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A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02 11:0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组 达标检测卷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38分)
一、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  )”里。(每小题2分,共26分)
1.“疣”可能与下列哪个字的读音相同?(  )
A.疼    B.病    C.犹     D.拢
2.“京口瓜洲一水间”中“一水”指的是 (  )
A.珠江 B.大运河 C.黄河 D.长江
3.下面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幽芳 维独 顿时 珍藏 B.漂泊 手绢 梳理 民族
C.慈祥 华桥 灵魂 所谓 D.衰老 毕竟 磨难 期凌
4.下列词语意思不同的是(  )
A.气力——力气 B.累积——积累
C.忌妒——妒忌 D.气节——节气
5.《泊船瓜洲》的作者是(  )
A.王安石 B.张籍 C.李白 D.杜牧
6.“珏”的意思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字有关?(  )
A.土 B.玉 C.石 D.布
7.“欲作家书意万重”的“书”的意思是(  )
A.著作 B.信 C.文件 D.写字
8.“颇负盛名”的“负”的意思是(  )
A.背着 B.担任 C.具有 D.付出
9.哪一个词语填入句子最恰当?(  )
A.当然 B.偶然 C.果然 D.竟然
他说自己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次________的发现。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
A.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
B.《梅花魂》的作者是陈慧瑛写的。
C.看了这部电视剧,留下深刻印象。
D.他这道题做错了。
11.下列对句子主要意思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崭新的桌子上堆满了同学们寄来的花花绿绿的贺卡。
A.堆满贺卡。 B.花花绿绿的贺卡
C.桌子上堆满了贺卡。 D.崭新的桌子上。
12.下列哪两句诗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3.“湖面上荡着几只小小的渔船。”这句话应放在(  )
(1)我的脚下是一片平坦的田野。
(2)一条笔直的小路在田野里穿过。
(3)不远处有一个平静的小湖。
(4)小湖那边的村庄藏在浓密的树林里。
(5)无边的青山隐隐约约蒙着一层轻纱。
A.(1)和(2)之间 B.(2)和(3)之间
C.(3)和(4)之间 D.(4)和(5)之间
二、填空题。(12分)
1.思念家乡和亲人,可又害怕写好的信诉不尽相思之情,又拆开来看,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
2.《长相思》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把军旅途中将士的思乡之情自然地表现出来了。
3.请写出两句有关梅花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年相见在他乡。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27分)
(一)微博(8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很方便地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哪一年是“微博元年”?(  )(2分)
A.2012    B.2011     C.2010    D.2001
2.材料一中最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短语是(  )(2分)
A.真实即时 B.短小真实、即时方便
C.即时方便 D.短小即时、方便转发
3.微博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扇轻摇的时光(19分)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能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吃。
天气炎热,我赖在空调间里不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于是我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笑着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妈啦?”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其实我什么也没做啊,只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
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水里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
我贪婪地捧着瓜啃,母亲在一边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呢,你多呆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
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
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也没有呢。”
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你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
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
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
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
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
“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
“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到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
“人啊!”母亲叹一声。
“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日,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
1.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的根本原因是(  )(2分)
A.“我”放暑假了      B.城里天气炎热
C.等“我”回来吃瓜果 D.母亲想念“我”,爱子女
2.文中的“我”是母亲的(  )(2分)
A.女儿    B.儿子    C.孙子   D.孙女
3.“我心里涌满羞愧”中“我”羞愧的原因是(  )(2分)
A.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 B.很少回来看望母亲
C.回来吃母亲种的瓜果 D.村里人对“我”很亲切
4.“‘人啊!’母亲叹一声。”这句话表现了母亲(  )的情绪。(2分)
A.欣喜 B.羞愧 C.忧伤 D.内疚
5.让“我”转变明天要回城里的想法的原因是(  )(2分)
A.村里的冬英死了。 B.母亲种的瓜果还没有吃完。
C.母亲把大电扇搬给“我们”。 D.想到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不多。
6.文中画“——”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2分)
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D.写出了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色。
7.短文的标题有两层含义: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有人认为,文中叙写冬英这一人物的内容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5分)
(一)小练笔。(5分)
在困难面前,你是怎么做的?讲讲你战胜困难的小故事吧。(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30分)
“少小离家老大回”,想象一下,若干年后的某天你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将是怎样的情景呢?尽情抒发思乡之情,想象家乡的变化。
要求:1.题目自拟,想象合理;2.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二组 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1.C 2.D 3.B 4.D 5.A 6.B 7.B
8.C 9.B 10.D 11.C 12.D 13.C
二、1.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2.故园无此声
3.示例:江南几度梅花发 人在天涯鬓已斑
4.切切故乡情 5.明月有情应识我
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一)1.C 2.B 
3.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二)1.D 2.A 3.B 4.C 5.D 6.C
7.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 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
8.不能删去。首先聊起“冬英”这件事很符合年迈的母亲与成年的女儿闲聊的情境,同时正是这一人物使“我”意识到与母亲相守的时间少而珍贵,改变了“我”第二天就回城的想法,引发了 “我”对人生苦短,要好好珍惜一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