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学习目标】2′
1、知道古代古代印度的变迁和种姓制度。
2、掌握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自主学习】15′
【巩固目标】26′
要点一: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古代印度的母亲河是___________ ;雅利安人在印度建立奴隶制国家以后,在社会上建立了界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________ , 它把全社会成员以此分成______ 、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其中______ 、______ 属于统治阶级,_______ 、_______ 属于被统治阶级。
2、“种姓制度”的实质(评价):分四个等级,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制度,是印度奴隶制的显著特点。造成严重的社会矛盾.
3、佛教的产生
(1)背景(原因):种姓制度引起严重的社会矛盾,在反对种姓制度的过程中产生。
(2)时间: 地点: 创始人:
(3)基本教义: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特权。
(4)教义核心:人生一切皆苦,而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
(5)任务:教导人们如何消除人的欲望而避免苦的因果。
(6)发展传播: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在___ 朝时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7)佛教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评价):主张“众生平等”在当时反对婆罗门特权有一定进步意义; 但教义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达到“极乐世界”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的政权,终于被国王利用。
(8)佛教的主张与“种姓制度”有哪些不同?
种姓制度鼓吹不平等的社会等级是天生的,每个等级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以此来维护婆罗门贵族的特权。 佛教反对等级制度,主张“众生平等”,认为神、人、众生都是平等的,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的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天生如此。佛教宣扬消灭一切欲望,通过修行人人都能达到“极乐世界”。
要点二: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到了公元钱8-3世纪的时候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逐渐衰落,_______、__ _____和_______成为当时实际上的三个相互独立的古代文化中心。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总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按种姓制度划分,阿育王应该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2、“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不一扫而光。”该教义出自( )
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3.某班级要进行一场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话剧表演,他们采用的台词应该是( )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4、被同归为“古代东方文明”的古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文明有其共同点,其中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的是( )
(1)都发源于土地肥沃的大河流域 (2)都采用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
(3)都有伟大的建筑工程 (4)都属于农业文明
A、(1)(4) B、(3)(4) C、(2)(3) D、(2)(4)
5.右图为印度古贾尔人发动的一场“种姓战争”,几千名古贾尔人与警察冲突,这让印度的种姓问题再次引起各国媒体的关注。由此我们想到了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盛行,其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 )
①婆罗门②刹帝利③吠舍④首陀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总1个小题,共10分。)
6.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戎)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材料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亿这些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2)
(2)材料二反映的是何时由谁在何地创立的哪一种宗教?它的产生与材料二的制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性的宗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