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课一练(17---20课 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课一练(17---20课 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04 20:46:05

文档简介

  17 壶口瀑布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弥漫(  )     推搡(  )
霎时(  ) 驰骋(  )
横 重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寒jìn(  ) yū(  )回
寻mì(  ) 旋wō(  )
粉suì(  ) 雾ǎi(  )
浓suō(  ) bó(  )大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呼后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
(4)________: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5)________:寒战。
(6)________:回旋;环绕。
4.全文写了作者________次到壶口看瀑布的情形。课文第二段,写____________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至五段,写____________。这一次,壶口瀑布给他留下的印象是声势浩荡。第六段中“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几句,写出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至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本文描述的就是这一胜景。
B.本文作者梁衡,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一叹》等。
C.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游记散文。
D.作者在文中不仅细致地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更由黄河的“挟而不服”“压而不弯”“勇往直前”,很自然地想到了人的经历,由对黄河的歌颂转向对人的歌颂,使读者受到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6.通读全文,说说壶口瀑布有什么特点。
7.作者为什么要描摹集纳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的壶口瀑布?
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
8.作者为什么在写第二次看壶口瀑布之前,还要写第一次来观看壶口瀑布的感受?
9.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课时作业
17 壶口瀑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弥漫(  )  推搡(  )  霎时(  ) 
驰骋(  )  雾霭(  )  寒噤(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告诫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迂回  怒不可遏  窟窟窍窍  搏大宽厚
D.番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溢  潺潺成溪
3.2017·德州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B.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C.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D.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6.综合性学习。
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
(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标语。
(2)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至少写出三种)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壶口走笔
汽车刚转过一个山坳,便听到一种声音在轰鸣,轰轰隆隆的,如同大风劲吹,沉雷飞驰……我知道,那是壶口瀑布的回声。
其实,那个山坳离壶口还有两公里。
山崖一侧有一块相对平坦的所在,汽车紧傍着灰褐色的岩石停下,那位置和壶口瀑布平行。悬崖石阶二百多米处便是壶口瀑布,应当看得很真切的,但我的眼睛却突然模糊起来,看到的只是一片黄,深深沉沉的黄,浑浑厚厚的黄。河滩是黄的,河床是黄的,对岸的山是黄的,从那巨沟里翻滚下来的水也是黄的。它们组成一帧以黄为底色的硕大无朋的画,镶嵌在两山夹峙的河谷中,浑然天成,那般神奇,那般独具魅力。没有人能想到,黄河曲曲弯弯流淌几千里之后,能在山西和陕西两省间的峡谷中,把原本宽阔的河面猛然收缩,使松散的力猝然凝聚,经年累月,一条巨沟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黄水倒悬倾注,于是便有了惊涛骇浪,有了如雷的吼声……
在人们的意象中,大地是有魂灵的。魂灵在哪里?魂灵是什么?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这灵光饱含着血脉;血脉中激荡着清冽的水和浑黄的水。多少年来,灵光在闪烁,黄土地上有欢歌,也有悲歌;而这一切,作为黄土地的魂灵,最终奏出的都是动人的曲子。
那天本来是有太阳的。汽车在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黄土坡上行驶时,阳光把满坡的绿照得层次分明。然而壶口瀑布那一方的太阳却黯然失色,像一个很大的蛋黄悬在高空。有趣的是,浑黄的浪涛溅起的水花却白得耀眼,白得晶莹,从巨沟中飞起,又如同白色的珠子撒向空中。于是奇迹出现了,在河对岸浑黄的天宇下,一条彩虹隐约可见。
我注视着彩虹,再听那如雷的涛声,猛地想起那首雄壮的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像我这般年龄的人,对那首歌是相当熟悉的。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尽管他们不可能从壶口瀑布显出雄威的那一方域踏上征程,但他们的心境和气度却完全可以同翻卷咆哮的壶口瀑布相比照,黄土地魂灵,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铁血男儿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在黄河吼声的伴奏下,一股脑儿凝聚,又一股脑儿迸裂……正是在那血与火的交织中,他们杀出一个新天地,使黄土地的魂灵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庄严和神圣!
壶口瀑布的气势动天地,泣鬼神,那可是对倒下的将士的祈祷与祝福、呼唤与抚慰?如果他们真的魂兮来归,此时此刻,他们一定会同大地的魂灵相拥相吻,那是怎样一种境界啊!
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踏着河床坚硬的石和松软的沙,回到西岸灰褐色的山石旁,蓦然回首,那帧浑黄的画又呈现在我眼前,太阳仍在照着,隐约中又见彩虹,颜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竟是那么协调,那么美!留下的几张照片,背景是黄的:黄天,黄地,黄水,还有黄皮肤的我。我很自豪,也很骄傲!
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8.作者说:“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黄土地恩赐的灵光。”“灵光”在这里指什么?文中又提到“黄土地的魂灵”,从全文看,“黄土地的魂灵”又指的是什么?(4分)
9.“当年我们的抗日将士们出征,以黄河为背景,是一种象征。”结合黄河的人文特点与本文的主旨,分两点来说说“象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10.最后一段作者说“我带着一腔情感上的满足离开壶口瀑布”,作者为什么会“满足”?(4分)
11.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 
详解
1.mí sǎnɡ shà chěnɡ hénɡ hènɡ zhòng chóng
2.噤 迂 觅 涡 碎 霭 缩 博 骋 聘 磨 摩 诫 戒 挟 侠
3.(1)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2)前面有人吆喝开道,后面有人簇拥护卫。多形容随从多,排场大。
(3)千军万马 (4)勇往直前 (5)寒噤 
(6)迂回 (7)怒气冲天 (8)怒不可遏
4.两 初次看 再访壶口瀑布 对黄河的赞美
5.[解析] B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的作品。
6.壶口瀑布具有壮阔、雄伟的气势;随着水势减弱呈现出另一种美。或凝重,或猛烈,或细碎,壶口瀑布具有丰富的美的形态。
7.作者将壶口瀑布的“海、河、瀑、泉、雾”等形态与人的“喜、怒、哀、怨、愁”结合在一起。作者认定“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
8.第一次是远观,写壶口瀑布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为后文具体描写第二次观看壶口瀑布波澜壮阔的气势起到铺垫和渲染的作用,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9.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涛声比作雷声,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壶口瀑布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景象,突出了黄河令人震憾的气势。
【作业】
1.mí sǎnɡ shà chěnɡ ǎi jìn
2.[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B项,“如丝如楼”应为“如丝如缕”;C项,“搏大宽厚”应为“博大宽厚”;D项,“番身”应为“翻身”。
3.[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C项,“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戏,今多借指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此处用来形容戏曲广播体操的表演,感彩不相符,语境也不符合。
4.[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只要”改成“只有”;B项,成分残缺,应在“相濡以沫”后加“的赞歌”;C项,一面对两面,应删去“能否”。
5.[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项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1)示例一:心系黄河,共建家园。示例二: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2)示例:①举办黄河图片展览;②举行有关黄河的诗歌朗诵会;③开展有关黄河故事的交流会;④举办“我是黄河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⑤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7.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注入“壶口”时的声势。
8.[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前提是熟读文章,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灵光”的含义,再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黄土地的魂灵”指什么。
[答案] “灵光”指神奇的壶口瀑布(或:壶口瀑布雄浑的气势;壶口瀑布壮美的景象)。“黄土地的灵魂”指民族精神。
9.①象征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斗。②象征抗日将士的意志与魂魄、勇气与智慧、坚强与剽悍、信心与力量(或:民族精神)。
10.作者在观赏壶口瀑布时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并且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11.示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棱角(  )       虔诚(  )
恭顺(  ) 蠕动(  )
懈怠(  ) 敦实(  )
吁 煞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huò(  )然 蜿yán(  )
quán(  )卧 端xiánɡ(  )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安营扎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云变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接踵而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5)________: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6)马路上,________的车辆像一条长龙。
(7)庙门外都是从洛阳城附近来的百姓,熙熙攘攘,________。,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选自《藏北游历》,是一篇游记散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
B.本文以作者的所见所感为线索,表达细腻,情感丰富,极富感染力。
C.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D.本文语言诙谐,具有讽刺性。
5.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我”的身体状况?
6.各拉丹冬的冰塔林有什么特点?
7.“我”在整个行程中都遭遇了哪些困难?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①第二天,仍随大部队进入冰塔林。在滑极了的冰河上一点点挪动,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
②见我再也没力气返回了,杰巴他们开着车过来,接我过这一段冰河。
③拍电影的那一伙不知又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久久不回来。不甘心在车里闷坐,又挣扎着去那座冰河中间的砾石堆。过午的太阳强烈,冰面疏松多了,有流水漫溢出来。此刻除了风声,还有一种声音轻易便可辨别出来。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8.选文第①段中第一个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9.选文中作者写到“而我似乎已经衰竭,心想碰巧哪一口气上不来,就长眠于此吧”,这样写是不是显得作者很悲观?为什么?
10.理解选文第③段画线句的含义。
课时作业
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棱角(lénɡ)   虔诚(qián)
蜿蜒(yán)  锐不可当(dānɡ)
B.卖弄(nònɡ)  恭顺(ɡōnɡ)
演绎(yì)  大煞风景(shà)
C.帐篷(penɡ)  懈怠(dài) 
蠕动(rú)  气喘吁吁(xū)
D.蜷卧(quán)  确凿(záo) 
敦实(dūn)  参差不齐(cē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屏风  草坝  接踵而至  风云变幻
B.骨骼  裸露  安营扎寨  气势磅礴
C.豁然  酝酿  精雕细刻  穿流不息
D.缓慢  琼瑶  光彩夺目  漫不经心
3.2017·南充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C.据业内专家估计,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
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B.老远喊我:“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转一转,多亏呀!”
C.时而也需爬行——人们越发有经验了,在有坡度的地方,就翻身滚将起来——终于过了冰河,我便半卧在砾石滩上仔细寻找起来,看有没有贝壳、植物之类化石,或者古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可是很遗憾,没有。
D.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5.2016·衢州综合性学习。
夏令营开展“用地图说家乡”活动,请根据下图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发言稿,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介绍衢州。
要求:①用一个比喻,让人记住地图的形状;②用一个主题词,凸显家乡的特点。
[2017·常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观秦兵马俑
①车驶过秦始皇陵,骊山巍峨,扑人眉宇。一个高高的土丘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石榴树,田地里长满了青青的蔬菜,间或能看到青翠茁壮、逗人喜爱的麦苗。
②西安是一个最容易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看到半坡,我自然就想到了蒙昧远古的祖先,想到汉族公认的始祖轩辕黄帝。骊山当然让我想到周幽王和骊姬。始皇陵里埋着妇孺皆知的秦始皇,而茂陵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的陵墓。至于唐代,那遗迹更是到处可见。抬头一看,低头一想,无一不让你想到唐诗辉煌的黄金时代,想到那些显赫的诗人与脍炙人口的诗句。走过灞桥,我怎会不想到当年折柳赠别的名句和真挚不舍的友情呢?一看到终南山,那“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吟咏之声,就在我耳边响起。一走过渭水, 那“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马上把我带到了长安的深秋中,凉意袭人。而“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把春雨中千树万树枝头滴着红雨的杏花带到我眼前,湿意阵阵。大明宫“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①”,我仿佛亲眼看见当年世界首都长安的情景,大街上熙熙攘攘,在黄皮肤的人群中夹杂着不少皮肤或白或黑、衣着怪异、语言奇特的外国学者、商人、僧侣、外交官……
③总之,在我乘车驶向秦俑馆的路上,我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耳旁响着、嘴里吟着美妙的诗句,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浮想联翩,心潮腾涌。我既愉快,又怅惘;既兴奋,又冷静,中间还夹杂一点似乎是骄傲的意味。
④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
⑤我们先参观了大厅旁边的一间小厅。中间陈列着一辆铜车、四匹铜马。四匹铜马神采奕奕,仿佛正在努力拉着铜车奔驰。一个铜军官坐在车上,驾着这四匹马。看到这样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人们都不禁啧啧称叹,我心中那一点骄傲的意味不由得浓烈起来了。
⑥走进大厅,那真是硕大无比,目测至少有几个足球场大。站在栏杆旁边向下面的大坑里望去,那兵俑和马俑都成排成行地站在那里。将军俑、铠甲武士俑、骑马俑等等,好像都聚精会神地站在那里,静候命令,一个个秩序井然,纪律严明,身体笔直,纹丝不动。兵俑中间间杂一些马俑,也都严肃整齐,伫立待命。我原以为,这些兵俑都是一个模子里塑制出来的,千篇一律。但是仔细一看才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几乎都不相同:有的像是在微笑,有的像是在说话,有的光着下颌,有的留着胡子,个个栩栩如生,神态各异,没有发现一个愁眉苦脸的。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
⑦我的思潮又腾涌起来,眼前幻象浮动,心头波浪翻滚。我仿佛看到前排坑道里的兵俑和马俑一齐跳动起来。兵俑跑在前面,马俑紧紧地跟在后面,有的兵俑骑上马俑,他们都在将军俑的率领下,奋勇前进。后排坑道里那些还没被完全挖出来的兵俑和马俑,有的只露出了头,有的露出了半身,有的直着身子,有的歪着身子,也都在那里活动起来。那高低不平的地面在我眼中忽然变成了海浪,汹涌澎湃。兵俑和马俑正从海浪中挣扎出来,奋勇地向前。他们一飞出大厅,看到山河大地花团锦簇,人民意气风发,都大为惊诧与兴奋。他们边说边飞,浩浩荡荡,飞向骊山,飞向天空。
⑧这八百里秦川可真是一块宝地啊!几千年来,我们多少代人在这里胼手胝足②,辛勤耕耘,才收拾出如今这样的锦绣河山。现在在秦俑馆内,外国朋友,男女老幼,穿着五光十色的衣服,说着稀奇古怪的语言,其数目远远超过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
⑨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秦俑馆。此时天色已晚,骊山山顶隐入薄薄的暮霭中,周围一片宁静。那浩浩荡荡的兵马俑队伍大概已经飞越了骊山,伴随着我的心飞掠过八百里秦川。
(摘自《季羡林散文选》,有删改)
[注] ①冕旒:这里代指古代帝王。②胼手胝足:手脚上因劳作而结满了老茧。
6.通读全文,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3分)
游踪
所见(所想)
所感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丰富的历史遗迹,灿烂的诗歌文化
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
秦兵马俑馆小厅
(2)__________
骄傲的意味浓烈起来了
秦兵马俑馆大厅
规模宏大,形态各异,飞奔向前
(3)__________
7.简要分析第④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2分)
8.联系上下文,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语言特色与表达作用。(4分) 
9.文章标题为“观秦兵马俑”,但作者为何一开始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而并没有直接写“观秦兵马俑”?请结合文章主旨作简要阐释。(4分)
10.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第①段的景物描写为全文定下了充满活力、兴奋昂扬的情感基调。
B.第②段末尾的省略号隐含的意思是:在西安,引发思古幽情的历史遗迹与脍炙人口的诗歌还有很多。
C.第⑥段末尾画线句强调的意思是“不知道到底要怎么称呼、评价那些兵马俑才恰当”。
D.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与第②段画线诗句的意境是不同的。
11.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手法,为三峡写一段生动形象的导游词。 
详解
1.lénɡ qián ɡōnɡ rú dài dūn xū yù shā shà
2.豁 蜒 蜷 详 篷 蓬 砾 烁
3.(1)原指军队搭起帐篷、修起栅栏住下,现泛指军队或其他团体建立临时驻地。
(2)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局势多变、复杂。
(3)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4)历历在目 (5)漫不经心 (6)川流不息 (7)络绎不绝
4.[解析] D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风趣、幽默,但并没有讽刺性。
5.文中多次提到“我”的身体状况,一是为了突出各拉丹冬的环境恶劣,二是为了表现工作人员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6.“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是琼瑶仙境,静穆的晶莹和洁白”,“挺拔的,敦实的,奇形怪状的,蜿蜒而立的。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
7.①在海拔六千米的草坝子上呼吸困难,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②在冰塔林摔了一跤,折断了尾椎骨;③在海拔六千米以上的高原,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
8.补充说明我们过冰河的方式。
9.不是;作者是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描写冰河、雪域高原给人带来的感受,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10.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表层含义是冰河下面的水流就是长江的源头,这一刻不停的流水孕育了奔腾千里的长江;深层含义是这长江的源头不仅孕育了长江,更孕育了长江沿岸的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流露出作者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作业】
1.[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B项,“弄”应读“nong”,“煞”应读“shā”。
2.[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穿流不息”应为“川流不息”。
3.[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回响”与“情谊”搭配不当,删去“和浓浓的师生情谊”;C项,“超过”与“以上”重复,删去“以上”;D项,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者“使”。
4.[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D项,应将句号放到句尾。
5.示例: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带来一株三叶草,它就是我的家乡衢州。瞧,三个叶片分别是开化、江山、龙游,中心是常山、柯城、衢江。三叶草是幸运的象征,我的家乡是幸运之城:拥有六千年的漫长历史,她是幸运的!沐浴孔宗南迁的儒风,她是幸运的!经受战火的洗礼与劫难的考验,古城墙上开出新的花朵,她是幸运的!衢州这株幸运草欢迎您!来衢州,享幸运!
6.[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这道题可以依据文章的游览顺序进行归纳,(1)所感“似乎有一点骄傲的意味”在第③段,所以游踪应在这之前的内容中,因此可以总结出是行驶在秦兵马俑馆的路上,作者的感触颇多;(2)地点是“秦兵马俑馆小厅”,在第⑤段,由此提炼出答案;(3)的目标段落在⑥~⑧段,作者所见的是“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所感应从文中“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那油然而生的骄傲感与幸福感,现在更加浓烈起来了”提炼“骄傲感和幸福感”。
[答案] (1)驶向秦兵马俑馆的路上 
(2)精致绝伦的艺术国宝 
(3)骄傲感和幸福感浓烈起来了
7.[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段落的作用。“就这样,转眼之间,我们到了秦兵马俑馆”,使读者由前面作者在路上的感想而进入到秦兵马俑馆,引起下文对秦兵马俑馆的叙述。
[答案] 承上启下。
8.[解析] 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点。“眼前幻影迷离,心头忆念零乱”“纵横八百里,上下数千年”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由此很明显可以看出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耳旁响着、嘴里吟着”“浮想联翩,心潮腾涌”连用四字词语,又使句子读来朗朗上口且有气势。
[答案] 语言特色:对偶的运用,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调和谐。表达作用:增强了语言气势和音韵的美感。
9.[解析] 本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开头写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是为了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后文看到“秦兵马俑”,作者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文章主旨“对秦兵马俑队伍的赞叹与喜爱”贯穿了文章后面的文字,凸显了作者的骄傲感和幸福感。
[答案] 文章详写了车行途中的所见所想所感,为后文见到秦兵马俑的骄傲和幸福蓄势,将作者的这种油然而生的骄傲感和幸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0.[解析] 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⑥段末尾画线句“这不叫它是宇宙间一大奇迹又叫它什么呢”是因为前文中所说“我简直难以想象,当年的艺术家是怎样塑制这些兵马俑的”,由此可以推测是对当年艺术家水平之高的赞叹。
11.示例:
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 300多公里。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孙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它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它始终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令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大美三峡欢迎您!
19 登勃朗峰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翌日(  )      隧道(  )
俯瞰(  ) 穹顶(  )
沟壑(  ) 妩媚(  )
巉峻(  ) 霓裳(  )
拾 喝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òu(  )然 敞pénɡ(  )
颠bǒ(  ) liáo(  )绕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美不胜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轻歌曼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相辉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________: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6)两个星期来形势的发展真如天际风云,________,表现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特有的复杂关系。
(7)早春的天气真是________,刚刚还是风和日丽,现在却雨雪交加。
4.作者在文中记述了与友人游览__________的经历,或浓墨重彩,或简笔勾勒,笔法多变,妙趣横生。写上山,用________笔法,描绘山中奇景,嶙峋的怪石,变幻的光影,引出无限感慨;写下山,以________笔法,叙述奇人奇事,惊险的旅途,怪异的车夫,富有传奇色彩。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被誉为“文学史上的林肯”。
B.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鲁滨逊漂流记》。
C.本文以朴实而幽默的文笔,如实地记叙了马克·吐温登欧洲阿尔卑斯山主峰勃朗峰的经过。
D.文章对自称“车夫之王”的车夫及车夫朋友的言行举止的描绘,体现了马克·吐温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
6.为什么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
7.白雪穹顶为什么会随着“我们”拾级而上而“愈升愈高”?
8.作者在看到勃朗峰沿途的美丽风光时,由眼前的绚丽色彩联想到肥皂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9.本文分几部分?每一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
课时作业
19 登勃朗峰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翌日(  )  隧道(  )  俯瞰(  )
穹顶(  )  沟壑(  )  拾级(  )
骤然(  )  敞篷(  )  颠簸(  )
缭绕(  )  浮躁(  ) 打嗝(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避暑  歇息  络绎不绝  美不胜收
B.纳凉  威严  轻歌曼舞  交相辉映
C.飘浮  畅饮  纷至沓来  瞬息万变
D.旷野  疾驰  和颜悦色  名幅其实
3.2017·临沂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近期热播的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剧情跌宕起伏,反腐尺度之大前所未有,可谓气势磅礴,石破天惊。
C.各级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人才梯队建设,真诚关心、爱护人才,增强人才凝聚力,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D.心脏设备设计公司的专家3D打印出一种用于心脏手术的工具,这种工具能在术后帮助医生将组织自动缝合在一起,并能做到天衣无缝。
4.2017·乐山下列各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立足于现实生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B.食品安全规划提出,获得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推行“明厨亮灶”;严格互联网食品经营、网络订餐等新业态,落实网络平台食品经营资质审核责任。
C.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乱停乱放、直接骑回家甚至恶意破坏等诸多不文明现象也层出不穷。
D.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路上有很多人结伴而行,乘坐马车的,骑骡的——因而扬起阵阵尘埃。
B.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C.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
D.我想,假如世上只有一个肥皂泡,其价值会是多少呢?
6.2017·咸宁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和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乡试中举,第一名是“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
C.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D.《繁星》《春水》是冰心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的诗集,其内容大致包括“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考虑和感悟”三个方面。
7.2016·湖州综合性学习。
家住湖州市中心的晓华(化名)同学,家里来了一位中美交流生汤姆。晓华想利用双休日在家长的陪同下带汤姆出去游玩。晓华的家长建议去三个地方(见下图),感受湖州的“山水清丽,文化悠远”。请你根据下面的图片资料,帮助晓华设计“二日游”行程,并用文字表述出来。要求:行程设计合理,有主题;语言表述简洁,有条理;120字左右。
湖笔博物馆 南浔古镇 德清莫干山
(湖州市中心) (市中心往东 (市中心往西
约35公里) 南约70公里)
[2017·南充]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子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8.文章题为“漓江情韵”,文中写了哪些“情韵”?请分条概括。(4分)
9.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10.文中画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11.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2.仿照课文平实而真挚的语言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详解
1.yì suì kàn qiónɡ hè mèi chán ní shè shí hē hè
2.骤 篷 簸 缭 躁 燥 旷 犷 斓 澜 谰 踞 据 倨
3.(1)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2)轻松愉快的歌声和柔和优美的舞蹈。
(3)(各种光亮、彩色等)相互映照。
(4)纷至沓来 (5)名副其实 (6)瞬息万变 (7)变幻莫测
4.勃朗峰 散文 小说
5.[解析] B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
6.因为天气灼热难当,乘坐在缓慢爬行的骡背上和辚辚前进的马车里,焦炙于火辣辣的艳阳之下,不能像“我们”一样在树林中避暑纳凉,稍作歇息。
7.这是登山造成的错觉。因为山路陡峭,有些地方看似不远,但想要到达却很难。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感觉穹顶“愈升愈高”。
8.作者由眼前的绚丽色彩联想到肥皂泡,化抽象为具体,想象生动,充满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勃朗峰的风光美景的赞美之情。
9.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6),写作者徒步登勃朗峰途中所见美景及感慨;第二部分(7~11),写乘敞篷马车下山时的奇人趣事。
【作业】
1.yì suì kàn qiónɡ hè shè zhòu pénɡ
bǒ liáo zào gé
2.[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D项,“名幅其实”应为“名副其实”。
3.[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A项,“妙手回春”指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能用来形容画作。
4.[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成分残缺,“网络订餐等新业态”后面应加上“监管”。
5.[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项,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6.[解析] B 本题是对学生文化、文学常识及文学名著掌握情况的考查。B项,《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7.示例一:第一天,感受湖州悠远的文化。早上去湖笔博物馆参观,了解湖笔传统的制作工艺与悠久的文化历史。下午去南浔古镇,游览“小莲庄”等古迹,领略江南古镇的风貌。当天返回。第二天,感受湖州“清丽山水”。早上乘车去德清莫干山,感受“云、泉、竹”组成的“清凉世界”。(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第一天晚上住宿在南浔。)示例二:第一天,早上出发去德清莫干山,感受“清丽山水”。晚上住宿在莫干山,领略山顶独特的清凉与美丽的夜景。第二天,先游南浔古镇,感受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有魅力;之后返回湖城,参观湖笔博物馆,了解有着悠久历史的湖笔文化。(行程安排也可以是第一天下午前往南浔,并住宿在南浔。)
8.[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和内容的理解。这需要学生通读全文,然后逐段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文章首段点明了对漓江美景的喜爱;然后写鹦鹉的主人——摇船人,通过摇船人的讲述,了解了摇船人的身世,对他自立自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产生敬佩之情,对他收养一条腿的鹦鹉并与鹦鹉相依为命的精神由衷钦佩。同时摆船夫妇收养残疾婴儿,摇船人赡养养父养母的行为也让作者动容。因此,漓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只要按照分值写出四点即可。
[答案] ①“我”对漓江美景的喜爱之情;②“我”对摇船人自强自立、积极乐观生活态度的敬佩之情;③摇船人买下一条腿的鹦鹉并与之相依相伴、和谐共处的友爱之情;④摆船夫妇收养先天残疾婴儿的养育之情。(写出四点即可)
9.[解析]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文中对摇船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进行了刻画,体现了他的乐观和坚强;为了塑造人物,作者把摇船人放到美丽的漓江环境中,烘托出摇船人性格中阳刚的一面;作者在叙事时处处设置悬念,从鹦鹉的出现到鹦鹉背诵唐诗,再到对鹦鹉主人爱好的猜测,看到摇船人身体残疾时的失落,对摇船人身世的讲述,这些都在设置悬念;对摇船人的态度开始是失落,最后敬佩、感动,这又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回答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条概述即可。
[答案] ①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摇船人的乐观阳刚、热爱生活。②设置悬念。由会背唐诗的鹦鹉引出对鹦鹉主人的好奇,由等待摇船人时的期盼到发现摇船人残疾时的失落,由摇船人的残疾引出摇船人的身世。步步设悬念,吸引读者。③欲扬先抑(或铺垫)。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我”很失望;摇船人的精神品质却让“我”感动、赞美。④烘托(或对比、映衬)。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10.[解析]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关键词语对句子进行把握。摇船人是一个残疾人,他的生活怎样?收入多少?生活幸福吗?这一连串问题都涌上来。但是摇船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让“我”觉得他已经生活得很充实了,如果谈帮助或者什么可能对他来说是一种不尊重,所以“我”又张不开嘴。
[答案] ①“我”同情摇船人,担心他没有多少收入,真诚地想帮助他,所以想问他;②摇船人坚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觉得在他面前谈困难和帮助都是多余的,所以张不开嘴。
11.[解析]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构上,此段为文章结尾段,应是对上文的总结。内容上,联系文章的主题作答。文章首段对漓江的环境描写中充满了对漓江的喜爱之情;结尾除了有对风景的喜爱,更有对坚强、乐观的摇船人的敬佩之情。因此结尾段在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在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
[答案] ①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②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③言虽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12.示例:我应该感谢老师,她教给我丰富的知识,给我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爱上读书。她还教给我读书的方法,一次次耐心的讲解给予了我信心和勇气,让我从懵懂的少年走到了现在,开始编织美丽的未来。我应该感谢老师,她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懂得自信和谦逊。当我遇到挫折灰心丧气时,是她在我的心田播种希望;当我取得成功一帆风顺时,是她及时开出“骄兵必败”的良方。在人生的道路上我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心态是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和多音字注音。
轻盈(  )       驿道(  )
矗立(  ) 闸口(  )
苍劲(  ) 硕大(  )
更 曲
落 薄
2.【辨清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xuān(  )哗 yìnɡ(  )照
犹yù(  ) 擦shì(  )



3.【识记词义】 请把下列词义或词语补充完整。
(1)翌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驿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树木)苍老挺拔。
(4)________: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5)________:眼花缭乱,心神摇荡。
(6)________:泛指建造在园林庭院中供游憩欣赏的建筑。
(7)________:非常大;巨大。
(8)________:高耸地立着。
(9)________:声音大而杂乱。
(10)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________的光芒,就好像是彩虹织成似的。
(11)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________,迷人极了。
4.本文以第______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独特,以一滴水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丽江美好的自然风情。
B.阿来的代表作《尘埃落定》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C.纳西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
D.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6.本文记述了一滴水的旅行经历。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它都经历了什么。
7.本文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轻盈(  )  驿道(  )  矗立(  )
闸口(  )  苍劲(  )  眺望(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咕咚  跌落  喉咙  晶莹夺目
B.喧哗  游览  回廊  亭台楼阁
C.映照  摄影  穿越  五彩斑澜
D.犹豫  翡翠  擦拭  目眩神迷
3.2017·兰州下面语句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兰州人对黄河奇石的喜爱体现了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人认为,奇石是天人合一的产物,它__________、__________,妙在__________。
A.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栩栩如生
B.栩栩如生  千姿百态  浑然天成
C.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千姿百态
D.千姿百态  栩栩如生  浑然天成
4.2017·南充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5.2017·盐城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B.我记起了跌进落水洞前的心愿:也要流过四方街。
C.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D.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喧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7.2017·德州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里共蝉娟”里的“蝉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8.[2017·广元]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为了弘扬千年蜀道文化,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第七届蜀道文化旅游节于5月18日在剑门蜀道·剑门景区开幕。
材料二 广元是从成都到西安这条古蜀道上的璀璨明珠,从建县至今有2 3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它是中国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又是武则天的家乡,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川陕苏区主战场。它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剑门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抗金抗元文化、特色女性文化、红色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等方面。
(1)学校开展以“弘扬千年蜀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活动方案补充两个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弘扬千年蜀道文化
活动内容:
示例:画说蜀道文化
(2)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蜀道文化,第四中学拟邀请本地民俗专家李先生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讲座。假如学校委派你前去邀请,你会如何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港之夜
巴 金
我们搭小火轮去广州。晚上10点钟船离开了香港。
开船的时候,朋友洪在舱外唤我。我走出舱去,便听见洪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我站在舱外,身子靠着栏杆,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亮。它们密密麻麻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寂静的,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声音。香港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万丈光芒的星的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移动起来。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船似乎在转弯。星的山愈来愈窄小了。但是我的眼里还留着一片金光,还响着动人的乐曲。
后来船驶进群山的中间(我不知道是山还是岛屿),香港完全给遮住了。海上没有灯,浓密的黑暗包围着我们的船。星的山成了一个渺茫的梦景。
我还呆呆地站在那里,想找回那座星的山,但是我什么也看不见。外面的空气很凉爽,风吹得我的头有点受不住了,我便回到舱里去。舱里人声嘈杂,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把脚踏进舱里的时候,不禁疑惑地问自己:我先前看见的难道只是一个幻景?
9.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从“灯光”的角度看,文中总写夜中香港的特点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1.文章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试找出其语言标志。(3分) 
1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13.运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来写一个事物,表达一种情感。 

详解
1.yínɡ yì chù zhá jìnɡ shuò ɡènɡ ɡēnɡ qū qǔ là luò lào báo bó bò
2.喧 映 豫 拭 鹃 娟 眺 朓 蜒 延 掺 渗 翡 斐 蜚 辉 晖 挥
3.(1)次日。(2)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3)苍劲 (4)轻盈 
(5)目眩神迷 (6)亭台楼阁 (7)硕大 
(8)矗立 (9)喧哗 (10)五彩缤纷 
(11)五彩斑斓
4.一 古代到现代 雪山到平原
5.[解析] B 《尘埃落定》荣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6.这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柳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这滴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和人文风情。
7.本文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这种写法,可以从古代到现代,从雪山到平原,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使文章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8.①风景画,美在多彩和构图。如在散文中,作者将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构成了丽江古城的风景画,画中有白色的冰川、蓝色的天空,碧绿的翡翠、五彩的灯光。景致分明,色彩丰富,独具美学魅力。②建筑美,美在富有地域特色。如历史悠久的四方街、“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缓缓转动的大水车、“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共同构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丽江建筑画。③民俗美,美在丰富而融合。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如街道上银匠敲打着银器,老者们“演奏古代的音乐”等,极富纳西族的民族特色,构成一幅幅市井民俗图。
【作业】
1.yínɡ yì chù zhá jìnɡ tiào
2.[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五彩斑澜”应为“五彩斑斓”。
3.D
4.[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C项,“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和后面的“笑了”意思重复。
5.[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的缘故”;B项,重复啰唆,删去“大约”或“左右”;D项,成分残缺,应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6.[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项,问号应改为句号。
7.[解析] 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情况。A项,“金乌”和“曦和”是太阳的别称。
8.(1)[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与设计活动方案的能力。解答时,要依据活动主题“弘扬千年蜀道文化”,补充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内容。
[答案] 示例:①礼赞蜀道文化;②漫话蜀道文化。(内容有可操作性,句式基本相似即可)
(2)[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邀请他人,要以礼相待,要热情、诚恳,如果是尊长,应当用谦恭、恳请、征询的语气;如果是平辈,可直接一些,但也应尊重对方,用商量语气;如果是晚辈,可直呼其名,可用祈使语气。
[答案] 示例:李先生(李老)您好!我是第四中学的学生,我校邀请您于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蜀道文化”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
9.香港的夜很美
10.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11.[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写作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移步换景”,从字面理解就是“移动脚步,变换景物”,然后依据这一特点,在文章中找表示地点和景物变换的词语。
[答案] 离开了香港;渐渐退去的香港;船在移动;星的山愈来愈窄小了。
1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句式、重点词语的运用等角度入手。本题可以从修辞手法入手。阅读句子确定运用了什么修辞,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即可。
[答案]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香港有着热闹、欢腾的生活。
13.示例: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