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三课 古代印度说说你对印度的了解地理环境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分析那里的自然条件(气候、河流)。地处南亚次大陆,濒临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2.在图中找出古代印度的重要城市。(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喜马拉雅山以南的地区。) 喜 马 拉 雅 山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丰沛的降水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城市国家。其中,以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最著名。文明历程 公元前15世纪后,雅利安人入侵,建立起奴隶制小国。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再次分裂古印度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城市国家。★产生:开伯尔山口,
正对着西方为什么印度会多次遭受外来民族的侵扰?漏风了!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1、产生时间: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公元前1500左右)
2、产生背景:
入侵印度之初,区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
氏族制度解体,阶级分化加剧,雅利安人内部的分化。
四大种姓集团:
种姓制度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座吗?婆罗门
嘴手腿脚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婆罗门贵族宣扬造物主创造等级说的目的是什么?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罗祭司贵族掌握神权。国王、官吏、
武士把持国家军政大权。农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
供; 供养第一、二等级。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
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
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不同种姓之间不能互相谈话、走动。
高级种姓的人不能从低级种姓的人手中接受任何食物和饮料,而作为高级种姓婆罗门所享用的食物,其它种姓的人都可以吃。
各种姓的人都有与自己的地位相应的传统职业,并逐渐固定下来,父子世代相传。
每个种姓成员一般只能在本种姓内寻找配偶,各种姓之间原则上禁止通婚。违者将沦落为最卑下的贱民。 实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那时,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理发师的儿子爱上了一个少女。他父亲告诫说:“儿子,你不耍把愿望寄托在办不到的事情上。你是理发师的儿子,属于低级种姓(首陀罗)。而那个女孩属于高级种姓(刹帝利)。刹帝利的女儿是不能与你结婚的。”结果,理发师的儿子在绝望中忧郁而死。理发师儿子的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反映了当时不同种姓之间壁垒分明、等级森严的社会状况。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随着印度社会发展,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激化社会矛盾。请根据种姓制度中四个等级的不同职业,猜猜他是哪个等级?
从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为主
从事宗教事务
从事农、牧、渔、养猪业以及其他职业。
从事国家军事、行政事务。吠 舍婆罗门首陀罗刹帝利◆◆◆◆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佛教产生背景 印度种姓制度引起人们的
强烈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乔达摩·悉达多,
后被称为 “释迦牟尼”。公元前6世纪背 景:
时 间:
创始人:
①宣扬“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②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佛教的教义基本教义:1、四谛说
2、主张“众生平等”。
3、引导人们抛弃现实世界,把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来世。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佛教定为古印度的国教。
并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北传佛教南传佛教进入文明时代归纳古代印度历史的发展公元前
2500年 后来公元前
6世纪公元前
3世纪不久后出现城市国家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国家印度半岛逐渐统一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半岛再次分裂你知道哪些佛教文化的成语?临时抱佛脚 口头禅 普渡众生 四大皆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借花献佛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 课堂小结 南亚的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又一个发源地。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这里出现了奴隶制小国。后来,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人为地把印度社会自上而下分为四等,等级不同,权利义务不同。在反对种姓制度的斗争中,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自然
环境 位置
气候
河流古代印度文明历程城市国家:哈拉帕
摩亨佐·达罗
种姓制度
佛教
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
(阿拉伯数字)
计数法文
明
成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