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宁夏银川市2018年高二历史选修2综合练习1-1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宁夏银川市2018年高二历史选修2综合练习1-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29 20:36:5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高二历史选修2综合练习1-1
选择题
1.在欧洲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拿破仑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法国保皇势力的强大 B. 实行帝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 法国人民不愿实行共和制 D. 共和制与法国无缘
2.美国《独立宣言》的原件(如下图)现珍藏于华盛顿国家档案馆,它在美国是广受尊重的历史文件。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它是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产物 B. 在上面签名的是美英两国的代表
C. 它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体制 D. 它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
3.在路易?波拿巴当政时期,法国秩序党在立法议会选举中大获全胜。秩序党的目标是(  )
A. 恢复法国正常的统治秩序 B. 推翻共和,重建君主制
C. 在法国推行宗教自由政策 D. 打击王党势力维护共和
4.“1688年6月30日,英国议会的七位要人悄悄聚会,他们秘密起草了一封邀请信送往荷兰。信件的内容是邀请詹姆斯二世的亲戚荷兰执政、奥兰治的亲王威廉和他的妻子玛丽一起前来英国担任国王,保护‘宗教自由和财产’。”这段材料说明英国( )
A. 圆满完成了光荣革命 B. 议会开始挑选王位继承人
C. 开始进入外国人统治时期 D.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5.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和民族国家形成成为潮流。为君权辩护的学说符合这种潮流,是因为这一学说( )
A. 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
B. 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
C. 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D. 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6.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对每个被捕的人,应该事先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即进行审讯。该法案实际上是为了(  )
A. 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特权 B. 打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C. 限制复辟王朝封建专制的权力 D. 体现英国新生社会制度的民主
7.法国的一幢建筑物上写有这样一段话:“……这些人曾经为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斗争过,并且拒绝向敌人投降。”这段话是为了纪念(  )
A. 法国二战烈士 B. 法国大革命英雄
C. 1848年革命烈士 D. 巴黎公社社员
8.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所用的“材料”是(  )
A. 西方先进科技 B. 君主立宪制度
C. 民主共和制度 D. 封建专制制度
9.富兰克林和杰斐逊思主张的相同点是(  )
A. 反对奴隶制 B. 建立人民广泛参政的民主共和国
C. 实行普选 D. 同情印第安人
10.我们说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民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因为孙中山主张(  )
A. 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C. 改变清朝君主专制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
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部分权力相互之间保持独立。在理论上,三权是完全平等,并且互相制衡。”这种思想源于17世纪的思想家( )
A. 伏尔泰 B. 洛克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1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1688年“光荣革命”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地位
B.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 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13.杰斐逊《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事件的进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他们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据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地位,由于他们对人类舆论的尊重,所以必须把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予以宣布。”材料中的两个民族是指( )
A. 美利坚与不列颠 B. 法兰西与美利坚
C. 美利坚与印第安 D. 印第安与不列颠
14.谭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学》中说:“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假如其海军如英法,陆军如俄德,那么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此话主要(  )
A. 体现谭嗣同的汉奸卖国思想 B. 强调君主专制的祸害
C. 提出学习英、法、德、俄民主政体 D. 指出清朝军事的落后
15.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政府(  )
①政策重心发生转变 ②放弃抗日立场转向反共 ③反共倾向在增长 ④成为日本侵华的工具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16.1842年,宪章派的请愿书中指出:“女王陛下每天收入和个人用款164镑17先令10便士,而成千上万的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则不到4便士。”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
A. 是等级制度盛行的社会 B. 政治权利的分配极不均衡
C. 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充分 D. 存在着严重的贫富悬殊
17.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流亡海外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达成妥协,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这种做法的初衷在于(  )
A. 维护政局稳定,保护既得利益 B. 恢复专制统治,维护政局稳定
C. 维护既得利益,扩张海外力量 D. 扩张海外力量,改变国际形象
18.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
A. 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 接受国民政府的直接领导
C. 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 D. 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9.查理一世之所以接受《权利请愿书》,是因为(  )
A. 《权利请愿书》同意国王可随意征税
B. 詹姆士一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
C. 查理一世当时急于获得金钱补助
D. 《权利请愿书》接受了“君权神授”的观点
20.在责任制内阁下,英国内阁和议会之间的关系不包括(  )
A. 议会由内阁产生 B. 内阁阁员大都由议会议员兼任
C. 内阁阁员集体对议会负责 D. 内阁制政府需对议会全权负责
21.“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方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这段文字说明清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  )
A. 权臣的逼迫 B. 人民的反抗 C. 外敌的侵略 D. 皇族的倾轧
22.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的产生方式是(  )
A.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 由选民间接选举
C. 由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 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23.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此项规定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 ②以法律条文维护了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防止国家出现严重分裂 ④保证了美国的政治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政治前提
A. ①②③④  B. ②③C. ②④D. ①④
24.162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该请愿书实质上是(  )
A. 通过约束议会的权力实现与国王的和解
B. 通过约束国王的权力来维护英国人民的利益
C. 通过约束人民的权利来赢得国王的满意
D. 通过约束人民的权利来维护议会的权威
25.下列对法国大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
B. 其正式发生的月日时间是今天法国的国庆节
C. 第二阶段是雅各宾派领导,权力机构主要是国民公会
D. 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26.某班学生在模拟现代英国责任内阁的组成及其相关活动的场景时,出现了以下几幕,其中错误的是(  )
A. 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
B. 负责主持内阁的大臣成为内阁首相
C. 由国王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D. 内阁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决定
27.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阶级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之所以称为宪章运动,是因为(  )
A. 工人阶级要求取得制定议会法案的权利
B. 斗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求议会通过《人民宪章》
C. 《人民宪章》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
D. 斗争主要是在“全国宪章协会”的领导下进行的
28.1905年,在广西桂林的一个官方集会上,主席台横额上有“立宪万岁”四个大字(如图)。这一年,清政府采取的所谓“立宪”措施是(  )
/
A. 派大臣出洋考察西方“宪政”
B.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C. 下诏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 设立“责任内阁”
29.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
A. 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 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C. 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 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30.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政期间的一致性政策是(  )
①废除封建制度 ②反对君主制度 ③抵御外国干涉 ④采取恐怖政策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31.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近代君主政体的形成,鼓吹“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
请回答:
(1)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阿奎那的代表作是什么?他在论证“君权神圣”时有何特点?
(2)“君权神授”学说在“君权”与“教权”的关系上有何区别?
(3)“君权神授”和“君权至上”学说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扫除、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也就是完成了它所应做的一切:加强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材料二 
/
材料三 英国没有专门的宪法法典,实行不成文宪法,其宪法体系包括历史上制定的各种宪法性质的文件,如《自由大宪章》、《权利请愿书》、《人身保护法》、《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观点,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哪些斗争形式来完成其革命任务的?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袁世凯攻击孙中山、黄兴“左又是捣乱,右又是捣乱”,扬言“彼等若敢另组政府,我即敢举兵征之”。
材料二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三 此次讨逆之战,匪特为民国争生存,且为民族反抗武力之奋斗。
——孙中山《讨逆宣言》
材料四 国会被毁……国体动摇,兴师讨贼……救我黔黎,以谋统一,以图应变。
——非常国会议员通电
请回答:
(1)以上四则材料各反映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其内在联系的主旨是什么?
(2)对材料二、三、四中的历史运动应如何评价?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过去国王拥有的“搁置”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议会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被“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在财政、军事、政治、外交各个方面,国王的权力都受到议会的限制。其中最关键的是,议会控制了财政权力。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就难以为继。“国王靠自己生活”已成历史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成为新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内容。
(2)《权利法案》确立了怎样的代议制度?
(3)根据材料二分析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
材料三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毛泽东选集》)1945年,李被推选为边区出席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1947年他病逝,中共中央的挽词说:“李鼎铭先生在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人民对他的功绩,将永志不忘。”
——《中国现代史》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阐述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实行这样的原则?
(2)材料二中,图片描述了农民游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什么政策?此政策为何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中共实行此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精兵简政”的意见?中共对李鼎铭的评价说明了什么?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思想要自由,行动要守法”。
材料二 洛克的基本思想主张: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请完成:
(1)在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怎样看待自由?他认为怎样才能保证自由?
(2)洛克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其历史背景是什么?他认为怎样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
(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斯宾诺莎和洛克在法律与自由关系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辛亥革命史资料选集》
材料二 今日共和初成,兴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为当今最重要之政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
材料三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与彼,其致失几,又待何言!
——《孙中山资料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孙中山怎样的政治态度?当时形势是怎样的?
(2)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如何评价此主张?
(3)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中“情势所迫”有何史实依据?
3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宪法的规定,英国是一个君主制国家,世袭的国王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会的组成部分、司法首脑、武装部队总司令和国教的世俗领袖。从形式上说,英王的权力是最大和最广泛的,但不能单独行使,而由内阁和议会行使,所以英王的权力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材料二 在1688年后的20多年内,内阁的地位日趋巩固。到这时,各枢密院常设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初步具有了近代政府各“部”的性能和特征。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枢密院更加臃肿、笨拙,已不能发挥维系中央政府的核心作用。而内阁人员精干、决策迅速、处事敏捷,在指导、协调各部门工作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7世纪末18世纪初,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内阁的构成人员趋于稳定。
材料三 英国行政机构的构成比较复杂,它包括政府、内阁、政府各部、枢密院和地方行政机构等。政府大臣中包括阁员大臣和非阁员大臣。由阁员大臣组成内阁。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是行政决策机构。
材料四 前任英国内阁首相布莱尔是由下议院多数党选举产生的,所以他要出兵伊拉克,一般会很轻易就在下议院获得多数票通过,但也有120多名工党议员对政府决议投反对票,使布莱尔蒙受了打击。政府的决议受到反对怎么办呢?就需要首相为自己的决策进行辩护。但是无论辩论结果如何,只要下议院是多数票通过了,最后英国就可以出兵伊拉克。
请回答:
(1)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国王与内阁之间是什么关系?
(2)在责任制内阁中,内阁与政府是什么关系?
(3)在责任制内阁中,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3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洛克和卢梭思想的核心,指出其与专制理论不同的根本原因。
(2)从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国家就是伟大的“利维坦”(国家),具有绝对的权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不可分割、不可剥夺的。推翻他是毁约的不合法行为,是违反自然理性的叛乱。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2:国家通过契约产生。如果国家是一个让社会成员畏惧的“利维坦”,那不啻说,人们愚蠢到如此地步:他们为了避免野猫或狐狸可能给他们的困扰,而甘愿被狮子吞噬,甚至还把这看作安全。统治者必须受契约的限制,如果他不履行契约,人民有权反抗、推翻他的统治。
——洛克《政府论》下篇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两位思想家关于社会契约的不同论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思想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法国波旁王朝的复辟反映了保皇势力的强大,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充满了保皇派与民主派的斗争。这也构成了法国民主政治形成的特点。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记忆与理解。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7月4日,因而不是独立战争的胜利的产物;它由十三州的议会签署批准,因而B项不对;三权分立的体制是1787年宪法,因而C也不对;它比法国的人权宣言早十三年,故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当时波旁王朝的拥护者正统派同奥尔良王朝的拥护者奥尔良派结成同盟,目标是恢复社会“秩序”,推翻共和,重建君主制。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信只是送出了,还没有回复,不能说完成了。C说外国人统治,不符合历史,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而议会是实,故不能说外国人统治。D君主立宪在材料无从体现。《权利法案》颁布才是其标志。
5.【答案】D
【解析】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为君权辩护的思想都要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因此顺应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的需要。
6.【答案】C
【解析】17世纪70年代,正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时期,颁布《人身保护法》对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材料体现不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特权。故排除A。
7.【答案】D
【解析】根据题中“为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斗争过”的信息不难判断,这幢建筑物是“公社社员墙”,它表现了公社社员为捍卫自己的政权表现出的大无畏的品格和巨大的牺牲精神。
8.【答案】A
【解析】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故选A。他们提出了师以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二者思想的识记和比较能力。A,D两项仅是富兰克林的主张,B项仅是杰斐逊的思想。
10.【答案】B
【解析】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属于孙中山民权思想与维新派民权思想的相同点,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条件。
11.【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而根据所学知识这源于17世纪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故答案为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光荣革命”历史意义的理解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A项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意义;B项不符合史实,推翻的是复辟王朝;D项错在不是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13.【答案】A
【解析】美国独立战争前,英属北美殖民地已经形成了一个由不同种族混合而成的新的民族共同体,即美利坚民族,它所反对的对象是当时统治殖民地的英国,即不列颠民族。
14.【答案】B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幸亏清朝的兵不够强……君主专制的祸害会更大”,这说明谭嗣同反对君主专制。
15.【答案】C
【解析】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政府的政策重心虽然发生转变,但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国民政府仍然没有放弃抗日立场,只是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因此,②④不正确。
16.【答案】D
【解析】女王每天的收入与普通工人家庭每天的收入形成极大的差距,这是英国分配不公平的反映,说明当时英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
17.【答案】A
【解析】克伦威尔死后,高级军官争权夺利,士兵发起反政府活动,农民举行起义,政局混乱,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政府的统治深表不满,对政局深表忧虑,于是宁愿恢复王权来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18.【答案】A
【解析】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允许“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结各阶层抗日的重要举措。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党外合作,有各自的军队和政府,因此,B,C,D三项的叙述不恰当。
19.【答案】C
【解析】查理一世急于获得金钱援助,违心地同意了《权利请愿书》。A,B,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故选C项。
20.【答案】A
【解析】在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是最高的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内阁由议会产生。
21.【答案】A
【解析】在材料中可以了解到清帝决定退位,分析这应该是清帝溥仪退位的诏书,根据所学,清帝退位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的逼迫,时间是1912年2月12日。
2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共同选出。
23.【答案】A
【解析】本题借具体法律条文,考查美国宪法的重要意义。由题干中的“任何一州,都不得……”信息,可以判断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24.【答案】B
【解析】斯图亚特王朝入主英国后,国王经常不经议会同意任意征税和强行借债的做法,表现了封建统治者滥用王权、凌驾一切、漠视议会和人民权利的傲慢。为了抗议和约束查理一世的胡作非为,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希望通过限制国王的权力来维护英国人民的利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法国大革命概念的理解,第二个阶段是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掌权,故题正确答案为C。
26.【答案】C
【解析】在责任内阁制当中,行使最高行政权力的是内阁。故C不对。
27.【答案】B
【解析】1836年先进工人组织“伦敦工人协会”,试图通过合法的手段废除统治阶级的反动立法。1837年,协会领导人和议会中的激进议员起草《人民宪章》,以议会法案的形式将工人阶级的基本要求体现出来,要求统治阶级采纳,所以英国工人阶级的这场斗争被冠以“宪章运动”的名称。
28.【答案】A
【解析】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揭开了“预备立宪”的序幕。
29.【答案】C
【解析】要紧扣题目中“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的要求进行选择。
30.【答案】C
【解析】大资产阶级当政期间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因此大资产阶级并不反对君主制度;采取恐怖政策,是雅各宾派当政期间的政策。因此,②④ 的内容是不正确的。
31.【答案】(1)《神学大全》。
论证的结果是教权高于王权。方法是通过三段论即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整个国家应有一个君主来统治.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所以君主应服从教会和教皇。
(2)君权来自上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国王只对上帝负责,不对教会和教皇负责,宣扬王权至上。
(3)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解析】考查归纳概括能力。第(1)题的难点在于论证“君权神圣”的特点是采用三段论;第(2)题要从君权与教权的关系区别;第(3)题注意是时代潮流。
32.【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斯图亚 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
(2)斗争形式:①议会斗争——要求限制王权,并提出掌握政权的要求,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对革命的领导权;②武装斗争——通过组建“新模范军”等新型军队,进行了马斯顿荒原战役和纳西比战役等,打败了王军,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③法律建设——运用法律手段限制王权,巩固革命成果,如《大抗议书》、《排斥法案》、《人身保护法》和《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
【解析】本题第一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二小题是对材料的归纳分析能力,议会是和平方式,而战争是用暴力的方式,第三个材料明显是法律的形式。
33.【答案】(1)分别反映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内在联系的主旨是:孙中山等人捍卫民主共和。
(2)护国运动在反袁斗争上取得了成功,反对张勋复辟斗争使该丑剧上演12天便垮台,护法运动最终失败,都反映出孙中山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最终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解析】第(1)问应结合四则材料中的人物、时间、内容等有效信息并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第(2)问在评价时应注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这些斗争的进步性,也应指出其局限性。
34.【答案】(1)法律的权力高于王权;国王在司法权、征税权及军事方面受到议会的制约或限制;议会掌握国家政权,并具有选举自由的权利。
(2)君主立宪制。
(3)由王权专制到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掌握了国家政权,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可知“法在王上”,并且在司法、税收等方面对国王都作了限制。第(2)问要从君主立宪制方面回答。第(3)问要注意时间,结合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力的变化分析。
35.【答案】(1)“三三制”原则。原因:为了加强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减租减息政策。原因: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目的:团结一切力量进行抗日。
(3)“精兵简政”的实行,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增强了政府机关的行政效能,减轻了人民负担。说明中共诚恳吸收各方面的正确意见,为人民革命事业做出贡献的人都会得到公正而高度的评价。
【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找准关键词,还要留意材料的出处,抓住重要的提示。
36.【答案】(1)自由是天赋的人权。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2)“光荣革命”后,英国急需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限制政府权力,实行分权。
(3)法律是自由的基本保障。
【解析】第(1)问结合斯宾诺莎的生活背景和基本主张,针对题目回答。第(2)问围绕“天赋人权”的提出背景和保障回答。第(3)问要明确答题要点——法律与自由的关系。
37.【答案】(1)态度:孙中山被迫妥协退让。形势:帝国主义对革命派施加压力,立宪派官僚乘机进攻革命派。
(2)主张:实业救国。评价:对袁世凯盲目信任,对巩固共和的艰巨性认识不足。
(3)原因:革命派向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妥协,国内反革命阶级与帝国主义勾结。
(4)依据:帝国主义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经济封锁等手段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旧官僚乘机对革命派进攻。
【解析】第(1)题第一问、第(2)题第一问、第(3)题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说明问题;第(1)题第二问、第(4)题在阅读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准确再现史实说明问题;第(2)题第二问在明确“主张”的情况下再现史实作出恰当的评价分析。
38.【答案】(1)在国王的授权下,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名单,呈请国王批准后,内阁即告组成。但国王的授权批准只是程序上的,只具象征意义,并不能真正约束、监督内阁,内阁对议会负责。
(2)“政府”和“内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内阁是政府的领导核心,由议会的多数党组成,内阁成员既是政府的行政官员,又是议会的议员。
(3)在责任制内阁中,英国的议会与政府的关系体现为:内阁必须得到下议院议员的支持,内阁首相必须是下议院多数党的领袖。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这样,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调节了议会与政府的关系。
【解析】第(1)问应注意从内阁产生的程序和特点方面分析国王与内阁之间的关系。第(2)问紧扣材料二、三,注意材料二中“内阁和政府日益融为一体”、材料三中“内阁由首相主持,它是英国政府的领导核心”等相关信息,据此分析、归纳内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第(3)问,应注意结合材料四中首相布莱尔与下议院的关系、出兵伊拉克这一决策通过的程序等信息,分析议会与政府的关系,并注意对所学相关知识的迁移。
39.【答案】(1)思想核心:洛克:人民主权、人民革命。卢梭: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社会契约。
根本原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专制理论代表的是封建地主贵族和特权等级的利益。
(2)实现政治民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民主政治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树立民主和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等。
【解析】第(1)问中的“核心”,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提取关键信息,至于“根本原因”,应从民主与专制思想的阶级基础考虑。第(2)问,要注意与当今现实的结合,以从中搜集相关信息。
40.【答案】(1)虽然霍布斯和洛克都认为国家是通过契约产生的,但霍布斯认为元首权力至高无上,不能被推翻;而洛克认为如果统治者不履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它。
(2)对启蒙运动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深远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君主权力的大小上;第(2)问,“影响”从启蒙运动的发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等方面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