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全章综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 -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全章综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04 22: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3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全章综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泥沙 B.蔗糖 C.植物油 D.面粉
2﹒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
A.澄清 B.无异色 C.无异味 D.无细菌和病毒
3﹒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觉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
A.船的重力将减小 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 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
4﹒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净水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7﹒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8﹒如图所示,若“玉林号”导弹护卫舰从大海驶入珠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浮力变小,舰体上浮一些
B.浮力变大,舰体下沉一些
C.浮力不变,舰体下沉一些
D.浮力不变,舰体上浮一些
9﹒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恒温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10﹒圆柱体先后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2种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圆柱体在两液体中所受浮力依次是F1和F2,则(  )
A.ρ1>ρ2 F1>F2 B.ρ1<ρ2 F1<F2
C.ρ1<ρ2 F1=F2 D.ρ1>ρ2 F1=F2
11﹒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
C.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 D.它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1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图是有关硝酸钾溶液的实验操作及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I一定是降温 B.操作I一定是加溶质
C.①与③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②与③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4﹒将50g 20%氯化钾熔液稀释到200g,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 B.5% C.10% D.20%
15﹒如图,在木块上放置一个铁块m1时,木块M刚好浸没于水中(如图甲);当在木块下吊一个铁块m2时,木块也刚好浸没(如图乙),则m1/m2的值为(ρ铁=7.9×103kg/m3,ρ=1×103kg/m3,g=10N/kg)(  )
A.59:69 B.69:79 C.79:89 D.89:99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3空格,每空1分,共23分)
16﹒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生命之源。
(1)常用的净水方法有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能够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 (填名称)。
(2)请写出一条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
(3)请写出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17﹒夏天把西瓜放在冷水中降温,西瓜浸没于水中后松手,西瓜会上浮,是由于 ;用手捞出西瓜的过程中,人感觉越来越费力,由此可以猜想浮力大小与 有关。
18﹒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根据下面两图所给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水是由 组成的。
(2)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 题。图2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回答两点即可)。
(3)图1和图2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4)图1实验中,试管1中每生成1份体积的气体,则试管2中生成 份体积的气体。
第18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19﹒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冰块 B.干冰 C.食盐 D.酒精
(2)电解水时,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A.无色无味 B.能够燃烧 C.支持燃烧 D.易溶于水
20﹒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已知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克) 12.6 15.3 20.0 25.0 42
(1)40℃时,150克水最多能溶解该物质的质量是 g;
(2)如果要配制该物质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饱和溶液200克,需要水 g,此时溶液的温度应为 ℃;
(3)在2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能形成溶液 g,再将此溶液升温 到80℃,此时溶液成为 (填“饱和”或者“不饱和”)溶液。
21﹒将体积相等的松木(ρ木=0.5g/cm3)和石蜡(ρ蜡=0.9g/cm3)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松手静上后,松木所受到的浮力F1和石蜡所受到的浮力F2的大小关系为F1 F2(选填“>““=”“<“)。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 。
22﹒农业上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良种会下沉,次种会漂浮。
(1)若需要配制100g 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上述选种用的氯化钠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3﹒如图所示,一段粗细、质量均匀的蜡块,重为G1,长为L,与一重为G2的铁块通过轻质细绳相连,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长度为L0,则蜡块和铁块所受水的浮力F浮= ,若多次截掉蜡块露出水面的部分,直到蜡块上表面与水面恰好相平,此时蜡块在水中的长度L1≈ 。(结果用G1、G2、ρ水、ρ蜡、L、L0来表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3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24﹒某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水和水的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下表: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操作过程
(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2)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实验,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 ;
【活动二】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3)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的溶解能力是由 、 决定。
25﹒小丽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
(1)操作中不规范的步骤是 (填序号)。
(2)改正后,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号)。
(3)⑤中玻璃棒作用是 。
(4)小丽发现图示实验操作步骤不完整,应补充的是 。
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1)小丽用重为3.2N的物体A做了如图1、2、3所示实验。该实验验证了猜想 是正确的,可得出的结论是: ;
(2)小丽在验证猜想二时,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象,如图4中甲所示。他分析后发现,由于误将物体受到的拉力当作了浮力,导致图象甲未经过坐标原点。由此可以推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图象应是图4中的 (选填“乙”、“丙”或“丁”);
(3)为验证猜想三,小丽选用了与物体A密度不同的物体B进行实验。她将物体B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恰好变为0,如图所示。取出物体B后,小丽又将物体A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 (选填“O点之上”、“O点”或“O点之下”)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是为了控制 相同,以便判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是否有关。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第29题9分,共21分)
27﹒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溶解度/g 温度/℃物质 0 20 40 60 80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氢氧化钙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 。
(3)取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20℃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20℃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 ;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1%),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28﹒医生给病人输液时,常用葡萄糖注射液。如图为葡萄糖注射液的部分标签图,(葡萄糖注射液密度近似水的密度)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该溶液中取出100mL,则取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某病人一天共输入该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此病人这一天共补充葡萄 g;
(3)如果从瓶中取出200g,将它变成2%的葡萄糖注射液,需要加入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9﹒学完“浮力”知识后,小华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ρ水=1.0×103kg/m3,g=10N/kg)
(1)她选取一质量为900g、体积为120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6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C D C A B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D D B B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23空格,每空1分,共23分)
16﹒(1)蒸馏 活性炭
(2)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或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3)用洗莱水冲洗厕所(或使用节水龙头)
17﹒西瓜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8﹒(1)氢和氧
(2)分子的种类、分子的大小(合理即可)
(3)图1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图2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4)0.5
19﹒(1)A (2)AC
20﹒(1)30g (2)160 60 (3)115.3 不饱和
21﹒< 5:1
22﹒(1)16 (2)不饱和
23﹒G1+G2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3小题,13空格,每空格2分,共26分)
24﹒(1)用玻璃棒搅拌 (2)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温度升高 (3)溶质种类 溶剂种类
25﹒(1)③ (2)②①④③⑤ (3)搅拌,加速溶解 (4)装瓶贴标签
26﹒(1)一 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2)丙
(3)O点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
四、解答题(本题有3小题,第27题6分,第28题6分,第29题9分,共21分)
27﹒(1)减小 (2)20℃~40℃ (3)氯化钠 24% 升温
(4)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28﹒(1)5%
(2)50
(3)设加入水的质量为x,则
200g×5%=(200g+x)×2%
x=300g
29﹒(1)∵木块漂浮
∴F浮=G木=m木g=0.9kg×10N/kg=9N
(2)∵木块完全浸没
∴F浮′=G排=ρ水gV排=ρ水gV木=1.0×103kg/m3×10N/kg×1200×10-6m3=12N
螺母的重力为:G螺母总=F浮′-G木=12N-9N=3N
螺母的总质量:m螺母总=
螺母的个数为:n=
(3)螺母完全浸没在水中,由F浮=G-F′得
一个螺母的重力:G螺母=mg=0.06kg×10N/kg=0.6N
螺母受到的浮力:F浮螺母=G螺母-F′=0.6N-0.4N=0.2N
螺母的体积:V螺母=
合金材料的密度:ρ合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