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未有天才之前》课件(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未有天才之前》课件(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未有天才之前

鲁迅 一、教学目标 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二、教学重点: 1、找出这篇演讲稿的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三、教学难点: 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及作者的思想。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鲁迅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上的演讲,他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通读文章,抓住文章的主旨。 这是一篇80年前伟大的思想家面向成人听众所作的演讲词。要想真正读懂文章的内容,有必要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演讲中涉及到的如“新文化运动”、《新青年》、“整理国故”、“崇拜创作”等文化名词,否则你就读不懂。 学习这篇课文,在字词上、语言上有一些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的用法和文法,请调动你的语法和文言知识积累,先把文字疏通,只有如此,才能透过文字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情感。 明确:就当前的现状,谈天才生长的条件。 二、演讲应该明确观点,支持什么,反对什么,要让听众一目了然,鲁迅在演讲中所持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作者的观点在第三段中明确了,即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 三、根据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论述的内容,给文章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3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要产生天才,就要有使天才生长的民众。 第二部分:(4—9段)从反面论述天才不能生长的原因,即批评封建主义势力对新思想新文化的围剿,对青年人的摧残。 第三部分:(10—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培植天才的泥土,做新思想新文化的支持者。 归纳论证结构: 第一部分正面提出观点。 第二部分从反面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得出结论,发出号召。 四、分析论证过程: 分析第一部分: 第1段:作者的开场白,谦辞。 第2段:作者根据文艺界的呼声很自然地引出对天才的论述。 鲁迅为什么会发表这篇名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 因为人们对天才的产生的呼声很盛大。 鲁迅认为文艺界强烈要求天才产生可以证明哪两件事? 一是中国现在没有一个天才,二是大家对于现在的艺术厌薄。 第3段:在这一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的土壤。接下来用例证法举了拿破仑的例子证明天才的产生需要民众。然后用比喻论证法来加以证明,用花和土来比喻天才和民众,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分析第二部分: 第4段:摆出当前的不良现状——不但天才,连天才产生的土壤也被扫尽。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当时缺少天才产生的土壤? 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即“整理国故”论,“崇拜创作”论,恶意的批评这三个方面。语言标志是“其一是”,“其一是”,“还有一样是”。 第5段指出“整理国故”的论调反对新事物,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整理国故”:这个口号最早是由新文化阵营提出来的。当时北京大学旧派学生在封建旧文化维护者的支持下成立了“国故社”,企图以研究国故为名,行复古之实。这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属于比喻论证法,用浅显的事物论述深刻的道理。 第6段指出“创作崇拜”的论调排斥世界先进文化,就是要扫尽预备天才生长的土壤。 作者举反面的例子批判“创作崇拜”的论调。 第7段指出“恶意的批评”就是扼杀新生事物,社会没有天才产生的土壤。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的? 第4段承上启下,是从正面立论到反面论证的转换枢纽。否则,上下文就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会使读者不知所云。 第10段:指明培育天才的泥土大家都可以做。 第11段:简要论述怎样做泥土。 第12段:发出呼吁,号召大家都来做泥土。 五、写作特点: 1、标题新颖独特, 引人深思。 2、观点鲜明集中。 3、思路清晰, 逻辑严密。 4、材料具体生动, 引人入胜。 5、语言生动形象, 多用口语, 富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