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第五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第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第五章第二节怎样描述力教案(沪科版第八年级)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01-13 18: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科版8.5.2 怎样描述力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力的三要素。
2. 知道力的单位,并对1N,10N等有具体的感受。
3.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力的三要素
难点:三要素中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弹簧拉力器、弹簧、皮球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习引入力的作用效果。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新课学习一、力的三要素1.力的大小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结合教材图5-7所示情景及生活经验交流与讨论。师生共同点评。2.教师演示实验:用大小不同的力向里挤压一个皮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3.一名同学上台演示拉拉力器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教师设疑:如果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同样的效果吗?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分析与评估,引导学生归纳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也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5-8和5-9中的实验情景。反馈练习题。二、力的单位介绍力的单位。并简单介绍牛顿的由来。让学生阅读P82中《信息窗》“牛顿”的生平介绍。让学生感受1N的大小。看教材图5-10了解一些力的大小。三、力的示意图1.教师设疑:要想正确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必须指明力的三要素,那么怎样用形象直观的图示方法表示?2.教师演示:用2N的拉力(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木块在桌面上向右运动。引导学生独立画图,并进行点评,要求学生规范画力的示意图。3.反馈练习题。师生共同点评反馈检测可利用多媒体出示练习题,学生做完后,共同交流,教师点评。课堂小结同桌讨论本节所学内容,有学生上台总结。教师点明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布置作业 回答学生讨论,举手回答观察现象,并能解释观察实验,得出结论思考讨论,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汇报交流实验过程分析得出结论看图,进一步理解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这三个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学生阅读《信息窗》中“牛顿”的生平介绍举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轻重一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画在练习本上体会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做题学生回答结果,点评同桌交流学生上台回顾总结 复习引入探究该问题,启发学生利用身边的一些物体就可做实验比较三个图各是说明了力的哪个要素对效果的影响学习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和研究方法加深对1N的印象有关画力的示意图方面的题,使学生正确掌握其画法。
教学反思:
本节设计还是注重引导学生以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些事例来认识、探究物理知识。如归纳力的三要素时就是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另外,对于力的三要素的认识,是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不是由一两个事例就得出结论的。对于力的单位学生感到比较陌生,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看教材所给出的一些例子外,还可以再列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加深对1N的感性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