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天时不如地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天时不如地利》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张PPT。天时不如地利
  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被尊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
  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
  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
城1、 七里之郭
2、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 池非不深也
4、 兵革非不尖利也
5、 委而去之
6、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 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8、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9、 亲戚畔之
10、攻亲戚之所畔
这(是)护城河武器抛弃限制同“溪”建立威信同“叛”古代指亲属。亲,指族内;戚,指族外。考考你(1):考考你(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人心的团结。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人心的团结。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证:进攻一方失利防御一方失利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现在
如何
看待
孟子的
“人和”
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