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课时导学案 第六章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课时导学案 第六章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02 13:47: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金刚石、石墨、C60等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2.了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3.了解常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课堂导学
知识点一 碳单质
1.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研究表明,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写出下列常见元素的不同单质:
常见元素 氧元素 磷元素 碳元素
组成的单质 ① ② ③
2.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用途比较
阅读教材P106-107,完成下表内容  
项目  种类 结构 主要物理性质 用 途
金刚石 加工后有璀璨夺目的光泽 ④
硬度大 ⑤
石墨 软,有滑腻感 ⑥
⑦ 作电极
C60 略 ⑧
小结: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性的原因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解析
例1 有关碳元素形成的几种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之一
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
解析:熟记各种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答案: A
拓展讲解:
(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性的原因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__;
(2)H2O2和H2O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有差异性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3)氧离子与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却不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因是: 质子数不同。
(4)氧元素和硫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变式训练
1.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它们都具有导电性
C.物理性质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2.填涂答题卡时必须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中含有(  )
A.金刚石    B.石墨    C.木炭    D.活性炭
3.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右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膜片属于单质 
B.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碳膜片属于金属材料
D.碳膜片与石墨一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3.木炭、活性炭
木炭、活性炭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而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
教师演示教材P107实验6-1,学生观察实验,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或活性炭),轻轻振荡 ⑩
实验分析:木炭(或活性炭)具有 ______________结构,有 ________性,可利用此性质来吸附色素和毒气。
典例解析
例2 小华同学在实验室里组装了简易净水器。他从上端缓缓地注入品红水溶液。净水器下端流出的水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能与品红反应,使之褪色
B. 木炭疏松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
C. 品红颗粒较大,不能通过木炭层
D. 棉花吸附了品红分子,使水褪色
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达到去色的效果。
答案:B
变式训练
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纳米(1nm=10-9m)的空心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碳纳米管材料是由碳元素组成
C.碳纳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碳纳米管和金刚石一样,均属于碳单质
5. 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烘烤过的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___________,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____作用。
补充讲解:
①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木炭、活性炭的脱色是物理变化。
②“碳”和“炭”的区别;“碳”是表示一种核电荷数为6的非金属元素,而“炭”一般是指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如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在说明碳元素时,用“碳”表示,如碳单质、二氧化碳、碳酸等;在说明含石墨的无定形炭时,用“炭”表示,如木炭、焦炭等。
课堂小结
一、碳单质
1.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
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和用途
3.木炭、活性炭具有_________结构,有________性,这个性质属于它的______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课时达标
1.经测定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该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2.“轻轨列车”与架空电线连接的电刷材料常使用到石墨,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
A.深灰色     B.润滑     C.熔点高     D.导电性
3.遂昌农民利用当地丰富的竹资源制成竹炭制品,实现增收致富。竹炭是竹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固体    B.易溶于水     C.硬度大    D.有吸附性
4.如右图所示,将几块经过烘烤并冷却的木炭(或活性炭)投入到盛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轻轻摇动,试说明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但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如红磷、白磷均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像它们这样由同种元素组成,但形状不同的物质,称它们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铜、铁 B. 金刚石、石墨 C. 氧气、液氧 D. 氮气、氢气
2.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 它们都具有导电性
C. 物理性质相同 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3.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B.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由碳元素组成,结构相同
C. 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去除冰箱的异味
D. 石墨很软,不能用于制石墨电极
4. 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对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化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可能是混合物
5. “轻轨列车”是近年来又一新兴的交通工具,具有无污染的优点。当轻轨列车开动时,在轻轨列车跟架空电线的接触点上,由于高速摩擦会产生高温,因此接触点上的材料应具有耐高温、不易氧化、能导电的性质。你认为选用该接触点上的材料,较为合适的物质是( )。
A. 金刚石 B. 石墨 C. 铝 D. 铁
6. 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称为同素异形体,如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CO2 和CO  B. 氢气和液氢 C. 氧气(O2)和臭氧(O3) D. 冰(H2O)和干冰(CO2)
7. 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轻、吸油力最强的固体——碳海绵。碳海绵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 具有较强的吸附性 D. 可处理海上泄露的石油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的一些“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C. CCl4是一种化合物 D. 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
9. 单质碳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石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是_________。
①玻璃刀 ②铅笔芯 ③钻探机的钻头 ④干电池的电极
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_______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净化室内空气,又可以美化居住环境。
B能力提高
10. 目前,科学家打算合成一种“二重构造”的球形分子,方法是把足球型的C60分子融进足球型的Si60分子中,使外面的Si原子与里面的C原子结合。下列与这种物质有关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B. 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 D. Si60分子的体积比C60分子大
参考答案
课堂导练
① 氧气 臭氧 ② 红磷 白磷 ③ 金刚石 石墨 ④ 钻石 ⑤ 玻璃刀头 ⑥ 润滑剂 ⑦ 有导电性 ⑧ 超导体材料 ⑨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⑩ 红色褪去 疏松多孔 吸附
变式训练
1. D 2.B 3.A 4. A 5. 温度越高,品红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红色褪去 吸附色素
课堂小结
1. 金刚石、石墨、C60 3. 疏松多孔 吸附 物理
课时达标
1.C 2.A 3.D 4. 红棕色消失 木炭具有吸附性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B 2. D 3. C 4. D 5. B 6. C 7. B 8. A
9. (1)④ ①(2)吸附
B 能力提高
10. 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