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九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系列练习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7-30 18:3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九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我是小助手
地:领域。
道:道理,这里指根本道理。
经:分析、研究。
我是小翻译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生死的领域,国家存亡的根本道理,不能不慎重考察的。
所以,要从五方面来研究,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条件,用来求得战事发展的形势。这五方面是:一是政策,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制度。
考考你的智慧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生死之地( )A.土地 B.领域 C.地点
存亡之道( )A.方法 B.通道 C.道理
2.解释句子:兵者,国之大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A.士兵是国家的大事。( )
B.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
C.战争是国家的事情,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
孙子提到的研究战争的五个方面是哪五个?

弘扬传统文化
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很是重要,在中国的古代,战争的胜负很大方面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杰出的将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秦始皇扫六合时,蒙恬还只是军队里的小字辈,到灭燕国和齐国时,才发挥了他的领兵打仗的威力,。
由于蒙恬曾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很多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缺乏的,并且蒙恬还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因此,当面对匈奴的一战,秦始皇英明地选择了他作为将领,领兵出征。
而蒙恬也不负众望,率领秦兵战车开路,上面装着许多努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然后安排步兵紧跟其后,横扫匈奴军队,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
秦国只经此一战,就将匈奴重创,就连后来中原大乱,匈奴也不敢再深入汉境,不能不说蒙恬的震慑力的强大。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我是小助手
诡:欺诈、诡诈。
利:贪婪。
挠:骚扰。
我是小翻译
战争用兵是一种诡诈的做法。所以,能打却要装做不能打;进攻却要装作撤退,要打近处却要装作要打远处,要想远离却要装作靠近。敌人贪婪就要去引诱敌人,敌人混乱的时候就要去攻打它。敌人实力雄厚,就要防备它;敌人兵力强大,就要躲避它。敌人来势汹汹就去骚扰它,敌人轻视我们就更要让它骄傲。敌人精力充沛就要扰得它疲惫;敌人内部团结一致就要想法离间它们。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进攻,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时候出兵。这是军事家得胜的方法,是不能事先制定的。
考考你的智慧
1.词语解释。
诡: 利: 挠:
2.“兵者,诡道也。”是什么意思?

文章中说了几种用兵的计谋呢?

以前老师家长一直教育我们做人要诚信,可这里却说“兵者,诡道也。”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弘扬传统文化
减灶退敌
公元前342年,魏国的太子和大将庞涓率领十万大军,前去攻打韩国,韩国不敌,于是决定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应了韩国的请求,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领五万精兵前去攻打魏国。
军师孙膑是个善用计谋的人,他向主帅田忌献计说:“魏国军队凶猛强悍,自认为天下无敌,一向不把我们齐军放在眼里,我们何不将计就计,用减灶之计来迷惑他们,减少他们的防备,然后突发奇兵,消灭他们?”田忌认为这个计谋很好,可以实施,于是就采用了孙膑的方法。
庞涓率领大军赶回魏国,准备消灭齐军。当他派侦察兵去侦察齐军的实力时,发现齐军第一天的驻守地留下了十万人的炉灶;第二天的驻守地留下了五万人的炉灶;第三天就只剩下三万人的了。庞涓得到这个情报后很高兴,他认为这是齐军害怕他们,一路撤退的时候,有很多的齐军偷跑了,不敢和他们打仗。根据庞涓的分析,现在田忌大军肯定正在竭力向齐国退军,前面的驻军地址因该是马陵,于是,庞涓准备赶往马陵,给齐军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没成想,齐国的军师孙膑早已马陵此设下埋伏,利用马陵地区道路狭窄,地形险要的有利地形,把一点防备都没有的庞涓军队引入了埋伏圈。最后魏国大军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庞涓被迫拔剑自杀。
这就是历史上很著名的减灶退敌的故事,齐军利用了诡道兵法,扰乱了魏军的判断,利用了魏军骄傲自大的心态,放松了他们的戒心,一举得胜了。
参考答案
(一)
1.B C 2.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3.× ∨ × 4.研究战争要从政策、天时、地利、将帅和制度五个方面来考虑。
(二)
1.欺诈、诡诈。 小的利益。 骚扰。 2.战争用兵是一种诡诈的做法 3.文章中提到了11种用兵的计谋。 4.用兵是对敌人的,做人要诚信是对自己人的,所以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