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30 18: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二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 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我是小助手
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我是小翻译
身处上位却不骄傲,那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谨慎守法,那财富再多也不会有损溢。身居高位却没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能够长久地保持尊贵的地位。财富丰裕却不奢侈挥霍,所以能够长久地守住自己的富有。能够保有自己的富贵,然后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让自己的民众和睦相处。这就是诸侯的孝道。《诗经·小雅·小曼》中说:“战战兢兢,就像身临深潭旁边唯恐掉落,就像踩在薄冰之上担心陷下去那样,小心谨慎地处事。”
考考你的智慧
1.在上不骄,高而不危。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站在上面不骄傲,那么再高也不危险。
B. 身处上位却不骄傲,那位置在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C. 在山上不骄傲地乱跑,那么爬再高也不危险。
2.如果我们想要长期保有自己的富贵,因该如何去做呢?

3.你“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下面哪个说法正确?( )
A.这两句话其实说的一个意思,都是很危险。
B.这两句话,都是很危险,但是还是有区别的,如履薄冰更加危险。
弘扬传统文化
今天学的知识虽然是说诸侯的孝道根本的,其实也是一个人的孝道根本。
在《四书·大学》里面有一段话说得好,“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这就是说,君子应该先注重自己的德行,当你有了高尚的品德,就会有有才之人来跟随你、帮助你,有了人才,你就等于有了最初的创业的资本,这样做起事情来,就会很顺利。慢慢的,你就会积累下你的财富,有了财富才能够才尽其用,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所以说,作为一个人,最根本、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德行的修养,而不是追逐财富。只有小人才舍弃德行,追逐财富,但是这样本末倒置的结果,必定是没有好的结果的。
那么,这和我们学的孝道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慎乎德”也就和我们学的“在上不骄,节制谨度”是一个意思,这个也是孝道的根本了。
(二)
经典国学再现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诗》云:“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我是小助手
服:①服饰,衣服。②穿衣服。
身:引申为行为。
宗庙: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
诗:《诗经》
我是小翻译
不是历代明君规定的合乎礼法的服饰不敢穿戴,不是历代明君制定的合乎礼法的言语不敢说;不是历代明君推行的有德行为,不敢去做。所以不符合礼法的话不说,不符合道德的行为不做;说话不需要选择就能符合礼法,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不当。做到这样,那么说出去的话传遍天下也不会有过失,所做的事传遍天下也不会遇到怨恨和厌恶。服饰、言语、行为这三点都能做到遵从历代明君的礼法准则,然后才能守住自己祖先宗庙的香火延续。这就是卿、大夫的孝道。《诗经·大雅· 民》里说:“日夜都要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
考考你的智慧
1.“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这句话里,两个“服”字的意思一样吗?要不一样,都是什么意思呢?

2.“口无择言,身无择行。”的意思是( )
A. 开口不用选择语言,身体不用选择行为。
B. 说话不需要选择就能符合礼法,行为不必刻意考虑也不会不当。
C. 我们说话可以口不择言,做事可以随心所欲。
文章中提到的“三者备”,指的是哪三者。

这段话的总体含义是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古代衣服的讲究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古代,人们穿什么服装都是很有讲究的。衣服是一个人的外表,它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也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表现。
在古代,统治者制定了不同阶层的人所穿的衣服,在棉花传入我国之前,古人的衣料只有丝织品和麻葛织品。丝绸这种高级的布品,只有统治者才能穿,而一般的贫民百姓,则只能穿麻布衣织品。所以布衣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称。
后来一般读书人在没有考取功名,没有入仕之前,也称为布衣。比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自称“臣本布衣”,也就是从这种说法中得来的。
另外,就算是统治阶层,他们的衣服也是有等级区分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五种人都穿的不同的衣服,这就是所谓的章服。什么级别的人,只能穿什么级别的衣服,不可以乱穿,如果穿错了,就犯了僭上逼下的罪过。比如卿或大夫穿了天子的服装,那就是冒犯了天子,那是大不敬,是要治罪的。而且,他们也不能穿诸侯的服装,如果穿了,那就是等于逼迫下面的人了,这也是不对的。
所以,古人在上朝的时候,就算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只要看看你穿的是什么样的衣服,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官衔。看到你衣服上面的花纹,人们就知道你是属于什么地位,这也是是便于不同等级官员互相之间行礼,位卑的人要主动向位尊的人行礼,不能失礼。
其实,在古代,有关穿衣的讲究还很多很多,要是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找,看看还能找出多少呢。
参考答案
(一)
1.B 2.在上不骄,制节谨度。 3.B.
(二)
1.不一样。 第一个服是服饰的意思,第二个服是穿衣服的意思。 2.B 3.文章中提到的三者指的就是符合礼法的服饰、符合礼法的言语以及符合道德的行为。 4.这段话总体的含义就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遵守礼法道德,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