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单选题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B. 质点没有大小,所以和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C.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 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4m/s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4m/s朝正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 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4m/sB. 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4m/sC. 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4m/sD. 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4m/s
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4s时”就是指物体在4s末时,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4s时”就是指物体在4s初时,指的是时刻C. “物体在4s内”就是指物体在3s末到4s末的这1s时间D. “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在4s初到5s末这一段时间
如图所示,某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向东 B. 物体的位移等于2πR,方向向东C. 物体的路程等于4R D. 物体的路程等于4πR
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 位移-10?m比5?m小D.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都是矢量
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10?m/s B. 5?m/s C. 4.8?m/s D. 0
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B. △v表示在△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C.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D. 加速度a与△v成正比,与△t成反比
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就不为零B.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就大C. 只要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就大D. 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就大
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 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
二、多选题
下列哪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 )
A.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反而减小B.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C.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D.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
物体做匀加速(加速度恒定)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那么在任意1s内,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 物体某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这一秒初的速度大2?m/sC. 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 物体这一秒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下列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重力势能 B. 动能 C. 功 D. 加速度
三、实验题探究题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 (填“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在6V以下,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它每隔______ s打一次点,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______ 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______ ;(2)某同学在做“练习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标在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则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1= ______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一个物体先向正东以3m/s的速度前进了4s,又以3m/s的速度回头走了4s,试求:(1)该物体在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2)如果后4s不是回头,而是向正北方向,这8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完其余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那么汽车在前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匀加速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 s. 试估算:(1)滑块的加速度多大?
(2)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求下列物体的加速度(1)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出发做匀加速运动,经10s速度达到30m/s.(2)高速列车过桥前沿平直铁路匀减速行驶,经3min速度从180km/h变为?54km/h.(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运动的小球,撞墙后等速反弹,与墙壁接触时间为0.2s.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C 2. C 3. A 4. A 5. A 6. D 7. A8. D 9. B 10. ABD 11. BC 12. ACD 13. ABC
14. 交流电源;0.02;接通电源;拖动纸带;1.2??
15. 解:(1)物体前4s内的位移为:x1=vt1=12m 后4s内的位移为:x2=-vt2=-12m 8s内的位移为:x=x1+x2=0,故平均速度为: (2)4s内位移为x=3×4=12m,方向向正东;后4s内的位移为:y=3×4=12m;方向向正北;则位移为;;平均速度,方向,东偏北45° 答:(1)该物体在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零;(2)如果后4s不是回头,而是向正北方向,这8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方向东偏北45°??
16. 解:设全程的路程为x,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计算出汽车行驶全程和后的路程所用时间分别为t=,t2= 则行驶前路程所用时间为t1=t-t2=-=-=???所以v1==35?km/h,答:在前路程上速度的速度为35 km/h.??
17. 解:
(1)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
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 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故滑块的加速度
(2)因为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
18. 解: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1)对于,v=30m/s,t=10s 则由加速度公式有: (2)对列车 v=54km/h=15m/s t=3min=180s 则由加速度公式有: (3)对小球,v=-10m/s,t=0.2s 则由加速度公式有: 答:(1)加速度为 (2)加速度为 (3)加速度为-100??
【解析】
1. 解:A、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与物体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与几何中的点不一样,不是物体的中心,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B错误;C、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故C正确;D、当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没有影响时,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如地球很大,当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可知质点.故D错误.故选:C 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2. 解:以帆板为参考系,即把帆板看作静止,则帆船相对于帆板有向东的速度v及向南的速度v′;由矢量合成可知,二者的合速度v合=v=4m/s;方向南偏东45度,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将帆板视为静止,则可得出船相对于板的速度,再由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求得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及参考系的内容,矢量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要掌握其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 解:AB、物体在4s时就是指物体在4s末时,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A正确,B错误;C、物体在4s内,指从0时刻开始到4s末结束,是指4s时间.故C错误;D、物体在第5s内就是指物体在4s末到5s末的这1s时间,是指时间.故D错误.故选:A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作息时间表、列车时间表等时间表上面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本题考查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也可抓住在时间轴上,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来理解.
4. 解:A、B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初位置是A点,末位置是C点,则位移大小等于4R,方向向东.故A正确,B错误.C、D物体的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由图看出路程等于2πR,没有方向.故CD错误.故选:A.位移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有向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路程是物体运动路线的长度.本题考查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和界别的能力.路程是标量,而位移是矢量.
5. 解:AB、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为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正确,B错误.C、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位移-10?m的大小为10m,比5m大,故C错误.D、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与标量的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
6. 解:人往返一次通过的位移为0,故平均速度为零故选:D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的定义,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7. 解:A、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故A正确.B、根据a=知,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错误.C、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故C错误.D、a=是加速度的定义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变化的时间无关.故D错误.故选: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当△t趋向于零,加速度表示瞬时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8. 解;A、如果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的加速度为零,故A错误;B、物体速度变化量大,但如果时间很长,则加速度不一定大,故B错误;C、物体的速度大但如果没有变化很慢,则加速度很小,故C错误;D、只要物体的速度变化快,则加速度一定大,故D正确.故选:D.明确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本题考查加速度的定义,要注意正确掌握加速度、速度以及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明确加速度与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均无关.
9. 解:A、B,由于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汽车在做加速运动,速度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由于汽车一直在加速运动,当加速减小到零时,汽车速度最大,汽车不会静止,故C错误;D、因AC说法错误,故D错误.故选: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在做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加速度物理意义分析速度变化情况本题考查加速度的性质,要注意明确加速度与速度没有直接的关系,加速度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加,加速度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
10. 解: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反向时,速度反而减小,故A正确;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例如竖直上抛到最高点,故B正确;C、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一定变化,故C错误;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速度大小均保持恒定,例如匀速圆周运动,故D正确;故选:ABD.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的速度的变化率,即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若反向时,则速度减小.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速度与加速度无关的特点和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来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
11. 解: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由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决定,简单讲两者同向做加速运动,两者反向做减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无关.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2. 解: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某1?s末比该1?s初多1s,根据△v=a△t得: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2m/s.故A错误,B正确;C、物体这一秒的初速度和前一秒的末是同一时刻,故速度相等,故C错误;D、某1?s末比前1?s初多2s,根据v-v0=at,知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4m/s.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C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知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2m/s2,在任意1s内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13. 【分析】
由重力势能、动能及功的概念和相关的物理意义可判断各物理量的矢量性。
知道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而标量只有大小,无方向。较简单。
【解答】
A.重力势能是由物体的重力及地球与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物理量,它只有大小,无方向,故为标量,A正确;
B.动能是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而能量均为标量,故B正确;
C.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为标量,C正确;
D.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为矢量,D错误。
?故选ABC。
14. 解:(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电源频率是50Hz,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在使用时为了打点稳定应先接通电源再拖动纸带;(2)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由图可知,34间的距离为x1=11.00cm=0.1100m,45间的距离为x2=12.90cm=0.1290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m/s=1.2m/s;故答案为:(1)交流电源;0.02;接通电源;拖动纸带;(2)1.2.(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点等,比如工作电压、打点周期等,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能够正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2)明确打点计时器原理;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4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本题考查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及应用;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5. 根据两段内的速度及时间,求出位移,根据位移利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求得速度本题主要考查了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求得位移是解题的关键
16. 根据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位移与全程时间的比值,求出前的路程的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注意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不同.
17.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知道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1)当时间极短时,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瞬时速度,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可以求得滑块的加速度;?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18.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定义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末速度与初速度同向则取正值,末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取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