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生活》培优练习
一、选择题
下列出土的文物能够反映出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我们应该感谢制作这种彩陶的原始居民(???)
A. 半坡人 B. 河姆渡人 C. 北京人 D. 北京人
下列各图所示文物为研究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或生活用具提供了直接证据的是(? ??)
A. B. C. D.
完全与“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水稻”等关键词符合的古人类活动遗址应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3年,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发现了一处远古居民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用水牛骨骼做的农具……?
材料二?:? 1954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发现了距今6000多年的一处文化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石器的农具、粟粒、白菜种子……???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各是什么遗址?
(2)结合材料说说这两处遗址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3)归纳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识图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①②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反映出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③④出现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时期,反映出河姆渡居民生产生活状况。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史实。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鱼纹”“彩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故选A。
3.【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农耕文明。主要考查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识图能力。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出现了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农耕文明。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居民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会建造干栏式房屋,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也掌握了制陶技术,能够在陶器上刻画动物形象。所以依据上述分析,应选B。A属于山顶洞人文化;C属于商朝文化;D属于周朝文化;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 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得知,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并且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已经学会了挖掘水井,故选D。
二、材料题
【答案】
(1)图1、图2、图4、图5、图3。
(2)“骨耜”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复原的干栏式房屋”可以见证河姆渡人会建造房屋(或:过着定居生活)。
(3)考古发现。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文化的相关知识。从材料一中“浙江余姚”“稻谷”“用水牛骨做的农具”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从材料二中“陕西”“距今 6000多年”“磨制石器的农具、栗粒、白菜子”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
(2)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聚落的异同点。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可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聚落的原始种植农业普遍发展,会饲养猪、牛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会制造彩陶和黑陶等陶器,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都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不同点主要在于:农业种植方面,半坡居民以种植栗为主,河姆渡人种植水稻为主;居住的房屋方面,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河姆渡人建造干栏式房屋。
(3)本题考查的是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以河姆渡和半坡原始聚落为代表的原始农耕文明普遍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定居生活形成聚落,普遍使用磨制工具。
《原始农耕生活》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生活在黄河流域、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
A. 元谋人遗址B. 北京人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
对我国原始居民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A. 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 B. 山顶洞人最早使用天然火C. 北京人掌握了钻孔技术 D. 大汶口原始居民处在旧石器时代
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 彩陶 B. 黑陶 C. 白陶 D. 红陶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A. 正确 B. 错误
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
A. 楼房 B. 干栏式的房子C. 半地穴式的房子 D. 吊脚楼
决定了河姆渡居民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 河姆渡居民的聪明才智B. 种植水稻的需求C. 所处的江南地区河湖密布、潮湿炎热D. 为了同其它地区的居民有效地区别开来
下列哪个古人类遗址是最早种植粟的遗址?(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大汶口遗址 D. 周口店遗址
李芳同学参观河姆渡原始居民的遗址,见到了该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一农作物样本,该农作物应是
A. 石榴 B. 小麦 C. 水稻 D. 核桃
考古工作者老李出差途经浙江省余姚县,参观了附近原始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 周口店 B. 半坡村 C. 河姆渡村 D. 大汶口村
你认为最有可能居住在如图所示房屋的远古居民是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人D. 河姆渡人
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农耕生活的一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 ?① ? ? ? ? ??② ? ? ? ?③???? ? ? ?④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北京奥运会的场馆鸟巢、水立方等设计精巧,已经成为建筑史上的杰作。而大约7000年前的我国原始人类造的房屋也令人惊叹,看下图房屋结构,结合地理环境因素,说出它是哪一远古居民的房子(??? )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半坡原始居民D. 河姆渡原始居民
二、材料题
1、观察如图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 (2)图二是哪一种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样式?这种建筑方式特点?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
材料三:某遗址出土的物品(如下图)
请回答:
(1)通过对材料一所含信息的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从材料二中骨针、有孔兽牙及磨光石珠来看,该早期人类已掌握了哪些技术?
(3)材料三中的遗址代表的古人类的住房样式是什么?位于什么流域?从这些出土物品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故选D。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
2.【答案】D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干栏式房屋复原图”和“浙江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流域潮湿炎热,位于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北方寒冷干燥,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的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中。故选D。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准确识别图片信息,把握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作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居民的史实。河姆渡人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故选A。
4. 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由已学知识可知,彩陶出现在半坡原始居民时期,当时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且有彩色绘画,如奔鹿、飞鸟、游鱼等形象,故选A。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状况。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他们居住的是半地穴式的房子,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故题干“水稻”错误。应为“粟”。故选B。
6.【答案】C
【解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故选C。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原始居民。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答案】C
【解析】河姆渡在今天的浙江,属于长江流域,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雨水较多,采用干栏式房屋结构,他们的房屋样式是自然环境决定的。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8.【答案】B
【解析】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故选B。本题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9.【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是居民的农耕生活。结合教材可知,河姆渡原是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开始使用磨制的石器,过定居生活,种植水稻。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杆、稻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种植水稻的国家。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原始居民。根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人类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陕西西安半坡村、北京周口店、山东泰安大汶口 曾经分别生活着半坡原始居民、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因此,A、B、D项应排除。故应选C项。
11.【答案】C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早期原始居民的生活,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住半地穴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半坡人,故选C。
12.【答案】B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以知道,半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纺轮纺线,会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子,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为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③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房屋。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河姆渡人居住着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此图正符合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
(2)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冬暖夏凉。
【解析】本题以图片切入考查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1)图一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2)图二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这种建筑的特点是冬暖夏凉。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
2、【答案】
(1)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2)已经掌握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
(3)河姆渡遗址,长江流域。河姆渡先民已经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表明长江流域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已经开始农耕生活,制造并改进了生产工具;已经学会制作陶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北京人又称北京猿人,科学命名为“北京直立人”,又称“中国猿人北京种”,是生活在更新世的直立人。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70—20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但是手脚已经分工明确,会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采集和狩猎,并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结合材料一的信息,“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可以得出指的是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2)本题主要考查了山顶洞人的相关内容。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在北京人活动过的地区,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因此考古学家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他们仍然使用打制石器,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结合材料二的信息,在山顶洞人的洞穴里,发现一枚骨针,像火柴棍那样粗细,用来缝制衣物。一些有孔兽牙、海蚶壳和磨光石珠,大概是他们佩戴的装饰品。说明了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技术和钻孔技术。
(3)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三的信息,稻谷、骨耜、猪纹陶钵,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已经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河姆渡人并能够制造陶器和简单的玉器,手工业发展。从这些出土物品中可以得出,已经开始农耕生活,制造并改进了生产工具;已经学会制作陶器。
《原始农耕生活》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科学的建筑设计、舒适的居住条件是人类一贯的追求,下图是为适应当地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而设计的房屋,它的建造者是(??? )。
A. 元谋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北京人
半坡氏族聚落居民不可能做到的是( )
A. 住干栏式房屋 B. 吃上香喷喷的粟米C. 养了一只小狗 D. 使用陶器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半坡遗址的考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哪种农作物的国家( )
A. 粟 B. 水稻 C. 白菜 D. 芥菜
建筑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下列几幅图片中具有中国最早木构建筑,并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
A. B. C. D.
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是( )
A. 北京 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 饲养猪狗家畜 B. 种植粟等农作物C. 住干栏式房屋 D. 住半地穴式房屋
你若要实地考察我国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应到( )
A. 西安半坡 B. 北京 C. 浙江余姚 D. 云南元谋
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 ? ? ??①遗存稻谷 ②人面鱼纹彩陶盆 ③干栏式房屋 ④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二、材料分析题
1.依据下面两幅图,完成问题 ?? (1)上述两幅房屋图片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房? (2)你能说出图1、图2的建筑各有什么好处吗?
(3)有了房屋,说明人们过着定居生活,你知道他们能够定居的根本原因是什吗?
(4)此时的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这有什么重大意义?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中的农作物分别可以在哪个原始居民的遗址中看到?
(2)材料一中农作物种子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出现了什么现象?
(3)材料二说明人类的住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举一例说明。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半地穴式房屋的建筑者是半坡人。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少雨,房屋多半地穴式,故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建筑的是半地穴式房屋;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多雨,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性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元谋人和北京人不会建造房屋。故选C。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还饲养猪、狗等家畜,已经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会制作彩陶。 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的相关知识。通过所学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前的今天陕西西安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域,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粟,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故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综上所述,故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黄河流域”。结合教材所学得知,半坡原始部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他们以种植粟为主,还会种植蔬菜。排除ABC,故选D。
6.【答案】C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熟练掌握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他们还饲养猪狗等动物,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故ABD正确。而住干栏式房屋的是河姆渡遗址的居民,故C错。C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杭地区,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的居民已经大量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因此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河姆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居民制作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所以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关的是 ①③,浮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2)图l:保暖、抵御风雨;图2:上面住人,下面养牧畜,通风防潮。(意思对即可)
(3)原始农耕的出现和发展。
(4)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根据图1判断,这是半穴式房屋,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是半坡原始居民的住房。根据图2判断,这是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住房。
(2)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的有关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北方,冬天寒冷干燥,夏天闷热高温,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冬暖夏凉,因此图l的好处是:保暖、抵御风雨;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南方,地势低洼,气候炎热潮湿,因此河姆渡原始居民用竖立的木桩为底架,在木桩上再架设横梁,铺上木板或竹板,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用梯子上下,这样的结构既通风又防潮。因此图2的好处是:上面住人,下面养牧畜,通风防潮。
(3)本题考查人们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人们不需要到处寻找食物,可以在原始农业发展的地方稳定下来,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人们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发展促使人们过定居生活。
(4)本题考查人类已走出洞穴,盖房定居的意义。盖房定居使人们能够稳定居住,改善了生存环境,使人们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的依赖,提高生活质量,为农业、手工业、商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能。
2.【答案】
(1)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说明当时我国已出现了原始农业或种植业。
(3)人类由穴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如: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人的干栏式房屋。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故图一可以在半坡遗址看到;图二可以在河姆渡遗址看到。
(2)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始农耕的出现。结合教材所学得知,半坡文明中发现了粟的种植痕迹,中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可以得出,农作物种子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我国已出现了原始农业或种植业。
(3)本题主要考查了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住所。结合材料二的信息,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可以得出,人类由穴居到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半坡文明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特色,采用地穴式建筑,有利于防风保暖;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有利于通风防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