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体的内能(试卷+答案)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是指“热量”的是( )
A.热膨胀 B.摩擦生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
2.把一滴温度较高的蓝墨水滴入冷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蓝墨水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蓝墨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小
D.杯中的冷水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3.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4.关于物体的内能,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只要不变,内能就一定不会变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内能可能会不同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5.以下例子中,属于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是( )
A.冬天房间取暖 B.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行
C.摩擦使物体温度升高 D.跑步使脚的温度升高
6.下面几个例子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点燃爆竹,使爆竹腾空而起
B.给烧杯加热,使杯内水的温度升高
C.冬天,人站在阳光下感到暖和
D.用锤敲石头,石头和锤都要发热
7.如图所示实验或实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滑滑梯臀部发热 B.搓手取暖
C.钻木取火 D.水蒸气将塞子冲出
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物体运动越快,内能越大
C.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D.0℃的冰块,其内能为零
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0℃的冰的内能为零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0.寒冷的冬天,人们常常会感到手冷。为了使自己的手更暖和些,可采用如图所示的两名儿童所用的方法。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
A.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女孩通过做功取暖
B.男孩通过做功取暖,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C.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D.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11.铁块和铝块互相接触后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的( )
A.热量 B.温度 C.内能 D.比热容
12.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13.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 )
A.太阳照射 B.相互摩擦 C.浸入热水 D.炉火加热
14.冬天睡觉前打盆热水泡脚,能使脚舒适暖和,这样做可使脚的内能( )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无法判断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
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
C.快速压缩气体,可使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
评卷人
得 分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6.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系
B.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热值一定大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D.温度为 0℃的物体没有内能
17.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减少,它一定放出热量
18.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B.
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
C.
两块表面削平的铅柱压紧后可吊起重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
1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通过外界对物体做功
C.正在沸腾的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20.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B.锯木头时,锯条变热是因为锯条从木板上吸收了热量
C.两杯水温度相同,则内能一定相同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也可能不变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共6小题)
21.中国的茶文化在宋朝时已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名扬世界。用热水泡茶时,茶杯温度会升高,其内能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的:茶水散发出清香,这是 现象。
2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 能。
23.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以下“热”的含义分别是指:摩擦生热 ;冰块熔化要吸热 ;一杯热水 。
24.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火柴的 ,后者是利用 的途径。
25.金庸曾描述一种武功“寒冰掌”:发功时伸出手掌,罩在杯口,杯中水即可结成寒冰(假设降到﹣5℃).根据物理知识,此时手掌温度应 (填“低于”“等于”或“高于”)﹣5℃,按常理这种武功是 (填“可能”或“不可能)练成的。
26.物体内能的改变有 和 两种方式。但其实质不同, 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而 是实现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变。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放在火上点燃,前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 的方法使火柴燃烧。
评卷人
得 分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7.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水中冷却,如图甲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随时间变化比较缓慢的曲线是图乙中的 ;(填“A”或“B”)
(2)表示热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图乙中 ;(填“A”或“B”)
(3)水的初温是 ℃,热奶的末温是 ℃,水的末温是 ℃
(4)热奶和水会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这个过程中热奶的内能 ,水的内能 。
28.小明与小芳在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两人在进行如下实验: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外分别包裹大小、厚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
(2)在烧瓶中同时注入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水,应注意保证水的 相同。
(3)把烧瓶放于相同的环境下,利用 和 (选填实验仪器名称)测出不同时间的水温,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塑料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6
50
41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32
28
(4)小明分析实验数据,水的初始温度是 ℃;从计时开始40分钟,泡沫塑料组的水温降低了 ℃,棉絮组的水温降低了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
(5)小芳认为小明通过一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说服力还不够。要提高实验结论的可信度,还应该怎么做? 。
2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热传导
热可以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下面来介绍传导。
如图所示,用凡士林在金属棒上粘几根火柴,然后用酒精灯给金属棒的A端加热。 可以看到,离A端最近的火柴先掉下,然后其它几根火柴依次掉下,离A端越远的火柴掉下得越迟。这表明,热是从金属棒温度高的一端沿着金属棒传到温度低的一端。
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叫做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不善于传导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金属都是热的良导体,瓷、木头、棉花等都是热的不良导体。
(1)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着 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 、对流和辐射。
(3)把钢勺和瓷勺同时放在热汤里面,钢勺柄很快就烫手,瓷勺柄很久也不烫手。这是因为 。
30.如图是本学期的四个热学实验或应用。请在下面空格处用字母表示相关情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
块压紧后可吊起重物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会逐渐感觉到暖和,热水袋慢慢凉下来
C.抽掉中间的玻璃板
后,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
D.绳子摩擦使铜管内
乙醚沸腾,乙醚蒸气冲起软木塞
(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说明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3)说明分子之间有作用力的是 ;
(4)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初中物理物体的内能(试卷+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D;2.A;3.A;4.C;5.B;6.A;7.D;8.C;9.D;10.B;11.B;12.B;13.B;14.B;15.C;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6.ACD;17.AD;18.AC;19.AD;20.AD;
三.填空题(共6小题)
21.热传递;扩散;22.分子势能;内;23.内能;热量;温度;24.内能;热传递;25.低于;不可能;26.做功;热传递;热传递;做功;做功;热传递;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7.B;A;20;40;40;温度;减小;增加;28.相同;相同;初温;温度计;秒表;80;39;52;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该实验;29.温度;传导;钢是热的良导体,瓷是热的不良导体;30.D;B;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