神韵,如迎客松、卧龙松、倒挂松团结松、龙爪松、探海松...... 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
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于是,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也有
了灵气。难怪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迎客松倒挂松盼 客 松陪 客 松探海松送客松望客松贴壁松望泉松团结松蒲团松展示:(一)字词我知道2、解释词语:脑际:
不可思议:
石罅:
丘壑:
娉娉婷婷:
窈窕:
谛视:
小阜:1、生字词脑子里。
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石缝,指峡谷中小道。
山陵和溪谷。
姿态美好的样子。
原指女子文静而美好,这里指松树深邃幽美。
仔细地看。
小土山。(三)思路我最清 第一部分:(1)总领全文,点出黄山松有三个特点。
第二部分:(2)黄山松大都生在石头上,生命力顽强。
第三部分:(3)黄山松的枝条大都横着长,一心向阳。
第四部分:(4)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
(四)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黄山松的三个特点:一是黄山松大都扎根在石缝里,既有顽强的生命力;二是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一心倾向着阳光;三是黄山松的枝条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拓展作者描写的景象带给你怎样的感受?1.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主要讲述了黄山松那些特点?
3.第2自然段中“我的黄山诗中……扎根在石缝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 “文殊院窗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说明了什么?
5.感悟文章的中心。 后预习:1.第1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开门见山,点出文章是围绕黄山松三个特点描写的。2.文章主要讲述了黄山松那些特点?第1自然段中“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说明黄山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特点。第2自然段中“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说明黄山松一心向阳的特点。第3自然段中“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说明黄山松强大团结力的特点。4.文中 “文殊院窗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说明了什么? 以文殊院前的一株松树为例,说明没有石髓的滋养,松树也能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只要有空气、雨露、阳光,松树就会长大,多么顽强的生物啊! 黄山松生长在石头缝里,生存环境恶劣。作者反复强调“石上生”“石罅”“石缝”,说明黄山松生存环境之奇特,生存之艰难。3.第2自然段中“我的黄山诗中……扎根在石缝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二、总结黄山松生命力顽强一心向阳光强大团结力感悟中心:
作者用朴素的语言,紧紧围绕黄山松的特点,展现了黄山松顽强的生命力,赞美了黄山松一心向阳的坚韧,凸现了黄山松异常强大的团结力。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