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5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06 10:40:24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碘能溶于汽油不能溶解于水的实验事实说明了溶解性与溶剂的性质有关
B.水能溶解食盐而不能溶解碘的实验事实说明了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C.硝酸铵溶解于水吸热,说明硝酸铵溶解水时只发生了吸热的扩散过程
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蔗糖,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固体蔗糖的质量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是一种均一的、稳定的、无色的混合物
B.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使物质溶解的更多
C.10mL酒精和20mL的水混合可得到30mL的酒精溶液
D.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
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质量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⑤
4.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与物质溶解性无关的是( )
A.揭开啤酒瓶盖,有大量气泡溢出
B.盛石灰水的瓶口有一层白膜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大量气泡
D.咸菜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有一层“白霜”
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相同
B.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相同
C.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取决于溶质、溶剂的性质,同时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的影响
D.溶解度和溶解性是同一概念
6.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 浓硫酸 D. 硝酸铵
7.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食盐固体和碳酸钙粉末
B.酒精和汽油
C.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氢气和一氧化碳
二、综合提升
8.完成学习任务后,小森同学倒了一杯糖水,猛一喝,吃惊不小:“这水咋变成咸的了?”原来,他在父亲准备的盐水中又加了糖.水中溶解了食盐后,还能再溶解糖吗?他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他的实验探究活动,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吗?
【猜想预测】:根据生活经验,一个容器盛满大豆后,还能再装入小米,因此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查阅资料】:高锰酸钾的水溶液为紫红色
【设计实验】:
(1)向20毫升水中加入食盐直到不能再溶解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固体______溶液颜色变成______.
(3)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食盐,搅拌之后发现食盐仍不能再溶解.
【解释结论】:
(1)______.
(2)高锰酸钾溶解后再加入食盐,食盐不能再溶解,说明加入其它溶质后______增加食盐的溶解(填“能”或“不能”)
【拓展反思】:
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减小”,下同)若加入蔗糖,溶液的质量分数会______.
9.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右侧U形管中滴有红墨水的液面发生明显变化,请在下表的空白处填写U型管中液面会发生的变化。
加入物质的名称 硝酸铵 氢氧化钠 氯化钠
U型管右侧液面变化
10.物质溶于水,在不同条件下溶解的快慢不同。试分析,如果要使得食盐固体溶解于水中,我们通常采用哪些方法加快食盐的溶解?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C
【解析】A、碘能溶于汽油不能溶解于水,溶质相同,溶剂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性质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能溶解食盐而不能溶解碘,溶剂相同,溶质不同,说明了溶解性与溶质的性质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C、任何物质溶解于水都要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和水合过程;扩散过程要吸收热量,水合过程要放出热量;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因为硝酸铵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并不是只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蔗糖,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蔗糖不再溶解,固体蔗糖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搅拌可以加速溶解速度,当不会使物质溶解的更多,故错.
C、分子间存在间隔,10mL酒精和20mL的水混合可得到小于30mL的酒精溶液,故错.
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冲走,故用洗涤剂能较好的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答案】C
【解析】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而溶质颗粒的大小只是会影响溶解速度的快慢对结果没有影响.因此在探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大小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温度、溶剂的质量及种类.
4.【答案】B
【解析】A、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错误.
B、石灰水的白膜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产物,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故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错误.
D、白霜的产生与晶体的析出有关,蒸发水分晶体就会析出,故错误.
5.【答案】D
【解析】A、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溶解性不相同,例如氯化钠和食用油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故A正确;
B、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性不相同,例如碘在水中和酒精中溶解性不同,故B正确;
C、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取决于溶质、溶剂的性质,同时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的影响,故C正确;
D、溶解度和溶解性不是同一概念,溶解度是定量的认识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而溶解性是定性的认识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故D错误.
6.【答案】D
【解析】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有可能是温度降低造成的,D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造成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A项食盐可溶,碳酸钙不可溶,B项酒精可溶,汽油不可溶,C项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所以用水都可以区分,D项的氢气和一氧化碳都难溶于水。
二、综合提升
8.【答案】【设计实验】:(2)溶解;紫红色;
【解释结论】:(1)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2)不能;减小.
【拓展反思】:不变;增大.
【解析】【设计实验】:
(2)高锰酸钾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紫红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一粒高锰酸钾固体,发现固体溶解,溶液颜色变成紫红色;
【解释结论】:实验现象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的溶液中,还能溶解其他溶质;
【拓展反思】:
向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中继续加入食盐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溶液的质量增加,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9.【答案】a处升高b处降低 a处降低b处升高 液面基本不变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广口瓶内液体温度降低,广口瓶内气体降温体积减小,广口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压强,U型管右侧液面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试管内液体温度升高,广口瓶内气体升温体积增大,广口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U型管右侧液面升高;氯化钠溶于热量几乎不变,试管内液体温度不变,广口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广口瓶内压强不变,,U型管右侧液面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溶解 第1课时 章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2.知道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能吸收热量
重点 物质的溶解性
难点 物质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冲糖水的故事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女孩:“为什么呀?”【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许多物质都能溶解在溶剂里形成溶液,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许多化学反应也都要在溶液中才能进行。那么,各种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有哪些特性呢? 分析情景,了解将学内容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物质的溶解性我们已经知道蔗糖能溶解在水中。你是否想过,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蔗糖,蔗糖能否全部溶解?动画:物质的溶解性活动1.如图所示,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蔗糖溶解在水中】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一部分蔗糖不溶解】从以上的实验可以发现,一定量的蔗糖能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当放入水中的蔗糖超过一定量后,无论怎么搅拌或摇晃,一部分蔗糖总是不能溶解。这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溶解性: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这里我们要区分溶解能力:在相同条件下,物质能溶解得越多,溶解能力越大。溶解快慢: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物质溶解得越多,溶解越快。注意:溶解性≠溶解快慢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不同。例如,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泥沙就难溶于水。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呢?我们一起来探究。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固体药品选用硫酸铜白色粉末,溶剂选用水、酒精。1.提出问题:根据研究的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物质的溶解性怀哪些因素有关】?2.建立假设: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知道一定量的水中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硫酸铜。当硫酸铜超过一定量后,总会有一部分不能在该条件下再继续溶解。我们可以建立如下假设:①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②【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③【加大溶剂的量,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3.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对每一个假设,设计相应的实验进行检验。实验1实验2目的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条件控制同种溶质,测量溶剂在不同温度下溶解的量在同样温度下,测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的量实验方案在烧杯中加入100克水,测量温度,然后逐渐加硫酸铜,直至饱和,测量溶解硫酸铜的多少,然后升高温度,记下温度,再断续加硫酸铜,至饱和,记录溶解的量温度控制在20℃,取硫酸铜分别溶解在100克水和100克酒精中,测量溶解的硫酸铜质量实验数据10℃时溶解硫酸铜17.4克,20℃时溶解硫酸铜20.7克,60℃时溶解硫酸铜10克20℃时,100克水中溶解硫酸铜20.7克,等量酒精中几乎不溶结论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注意: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蔗糖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参考视频:硝酸钾溶解加热4.解释数据、表达与交流:对所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实验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合,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影响因素: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及温度有关如:食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汽油;相同质量的水中,蔗糖在热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在冷水中强得多;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想一想: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视频:碘和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视频:硝酸钾溶解加水从以上实验可以知道: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活动实验的步骤大体可分为步:(1)测量水的温度(2)加入溶质(3)玻璃棒搅拌(4)测量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如图所示,取2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读数是?【20℃(参考)】在其中的1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25℃(参考)】在另1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16℃(参考)】视频: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原来,在溶解过程中会有两种变化。一种是扩散过程,即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时会吸收热量。一种是水合过程,即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时会放出热量。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溶解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如如NH4NO3溶解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溶解物质的溶解吸热与放热在生活中有着应用:如冰袋、旅行时加热食品等。 活动操作,分析问题区别几个概念参与探究活动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分析讨论参与探究活动了解溶解的能量变化 引导活动操作,分析问题介绍几个概念的区别引导探究活动引导设计实验引导得出结论引导分析讨论引导探究活动拓展溶解时能量的变化
课堂练习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C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2.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A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C.水温 D.是否搅拌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B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4.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D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D.以上说法都有理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1.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3.一些常见物质溶解时有吸放热情况。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1.5物质的溶解(1)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导入新知
冲糖水的故事
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
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女孩:“为什么呀?”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物质的溶解性
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的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蔗糖溶解在水中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的数量,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一部分蔗糖不溶解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新知讲解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溶解性
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溶解能力
溶解快慢
注意:溶解性≠溶解快慢
在相同条件下,物质能溶解得越多,溶解能力越大。
在相同条件下,相同时间内,物质溶解得越多,溶解越快。
新知讲解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提出问题:
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①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
②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
③加大溶剂的量,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
新知讲解
实验1
升高温度,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断续溶解
同种溶质,测量溶剂在不同温度下溶解的量
在烧杯中加入100克水,测量温度,然后逐渐加硫酸铜,直至饱和,测量溶解硫酸铜的多少,然后升高温度,记下温度,再断续加硫酸铜,至饱和,记录溶解的量
目的
条件控制
实验方案
10℃时溶解硫酸铜17.4克,20℃时溶解硫酸铜20.7克,60℃时溶解硫酸铜10克
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实验数据
结论
控制变量法:对比实验
注意:
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如:蔗糖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如:熟石灰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硝酸钾
溶解加热
参考视频
新知讲解
实验2
目的
条件控制
实验方案
换一种溶剂,可以使未溶解的硫酸铜继续溶解
在同样温度下,测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的量
温度控制在20℃,取硫酸铜分别溶解在100克水和100克酒精中,测量溶解的硫酸铜质量
新知讲解
实验数据
结论
20℃时,100克水中溶解硫酸铜20.7克,等量酒精中几乎不溶
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
影响因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温度(外因)
注意:
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如,食盐、蔗糖、硝酸钾等易溶于水,而消石灰微溶于水,碳酸钙却不溶于水。
新知讲解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
想一想:
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
新知讲解
参考视频
新知讲解
硝酸钾
溶解加水
参考视频
新知讲解
要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及该溶质不能再继续溶解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释放热量呢?
新知讲解
实验步骤
(1)测量水的温度
(2)加入溶质
(3)玻璃棒搅拌
(4)测量溶解后溶液的温度
新知讲解
取2只烧杯,装入部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读数是?
20℃(参考)
在其中的1只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再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25℃(参考)
在另1只烧杯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计的读数是?
16℃(参考)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也有许多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没有明显变化。如氯化钠等。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等。
有的物质溶解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等。
新知讲解
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溶质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
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降低
扩散过程
水合过程
如NaOH
如NH4NO3
若Q吸=Q放,则溶液温度不变
如NaCl
新知讲解
溶解吸热与放热的应用
冰袋
旅行加热食品
巩固提升
1.夏天用脸盆接自来水静置后,盆壁会出现小气泡,而冬天却没有这种现象,这是因为( )
A.夏天的自来水里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没有
B.夏天的自来水里没有气体,冬天的水里有
C.夏天气温高,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往外跑
D.冬天气温低,自来水里气体的溶解性小,气体不会往外跑
2.下列不属于影响蔗糖溶解于水中快慢的因素是( )
A.水的质量 B.颗粒是否成粉 C.水温 D.是否搅拌
C
A
巩固提升
3.一定质量的蔗糖放入一定体积的水中,搅拌后比不搅拌时溶解加快,说明( )
A.搅拌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强
B.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是否搅拌有关
C.蔗糖在水中只要搅拌就可以无限制地溶解
D.温度是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
4.物质在溶解时会发生温度改变,它与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热B.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热
C.有的温度不变,放热和吸热等效D.以上说法都有理
B
D
课堂小结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3.一些常见物质溶解时有吸放热情况。
作业布置
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气体的溶解性进行探究,研究气体的溶解性与温度、压强之间有何关系?
板书设计
1.物质的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质、溶剂的性质
温度
3.一些常见物质溶解时有吸放热情况。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