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将进酒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将进酒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03 10: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第七课 将进酒
[新课入门须知]
[知目标]

学习目标
考点提炼
知识
目标
1.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
2.了解李白诗的浪漫主义诗风和艺术特色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技能
目标
1.声情并茂地品读诗词,培养朗诵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与作家的个人际遇及所处时代的关系
情感
目标
理解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乐观自信的情怀。培养“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高度自信
[知作者]
李白(见《越中览古》相关介绍)。
[知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调,意为“劝酒歌”。作者的这首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曾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知常识]
李白与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李白的乐府诗大量沿用乐府旧题,或用其本意,或翻出新意,创新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等,表达的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另一方面,用古题写已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本身,在某一点上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在《蜀道难》中,李白将自己的浪漫气势带进乐府。从而使古题乐府诗获得了新的生命,把乐府诗创作推向了无与伦比的高峰,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


一、字音识记
1.岑(cén)夫子 2.将(qiāng)进酒
3.馔(zhuàn)玉 4.金樽(zūn)
5.恣(zì)欢谑(xuè) 6.烹羊(pēng)
7.对君酌(zhuó)
二、词语释义
1.将进酒 将:请
2.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
3.钟鼓馔玉不足贵 钟鼓:鸣钟击鼓作乐
馔:吃喝
玉:像玉一般美好
4.斗酒十千恣欢谑恣:放纵、无拘束
谑:玩笑
5.径须沽取对君酌径:即、就
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三、名句默写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一、了解行文脉络

二、把握文章主旨
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从悲伤到欢乐,到愤激,再到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1.开篇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几句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提示:长句开篇,起势突兀,郁积胸中的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挟天风海雨之势,倾泻笔端,渲染出强烈的抒情意味;“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用夸张的手法写青春易逝,人生苦短,感情由高昂转为低回,为下文“劝酒”作铺垫。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答:




提示:表达了诗人渴望施展胸中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
3.“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特色?
答:






提示: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另一方面又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与旷达胸襟作了铺垫。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知识解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的常考题目。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1)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2)表现手法:动静、虚实、点面、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多种感官相衬、烘托、渲染、细节描写、白描等。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古讽今等。
(4)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对偶、反复、双关、设问、反问、通感、对比等。
(5)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欲扬先抑、伏笔铺垫、承上启下、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首尾照应等。
?设问方式
(1)诗中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2)请赏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如何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
(4)某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5)请从某手法的角度赏析某联。
?答题步骤
(1)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3)指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
?典型例题
(2015·天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注]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首先要知道“颈联”为哪一联,同时认真分析这一联的内容。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其中“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而“柳拂”运用了比拟的修辞。同时本诗从视觉(红、绿)、嗅觉(香)、触觉(湿)等多角度进行了描写。
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4.诗人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答:






提示:这两句是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有才不得施展,所以,自古以来的“圣贤”寂寞,自己也很寂寞。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不抱幻想,决心逃于酒乡,做一个流芳百世的饮者。这是诗人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的愤激之语。
5.“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作者借言“陈王”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提示: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嫉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以酒浇愁,最后年纪轻轻就死去了。诗人借这一典故,意在表达自己与曹植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而难以为国效力,从而尽吐心中不平。
1.想象奇特,豪放飘逸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极快。开头四句写悲,诗人展开丰富想象,用比喻向人们暗示时光流逝的迅疾,一去不返。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描写,极具震撼力。
2.句式多变,参差错落
全诗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极参差错综之致;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缀(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马、千金裘”),节奏疾徐尽变,奔放而不随性。
3.大胆夸张,震撼古今
诗中的有些夸张写法是凭借数字来表现的,例如用“一饮三百杯”表现豪饮,用“斗酒十千”表现酒价的昂贵,用“万古愁”表现愁的深广;有些则属于感觉的夸大,如“黄河之水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朝如青丝暮成雪”极言人生短促。诸如此类的夸张句都有力地说明了诗人的豪放杰出,用词大胆,他人莫及,也表现了他那豪放飘逸的诗风。



素材主题
自 信

[课内·提炼]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活着,起码得有这样的自信,在任何挫折失败面前,敢于逆风行船,不屈不挠,沉着奋战,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
在一定意义上,“天生我材必有用”还体现在成才目标的自我调节上。一个人能否成才,固然需要树雄心、下苦功,但能否正确地确立成才目标,也与成才有着重大关系。
[课外·延伸]
1.永不服输
从一直被欧美商界当成“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产品”的传奇式人物,被誉为日本推销之神的原一平的成长生涯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生需要自信!原一平身材矮小,25岁当实习推销员时,身高仅1.45米,又小又瘦,横看竖看,实在缺乏吸引力,可以说是先天不足。然而,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原一平,相反愈挫愈勇的他,内心时刻燃着“永不服输”的火焰,凭着“我不服输,永远不服输”“原一平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的超自信心态,成功地用泪水和汗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推销神话,最终成为日本保险推销第一人。
2.名言警句
(1)我们对自己抱有的信心,将使别人对我们萌生信心的绿芽。——拉劳士福古
(2)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培根
(3)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4)“不可能”这个词,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拿破仑
(5)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别人信心;已经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麦修·阿诺德
[运用·点拨]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是李白自信的呐喊,也是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成功的法宝。一个自信的人,并非事事顺心,事事如意,只是他在灵魂上开了一扇天窗,让阳光从窗口飘进来,即便是阴雨天,他也学会了创造太阳,那个太阳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在人生旅途中、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确定目标,努力进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肯定与相信。自信无论在人际交往、事业工作上都非常重要。自信,可以说是英雄人物诞生的孵化器,一个个略带征服性的自信造就了一批批传奇式人物。然而,自信不仅仅造就英雄,也成为平常人人生的必需,缺乏自信的人生,相信必是不完整的人生。

(时间:40分钟 分值:52分)

一、基础巩固(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钟鼓馔玉不足贵 馔玉:美好的饮食
B.但愿长醉不愿醒 但:表转折
C.径须沽取对君酌 沽:通“酤”,买和卖
D.会须一饮三百杯 会须:应当、必须
解析:选A B项,但:只;C项,沽:买;D项,会须:应当。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选A 都是副词,应该。B项,副词,再/形容词,繁复、重复。C项,动词,拿/副词,将要。D项,动词,请/动词,愿,请。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解析:选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4.名句默写。(6分)
(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3)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李白《将进酒》)
(4)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二、阅读鉴赏
5.阅读下面这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哭晁卿衡[注]
李 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注] 此诗是李白得闻日本友人晁衡在回日本的航海途中沉船并误传已溺死后而写下的一首哀悼诗。
(1) 标题中的“哭”字在全诗中有何表达效果?(5分)
答:




(2)谈谈“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两句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6分)
答:








答案:(1)表现了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婉的气氛。
(2)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或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的评价,表达了自己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而亡就如皓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一样;后一句以景写情,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写得满脸愁容,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逝去。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 上 吟
李 白
木兰之[注]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 木兰之:辛夷木做成的船桨。木兰跟后面的沙棠一样都是珍贵的木材。
(1)本诗表现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兴酣落笔摇五岳”一句中“摇”字用得很好,请赏析。(6分)
答:




答案:(1)表达了李白及时行乐、淡泊富贵名利或对自由美好生活理想的追求,对才华的自信或希望文名永垂、名扬后世的思想感情。
(2)“摇”意为“撼动”“动摇”,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创作时豪迈的气势,笔力之强,笔势之盛,传达了乐观自信的精神。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余干旅舍[注]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 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
(1)本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




(2)本诗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均属羁旅之作,抒发的感情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两诗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4分)
答:




答案:(1)这两句描绘出一幅西风落叶图,景中隐含乡情旅思,以悲凉旷远之景衬托诗人思乡感伤之情。暗示时光的流逝,勾起诗人的感伤情怀。“摇落”使人想到草木摇落变衰,“稀”写出茂密的青枫经霜之后的凋零。草木的变化写出了时令的变化,让人感伤年华的一去不归。
(2)刘诗所写之景萧瑟悲凉,西风叶落,霜叶凋零,城孤鸟独,主要表达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情怀和无尽的乡思,同时也有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王诗“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等诗句写景开阔,意境恢弘,虽有时序交替的感慨,但传达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洋溢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相思离愁之情较淡。
三、语言运用(10分)
8.将下面四句诗,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一次,唐朝诗人贺知章、王之涣、杜甫、李白四位好友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出以圆月酒杯为内容各吟一句联成一首绝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______________。”吟罢,他斟了一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______________。”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放在自己面前吟道:“______________。”下面该李白了,只见他慢条斯理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在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哈哈笑着吟道:“______________。”另三位诗人大笑不已。
①金樽斟酒月满轮 ②手举金樽带月吞 ③圆月跌入金樽内 ④一轮圆月照金樽
答:


答案:④①③②
9.仔细阅读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答。(6分)
(1)为这幅漫画拟写一标题(不得为“无题”)。(不超过4个字)(2分)
答:


(2)说明画面内容。(50字左右)(4分)
答:




答案:(1)家在何方(或:同命相连)
(2)人类的家被开发公司野蛮拆迁,居民无家可归;而小鸟正在向无家可归的人哭诉相同的遭遇,它的家也因无知的人乱伐树木而毁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