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5 14:3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华民国的创建
课题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备课时间
课节累计
1
科目
历史
班级
课 时
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探讨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国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通过分析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训练历史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中国民主革命的艰巨性和曲折性;正确的认识国情,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二、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教学难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
时间
教学
手段
启:
回顾旧知:
列举辛亥革命期间的几次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
清朝男子的长发辫、女子的缠足是在什么时候改变的呢?导入新课。
(二)读:
导学提纲: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成立的意义?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人物、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三)议: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时间、领导人、成立的意义?
成立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 副总统:黎元洪
成立意义: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是怎样被袁世凯窃取的?
力图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人物、内容?
时间:1912年3月11日
人物:孙中山
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五)练:达标检测(共10分)
1.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 )
A太平天国B中华民国
C中华帝国D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中华民国诞生的标志是( )
A武昌起义胜利 B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C宣统帝下诏退位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大总统B参议院C资产阶级D全体国民
孙中山的革命成果被谁窃取( )
A黎元洪B袁世凯C陈独秀D李大钊
5分钟
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8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
多媒体展示导学提纲
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
多媒体展示学生答、互批
四、板书设计: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时间
2.领导人
3.意义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民主的方式实现共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间
内容
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