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
二、教学目标:
1.体会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以及简单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相关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时,小数点位置的移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初步学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
4.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小数乘、除法;
②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口算相应的式题或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③理解小数近似数的含义,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
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除法计算中积或商的近似值。
四、配套资源:?
《小数乘法和除法》ppt课件
《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小测、《小数乘法和除法》专项突破
五、学习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发给学生如下复习资料,学生独立完成:
(二)课堂设计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有序回忆概念。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对“小数乘法和除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以一组简单并且特征明显的数为线索,让学生重现已有的概念,不仅能抓住要领,而且能提高复习的效率,为接下来建构知识网络做好准备。】
(2)引导整理,汇报交流
师:现在请小组集体整理/调整思维导图(知识网络)。
师:哪一组愿意来介绍下整理/调整后的的情况?
请2~3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汇报知识整理图,说明这样整理的理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质疑,提出改进意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请各小组的同学看看你们小组整理的知识图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请通过改进,使你们组的知识图也更加完善。
各小组对本组的知识图进行反思和修改。
师:现在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经过修改之后的知识整理图?
学生二次交流,全班评价,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大致形成下面知识思维导图。
2.完成评价试题,检测复习效果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08×25 0.25×0.046
【知识点】小数乘法算法,小数点的确定,补0 、抹0。
【答案】27 0.0115
【解析】巩固提升小数乘法运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特别是空位、积的小数位数确定,补0占位,划掉末尾的0等易错点。
(2)城建工程队6天时间铺设完成一条长5.07km的市内公路,他们平均每天铺设几千米?请列式计算,并想一想,小数除法是怎样转化成整数除法解决的?
【知识点】小数除法的意义、算理和算法。
【答案】27 0.0115
【解析】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小数除法的应用,在列式计算中复习回顾小数出除法的意义、算理和算法。
(3)已知23×15=345,那么:
2.3×15=( ) 0.23×15=( )
( )×15=34500 23×( )=0.345
【知识点】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解决小数乘法问题。
【答案】
【解析】已知两个整数23与15的积是325,那么2.3×15,其中一个15不变,23缩小的原数的,所以积也随着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34.5;那么0.23×15,其中一个15不变,23缩小到原数的,所以所以积也随着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3.45;那么( )×15=34500,其中一个15不变,积345扩大到原数的100倍,所以所以23也随着扩大到原数的100倍,也就是34500;那么23×( )=0.345,其中一个23不变,积345缩小到原数的,所以所以15也随着缩小到原数的,也就是0.01。
(4)16.69÷7.6的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商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第( )位,四舍五入后是( );若要保留一位小数,商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第( )位,四舍五入后是( )。
【知识点】商的近似数
【答案】三 2.20 二 2.2
【解析】16.69÷7.6≈2.19605263,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商的小数点要比需要的精确度多一位,需要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三位2.196,第三位满5进1,约等于2.20,但末尾的0不能去掉,不然,商的精确度就会发生改变。2.2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有220个百分之一,而2.2表示精确到十分位,有22个十分之一。这是本单元的易混淆易错点,要让学生明确辨析理解。
(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
(1)0.25×32×12.5 (2)1.5×101
(3)56.5×99+56.5 (4)2.5×1.2+0.8×2.5
【知识点】用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简算
【答案】
(1)0.25×32×12.5
=0.25×4×8×12.5
=(0.25×4)×(8×12.5)
=1×100
=100
(2)1.5×101
=1.5×(100+1)
=1.5×100+1.5×1
=150+1.5
=151.5
(3)56.5×99+56.5
=56.5×99+56.5×1
=56.5×(99+1)
=56.5×100
=5650
(4)2.5×1.2+0.8×2.5
=2.5×(1.2+0.8)
=2.5×2
=5
【解析】能够依据数据特点,灵活对数据进行拆分变化,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运算定律简化计算过程,降低计算难度,达到简算目的。
(6)某矿山开采现场,爆破员在执行任务时,点燃导火索后要立即向120米开外的安全地带奔跑撤离,已知其奔跑速度是8米/秒,导火索的燃烧速度是0.016米/秒,导火索的长度至少几米长时才能保证爆破员的安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知识点】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积的近似值、融合生命安全教育
【答案】120÷8=15(秒) 0.016×15=0.24≈0.3(米)
120÷8×0.016
=15×0.016
=0.24
≈0.3(米)
答:导火索的长度至少0.3米长时才能保证爆破员的安全。
【解析】此题包含两步运算,第一步是包含除,第二步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培养孩子根据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算式时需要注意同级运算谁在前面先算谁。不同于课本上的是为确保安全,导火索长度要长于0.24米,四舍五入法不适用于此题,用进一法才能确保爆破员生命安全。
(7)五一班买了2根13米长的绳子准备为同学们做比赛跳绳,每根跳绳长1.7米,最多能够做几根?
【知识点】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商的近似值、去尾法。
【答案】13÷1.7≈7(根)7×2=14(根)
答:最多能够做7根.
【解析】此题需要结合实际情境分析,比赛跳绳不可以打结,两根绳子要分开截取,结果用去尾法。
(8)国庆期间,我校有98名同学准备集体去黄河湿地公园游玩,决定租用28座的中巴车,每辆车租金350元,一共要准备多少租金?你有什么建议?
【知识点】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商的近似值、进一法。
【答案】98÷28=4(辆) 350×4=1400(元) 适当增加团体人数或选择合适座位的车辆,减少资源浪费。
【解析】实际问题中需要才用进一法确保每个同学都有座位。养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既可节省开支费用,又不造成资源浪费。
(9)做《小数乘法和除法》单元小测、《小数乘法和除法》专项突破。
3.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全班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