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本章回顾(一)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易错易混辨析本章回顾(一)易错点 1 酸的化学性质本章回顾(一)(1)溶液X是________(填“酸”“碱”或“盐”),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_______。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紫色石蕊试液Fe2O3铁本章回顾(一)[易错点拨] 常见的酸中易错点有: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加进了浓硫酸中。②酸的化学性质在具体环境中的应用。2.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但反应过程如果不添加指示剂就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硝酸钠溶液 B.稀盐酸
C.氯化铁溶液 D.碳酸钠溶液本章回顾(一)易错点 2 碱的化学性质B本章回顾(一)【解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硝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不反应;稀盐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的现象;氯化铁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现象明显;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有明显的现象。[易错点拨]根据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进行判断,它属于碱,具有碱的通性:①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②能与某些盐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同时有的化学变化中伴随一些明显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3.将36.5 g稀盐酸和40 g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则所得溶液的pH( )
A.一定等于7 B.可能等于7
C.一定大于7 D.一定小于7本章回顾(一)易错点 3 酸碱中和反应B本章回顾(一)[易错点拨] 中和反应的易错点有:①分析反应前后的pH变化;②分析反应后溶液中剩余物(除反应的产物外,还要考虑部分反应物是否过量);③如何证明反应的发生。本章回顾(一)4.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能够大量存在的物质是( )
A.BaCl2 B.AgNO3 C.Na2SO4 D.Na2CO3易错点 4 物质的共存、鉴别、除杂【解析】不与硫酸、盐酸发生反应的物质,能大量存在于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易错点拨] 物质(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注意关键词“大量存在”,不能有微溶物质存在。C本章回顾(一)5.向某一种溶液滴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 )
A.一定是可溶硫酸盐溶液
B.一定是AgNO3溶液
C.一定是硫酸溶液
D.可能是AgNO3溶液或含SO42-的溶液D本章回顾(一)【解析】因为BaCl2溶液中含有Ba2+、Cl-两种离子,形成的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能是BaSO4或AgCl沉淀,结合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知可能是AgNO3溶液或含SO42-的溶液。[易错点拨]以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为基础并考虑BaCl2溶液中的两种离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合产生硫酸钡沉淀,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两种沉淀都不溶于硝酸。本章回顾(一)6.某溶液中存在着Mg2+、Ag+、Ba2+三种阳离子,现用NaOH、Na2CO3和NaCl三种溶液使它们转化为沉淀并分离出来,每次只允许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则所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NaCl、NaOH、Na2CO3 B.Na2CO3、NaCl、NaOH
C.NaOH、NaCl、Na2CO3 D.NaCl、Na2CO3、NaOHA[易错点拨]除杂时,先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且加入的试剂过量,最后再除去过量的试剂,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本章回顾(一)易错点 5 盐的化学性质B本章回顾(一)本章回顾(一)[易错点拨]由题目的信息和图像可知:沉淀开始时没有产生,说明原溶液中有酸,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溶液中一定有盐酸,没有硫酸;氯化铜与氢氧化钡能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并且与题意相符,因此一定有氯化铜,而硝酸钠不能确定。依据上述推断,分析各选项是否正确。本章回顾(一)易错点 6 有关曲线分析类试题D本章回顾(一)[易错点拨]由先结合物质的组成情况判断反应的先后(酸与盐先反应)顺序,再结合图形中的拐点进行分析。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Na2CO3首先与盐酸发生反应,待盐酸完全反应后再与CaCl2发生反应(若先与CaCl2反应,其生成物CaCO3也会马上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际上该反应是CO32-先与H+反应再与Ca2+反应)。课件12张PPT。本章回顾(一)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本章知识清单本章回顾(一)1.酸是指在水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碱是指在水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__的化合物。
2.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还可以用蓝色石蕊试纸和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蓝色石蕊试纸遇到______性溶液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到________性溶液变蓝。H+OH-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酸碱本章回顾(一)3.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__试纸。物质酸碱性强弱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________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________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4.溶液的酸碱性:pH=7,溶液呈_______性;pH<7,溶液呈________性;pH>7,溶液呈________性。溶液的pH与酸碱性强弱的关系:pH越大,____________;pH越小,____________。pH玻璃棒标准比色卡中酸碱碱性越强酸性越强5.(1)酸的共性
酸的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_,无色酚酞试液___________。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章回顾(一)红不变色铁锈溶解,形成黄色溶液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的个性
a.盐酸:①气味、颜色、状态。盐酸是__________的水溶液,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在试剂瓶口遇水蒸气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出现白雾。本章回顾(一)黑色粉末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盐酸的小液滴HCl气体本章回顾(一)②浓盐酸敞口久置在空气中,质量怎么变?_____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分数怎么变?____________。
③如何检验氯离子的存在?加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离子。
b.浓硫酸:①腐蚀性;②吸水性,可作干燥剂;③脱水性;④浓硫酸的稀释:将__________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__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失。
c.硝酸:①腐蚀性;②浓硝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③见光易分解。质量减轻变小硝酸银溶液浓硫酸水本章回顾(一)6.碱的共性
①碱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酚酞试液变____。
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蓝黄色溶液变为无色,产生红褐色沉淀蓝色溶液变为无色,产生蓝色沉淀本章回顾(一)7.碱的个性
(1)NaOH ①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解时________热量。
④腐蚀性。
(2)Ca(OH)2 ①俗称:________、__________。
②氢氧化钙的水溶液称为石灰水。③腐蚀性。烧碱苛性钠火碱潮解、变质放出熟石灰消石灰本章回顾(一)8.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H+和碱电离出的OH-结合成______。其应用广泛,如农业上用施加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土壤的酸性;精炼石油时,用__________来中和过量的酸等。
9.盐是由____________(或NH4+)和____________组成的化合物。盐就是指食盐吗?________。H2O熟石灰氢氧化钠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不是本章回顾(一)10.碳酸钠:Na2CO3
①俗称:________、________。
②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风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________,可见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性。 苏打纯碱 碱红本章回顾(一)11.碳酸钙:CaCO3
①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作____________。
②如何检验碳酸盐:加盐酸有________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理石石灰石建筑材料气体变浑浊本章回顾(一)12.食盐:NaCl 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
14.氮肥含有组成________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________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钾肥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作调味品沉淀、气体或水叶绿素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