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上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20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7-31 15:1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三家分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1、对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诸侯国减少,出现了统一的趋势齐楚秦燕赵韩魏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战国七雄社会形势: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战国争霸与春秋争霸的比较目的:比起春秋霸主,战国七雄不再满足于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而是要灭掉其他各国,自己统一天下。规模:与春秋争霸相比,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更为残酷。这个故事在今天是否还有意义?
诚信时间:前356年地点:秦国主要内容: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
徭役;
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
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
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商鞅变法商鞅
(约前390-前338)被封为左庶长(为秦爵位20级之第10级)
被封为大良造(为秦爵第16级,相当于相兼将军)
被封于商(今陕西丹凤),号为“商君”活动三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岷山南麓,海拔4000多米;自北向南汇入长江,水量非常丰富。平原雨季时洪水泛滥成灾雨季后又出现干旱都江堰市落差3000多米 都江堰……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都江堰的评价都江堰示意图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军事政治由争霸转入兼并废井田制
立土地私有制废分封制、世卿世禄制
立官僚制度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经济天下一统秦的崛起 千百年来,人们对商鞅及其变法褒贬不一。司马迁说商鞅“是个天性刻薄的人”,司马光却说商鞅实现了“乡邑大治”。王安石在《商鞅》一诗中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请查找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和古人的看法,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商鞅的认识。课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