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力的合成教案(沪科版第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力的合成教案(沪科版第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1-13 1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力的合成
课题 第二节 力的合成 课时1 总 1课时 课型:新授 整改意见
第 1课时
知识目标 认识力的效果;知道合力和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定义的;能求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能力目标 经历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获得结论的过程。情感目标 培养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和精神。
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探究的参与,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让学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学方法,认识等效替代对物理发现的重要作用。
橡皮筋、钩码一盒(50g十个) 、小滑轮2个、线绳、图钉、木板(60cm*60cm)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合力:____ 分力:____ 力的合成________实验设计、器材-力的合成 实验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过程:_____实验结论(1)____ (2)_____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复习导入 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1.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3.力的作用效果合力的概念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内容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一个大人可以提起一桶水,两个小朋友一起也可以把桶提起,那么大人和两个小朋友用力的作用效果如何?1.讲解: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合力的定义运用了“等效”的思想。2.说明等效替代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学生自主探究课本105实验,提示参照图6-18;比较当两个力同向时的情况下,合力与这两个 分力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然后比较当两个力反向时的情况下合力与这两个分力之间的大小与方向的关系。要学生在数据收集与填写之后,分析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两种情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本中图表的填写获得实验结论,教师起辅助作用。 认真回答,明确其中“一切、总、没有爱到外力”等是什么意思。思考,引起兴趣听讲、明确方法完成练习巩固新知做实验,自主探究讨论实验情况总结实验结果巩固思考填写实验结论保持橡皮筋的伸长在弹性限度之内。 5分钟10分钟15分钟
教学过程
环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开放作业 课本作业补充作业 要学生完成作业,讲解,强调注意事项及做题容易出错的地方。 认真完成作业听讲,巩固新知识。 10分钟
小结 本节知识点 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力的合成 讨论总结知识 3分钟
作业与预习 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2.补充作业上交3.提前学习 完成作业 2分钟
教后小结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具
教法
学法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