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06 10:11:05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珍惜它
C.水资源的不足,将会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D.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
2.地球上水的状态呈 ( )
A.液态和固态 B.液态和气态 C.气态和固态 D.固态、液态和气态
3.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于 ( )
A.湖泊水的蒸发 B.江河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作用
4.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C.水循环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
D.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
5.地球上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总水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6.热带雨林降雨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蒸腾量大,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
B.热带雨林靠近海洋,海洋蒸发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
C.植物繁茂,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增加了降水
D.热带雨林周围湖泊多,湖泊蒸发了大量的水,增加了降水
7.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它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二、综合提升
8.地球表面约有________被水覆盖,其中海洋水占全球总储水量的________.
9.根据下图完成下面空格。
(1)海洋水通过B_______,形成大气水,大气水通过A_______重新落到海洋上,海洋上空的大气水通过C_______到达陆地上空,再通过D_______落到陆地上,陆地上的水通过F_______或_______流人海洋中,也可以通过E_______形成大气。
(2)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_______、陆地水和_______之间的相互转换和运动。
10.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是: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图中A→B→C→D所代表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该循环发生的领域是______和______ 之间,它可以促进______(陆地、海洋)水的不断地补充和更新.
(3)在水循环各环节中,人类能够施加影响最多的主要是______ (填数码),人们可以通过修建______ 来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不均,从而满足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__(填数码).
《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D
【解析】A、水资源虽然很丰富,淡淡水资源还不到总水量的1%,所以说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A说法正确;
B、工业、农业、生活中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应当珍惜它,B说法正确;
C、由于淡水资源缺乏,所以水资源的不足,将会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D、我国水资源总量28000多亿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干旱缺水成为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所以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是错误的.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A
【解析】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合理利用,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选择A项。
5.【答案】D
【解析】A、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能节约用水,正确;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C、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能节约用水,正确;
D、将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污染更多的水,不正确.
6.【答案】A
【解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热带雨林中森林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故选A.
7.【答案】C
【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选C.
二、综合提升
8.【答案】71%;96.5%.
【解析】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着,其中海洋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6.5%.海水虽然储量大,但含盐量高,人们难以利用,而淡水只占全球总水量的2.53%,且大部分分布在两极冰川上,难以利用,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
9.【答案】(1)蒸发、降水、水汽输送、降水、河流、地下河、蒸发
(2)海洋水、大气水。
10.【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2)海陆间大循环 海洋 陆地 陆地
(3)D 水库 B
【解析】(1)根据水循环和图示箭头可以看出,A表示海洋水体的蒸发;B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C表示陆地上的降水;D返回海洋的地表径流.
(2)根据上题的分析,在海洋受到蒸发形成的海洋水汽最后通过D环节地表径流回到的海洋,因此它发生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是海陆间大循环,它使得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的更新和补充.
(3)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南水北调通过改变地表的径流从而来丰沛的降水,就是海洋水汽通过B环节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而形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地球上的水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导入新知
浩瀚无际的大海、奔腾不息的江河、缓缓流淌的小溪、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
新知讲解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固态水
液态水
气态水
生物水

海洋咸水
陆地淡水
陆地咸水
你能根据下列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吗?
根据水的状态不同
根据水的分布空间
根据水中所含成分不同
新知讲解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
地球拥有大量的水,它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充满生机。
“水球“
新知讲解
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 米3
新知讲解
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新知讲解
陆地淡水
咸水
97.47%
淡水2.53%
可利用的淡水0.3%
地球不缺水,但缺的是淡水!
不易利用的淡水99.7%
新知讲解
地球上的水
水天一色的海水
碧波荡漾的湖水
神秘莫测的地下暗河
晶莹剔透的冰川
碧波连天的咸水湖
新知讲解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液态
固态
气态
大部分的水
极地和高山
空气中
新知讲解
水的存在
新知讲解
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
雨、雪、雹、露、云、雾;湿衣服晒干、各种蒸发现象;盐“发潮”;冰箱制冷时,冷冻室内有霜;食品袋内有干燥剂有吸水作用。
新知讲解
水的循环
新知讲解
水的循环
冷却凝结成云
降水
蒸发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下 渗
植物
蒸腾
降水
降水
降水
蒸发
蒸发
水汽输送
径流: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
新知讲解
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环节
成因
水的三态变化(内因);
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新知讲解
途径
1.海陆间循环
海洋—大气—陆地
2.海上内循环
海洋—大气
3.陆上内循环
陆地—大气
新知讲解
蒸发
凝结
凝结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凝结
降水
蒸发
植物蒸腾
陆上内循环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凝结
降水
蒸发
海上内循环
新知讲解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
水体名称 更新周期
大气水 9 11天
河水 11 18天
湖泊淡水 10 100年
地下水 100 1000年
海洋水 约5000年
冰川 约10000年
新知讲解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水循环的意义
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淡水资源得以再生
新知讲解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
新知讲解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修建水库
植树造林
跨流域调水
巩固提升
1.地球上含水量最多的是( )
A.淡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河水
2.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上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B
C
巩固提升
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5.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
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D
B
课堂小结
1. 地球上的水96.53% 是海水,只有2.53% 是淡水。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世界面临着淡水危机,这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
2. 水循环是指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使地球上不同水体进行水分交换的循环过程。水循环中水的总量保持不变。
作业布置
1.查阅:世界水日的来历及各个世界水日的主题。
2.查阅下列生活用水的成份(以表格形式书写):
饮用矿泉水、酷儿饮料、某品牌的牛奶。
板书设计
水的分布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生物水
水的分布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上内循环
地球上的水
水的总量多,可用淡水少
水体联系纽带,补充陆地淡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地球上的水 第1课时 章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了解地球上水的多种存在形式3.知道水循环及水循环的意义
重点 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难点 水循环及水循环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浩瀚无际的大海、奔腾不息的江河、缓缓流淌的小溪、晶莹剔透的冰川……我们的周围充满了水。水在地球上是怎样分布的?地面上的水又是如何补充的呢?本节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 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被水覆盖。从无处看地球,实际上它是一个“水球”除了地球,太阳系中再没有其他星球表面有如此丰富的水资源。正因为地球拥有大量的水,它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相关活动:你能根据下列标准,将地球上的水进行分类吗?1.根据水的分布空间来划分:【水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2.根据水中亿含成分不同来划分:【水可分为海洋咸水、陆地咸水和陆地淡水。】3.根据水的状态不同进行划分:【水可分为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和生物水】一、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 米3,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大气和生物体中,海洋水是咸水,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陆地淡水和大气水)仅占总水量的2.53%,剩余的0.94% 是陆地咸水。我们观察图表:水的分布陆地淡水包括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地球上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仅为淡水的0.3%。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可见地球上不缺水,但缺的是淡水。观察图片:地球上的水可见有水天一色的海水、碧波荡漾的湖水、神秘莫测的地下暗河、晶莹剔透的冰川和碧波连天的咸水湖等。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固态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气态的形式存在。视频:水的存在思考讨论:你能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吗?【雨、雪、雹、露、云、雾;湿衣服晒干、各种蒸发现象;盐“发潮”;冰箱制冷时,冷冻室内有霜;食品袋内有干燥剂有吸水作用等。】动画:水的循环二、水的循环观察图片:水的循环其中径流指陆地上接受降水后,沿地表或地下运动的水流。下渗的水补给植物、土壤、河流、海洋。由以上观察你知道什么是水循环吗?【水循环是指自然界中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的成因主要有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它主要包括的环节有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的途径主要有三条:1.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3.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视频:水循环的途径观察海陆间循环图你能总结出海陆循环的过程吗?观察陆上内循环图你能总结出陆上内循环的过程吗?观察海上内循环图你能总结出海上内循环的过程吗?我们可以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直接蒸发的形式,转化为大气水。植物体也会将根系吸收的水分,以蒸腾的形式释放出来。冰川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或熔化成液态水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又会重新凝结成为液态水或凝华为固态水,并以液态雨水或固态的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降落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汇集成为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则下渗转变为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透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体的一部分。观察图表: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由以上学习我们可知水循环的意义是什么?【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陆地水得以补充、淡水资源得以再生】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或地下流动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和跨流域调水等。 活动思考了解水量了解水的分布了解水的存在状态分析水循环了解水循环的三个环节总体描述水循环了解水循环的意义 引出活动、引导思考总体概述水的分布情况介绍水的存在形式引导观察水循环图介绍水循环的三个环节总体概述水循环引导分析出水循环的意义
课堂练习 1.地球上含水量最多的是( B )A.淡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河水2.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C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上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B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5.陆地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陆地水都是淡水 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 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1. 地球上的水96.53% 是海水,只有2.53% 是淡水。目前,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只占全部淡水资源的0.3%。世界面临着淡水危机,这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造成的。2. 水循环是指通过蒸发、降水和径流,使地球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