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课件 (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窃读记》课件 (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28 10:3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1 窃 读 记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接大陆与台湾文学之间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 林海音
(1918—2001)林海音作品
《冬青树》(1955)《绿藻与咸蛋》(1957)《晓云》(1959)《城南旧事》(1960)
 《婚姻的故事》(1963)《烛芯》(1965)《做客美国》(1966)《两地》(1966)
《薇薇的周记》(1968)《窗》(1972)《林海音自选集》(1975)《剪影话文坛》(1984)
《家住书坊边》(1987)《林海音童话集》(1987)《一家之主》(1988)《金鲤鱼的百裥裙》(1993)《奶奶的傻瓜相机》(1994)《往事悠悠》(1995)《英子的心》(1996)
《我们看海去》(1996)《驴打滚》(1996)《林海音文集》(1997)
  《城南旧影》(2000)《林海音作品集》(2000)
  窃 炒 锅 踮 哟
饿 惧 充 檐 皱
碗 酸 撑 柜 qiè chǎo guō diǎn yōè jù chōng yán zhòuwǎn suān chēng guì腋 yè 婪 lán 辘 lù
窃 读 炒菜 锅勺 踮脚 饿狼 惧怕 充足 屋檐 皱眉 饭碗 酸痛 支撑 书柜 招牌 担忧 急切 环境 知趣 光顾 恐怕
其实 鼓励 贪婪 腋下
饥肠辘辘 依依不舍 倾盆大雨
放学后的“我”奔向窃读的书店。我又快乐又惧怕地窃读着。我窃读后的感受是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整体感知文章按照“窃读”的过程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
(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
(第2到9自然段)第三部分
(第10自然段)
窃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地读书,找出来加以体会?
画出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2、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书店里的顾客很多,我读书如饥似渴“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我”(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表达了“我”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下去的惊喜。
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读书读到忘我的境界,如痴如醉。
“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形象地描写出自己读完书后恋恋不舍的样子。“我”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第四自然段)
作者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我快乐是因为我读到了自己盼望已久的书,还能从书中获得知识
我惧怕是因为害怕被书店的老板发现,以后就不能来这家书店看书妙句品读 国文老师说:“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身体成长的物质需求
读书长大: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名人警句书是全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愚。 (刘向)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课后练习
1课文以“ ”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 顺序和( )、( )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
理解句子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 写出了“我” 。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 )。“我”渴望读书,而又无力购买,因此只好“窃读”。 窃:在本文中指“ 。” 快乐:“我”在阅读中感受 , 。 惧怕: 。③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对比: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 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喜爱。
④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窃读收获了知识与智慧。⑤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吃饭长大”是指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
⑥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对读书的如饥似渴。
1课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理解句子
①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贪婪”:贪得无厌,没有满足的时候。
比喻句: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比作饿狼进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