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见材料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常见材料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01 21:4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常见材料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按照外部特征给物体分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材料。教材设计了“认识材料”的探究活动,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应用与拓展”环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对废旧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
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所以他们对“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早已耳熟能详。当然,学生们在区分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当遇到了问题和困难时,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教法学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交流。
教学准备
各种塑料制品、金属制品、玻璃制品、纸制品等。
科学知识
1.能说出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能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科学探究
1.能根据材料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简要描述探究过程、陈述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3.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并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要求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基于对常见材料的初步认识,了解垃圾的简单分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常见材料,给常见物品分类。教学难点
区分生活中常见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与问题
出示一组图片。
教师启发学生识别图中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你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说一说。二、探究与发现
1.认识材料——纸
观察科学课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师引导学生用“眼、手”等感官感知纸质材料。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举手汇报。
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感觉,并说出是用哪个感官观察的。
2.认识材料——金属、玻璃、塑料
(1)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①组长把物品一件一件的拿出来,整齐的摆放在桌子上。
②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③小声的跟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发现。
④观察完后把物品放回原处。
(2)小组汇报。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这些材料的名称及观察方法。
3.找一找,身边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1)在教室里找一找。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用这些材料做成的?
三、应用与拓展给废旧物体分类
一些物品用过后就会丢弃到垃圾箱内。但是有的废旧物体是可以回收利用的,需要我们分类投放。老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物品的图片,请你把它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课后反思
冀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13课《常见材料》是在学习了按照外部特征给物体分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探究常见的材料。目的是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让学生能够根据材料对废旧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设计课堂,采取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
在学生观察时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让他们说出观察时用到的感官,使其形成习惯,在今后的观察中将会受益匪浅。
当然,每个课堂都会留有遗憾和不足,我将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