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巨伞下的城市》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巨伞下的城市》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19 21:3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巨伞下的城市如何阅读说明文?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说明的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巨伞下的城市》:巨伞 or. 城市?2、说明对象的特征:
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巨伞——巨大(举世罕见)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出了它的“巨大”?(3)67米、60根(1)擎天(2)3600万平方米(4)350万美元二、说明顺序1、逻辑顺序:按照事理的关系来安排先后顺序。
2、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说明事物。
      (介绍变化过程)
3、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方位顺序说明事物。
      (形状、构造)一个重要且无聊的提示:
一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若既不是时间顺序,又不是空间顺序,那它一定是属于逻辑顺序。要不然,这就是篇失败的说明文。然而,考试中(理论上)不会出现这种失败的说明文。《巨伞下的城市》条例清晰,是按__________顺序进行说明的。逻辑《巨伞下的城市》各段分别说明了什么?“巨伞”的存在
“巨伞”的地点
“巨伞”的样子
“巨伞”的作用
“巨伞”的利弊功过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详细、明了
2、列数字:具体、准确区别于“精确”如:《巨伞下的城市》第2、3、4节3、作比较:突出特征如:《巨伞下的城市》第5节巨伞的“利”和“弊”:利(1)小城寒冬腊月,温暖如春,居民不受气候剧变之苦。 (2)邻里街坊相处比以前要亲切和睦。(3)家家户户省下了不少的取暖费用。(4)小城成为闻名全球的观光胜地。弊(1)天长日久,对人的肌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会产生不良的也影响。(2)整个建伞的过程费用高达350万元。4、分类别:层次分明,避免重复
5、打比方:生动、形象
《巨伞下的城市》第3节的最后一句
6、下定义:明确概念
7、制图表:直观清晰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如:《统筹方法》(华罗庚) P.89四、说明的语言说明文要求准确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地反映说明对象的客观真实情况。例 题“删除”类
“只要不是整天连阴,太阳能收集器便可发挥聚热功能……”中“只要不是整天连阴”能否删除?为什么?[答题思路]
<判断:能/不能> +<存在时的作用>+<删除后的句意变化>答:不能。这指出了具体的天气条件,删除则变成无论天气怎样,太阳能收集器都可以发挥聚热的功能。“替换”类
“因此多数人对这项工程抱赞成与欣赏的态度”中的“多数”可否换成“全部”?为什么? 答:不能。“多数”表示很多人抱这样的态度,改为“全部”则意为所有人都赞成,这与事实不符。[答题思路]
<判断:不能/能> +<比较两者区别>+<与事实不符/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