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百家争鸣 精品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2 11:28:17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8课 百家争鸣
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百家争鸣的概况(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地位
道家
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新课讲授
春秋后期楚国人
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老子的主张?
(1)思想核心:“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顺应自然。
老子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
(2)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正反两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难 ——
长 ——
高 ——
强 ——
祸 ——
好 ——






祸 兮,福 之 所 倚;福 兮,祸 之 所 伏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老子的主张
《道德经》书影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
《老子》名言欣赏:
材料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思想
“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孔子思想
以德治国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翻译: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
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校专为奴隶主贵族弟子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开创私学使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从而突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
孔子讲学图
教育成就
教育思想方面:
(1)教育对象:
(2)教学方法:
(3)学习方法:
(4)学习态度:
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温故而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以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6、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动脑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孔子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建设“和而美”的校园,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
1.“仁”仁者爱人,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推给别人,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
3.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子的尊崇与怀念。汉朝时期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影响: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何谓“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即各种思想学派。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
相关史事
“诸子”中的“子”,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尊称。春秋时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到春秋末期,由于学者著书立说和讲学之风兴起,人们便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到战国时期,“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
思想主张
著作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墨子》
生平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
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庄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韩非子》
生平
思想主张
著作
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
法令、权术、威势
韩非
百家争鸣的影响
1、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2、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答: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老子的思想是( )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2、下列关于孔子的言行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对学生讲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与学生一起讨论西周的制度的弊端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3、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墨子思想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
A.“祸兮,福之所倚;褔兮,祸之所伏” B.“兼爱”“非攻”
C.“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4、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秦朝统治者践行的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在于( )
A.互爱互利,反对战争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提倡法治,专制集权 D.“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
B
C
5.某电视台为了增加收视率,通过模拟时光隧道回到春秋战国时代,邀请孔子、孟子、韩非子、三人作为嘉宾参加下列栏目:教育观察、法制园地、、自然与环境。
(1)按照他们各自的主张,你认为他们应分别参加哪个栏目?
教育观察:孔子 法制园地:韩非 自然与环境:孟子
(2)如果你是教育观察栏目的主持人,请说出该嘉宾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名言。你如何评价该嘉宾?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道家的法制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孔子的教育思想——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拓展延伸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地位
道家
老子
春秋
顺应自然;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无为而治”;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庄子
战国
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儒家
孔子
“仁”;主张德政,反对苛政;教育思想
春秋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思想家、教育家
孟子
战国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荀子
战国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墨子
墨家
战国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尚贤)、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战国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兵家
孙武
孙膑
春秋
战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孔子倡导的“仁”在当时社会适用吗?
你认为哪一个学派的主张对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来说最有用?
法家
以法治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变法革新
板书设计
中华文化
老子
庄子
荀子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
百家争鸣
道家
墨家
法家
儒家
课堂总结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8课百家争鸣 教学设计
课题 第8课 百家争鸣 单元 第二单元 主备人 时间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力目标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知识目标 了解老子及其主张。知道孔子及其思想主张和教育贡献。
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 百家争鸣
难点 百家争鸣
学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 教法 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通读本课内容,完成表格2、老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并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塞翁失马》的故事,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思想主张吗?(老子)除此之外,当时在学术思想领域还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出现了什么繁荣景象?二、阅读课本36-40页,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内容,时间5分钟:三、学习新课(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1、介绍老子的生平,观看视频回答问题:看视频结合课本知识,说一说老子的主张?2、总结老子的(1)思想核心:“道”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人要顺应自然(2) 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有矛盾对立的正反两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3)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师:老子的学说集中在《道德经》一书,在道教中老子被称为始祖。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老子名言欣赏: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欲取先予 欲擒故纵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大器晚成 功成身退(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1、出示一则材料,学生回答问题材料一: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问:“马棚失火” 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师: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2、 讲故事: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问:“苛政猛于虎”的小故事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反对苛政。体现了孔子的以德治国。3、材料: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翻译: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用行政命令来治理国家,制定相应的刑法,人们虽然想到免于刑罚,但还不能从心理上想到犯罪是可耻的;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以礼仪来约束百姓,人们就会有了耻辱之心,并且知道如何遵守规矩你认为孔子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积极意义:“为政以德”即是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同时以道德教化百姓,这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减轻压迫,改善民生;其道德教化思想,有利于社会风化,弘扬正气。这些对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师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哪些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指导意义?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1)教育对象: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2)教学方法:因材施教(3)学习方法: 温故而知新(4)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5、《论语》名言赏析,6、动脑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阅读孔子的这三段话,想一想,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孔子的三段话,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7、合作探究:孔子的思想对今天我们建设“和而美”的校园,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借鉴作用?1).“仁”仁者爱人,爱班级、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不要推给别人,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3).和谐共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8、小知识:“祭孔”的由来与演变(播放视频《孔子》)让学生明白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三)百家争鸣1、什么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有哪些派别?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影响最大。2、认真阅读课本,一起学习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1)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2) 孟子: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思想主张:“仁政”治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思想主张: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无为而治”人生: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4)韩非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思想主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百家争鸣的影响1)、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2)、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思考: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答:基本上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之间互相辩驳,又互相影响,互相取长补短,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我懂得了 。
布置作业 必做题
选做题
板书设计 第8课 百家争鸣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辩证法思想孔子:仁、以德治国、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墨子:“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