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7长方体的特征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五年级下青岛版六三制7长方体的特征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8-08-04 17:41:41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长方体的特征点线面面体 操作要求:看一看 、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想一想,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6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可能有8条棱长度相等)8个二、合作探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可能有4个面完全相同)。
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面 长方体共有12条棱。二、合作探索 棱的特点: 返回相对的棱特征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返回 长宽高二、合作探索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5厘米4厘米7厘米1、说一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你能算出长方体前面、侧面、上面的面积吗?三、自主练习7厘米5厘米长5厘米,宽7厘米, 高4厘米
一个长方体广告灯箱的长是5米,宽是0.5米,高是3米。灯箱的框架用铝条镶嵌。至少需要多少米铝条?5米0.5米3米(5+0.5+3)×4
=8.5 ×4
=34(米)答:至少需要34米铝条。谢谢合作 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82-83页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活动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2.在探究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和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是自信心,培养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
学生:一些长方体的物品盒等。
教师:长方体教具、课件、学生探究单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点、线、面、体的关系,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追问:认识它吗?它的名字是?
2、揭示课题:
揭题:我们今天就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板书:长方体的特征)
3、立体图形是由顶点、棱、面组成。
(1)摸一摸,初步感知面、线、点:每人一个长方体物体,独自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
(2)展示,找学生上讲台摸一摸、说一说。
(3)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总结:拿着你的长方体一起来看,像这些平平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多指几个 “上下左右 ),这些线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棱,这样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板书:面、棱、顶点)。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师:借助手中的长方体,你能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研究面、棱、顶点的特征吗?
小组合作探究,并完成导学单的表格。
2、全班交流,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学生汇报展示


顶点
长方体
数量
数量
形状
大小
长短
教师按照面、棱、顶点的顺序引导学生汇报
两个小组汇报,一个汇报面,一个汇报棱,顶点全体一起数。
(1)面的特点
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2个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数量:
师:我发现这个同学是按照顺序数的,他把长方体的面分成了3对,我们一起来数,(师动手比划),每一对面的位置都是相对的,叫做相对的面(板书:相对的面)
形状:
①师:他们发现每个面都是长方形,都同意吗?
特殊:找不同意的组拿长方体到黑板前来。
预设: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②师:还有哪组有这样的长方体。(师比划)这两个正方形面的位置也是相对的。
师适时板书:6个,相对的面,都是长方形,(特殊2个正方形)
大小:
预设:相对的面大小一样形状一样,我们可以说:完全相同。
说怎么得到的?演示做法
预设:两种方法:a) 量长和宽算面积
b) 把面印下来,比一比
师:这组同学回汇报的好不好?数的有序,方法巧妙,演示到位、配合默契,你们组个个都是“聪”明的孩子。
把长方体的面揭下来,就只剩下了棱,(教具去掉面)
那么关于长方体的棱你有哪些发现?谁愿意像他们那样上来汇报?
(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数量:
预设1:
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上面4条、下面4条,中间竖着的4条。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数法?
预设2:按照相对的棱
红色(左右方向)的有4条,蓝色(上下方向)的有4条,黑色(前后方向)的有4条,共12条。
师:他也是把12条棱分成了3组,左右方向一组,前后方向一组,上下方向一组。我们一起来看(指左右):这4条棱的位置是相对的,我们叫做相对的棱。你还能从长方体里找到哪些相对的棱?
长度: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方法:用直尺量
特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8条棱长度相等
(3)顶点的特点
数量:8个顶点
小结:这些就是我们探究出的:长方体的特征。(板书:长方体的特征。)
同学们在探究中能够动眼、动手、动脑,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3、课件展示长方体的特征:

三、逐步抽象,理解长、宽、高
(1)、通过想象建立长宽高的表象:
师:同学们都成功的搭建了长方体、正方体老师这有一个未完成的长方体框架,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原来的的样子吗?
师: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到前面指着说一说。
(师课件动画演示恢复过程。)
师:你是利用了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一特点,把棱进行了平移。
师:那如果再多去掉几条,你也能想象出来吗?
一个长方体,至少要保留几条棱,才能想象出长方体的原来样子?
(课件出示问题)
生随便说发表意见
预设:三条。动画演示
质疑:只要还剩三条棱,就能确定长方体原来的样子吗?
引导学生回答:1、2、4号上的三条棱都相交于一点或者1、2、4号上的三条棱都从一个顶点发出。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①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我们通常把水平方向的叫做长、宽,竖直方向的叫做高。
②出示长方体框架:(给定一个顶点)现在你能找到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些棱的长度吗?找生指一指
③变换长方体的方向:如果把这个长方体竖起来,长、宽、高又分别指的是哪些棱的长度哪?
四、巩固练习,发展能力
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

(1)、说一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你能算出长方体前面、侧面、上面的面积吗?
学生独立试做,后交流
师:至少求多少米铝条其实就是求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衔接:你能求出做这个广告牌用了多少平方米材料吗?
这个问题路留给同学们课下思考。
五、回顾课堂,总结收获
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学会了什么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师;这节课我们运用观察、操作、对比的策略和数、量的方法,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了全面研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并认识了长、宽、高。所以观察、操作、对比是我们学习、研究图形的好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研究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同样的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应用这些方法去研究其它图形的特征。只要方法在手,知识就手到擒来。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特征


顶点
长方体
6个面都是长方形
特殊有2个正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