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课件+教案+视频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课时(课件+教案+视频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8-02 10:58:23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上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和地球仪(第三课时)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习目标 1.认识纬线的特征。2.知道经度的划分及变化规律,掌握东西半球的划分。3.培养学生初步树立严谨的科学观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实现经纬网定位打下基础。
重点 经线的特点和经度的划分
难点 经度的变化规律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视频导入: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本初子午线) 观看视频 激发兴趣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1.认识经线的特征自主学习,完成问题:(1)什么是经线? (2)纬线有何特征?经线特征形状长度方向相互关系拓展延伸:如果一架飞机从长沙的黄花机场出发,沿着一条经线线向北一直飞行,能否回到起点?(过渡)地球仪上的经线有无数条,怎样区分每一条经线呢?下面我们学习经度。2.认识经度(1)经度的确定(例如45°:以地心为圆点,地面某点与本初子午线(面)之间的夹角为45°,这一点的经度就是45°)。(2)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英文开头的大写字母)(3)经度的变化规律——“东增东经、西增西经”。(4)指导学生读经度和写经度:文字式——东经45° ,简写——45°E(5)学生练习。找一找:请同学们分别找出0°、20°W、 90 °E相对的经线。观察它们是否可以平分地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东半球范围: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西半球范围: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课堂小结 : 学生总结。本课小结:以板书简述四、布置作业:复习理解本节学习要点,预习第一章第一节地球与地球仪(第四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读图回答问题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纬度变化规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播放导入视频:《 格林尼治公园 》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导入新课
1、经线(子午线)
自主学习,完成问题:
1.什么是经线?
2.经线有何特征?
纬线 特征 形状 长度 方向 相互关系
半圆
相等
南北
相交
思考:拓展延伸:如果一架飞机从长沙的黄花机场出发,沿着一条经线向北一直飞行,能否回到起点?
小试牛刀
1.一架飞机在燃料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南飞,最终有可能到达( )
A. 北极 B.南极
C. 北京 D.赤道
2.有一位建筑师想在地球上建一栋四面朝南的房子,该房子可以建在( )
A. 北极 B.南极
C. 北京 D.赤道
B
A
3、经度
(1)确定
北极
南极
45度
45°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
(1)划分

30°
60°
90°
120°
180°
30°
60°
90°
120°
150°
180°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E
E
E
E
E
W
W
W
W
W
150°
W
(2)东西经度数的变化规律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100
00
100
A
B
A:西经100(100W)
B:东经100(100E)
C:东经500(500E)
D:西经1700(1700W)
C
500
600
700
D
1700
1600
1500
找一找:请同学们分别找出
0°、20°W、 90 °E
相对的经线。观察它们是否可
以平分地球?
4.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
北极
南极
南极
160°E
160°E
北极
西半球
东半球
4.东西半球的划分
归纳:大大为西(大于160°在西半球),小小为东(小于20°在东半球);其余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西半球的范围:
20°W往西过180°经线至160°E为西半球。
东半球的范围:
20°W往东过0°经线至160°E为东半球。
思考:站在哪条经线才能做到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这位游客站在哪个半球?
知识小结: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