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物 理 教 案
课题名称 §4-3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内容分析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本节把眼睛作为一种像照相机那样的光学仪器,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使学生获得一些实际知识。
学情分析 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疾的原因及其矫正的方法,学生在理解上会有一些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了解眼睛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策略方法 自学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预习本课。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挂图。
课后记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讲授新课 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是一个相当复杂天然光学仪器,从结构上看,眼球非常类似于照相机(或者说类似于摄像 机)§4-3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一、照相机与眼睛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照课本图4-12或利用教学挂图讲解眼睛的结构,成像原理,并可以把它与照相机作比较。学习过眼睛的构造,学生可以了解眼睛是怎样观察物体的。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了解(生活物理社会)接着可以问学生:用凸透镜使距离不同的物体成像,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会不同。而用眼睛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像都成在视网膜上,即像与透镜之间的距离不变,这不是与透镜成像规律有矛盾吗? 这样就引出了眼睛的调节作用。介绍眼睛的调节作用。 引入课题展示课题讲述提问引导 朗读思考观察回答自学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由于生理上的原因,有些人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应如何处理?这就是视力缺陷及其矫正的问题。二、近视眼及其矫正如果眼睛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造成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疲劳过度,使调节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形成近视眼。]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眼保健知识。近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14(a)进行讲解。P91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远视眼及其矫正照课本图4-14(b)进行讲解。P91学生活动(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让学生仔细观察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看看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眼镜和度数浅的眼镜镜片有什么不同?物体通过眼睛后成在视网膜上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但是人的感觉却是正立的实像,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的眼睛与生俱来就已习惯于这种视觉感受。 提问引导讲述讲解提问 思考思考自学自学观察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反馈练习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完成P90课本中的填空。看书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近点相同吗?有什么规律?学生总结本节课在知识上的收获。学生完成目标检测。课后练习(WWW) 纠错解释理由引导布置作业 练习总结练习
板 书 设 计 §4-3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的矫正一、照相机与眼睛二、近视眼及其矫正三、远视眼及其矫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