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05 10:1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2.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是可燃物
B.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C. 石油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D. 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3.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越多,碳足迹就越大。碳足迹的计算包括一切用于电力、建设、运输等方面的能源以及我们所使用的消耗品。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  )
A.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B. 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
C. 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D. 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
4.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5.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 蓄电池放电
B. 风力发电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发电
6.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
B. 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
C. “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D. “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
7.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石油中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
B. 小明看见邻居家着火,立即拨打119
C. 可燃物的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D. 煤气泄漏时,马上打开抽风机以利于煤气排出
8.下列关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解释均正确的是(  )
A. 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可以减少SO2气体的排放
B.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等
C. 电池可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只能使用两次
D.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
9.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 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 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
D. 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
10.2015年5月,某养老院发生火灾,导致38人遇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下列自救措施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 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
B. 赶快乘电梯逃生
C.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或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D. 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11.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 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 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
D. 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才能燃烧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3.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酸碱中和反应
C.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 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14.2015年5月25日,河南鲁山县老年公寓发生特大火灾,着火房屋的墙体均为由泡沫塑料填充的铁皮夹层,俗称“铁皮泡沫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但不属于易燃物 
B.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 
C. 只要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可燃物燃烧的同时一定还会发生爆炸
15.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6.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原因是______.当雨水的pH______5.6(填“>”、“<”或“=”)时,就被称为酸雨。
(2)化石燃料——煤的燃烧是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人们尽可能使用更清洁的能源——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燃烧不充分时火焰就显黄色或有黑烟,这时可调大气灶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或调小气灶________(填“空气”或“燃气”)进入量。
(3)在汽油中掺入一定量乙醇制成乙醇汽油,燃烧时会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控制变量法是很常用的化学学习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      。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      。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      。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
19.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填序号)。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 ③不必采取措施,无所谓④开发新能源(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①开发氢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④戴呼吸面具
20.搞好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岳阳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县、市、区正在进行家用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在天然气输送到千家万户之前,先要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先充满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____________、天然气,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3)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天然气替代煤等固体燃料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三、计算题
21、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仅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固体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1)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 的煤2 000 t,该市一个冬季向大气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硫气体?(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2.【答案】D
【解析】物质的着火点是固有属性,是不会降低的,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答案】A
【解析】A.使用木材制筷子,就需要多砍伐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减弱,吸收二氧化碳量就少了,所以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就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减小“碳足迹”,故A正确;
BC.煤、石油燃料和生活垃圾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以会增大“碳足迹”,故B、C错;
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就会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汽车燃烧的是汽油,能产生二氧化碳,这样做也会增大“碳足迹”,故D错。
4.【答案】A
【解析】生活在古代海洋中的动植物死亡后沉积在海底并被沙泥所覆盖,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石油,石油不是化工产品。
5.【答案】A
【解析】蓄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风力发电是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水力发电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发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6.【答案】D
【解析】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看待问题要看主要方面,同时兼顾另一方面。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是正确的。
7.【答案】D
【解析】当煤气泄漏时,煤气会与空气充分接触,在遇到明火或者电火花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抽风机,接通电器会产生电火花,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D的做法是错误的。
8.【答案】A
【解析】A、在煤中掺入适量生石灰再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生石灰反应,从而减少SO2气体的排放,故A正确; B、大气污染物除包括总悬浮颗粒物、PM2.5和CO2以外的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故B错误; C、二次电池是充电电池,可连续充电多次使用,故C错误; D、汽油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但不具有乳化功能,故D错误。故选:A。
9.【答案】C
【解析】A、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有利于节能环保。故选项错误;
B、节约能源的使用就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错误;
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会加重环境污染。故选项正确;
D、使用二甲醚天然气作燃料有利于节能环保。故选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若乘电梯逃生可能被困在电梯内不能脱身,造成危险。
11.【答案】B
【解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知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隔绝氧气或空气方法进行灭火,故做法正确;
B.根据灭火器的原理和适用范围:泡沫灭火器可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一般火灾,还可用于扑灭油、气等引起的火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知图书文字材料起火,立即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做法错误;
C.根据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要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故做法正确;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做法正确。
12.【答案】D
【解析】燃烧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火要虚”是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燃烧变得更剧烈。
13.【答案】D
【解析】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是放热的反应; B.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也放出热量;D.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
14.【答案】B
【解析】A.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可燃性,故错误;
B.为避免烟雾呛鼻和毒气的吸入,所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故正确;
C.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并且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二者缺一不可,故错误;
D.要发生爆炸需要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错误。
15.【答案】C
【解析】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16.【答案】(1)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雨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2)空气;燃气;
(3)C2H5OH+3O22CO2+3H2O;
【解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碳酸显酸性,所以正常雨水的PH小于7;其pH约为5.6,而酸雨是pH小于5.6的与水;
(2)天然气不完全燃烧而产生黑烟,如果调大空气的量(增加氧气的量)或减小天然气的进入量,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天然气充分燃烧,可以减少黑烟的产生,对环保有一定好处;
(3)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17.【答案】(1)没有达到其着火点 (2)没有与氧气接触
(3)用导管对准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4)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故填: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2)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会燃烧,故填:没有与氧气接触;
(3)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需要通入氧气,故填:通入氧气;
(4)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8.【答案】(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解析】(1)打开窗户则空气对流,提供了更为充足的氧气,引起火势变大;
(2)知道火警电话119是一个常识,水能灭火的原因是水蒸发吸热能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在火灾现场由于燃烧产生大量的浓烟,需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19.【答案】(1)重庆,①②④; (2)①②③
【解析】(1)酸雨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过多,随着雨水降落而形成的,因此容易形成酸雨的城市是重庆,预防酸雨的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是采用煤脱硫技术,或开发清洁的能源代替;(2)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①开发氢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对汽车加装尾气处理装置。
20.【答案】(1)防止爆炸;(2)石油;(3)CH4+2O2CO2+2H2O;
(4)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
【解析】(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是防止爆炸;
(2)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据此信息可写出化学方程式;
(4)天然气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污染是清洁能源,优点很多。故答案:清洁、方便(或污染少,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