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育科学出版社物理九年级第一册
第五章第三节《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2课时《滑动变阻器》
一、教材分析: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教育科学出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是电阻一节的延伸,使学生理解电阻的决定因素,能力上可以训练学生使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又和社会生活联系极为广,可以用本节课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很多事例.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滑动变阻器原理;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探究实验解决变阻器的使用。学好变阻器,即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又为今后的学习特别是做电学实验必要的准备。
二、学生分析:
学生前面已经学习了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决定因素,本节内容学生较易接受;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都本节课的学习有了较好的铺垫;由于滑动变阻器平时生活接触不到,所以学生初次接触比较陌生,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注意基础知识的训练。本节实验效果较明显,学生一定很感兴趣,教学效果应较好。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2)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过程和方法
利用实物教学使学生了解滑动变阻器构造,在实验探索中学会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通过灯泡亮度的变化,了解它在电路中是靠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和归纳,体验实验探究发现的乐趣,提高实验能力和实验技巧,培养尊重事实认真实践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形成合作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四、教学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把要研究的问题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激发兴趣.然后让学生利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发生连续变化,使学生初步认识所使用的铅笔芯实质上就是一个简易的变阻器。以这一简易的变阻器为雏形,引导学生逐步进行讨论、论证、改进,使其逐步接近既实用又耐用的仪器——滑动变阻器,认识其构造,并通过动手实验弄清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最后,还要从物理走向生活,让学生知道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具:
金属丝若干、笔芯、若干导线、鳄鱼夹、干电池、铅滑动变阻器、开关、3.8v小灯泡,多媒体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播放一段多媒体画面: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通过观看这一片段请学生思考一下如下问题:舞台上声音的大小和灯光的亮暗是通过什么来控制的呢?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其感到惊奇,产生疑问,引起思维,激发兴趣,自然的引入《滑动变阻器》。
(二)探求新知
1、通过实验得出滑动变阻器的定义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设计师,你怎样实现舞台灯泡的亮暗变化的?请利用实验桌上的器材使小灯泡亮暗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学生实验: 利用身边的器材,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的变化观察灯泡亮暗情况。
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针对结果进行讨论、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得出滑动变阻器作用、工作原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舞台上声音的大小和灯光的亮暗,实质上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灯的亮度和声音的大小的。要想弄清其原理,我们先来学习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器件──变阻器。其实,实验室所用的变阻器也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器件。
设计意图:利用总结实验结论得出新知,使学生对新知识容易接受
2、认识滑动变阻器
利用大屏幕展示滑动变阻器的制作过程,主要构造有线圈、金属杆和滑片P,接线柱A B C D。
设计意图:由于滑动变阻器学生第一次接触,学生肯定很陌生单凭观察桌面的实物,大部分学生对它的组织结构还是不清楚,结构不清,操作就不能得心应手。为了使学生突破由于结构不清,造成使用障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亲眼看到其整体结构。
学生结合大屏幕认识自己手中的滑动变阻器的各个部分
认识拓展
(1)线圈表面涂有绝缘漆,绝缘漆为什么要刮去一部分
(2)线圈为什么由电阻率大的合金丝制成?
(3)你认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方法有哪些?
(4)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亮度,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应该怎样连接?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1)这样做可以增大电阻的调节范围。
(2)滑片与电阻线接触的地方刮去绝缘漆,使金属杆和线圈相连接。
(3)滑动变阻器可能的接法有:AC AD BC BD AB CD六种接法
(4)滑动变阻器要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应与小灯泡串联。
设计意图:消除学生的疑虑?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使知识前后呼应,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大胆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应也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做铺垫。
3、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提出问题:滑动便器的六种接法是不是都能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呢?它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呢?
学生实验探究: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电路,使小灯泡变亮。并填写实验报告单,完成实验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亲自体会滑动变阻器调节电流的作用,同时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
4、交流评价
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的方法有A C A D B C B D四种接法。
师生再进一步总结概括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接线柱“一上一下”,以下为主;
电阻的变化规律: 滑片接近连入电路的下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滑片远离连入电路的下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大。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概括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再用多媒体展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大部分能够正确使用变阻器,但对实验过程中,究竟哪部分电阻丝在起作用还是不清楚,借助多媒体就能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并且直观明了,清晰可见。
5、滑动变阻器使用注意事项
要求学生观察名牌根据以前仪器的学习,猜测滑动变阻器名牌“100欧 10安”的含义。
为避免电流过大,使用前滑片放在最大值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指出今后电学实验一般都用到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但滑动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它调节电流。
设计意图:全面认识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爱护实验仪器的意识。
五、滑动变阻器的应用
可调亮度的台灯、录音机、电视、音响……的调节元件。事物展示可调的台灯
设计意图: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6、小结
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家庭作业:
为家里的餐厅设计可调式的吊灯
七、板书设计:
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电阻丝在电路中的长度,逐渐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2.构造:
3.符号:
4.“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八、教学反思
一个仪器,讲清它的构造、原理、作用并不十分困难。怎样使学生在较短时间里,由感性的肤浅认识──到理性的理解──再到熟练得使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让学生感觉知识离自己并不远,努力思考就能想出好办法,设计会更加合理。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进,印象会更深,应用起来会更亲切、更熟练。
《滑动变阻器》教学设计
姓名 许秀艳
单位 陈 中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