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1课 英语课上变魔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
2.学会添加图层。
3.掌握分离图层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过程,掌握创建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体验小鸟变魔术的动画中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进取的精神;并让学生养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
2.添加图层。
3.学会添加文本。
教学难点: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
2.掌握分离图形的方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
激发
兴趣
1. 互动游戏。
英语课堂中同学们都玩过“Magic eyes”的游戏吧?我们现在也来玩一玩。
(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单词)
树-tree??书-book??鸟-bird
2.教师:同学们说得是否正确呢,让计算机小博士来验证。(动画播放:图形变化为单词的过程。)
3.教师:完全正确,看来同学们的英语水平很好,你知道刚才的动画是用什么制作的呢?
4.教师:那你知道如何制作吗?
5.教师:确实可以用逐帧动画制作出来,但多个关键帧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有更好的方法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动画类型——形状渐变动画。
教师板书:英语课上变魔术。
1. 参与互动。
?
?
2.学生观察动画变形过程。
3.回答问题。
Flash动画
逐帧动画
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学习了逐帧动画,发现所需关键帧较多,很难实现,因此,介绍新的制作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师
讲解
?
了解
原理
1. 讲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
教师板书:一种形状-另一种形状。
2.2个关键的图形需要2个关键帧,所以一次变化过程需要几个关键帧?
3.教师示范。
(1)在第1帧绘制一个图形;
(2)在第10帧插入空白关键帧,并绘制一个长方形;
(3)选择“属性”面板中“补间”为“形状“;
(4)测试影片。
1. 听讲。
?
?
2.回答问题。
3.模仿练习。
初步了解形状渐变动画原理,关键是了解图形的变化。
初步
体验
?
小试
身手
1. 教师:了解了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许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赶紧打开“小鸟“试试吧。
2.添加一个新图层,并命名为“动画“,再从”库“面板中将元件”小鸟“拖到”动画“图层的舞台上。
3.在第30帧插入关键帧。
4. 让学生在第50帧插入关键帧,并输入bird的单词。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尝试制作小鸟变bird的动画。
(小鸟是影片剪辑元件,无法实现形状渐变变化过程。)
6.教师:为什么小鸟无法变化呢?看来它不听从同学们的指挥。你们忽视了一个因素,就是参与变化的必须是图形,而“小鸟“和”bird“都不是图形。
7. 解决策略:必须将“小鸟“和”bird“变为图形,操作方法:
(1)选择舞台对象;
(2)按ctrl+B组合键分离。
8.让学生继续尝试。
1. 回忆画图中输入文本的方法。
2.添加图层。
3.输入bird。
4.尝试制作动画。
5.了解制作失败的原因。
6.仿照操作。
7.继续操作。
?
教材中的实例涉及多层, 初学者易出错。因此设计了循序渐进的练习模式,这里只有小鸟变单词的过程。
让学生有失败的体验,带着问题探索。
?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
探究
?
互帮
互学
1. 教师:同学们参考教材打开“神奇小鸟变魔术”,并测试影片。观察在整个情境动画中,小鸟在什么时间是变化?
2.教师:小鸟拖到哪个图层呢?在刚才的尝试中有一个空的图层,这里没有空的图层,怎么办?阅读教材找答案。
3.小组合作,探究添加图层的方法。
4. 小组汇报添加图层的方法。
5.让学生在新添加图层上制作小鸟变化动画。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打开文档,测试影片,仔细观察。
2.学生思考,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添加图层)
3.合作交流,汇报交流。
培养观察能力。
?
培养合作意识。
展示
作品
?
交流
评价
1. 测试动画,同桌互相展示。
2.选择几幅作品广播展示。
?
同桌分享交流。
相互评价,给予建议。
鼓励学生分享作品,并大胆表达。
巩固
练习
?
归纳
小结
1.请已经完成任务的同学尝试制作课后“做一做”中的跳绳动画。
2.师:本课你学到哪些知识?说说你的收获。
?
1.练习操作。
2.说说收获。
?
设置巩固练习,分层教学。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