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_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30 15:2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由于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军事上的威胁、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致使中美双方敌视二十多年。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转机。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极大地冲击了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以后,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外交形势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些内容跟他们现在所接触的国际形势有比较大的反差,往往会不理解。但是也正是这种反差能激起学生学习这部分历史的兴趣。从他们的疑问入手,结合现实,深入探讨中国外交事业的成就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教学目标
基础
知识
了解
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掌握
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能力训
练过程
方法
阅读资料
获取信息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
探索归纳
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外交所取得的重大成就,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对比,以史鉴今
续 表
情感态
度价
值观
爱国情感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开放观念
重视外交
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改善,两国逐渐走向“双赢”。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改善和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原因。
教法学法
教法:1.运用构建主义理论、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采用“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总体上采取“分—总”的形式。先对教材每一部分的具体知识点作详细的说明,再进行总体归纳。
2.讲解分析与指导相结合。对于每个时期新中国外交方针的转变,都需要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才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本课内容。
3.音像辅助法。对于离现在比较近的内容,可以充分利用音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
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讨论回答: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有哪些主要贡献?
(①访问印度、缅甸,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出席日内瓦会议,进行积极的外交努力,促成一系列和平协议的签订)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
周恩来“改变了万隆会议的航程”,又在日内瓦会议上努力缓和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连美国的代表史密斯都被感动了。周恩来当时就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后来继续做出很多贡献,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助于联合国处理国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1976年1月9日,周恩来的逝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损失,也是世界人民的损失,所以联合国大厦在那一天破天荒地降了半旗。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盛赞周恩来:“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
周恩来在最后的岁月里,带病进行了哪些意义重大的外交活动?他所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后来又有怎样的发展?请大家阅读正文。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2.根据教材第一目“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在美国等国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在联合国的席位)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什么时候、什么会议上得到恢复?(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教师强调: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被长期剥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其他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也是美国企图在国际社会孤立、排斥中国的错误政策的失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重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3.根据教材第二目“中美、中日建交”,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怎样敌视新中国?(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
(2)中美关系为何出现转机?(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怎样改善关系?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承认了新中国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②毛泽东批准用“小球影响大球”,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我国。③1971年,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举行了会谈。④1972年,尼克松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⑤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4)中国何时与日本建交?(1972年)
4.根据教材第三目“全方位外交”,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
(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活动)
(2)新时期中国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3)如今,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教师总结:本课承接上一课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事业的重大发展。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开始改变对中国的外交政策: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建交。受美国影响,日本也在1972年与中国建交。同一时期,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议也得到了众多国家的支持,因此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大上得以通过。2001年,我国外交成就更是硕果累累:我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有这些外交事业的辉煌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归功于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归功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四、课堂活动
1.出示历史照片《乔的笑》,组织学生讨论:
(1)你对这件大事有什么感想?(为祖国的迅速崛起和兴旺发达而自豪)
(2)这件大事引发什么热潮?(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就是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
2.师生共同归纳讨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应归功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第二,我国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五、练习与检测
利用《同步训练》进行检测反馈。
六、作业布置
1.完成《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2.预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板书设计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席位问题的由来
2.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经过
3.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后的对外政策
2.新时期中国的国际作用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课本问题探究】
问题思考(第86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与蒋介石集团的竞争中逐渐处于优势地位,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广大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关系紧密,结成朋友,并且第三世界国家希望其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有一个代表,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最佳选择。
课后活动
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2.21个成员。2001年,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14年,中国北京举办第22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