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四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我是小助手
遗:遗弃。
治国者:治理国家的人,这里指诸侯。
鳏寡:失去妻子的男人和失去丈夫的女人。引申指孤苦无依的人。
然:这样,如此。
觉,伟大。
我是小翻译
孔子说:“以前那些圣明的先王,以孝道来治理天下时,连那些非常卑微的小国臣子也不敢遗弃,何况是公、侯、伯、子、男这五等诸侯呢?因此他们能够得到各国的欢心,愿意帮助他去侍奉他的先王。治理一个国家的诸侯,连那些孤苦无依的鳏夫寡妇都不敢轻辱,更何况是那些士人和百姓呢?因此能够得到百姓的欢心,让他们愿意帮助诸侯祭祀他的先祖。因此,天下太平和睦,灾害和霍乱也不会发生。所以圣明的君王用孝道来治理天下也能得到这样的效果。《诗经·大雅·抑篇》上说:‘天子有伟大的德行,四方各国都来归顺。’”
考考你的智慧
1.“有觉德行中”,觉字的含义是?( )
A.感觉 B.睡觉 C.伟大
2.以前的明君是如何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
3.明君用应该以孝道治理天下,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因该如何去做呢?
弘扬传统文化
郯子鹿乳
郯子是我国东周时期的人,他的父母在年迈的时候,都患了很严重的眼疾,郯子非常焦急,想方设法四处求医。
?? 一次,他听医生说,治这种病最好的办法是食用鹿乳。但是,鹿乳在市场上买不到,就算要去深山里找,可还没走到跟前,鹿就早逃走了!怎么办呢?郯子冥 思苦想,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找来—张鹿皮披在身上,然后趴在地上左蹦右跳的,远远看去,极像一头顽皮的小鹿。就这样,郯子扮成小鹿,学着鹿走路的样子,学着鹿“呦呦”的叫,骗取鹿的信任,混进了鹿群中,取母鹿的乳汁给父母亲治病。
?? 有一次,混在鹿群中的郯子忽然发现林中有一支箭对准了自己,顿时意识到,那是猎人的箭。他赶紧站起来,大声喊:“别射!别射!我是人! 我是来取鹿奶回去孝敬父母的。”猎人得知郯子取鹿乳的事,非常感动,就帮他一起挤出鹿奶,并护送他出山。从此郯子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后来,郯子做了一个叫做郯国的小国国君,也是以仁德感化国民。郯国虽是个区区小国,但却很有名气,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郯子的政绩、才华和仁孝之德,赢得了百姓的心。郯子治国讲道德、施仁义、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因此使得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当时的一些典章制度也都长久地保持了下去,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子曰:“君子,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我是小助手
容止:指(人)仪容举止。
度:榜样,这里是做榜样的意思。
临:治理。
忒,差错。
我是小翻译
孔子说:“君子,他的言谈,必须想到要受到人们的称道;他的作为,必须想到要给人们带来欢乐;他立德行义,必须能让人们尊敬;他的所作所为,必须能够让人们来效法;他的仪容举止,必须合乎规矩,可让人们仰望;一进一退都可以作为人们的榜样;以这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管理百姓。所以人们会敬畏而爱戴他,并且效仿他想要和他一样。所以就能成就他的德育教化,顺利推行他的法规和命令。《诗经·曹风·??菲?兴担骸?屏嫉木?樱?淙菝簿僦苟苏??挥泄?怼!??
考考你的智慧
1.以临其民中,临字的含义是什么?( )
A.治理 B.面对 C.降临
2.下边哪句话的含义是正确的?( )
A.君子说的话要让别人去评判,行为要能取悦别人。
B.君子的穿衣打扮要漂亮,可以让人们观赏。
C.善良的君子,其容貌举止端正而没有过错。
3.文章中提到君子的一言一行,都要做到人们的榜样,那么,你心里有能作为你的榜样的人吗?为什么他能作为你的榜样呢?
弘扬传统文化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我们在生活中,一言一行都要行的端,坐得正,这样才能心中坦荡,无愧于天地。
后汉有个人叫杨震,他做官的时候非常清廉,老百姓都很尊敬他。
杨震去做东莱太守的时候,路经一个叫做昌邑县的地方。昌邑县的县令王密曾经被杨震重用过,心里一直十分感激他,只是总没有机会报答,很是遗憾。当他听说杨震赴任要路过昌邑,心里就非常高兴。
杨震一到昌邑,王密就立刻上门拜见他,两个人相见,非常高兴,谈天说地,一直聊到深夜。这时,王密看看其他人都睡觉了,于是就悄悄拿出黄金十斤送给杨震。杨震立刻拒绝了他,说:“我了解你才推荐你,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
王密没有理解杨震的意思,继续说道:“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认真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了杨震的话,立时醒悟了过来,非常羞愧地走了。
参考答案
(一)
1.C 2.他们治理天下时,连那些非常卑微的小国臣子也不敢遗弃。 3.我们在生活中,不仅仅要孝顺我们自己的父母亲人,对他人的父母亲人也要一视同仁,和顺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
1.A 2.C 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