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6.1 磁是什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磁体有吸铁性和指向性,知道磁化。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和它有方向性,并且能够认识地磁场。
知道磁感线并且能画磁感线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磁体相互作用、能判断物理是否有磁性,以及它的磁极。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领会磁场的存在,培养学生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这一抽象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如指南针的发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鼓励他们学习科学的热情.
通过对磁感线的引进,使得学生了解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磁体的相互作用和磁化。
磁场
画磁感线
【教学难点】
了解磁场和会画磁感线并且能够区分两者。
【教学准备】
学生:分小组(6人一组)每组:铁 、钴、 石头,铜、大头针、小磁针若干、磁铁两块,指南针,铁屑粉一盒。
教师:课件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再练法、“堂堂清”法、实验探究法、阅读法。
【学法指导】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也就是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以物理知识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简单的磁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小学自然已有接触,对于本节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为充分体现“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理念,并结合实际,教学过程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教师讲解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引言
【导语一】利用多媒体投影仪请同学们看资料:指南针的历史,或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第一段,结合投影了解磁的发现和利用,创设情境,引人课题.
【导语二】通过提问,并展示生活中磁应用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导入新课
【导语三】向同学们展示小磁针、磁卡、磁盘、磁铁、以及磁悬浮列车的挂图,并讲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里,用到磁的地方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磁方面的知识。
一、简单的磁现象
1.磁体的吸铁性
【演示】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并用它们吸引大头针、铁块等,引出磁体的概念
【讲解】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类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铁性物质),这种物体叫磁体,吸引铁性物质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讨论交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磁体。
2.磁体的指向性
【实验】将条形磁铁放入大头针中,拿起来两头吸引的大头针数目最多,说明两头磁性最强。
【讲解】每一块磁体上都存在两个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体的两个磁极,一个叫磁北极(N极),另一个叫磁南极(S极)。
【实验】将小磁针支撑起来并晃动,等小磁针静止下来,总是南极指向南方,北极指向北方。
【提问】什么工具就是运用了这个道理?
【点拨】指南针
3.磁极间相互作用
【实验】用条形磁铁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的S极,再用条形磁铁的S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观察实验现象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磁悬浮列车
4.磁化
【实验】用条形磁铁吸住两枚大头针,观察大头针的姿态
【提问】为什么两个大头针下端张开?引入磁化的概念。
知识点1:简单的磁现象
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磁性指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磁体指具有磁性的物体;磁极指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易错点】如图甲所示有一条形磁铁,若将它从中间分开成两个小磁体,则分开后的磁体还是具有南北极(如图乙所示)。
什么叫磁体的指向性?
【点拨】指向性指将一永磁体悬挂起来,让其能够自由转动,当它静止下来后,总是一端指南,另一端指北,指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极,指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极
【拓展】利用磁体所具有的性质,反过来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我们通常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根据吸铁性判断;(2)根据指向性判断;(3)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比较】磁体和带电体
磁体 带电体
能吸引铁磁性物质 吸引轻小物体
有南北极之分,磁极不能单独存在 有正、负电荷之分,电荷能单独存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什么叫磁化和去磁?
【点拨】
【拓展】钢和铁的磁化
钢磁化后可以长久的保持磁性,而铁磁化获得的磁性只能暂时的保存。在物理学上,我们把具有象钢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硬磁性材料,把具有象铁这种性质的物质称为软磁性材料,所以,通常我们用硬磁性材料来制成永磁体。
二、磁场
1.磁场
【实验】将小磁针放在条形磁铁周围任何一个地方,它总是有一个确定的指向,这是因为条形磁铁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可是它们并没接触,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
【点拨】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做磁场,小磁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讲解】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但真实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也是可以认识的,请学生举例。如风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树的摇摆来认识它;电流也看不见,摸不着,可以通过电流热效应来研究它。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小磁针有力的作用来认识和研究磁场。
2.磁感应线
【投影】展示条形磁铁周围多个小磁针的图片
【讲解】根据小磁针和铁屑的分布情况,用带箭头的曲线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
【投影】展示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进一步认识磁感线。
【注意】磁感线的特点:在磁体外部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也是小磁针静止在该点北极所指方向;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强,反之越弱。
【交流讨论】磁场和磁感线有什么区别呢?
【点拨】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条条曲线。磁场是真实存在的,而磁感线是假想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提问】磁感线如何描述磁场?
【点拨】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强弱: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表示该处磁场强;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表示该处磁场弱。
三、地磁场
【提问】小磁针静止下来,为什么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点拨】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
【投影】展示地球磁场的图片。
【拓展】介绍信鸽定向方法,进一步认识地磁场。
知识点2:磁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磁场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人们引入了__________。
(答案: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 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线)
【比较】磁场和磁感线
磁场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一种特殊物质,而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曲线。
【拓展】磁感线可以形象的描述磁场
(1)方向:磁感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强弱:磁感线分布的疏,表示此处磁场弱,磁感线分布的密,表示此处磁场强,例如磁体的两极磁感线分布较密。
【易错点】(1)磁感线是一些闭合且不互不相交的曲线;(2)在磁体周围磁感线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的内部,却是从磁体的南极指向北极。
【拓展】五种常见磁感线分布图:
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_________
(答案:地磁场)
【应用】鸟类、鱼类等动物能够利用地磁场进行导航。例如:信鸽具有很好的识别方向的本领。
【易淆点】地理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
(1)地理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是相反的;
(2)地理北极和地磁南极二者位置有偏离,地理南极和地磁北极也是如此,我们称为磁偏角。
四、拓展整合创新
类型之一:简单的磁现象
【例1】(05年镇江)如图所示,将载有条形磁铁的两辆小车同时由静止释放后,两小车将迅速分离。此现象说明:(只要写出两条)
(1)
(2)
【答案】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变式题】让磁铁的一个磁极吸着两根小铁钉会发现铁钉的下端相互排斥,如图所示,这是什么原因
【解析】小铁钉是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当条形磁铁靠近小铁钉时,小铁钉将被磁化。靠近条形磁铁N极的一端为S极,另一端为N极,这样,两枚小铁钉远离磁铁的那一端同为N极,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所以,两枚小铁钉的远端要稍稍离开一些。
【答案】两个小铁钉被磁铁磁化后,其原理磁铁的一端同为N极,由于同名磁性相互排斥,所以小铁钉下端相互排斥。
【例2】(05年徐州(课改实验区))如图所示,一根条形磁铁,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下列表示从S极到N极磁性强弱变化情况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条形磁铁磁性磁极最强,中间最弱,从S极到N极过程中,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S极到磁铁中间,磁性由强变弱,第二阶段,从磁铁中间到N极,磁性由弱变强。
【答案】D
【变式题】由A、B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条,不知道它们是否有磁性,如将它们按图所示那样放置,则( )
A.若B吸引A,则B一定有磁性,A一定无磁性
B.若B吸引A,则它们都有磁性
C.如B不吸引A,则B一定无磁性
D.若B不吸引A,则A一定有磁性
【解析】按图示方法放置时,若B能吸引A,说明B钢条具有磁性,但A钢条是否具有磁性不能确定,因为B的一端是与A的中部靠近的,若A有磁性,其中部的磁性也非常弱,可以忽略不计,B对A肯定是吸引的,若A没有磁性,B同样吸引A;若B不吸引A就说明B一定无磁性,同样A是否具有磁性也不能确定。
【答案】C
类型之二:磁场
【例3】在一个圆纸盒里有一个条形磁体,圆纸盒外放着一些小磁针,各磁针N极的指向如图所示,你能画出圆纸盒里的磁体并标明它的N、S极吗
【解析】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的规律,在图中找到相邻两磁针北极都对称的指向离开盒外或指向盒内的两个位置,它们就是这个条形磁铁的N极和S极所在的位置。
【答案】如图所示
类型之三:综合应用创新
【例4】用磁铁的N极在一根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所示,钢棒将被磁化,那么磁化后,钢棒的左端将为什么极
【解析】凡是可以磁化的物质,都是由具有用两个磁极的小磁体构成的,当物质未被磁化时,这些小磁体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它们的磁作用相互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被磁化时,这些小磁体沿同一方向排列,在它的中间部分,由于各小磁体的异名磁极相对,磁作用差不多抵消了,而两端的小磁体显示出较强的磁作用,形成了两个磁极。
本题中磁铁的一极沿同一方向摩擦钢条,可以使它磁化,根据同名磁极相互作用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此时钢棒中的小磁体的S极都被吸引着指向右端,因而钢棒在总体上表现出右端为S极,左端为N极。
【答案】左端为N极。
五、当堂检测反馈
1.条形磁铁周围存在着磁场,在图中能正确表示所在点磁感线方向的小磁针是( )
A.小磁针A、B B.小磁针B、C
C.小磁针C、D D.小磁针D、A
【解析】为了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在磁体的周围画一些曲线,使任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科学家把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磁体周围磁感线的方向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南极.
【答案】C
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 )
A.能磁化铁屑 B.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
C.能产生磁感线 D.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答案】D
3.一根条形磁铁从中问切开,得到的是( )
A.一段只有N极,另一段只有S极 B.两端都没有磁性的铁块
C.两端都有N极和S极的磁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4.下列现象中.哪些现象能证明钢棒具有磁性( )
A.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N极,互相吸引
B.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S极,互相排斥
C.将钢棒与另一钢棒靠近,互相吸引
D.将钢棒一端接近磁针S极,互相吸引
【解析】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性质叫做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磁针具有磁性,它能与没有磁性的钢捧相互吸引,所以选项A、B、C不能说钢棒具有磁性.
【答案】B
5.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磁体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B.磁体问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C.磁场中的不同位置,一般说磁场方向不同
D.磁场的方向就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
【答案】D
【板书设计】
§16.1 磁是什么
一、磁的妙用
什么叫磁体。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什么。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什么,每个磁体都有多少磁极,分别叫什么。
磁化的定义是什么。
二、磁场
磁场有那些特点
磁场的方向怎么确定
三、磁感线
磁感线的概念.
常见几种磁场的磁感线分布.
磁感线怎样来描述磁场的性质
【教学反思】
备课时,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教学过程强调发展学生的认知过程,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体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采用了学生实验探究、交流、教师讲解的方法学习。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导言课中,用古代有关磁现象的例子,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在进行新课教学时,先让学生上台演示磁体能否吸引那些东西,从而得出磁性的概念,紧接着让学生猜想磁体上磁性强弱一样吗,随后又演示磁体吸引铁屑的试验,这样学生很容易得出磁极。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实验,感知现象,归纳结论。磁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可学生实验中出现了多种方法,让我大开眼界,很是惊喜。。。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磁体是不是还能吸引其他的 物体,个别学生有疑问,遗憾的是没能演示,以后在这方面要加强。
没有磁性的物体
有磁性的物体
磁化
去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