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化学课时导学案 第六章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化学课时导学案 第六章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02 13:5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初步学会利用对比实验探究某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课堂导学
碳的氧化物有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却有较大的差异性,原因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二氧化碳
1.CO2的性质
(1)阅读教材P117,教师演示实验6-3、6-4,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并做出分析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分析推理CO2具有的性质
④ ⑤
⑥ ⑦
(2)阅读教材P118,教师演示实验6-5,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反应,学生观察、记录现象并做出分析。
实验装置图
实验序号 (Ⅰ) (Ⅱ) (Ⅲ) (Ⅳ) 烘干第四朵花
实验现象 纸花变红色 ⑧ ⑨ ⑩
分析、推理 石蕊遇酸变红色
交流讨论
①做实验I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计实验Ⅱ、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实验Ⅱ、Ⅲ、Ⅳ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Ⅰ、Ⅱ、Ⅲ、Ⅳ又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将实验Ⅳ的纸花烘干”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题2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实验室检验CO2用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教材P118)
典例解析
例1 右边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请根据标签的相关内容来回答以下问题:
(1)小华同学取适量雪碧汽水于锥形瓶中,稍稍振荡后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想证明振荡雪碧产生的气体是否为CO2,他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取少量的雪碧汽水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发现石蕊由紫色变成红色,于是她得出雪碧汽水中含有碳酸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配料信息可知雪碧汽水中含有碳酸水,碳酸不稳定,在振荡下分解生成水和CO2(2)检验CO2应用澄清石灰水(3)小红的结论是错误的,因雪碧的配料中有柠檬酸,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也显红色。
答案:(1)H2CO3===CO2↑+H2O (2)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3)不合理 雪碧中的柠檬酸也能使石蕊变红色
变式训练
1.室温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②在盛有3mL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③在盛有3mL蒸馏水的试管中通入充足的CO2,再滴入5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1)实验②、③共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实验③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将实验③所得溶液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
(1)指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最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________溶于水。
课堂小结
一、CO2
性质 用途 化学方程式
物理性质 / /
1.____色____味的______
2.密度比空气______
3.____溶于水
4.干冰易______,____热(填“吸”或“放”)
化学性质
5.不支持________,且________
6.能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
7.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能与灼热的炭反应 制取还原剂CO
9.能参与植物的______作用
拓展小结:
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达标
1.下列关于CO2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O2能溶于水生成H2CO3     B.CO2的密度比空气小
C.CO2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可燃性   D.CO2有毒性
2.下列物质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B.二氧化碳制碳酸饮料
C.二氧化碳用来灭火      D.用干冰作制冷剂
3.某人带领猎犬举着火把进入人迹罕至的山洞里,不久猎犬死亡,当人蹲下察看时,火把熄灭,人也感到头晕气喘,于是赶紧站起逃出。根据此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猎犬死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犬死亡前,火把不熄灭,人也无明显反应,蹲下时火把熄灭,人也感到不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下列关于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B.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小
C. 二氧化碳能灭火,是由于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
2.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 供给呼吸 B. 用于人工降雨 C. 用于灭火 D. 作气体肥料
3.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
A. 先变蓝,后变紫 B. 先变红,后变紫 C. 先变无色,后变红 D. 先变紫,后变红
4.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 ①或② B. ②或③ C. ①或④ D. ③或④
5.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最简便的方法是( )。
A. 分别向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B. 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进瓶内,观察现象
C. 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进瓶内,观察现象
D. 分别闻三种气体的味道
6. 如右图所示,假设装置内空气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的影响,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 )。
A. A处上升,B处下降
B. A、B两处都下降
C. A处下降,B处上升
D. A、B两处都不变
7. 把容积相等的四支试管分别充满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氮气,然后迅速倒插在水槽的水中,过一会儿,试管内液面上升最高的是( )。
A. 盛氧气的试管 B. 盛氢气的试管
C. 盛二氧化碳的试管 D. 盛氮气试管
8. 右图所示为制取、检验并收集二氧化碳装置及操作,结合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验满时,用燃着木条平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能用此法进行验满操作,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B能力提高
9. 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之前,史珍香同学曾用四朵紫色干燥的石蕊小花做了图中所示的四个探究实验,得出了“CO2溶于水生成酸”的结论。
(1)请将各实验现象或结论填入表格的空格中。
实验序号 (I) (Ⅱ) (Ⅲ) (Ⅳ)
实验现象 石蕊小花变红色 石蕊小花__________ 石蕊小花__________ 石蕊小花__________
实验结论 酸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做实验(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学生欲探究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按下图进行实验。请回答:
该学生通过实验能否得出满意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你设计还需进行的实验,能得出满意的结论。)
参考答案
课堂导练
① CO2 ② CO ③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④ 蜡烛火焰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⑤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⑥ 塑料瓶变瘪 ⑦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⑧ 纸花不
变色 ⑨ 纸花不变色  ⑩ 纸花变红色 红色褪去  石蕊遇水不变色 石蕊遇二氧化碳不变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易分解 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证明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 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CO2+H2O===H2CO3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酸不稳定,易分解 H2CO3===CO2↑+H2O 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变式训练
(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CO2+H2O===H2CO3 (2)无色 H2CO3===CO2↑+H2O (3)作对比,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1)烧杯 (2)不断振荡塑料瓶 (3)塑料瓶变瘪 能
课堂小结
性质 用途 化学方程式
物理性质 无 无 气体2. 大 3. 能 / /
4. 升华 吸 人工降雨、制冷剂
化学性质 5. 燃烧 不能燃烧 灭火 /
6. 碳酸 做碳酸饮料 CO2+H2O=H2CO3
7.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 CO2+Ca(OH)2=CaCO3↓+ H2O
9. 光合作用 气体肥料 6CO2+6H2OC6H12O6+6O2
拓展小结:H2CO3===CO2↑+H2O
课时达标
1.A 2.D 3.(1)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猎犬缺氧而死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洞底CO2浓度高
课后作业
A 双基过关
1. B 2. A 3. B 4. C 5. C 6. A 7. C
8. (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CaCO3↓+H2O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密度比空气大(3)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
B 能力提高
9. (1)不变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不变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变红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一种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CO2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变红色的物质
(2)不能 要做一个把二氧化碳通入干燥蓝色石蕊试纸中的实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