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大气压强
1.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重力的1/2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2.为了缓解交通压力,杭州大力发展地铁交通。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如图所示,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C )
A?????? B??????C D
3.如图所示,将两个一次性纸杯杯口向上轻轻叠套起来,用手握住外面的纸杯,
在靠近杯口的上方平行于杯口方向用力吹气。请你猜测里面的纸杯将 ( D )
A.保持静止 B.发生旋转 C.压得更紧 D.向上跳起
4.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B )
A.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人将新鲜空气吸进肺里 D.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5、登上数千米高山的登山运动员,观察所带的温度计和气压计,从山顶回到山下气压和温度的变化正确的是 ( D )
A、气压下降,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气温下降
C、气压上升,气温下降 D、气压上升,气温上升
6.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B )
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7.小孟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置在装有水的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瓶中水不会持续流出,是因为瓶内的压强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
B.瓶中水不会持续流出,是因为瓶内外有气压差,将水托住。
C.当有空气进入瓶内,瓶内的气压就会大于大气压,将水排出。
D.瓶中的水流出后,瓶内的气压减小。
8.如图所示,是一种便携式“碘伏棉签”,塑料管内装有碘伏消毒液,它的上端封闭,这样消毒液就不会从下端流出,使用时将封盖掰开,消毒液会自动向下流入药棉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是药棉托住的。
B.封盖没有掰开时,消毒液是大气压托住的。
C.封盖掰开后,大气压将消毒液压入药棉。
D.封盖掰开后,消毒液不再受大气压的作用。
9.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整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体的阻力.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B)
A B C D
10.如右图所示,小力同学将自制气压计从山脚下带到山顶的过程中,气压计的水柱和外界气压的变化分别是(A)
A.上升,降低 B.下降,升高
C.上升,升高 D.下降,降低
11.水银气压计若挂歪了,其读数将会(C)
A.与实际气压一样大 B.比实际气压小
C. 比实际气压大 D.无法确定
12.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B)
A.探究的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探究的假设:大气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探究的目的:研究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的关系
D.探究的结论:大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13.炎热的夏天,小吴发现,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过足容易发生爆胎现象。他为了探究原因,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气体的温度/℃
20
30
40
50
气体的压强/帕
1.01×105
1.03×105
1.07×105
1.1×105
⑴小吴提出的问题是 ▲ 。
⑵小吴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出了初步结论: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 ▲ 保持不变时, ▲ 。
17.(1) 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温度是否有关?
(2) 体积 温度越高,气体的压强越大
14.小施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想用自己的方法,粗略地测量出当地的气压,经过思考和查阅资料,他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如图1,将一个面积为S的蘸水的吸盘,紧紧地压在一块直立的光滑瓷砖上。在挂钩下挂重物直至吸盘开始下滑,测出重物的重力为G,大气压力等于G,则计算出P=G/S。
方案二:如图2,在一支长为1米的一端开口的玻
璃管中,装满水银,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
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
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读出水银柱的竖直
高度为h。此时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则计算出P=ρ水银gh。
⑴经讨论,有同学指出,小施设计的方案一并不合
理。请阐述不合理之处 ▲ 。请修改此方案 ▲ 。
⑵方案二中,小施待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并移开手指之后,可以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水银柱将 ▲ (选填“全部下落到水银槽中”、“下降一部分”、“不变”)。
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小施决定采用方案二,但在准备实验仪器时,小施没有找到合适的玻璃管,同学建议用试管代替,你认为是否可行?
▲ ,说出你的理由 ▲ 。
14.(1) 物体的重力和大气对物体的压力不是平衡力,两者不相等
将吸盘向上紧压在一块水平的光滑瓷砖上
或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开吸盘时的拉力F,则P=F/S
(2) 下降一部分
(3) 不可行 一般大气压可以支撑起约70厘米的水银柱,试管不够长
15.刮龙卷风时,大气压能达到9×104帕。如图所示,在一座面
积为200米2的简易平顶厂房中,厂房的房顶质量约为10t。当时
的大气压是1×105帕。g=10N/Kg,请回答:
⑴刮龙卷风时,大气压小于正常气压的原因是?
⑵如果此时龙卷风从厂房房顶上刮过,厂房的房
顶有没有可能被龙卷风卷起?
15. ⑴ 空气流速加快,气压减小
⑵解:F=△PS=(1×105Pa-9×104Pa)×200m2=2×106N
G=mg=10×103Kg×10N/Kg=1×105N
F>G ∴厂房有可能被风卷起
答:厂房有可能被风卷起。
16.(4分)右图为滨海地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画 图并分析:
(1)在图中直线上画出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
(2)白天陆地比海洋气温?▲?,气压?▲?
16、(1)
(2) 高 低
17.(10分)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时,
(1)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
(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 ▲ 。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 ▲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2和2 cm2,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 ▲ (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 ▲ 。
17、(1) 排尽筒内的空气? (2) FL/V (3) 偏小
(4) 甲 拉动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8.小明家的高压锅锅体直径为24cm,排气孔内径为4mm。小明不慎丢失了锅的限压阀,当他到商店购买时售货员告诉他,生产这个锅的厂家提供的限压阀有两种,孔径相同,质量分别为100g和60g。
(1)请你根据说明书给出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应该买哪一种限压阀。(说明书标有:当大气压为105Pa时,该锅最高温度为120℃。已知:水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取g =10N/kg)
(2)请你说明如果买另一种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什么问题:
18
(1)由图可知,当锅内温度为120℃时,锅内压强p=1.8×105Pa。
?? 此时限压阀受力:F0+G=F?
?? 设安全阀的质量为m,则有:p0S+mg=pS ……2分
?? 可得:m=kg?=0.1kg=100g ……2分
?? 所以,应该买质量为100g的限压阀。?
(2)如果买了另一种质量为60g的限压阀,使用时会出现锅内的最高气压值偏小,锅内温度不能达到120℃的后果。 ……3分?
19.小明按照教材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饮料吸管,在其下端塞人适量金属丝并用石蜡封口.塞入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吸管能____ ____ 在液体中.
(2)将吸管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 (a)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 (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___ _ ρ水 (=/>/<),h与ρ水、ρ液,及H的关系式是h=____________ 。
(3)小明根据图16(a)在吸管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结果发现,1.1刻度线是在1.0 刻度线的______ _ (上/下) 方。
(4)为检验刻度的误差,小明取来食用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 (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食用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______
__ __。
19.(1) 让密度计垂直漂浮在液体中 (2) >
(3) 下 (4)再向容器中加油或用更深的容器盛放食用油然后用这个密度计测量
20. 将挂有重物的吸盘用力按压在竖直的玻璃表面,吸盘不会掉下来,是什么力量使得吸盘掉不下来呢?两位同学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同学甲认为是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与重力平衡;同学乙认为是吸盘受到玻璃对它的摩擦力与重力平衡,为了研究这一问题,他们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
同学甲方案如图甲所示,将吸盘挂上钩码按压在竖直玻璃板上,放入玻璃钟罩内,并用抽气机不断抽出钟罩内的空气,最后看到吸盘滑下。
同学乙方案如图乙所示,挂上同样重的钩码后,吸在涂油玻璃上的吸盘滑下,而吸在干燥玻璃上的吸盘不动。
(1)两位同学都觉得自己设计的实验能支持自己的观点,请你裁定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 ▲ 。并对该同学的实验现象做合理解释: ▲
(2)请对另一位同学的实验现象做合理解释: ▲
(3)实验往往具有偶然性。甲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抽气后,吸盘没有滑下。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写出一种可能原因)
20.(1) 乙 涂油玻璃表面的吸盘滑下是因为吸盘所受的摩擦力减小的缘故
(2) 因为大气压力(强)减小导致摩擦力减小的缘故
(3) 漏气、重物太轻(写出一种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