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复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复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1 09:1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复习题
一、单选题
1.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实行股票分散化 B. 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2.20世纪50—70年代,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
A.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成果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 D.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3.1946年,法国三党联合政府确定了大规模实施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和建设福利国家的发展方针。这表明( )
A. 法国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 B. 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C. 已经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D. 找到了资本主义长期稳定发展的模式
4.20世纪中期开始,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所有者逐渐退出经营第一线,然后由专门的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等人才进行经营。这一现象( )
A. 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B. 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D. 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5.1945年7月,工党领袖艾德礼出任英国首相,开始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改革政策,先后使英格兰银行、煤矿、航空、电报和无线电通讯、运输、电力煤气和钢铁等行业实现了国有化。这反映出英国( )
A. 率先尝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B. 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创新
C. 公有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 D. 工人阶级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
6.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其主要变化是( )
A.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B.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的
C.社会福利的资金由个人缴纳和国家补贴组成
D.主要救济贫困工人
7.联合利华高级副总裁加文·尼斯说:“我们的员工持有公司的股份,因此他们与公司休戚相关。……这是我们从一家私人公司转变为一家公众公司的标志之一。”“公众公司”的出现体现了( )
A. 公司变成工人所有 B. 公司所有权的某种转变
C. 公司由职业经理人经营 D. 公司变为国有企业
8.20世纪90年代,美国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期望的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这直接得益于( )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混合经济的发展
C. 福利国家的建立 D. 新经济的推动
9.1957年纽约交易所董事长凯斯 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说:“自然,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国家的生产资源。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的含义是( )
A.资本家丧失了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B.国有经济的比重日益上升
C.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D.股票分散化,企业职工也拥有股票
10.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特里芬主要指出了( )
A.实行浮动汇率,力保美元的独尊地位
B.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贸易体系,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
C.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美国的贸易逆差不可避免
D.布雷顿森林体系会随着世界经济发展而崩溃
11.二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是( )
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C.实行计划经济 D.实行市场经济
12.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器公司,美国近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这是美国的典型现象,也代表了二战后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状。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企业的决定权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
B.企业的经营权由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享有
C.企业的股票呈现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D.资本家拥有企业的全部所有权
13.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里根、克林顿经济政策的相同点是(  )
A.削减税收,刺激投资 B.实行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
C.倡导“自由放任” D.大力发展“新经济”
14.2011年11月30日,英国200万公共部门员工涌上街头,举行了规模巨大的罢工,抗议政府削减养老金的改革计划。促使英国政府提出这一改革计划的主要原因是( )
A.“福利国家”的公共开支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B.高福利使员工过惯了舒适安逸和不思进取的生活
C.贫富差距的缩小使社会不再需要一张“安全网”
D.受当今世界各国削减公共福利开支趋势的影响
15.有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建设时指出,资产阶级在某些方面的“宽容”,那也不过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这说明西方国家的“福利建设”( )
A. 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 B. 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
C. 表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D. 目的在于改善工人的处境
16.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的总统是( )
A. 华盛顿 B. 克林顿 C. 林肯 D. 尼克松
17.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十年的持续增长,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推动这一“胜利”的主导因素是( )
A.农业技术 B.工业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18.温家宝总理强调,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这是中国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史,尤其是近代以来大国兴衰的经验教训时做出的理性选择。以下各国的近现代历史最能为我国和平崛起提供正面经验的是( )
A.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日本在近代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C.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D.二战结束后德国的重新崛起
19.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所谓“梯子”和“安全网”分别是指( )
A.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福利国家”政策
B.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以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
C.社会保障制度和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
20.菲利普·费尔南德茨在《世界—一部历史》中提到,“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率先在养老金、医疗服务、教育领域推行福利;英国在进行着对刑法的改革和政府机构的调整,使社会福利好像是国家的职责,这些又常常被认为是在抵御社会主义潮流的冲击。”19世纪晚期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 )
A. 巴黎公社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实践
B.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会议决议
C. 工业革命后工人收入的大幅度增加
D. 欧美主要国家民主化进程不断发展
二、非选择题
21.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秫)1982年第1期
材料三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公司利益集团认为凯恩斯的干预方法对其不再有利,必须寻找其他出路,并找到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它至少可以为削减被看作是赢利障碍的政府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持续统治可以用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化加以解释。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化形成了至今仍然发展着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殊形式。资本主义这种变化了的竞争结构改变了大企业对于经济政策的政冶立场,使大企业从国家管制资本主义的支持者变成反对者。
——摘编自(美)大卫.M科茨《全球化与新白由主义》
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政权在社会经济中的职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BBB 6-10ABDDD 11-15BCBAA 16-20BDDAD
二、非选择题
21.(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
目的: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变化:由国家政权不干涉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增加政府的经济功能)
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
(3)原因:西方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失灵;借鉴古典自由主义理论的合理成分;世界资本主义竞争结构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