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通过对血管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三种血管的能力。
4.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5.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种血管结构与功能的教学。
2.结构与功能统一思想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
1、显微镜下区分三种血管。
2、不同的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四、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
关于血管你有哪些知识想要了解?
生活中有哪些实例让你感受到血管的存在?
这段时间,大家都谈”甲流”色变,我们都担心自己或周围的人感冒发烧,但天气忽冷忽热,许多人还是感冒了。严重的还要去医院输液治疗。今天,老师也病了,哪位同学扮演一回白衣天使,为我输液缓解一下痛苦?大家要认真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
1、学生质疑和猜测
2、学生交流已知的有关血管的知识
3、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
学生活动:
生扮演白衣天使,演示输液过程。
质疑:
生:针扎在手上的什么部位?
生:为什么要用胶皮管捆手腕?
生:为什么针头要向上扎?
推测:
生:针扎在手背的青筋上,这是静脉。
生:用胶皮管捆是为了让血管隆起。
生:针头向上可能与血流方向有关。
学生交流已有知识:
生: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之分
生:血液在不同血管里流动的速度不同
?活动2【讲授】探究1:观察小鱼尾鳍
教师活动: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来探究不同的血管,以及不同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情况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实验方法,并对实验提出疑惑,交流解决疑惑;提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对学生的发现给予肯定、鼓励性评价。
学生活动:
带着思考问题,阅读新教材第64、65页,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步骤。
生交流疑惑
为什么选择色素少的尾鳍?
推测:
生:选择尾鳍色素少的小鱼是为了能看到血液的流动,便于观察
生:用棉絮包裹是为了使小鱼正常呼吸。
拿出小鱼在显微镜下观察
小组代表将小鱼放在显微投影仪上,向同学们展示,并介绍发现:
1、离心的血管,分支越来越细,血流速度较快。
2、回心的血管,是由小血管汇集而来,血流速度较慢。
3、最小最细的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及小组协作能力。也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即实验过程中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活动3【讲授】探究2: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教师活动:
你根据什么填写的血管的分布?
让学生摸一摸自己的颈部或腕部动脉的搏动。与医生“切脉”联系。观察身体表面特别是手臂上的“青筋”(就是静脉)。
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动画演示毛细血管处的血流方向。
展示三种血管横切面图,引导学生比较。
动画展示静脉瓣的作用
小游戏:指导握拳,观察手背突出的“小包”,说明静脉瓣的作用。
为什么动脉血流速度快?
播放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的动画。
毛细血管这里发生了怎样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有哪些特点能适于这个功能?
学生活动:
手上的青筋是静脉,能看到,所以应该分布浅。动脉看不到,可能分布深。身上无论哪里曾破点皮,就有血渗出,应该是毛细血管出血,分布广。
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血流方向。
看图比较三种血管的管壁特点和管腔大小。
观看静脉瓣的动画,理解静脉瓣的作用。
同位俩合作进行小游戏,寻找静脉瓣。
生:从心脏射出的血液压力较高,因此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生:血液带来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壁和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进行了交换。
生:毛细血管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生:毛细血管管径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慢。
生:毛细血管分布广。
设计意图:
对本节重点知识进行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整合、提炼知识的能力。
扩展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语言描述能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思想。
?
活动4【导入】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在抽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为什么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管捆扎起来?会出现什么现象?请解释这样做的理由。
学生活动:
生:针刺入的是静脉。
生: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流动。
生: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多数静脉分布的比较浅,管壁比较薄、弹性较小,这些都有利于针的刺入。
设计意图:用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来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完成了“质疑——猜测——探究——解疑”的自主学习的过程。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你手中有纱布、止血带和消毒药水,当遇到伤及不同血管的病人时,你怎样急救?
学生活动:
生:血液少量渗出是毛细血管出血;毛细血管出血不用进行特殊的处理,只要进行常规包扎即可。
生:缓慢流出暗红血液是静脉出血:静脉出血要在伤口的下方(远心端)止血。
生:喷射出鲜红色血液是动脉出血:动脉出血时要在伤口的上端(近心端)止血。
设计意图:
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活动6【练习】课堂作业
判断:
1、动脉比静脉粗大。(?? )
2、毛细血管一端连着小动脉,一端连着小静脉。(?? )
选择:
1、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脏
2、某人大腿受伤出血,血流呈喷射状,你认为损伤的血管 是(?? )
?A.小静脉? B.大静脉??? C.小动脉???? D.大动脉
3、红细胞并排不能通过的血管是(?? )
? A.动脉??? B.静脉???C.毛细血管? D.上述血管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