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件教案学案限时练(打包4套)

文档属性

名称 陋室铭课件教案学案限时练(打包4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8-08-16 14:56:56

文档简介

第16课《陋室铭》导学提纲
【学习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陋室的特点
3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
【重点难点】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文化内涵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导学流程】
一 知识链接
文体常识 : 铭(拼音:míng)是一种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刻在碑上,放在书案右边用以自警的铭文叫“座右铭”;刻在石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叫“墓志铭”,如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刘禹锡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二、深入学习
大声朗读课文,并用双色笔标注疑难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诵读。
(2)理解重点字词
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
7、可以调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
9、无案牍之劳形 10、孔子云:
(3)翻译句子
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思考问题:
1、本文名为《陋室铭》,结合相关语句谈谈房子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主人。
3 刘禹锡写《陋室铭》,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
【小组活动】:小组自己设计朗读方式,朗读课文
小组展示三个问题的分析过程

【堂测堂练】
仿写课文,为本班写一篇“铭”。
陋室铭
考纲、大纲描述
要求学生能阅读理解古代诗歌名篇,做到熟读成诵,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材内容分析
?本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有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对于本文的写作背景缺乏了解,大部分学生不能深刻挖掘作者的写作情感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流畅生动地朗读课文 2. 理解文章大意,体会诗中感情
重点
借助诵读、背诵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诗所体现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情感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背诵诗歌

大声朗读课文,并用双色笔标注疑难字词,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译读课文
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诵读。
(2)理解重点字词
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
7、可以调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
9、无案牍之劳形 10、孔子云:
(3)翻译句子
1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思考问题: 1、本文名为《陋室铭》,结合相关语句谈谈房子是一间怎样的房子。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结合写作背景谈谈主人是怎样的一个主人。
3 刘禹写《陋室铭》,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

小组内议上面思考题的内容,讨论出最佳答案。

学生展示诵读
学生展示问题的分析

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对知识点进行总结

仿写课文,为本班写一篇“铭”。

———————————————————————————————————————
B。(拜:授予官职。)10.C 11 有影响,被贬为江州司马。
12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
教学反思
检查结果及修改意见:
优秀[ ] 良好[ ] 合格[ ] 不合格[ ]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课件18张PPT。课题《陋室铭》导入: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陋室铭刘禹锡 (唐)思:

活动要求: 按照导学提纲的引导,自主思考并且完成“深入学习”部分内容小组活动:议

活动要求:根据思考环节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同组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并且确定展示发言成员和发言形式
小组活动 :展 展示形式:诵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 室 铭 刘禹锡诵读要求: 声音有一点起伏 诵读带一点情感 读出一点古文的韵味 这是一间   的房子, 我是从    (词句)看出来的。         小组活动:展
展示形式:分析小组活动:展 房子的主人是一个   的人,
我是从    (词句)看出来的。
展 作者写作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 评 关于刘禹锡和他的《陋室铭》 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刘禹锡想,这狗官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愤然提笔,写下了这篇《陋室铭》,并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示“纪念” 评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交往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主人高尚:惟吾德馨
评 惟吾“德馨”:
学识渊博 不慕容华
积极进取 清峻高洁 作者仅仅是为了描绘一下自己的房子吗?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就是: 通过对简陋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来反击当朝权贵对自己的欺压,表现了作者处困不屈,高洁傲岸的志趣。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一腔孤愤愤懑不平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豪情满怀自信豁达课文仿写 《 二班铭》
班不在大,齐备就灵。人不在多,四十就成。斯是陋校?惟吾德馨。教室宽且亮,桌净窗又明。严师出高徒,苦学是捷径。可以怡性情、阅古今。有勤奋之学子,无偏颇之爱心。金银湖畔,学霸成群,人皆云:“二班真行!”堂测堂练《陋室铭》限时练
A课内基础知识检测(1*10=10分)
1 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 6、往来无白丁
7、可以调素琴 8、无丝竹之乱耳
9、无案牍之劳形 10、孔子云:
翻译下面句子:
1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4分
B课外文言文阅读(13分)
白居易传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观光上国,谒顾况 谒:拜见 B.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 拜:拜见
C.俄有言 俄:不久 D.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除:任命官职
10.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B.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C.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D.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陷害于他。
C.这些对《新井篇》的传言虽然流传很广,但是对于白居易的仕途来说其实并没有实际的影响。
D.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无功,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
??12?????翻译下列句子(4分):
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