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01张PPT。新课标 新高考 —2009辽宁(宁夏)物理高考介绍1.辽宁省的高考方案
3+文综合(理综合)+综合素质测评+学业水平测试
2.辽宁省的命题方案
语数外本省命题 文综合理综合委托国家命题
3.理综合使用国家的考试说明
国家课改后的理综合考试说明就是基于宁夏的考试说 明—09年由考试命题中心改版
4.09年高考理综合辽宁与宁夏同卷
促使我们必须研究宁夏的考试说明与试题一、辽宁省高考方案及命题方案二、《物理科高考说明》的总体说明
教育部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制定全国实验区统一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纲》)。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高考说明》)。征求宁夏辽宁意见,然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发。
2007、2008年, 《高考说明》是由宁夏起草,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批。2009年宁夏辽宁没有参与《高考说明》的编写,以后可能也是如此。宁夏版《高考说明》是在《考纲》的范围内做了减法调整。 ①物理选考内容确定为四个模块选考其一;
②与全国考纲相比,宁夏版《高考说明》删减了一些内容;
③对一些考试内容要求做了适当限制,个别考点降低了要求等;
主要是基于宁夏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实际,有利于普通高中师生复习应考。 《高考说明》做这样的减法处理,并对一些考试内容及要求做出限定,根本的原因是结合宁夏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其次是旨在突出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适当降低数学计算的要求,减轻过重的复习教学负担。比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这一限定强调学生应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关系、分解一个力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不是繁难的数学计算。 课标、考纲、说明三者的关系课标考纲说明 原则上讲:《高考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复习教学的依据。 ㈠考试内容 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① 必考内容为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物理3-1和3-2四个模块,要求所有考生必答。主要是基于理工科普通高等学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对中学物理核心、主干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②选考内容为选修物理2-2、3-3、3-4、3-5四个模块,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不得跨模块选做和多选多做。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③命题特点:
必考内容不受模块局限,四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打通,融会贯通;
选考模块的试题也可以涉及必考内容,但四个选考模块的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
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三、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 ㈡考试形式 ①仍然采取理科“综合”的形式,物理科分值为110(新课程以前是120分);
②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
③选考题可能采取一个大题多点设问,小题并列的方法,使考查的模块知识覆盖面增大,题型不拘一格,设问更加灵活。(宁夏2007年选考题是每个模块一个大题,缺点是覆盖面小) 三、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㈢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的8道题仍然是不定向(单选或多选)选择题。
第Ⅱ卷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物理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四个选考模块的试题分值相等,控制在15分左右。力求难度相同。
09卷物理试题:14—21题是选择题;22—25是非选择题; 33是选修2-2、34是选修3-3、35是选修3-4、36是选修3-5.三、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 ㈠在考试形式和分值上的变化:
①首次将考试范围和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落实《课标》提出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
②物理学科分值由原来的120分变为110分,主要是基于让学生高考取得较好成绩考虑,不是淡化物理学科地位。
③选考实行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但相对来讲,学生的读题量大幅度增大。
四、新高考与以往高考的主要变化 ㈡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
《高考说明》在能力要求上增加了以下条目:
①在能力要求的总论中表述为“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②在分析综合能力表述中增加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要求。
③在实验能力中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主要包括:
⑴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⑵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⑶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四、新高考与以往高考的主要变化 显然,这些能力要求更多地涉及“过程与方法”。因此,复习教学应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应注意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和广泛应用,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的分析、思辨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强调的是对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形成知识、技能和能力。不经历真实的实验过程, “讲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能起到强化训练的目的,但要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甚至设计实验的能力,显然是不够的。踏踏实实上好实验课、做好实验,是新课程高考后达成的共识。 考题示例(2007、2008、2009年高考实验题) (2007年)22实验题(15分)
(1)(3分)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 。
(2)(12分)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V,符号
电压表:量程1V,内阻998.3Ω,符号
电流表:量程1A,符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符号
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9Ω,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①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②为了满足本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 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 Ω。 该题是一道电学实验题,分为两小题:第一小题具有适度的探究性,要求考生将已学过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知识进行迁移,来推测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量与什么因素有关,分值为3分;第二小题是用一块量程为1V的伏特表,要求学生用伏安法测电压为1.5V电源电动势的综合性实验题,它主要是对考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进行考查,分值为12分。
答卷情况分析:平均分4.8分 ;分值在2-7分之间的考生占73.8%;零分的考生占2.8%;满分考生只占0.26%。
如果学生基本功扎实,本题平均分应在6分以上。 (2008年)22(15分)实验题:
Ⅰ.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
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第Ⅰ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接触多用电表,或者在使用中没有认真思考,要想正确完成此题的解答有一定的难度。
第Ⅱ题考查学生如何利用和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等能力。要求学生在课本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过一些适度的探究性学习和讨论,答好此题问题不大。
考试难度:0.354 平均分:5.31(比2007年略好)。 得分不足一半分数的考生占75.96%,(2009年)22.(4分)实验题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 ,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 L= ____ cm, d= ______mm. (2009年)23.(11分) 实验题 青岛奥运会帆船赛场采用风力发电给蓄电池充电,为路灯提供电能。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控制路灯电路的开关,实现自动控制。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弱而变化,作为简化模型,可以近似认为,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电阻几乎为0:照射光较弱(如黑天)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利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借助电磁开关,可以实现路灯自动在白天关闭,黑天打开。电磁开关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1、2两接线柱之间是励磁线圈,3、4两接线柱分别与弹簧片和触点连接。当励磁线圈中电流大于50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离,3、4断开;电流小于50mA时,3、4接通。励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0mA。R2利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自动控制路灯的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光敏电阻
保护电阻
电磁开关,符号 ,
蓄电池E,电压36V,内阻很小;
开关S,导线若干。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励磁线圈的电阻为200励磁线圈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保护电阻的阻值范围为 __________
②在有些应用电磁开关的场合,为了安全,往往需要在电磁铁吸合铁片时,接线柱3、4之间从断开变为接通。为此,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应如何改造?请结合本题中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图说明。
答: 。
③任意举出一个其它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
答: 。,灯泡L,额定功率40W,额定电压36V,符号 第22题也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果学生理解了仪器的原理,即使忘记了读数公式,正确完成此题的解答难度也不大。 第23题考查学生理解光传感器、电磁开关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并利用欧姆定律做简单计算。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做过类似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不会丢太多的分。 试卷统计数据没有出来,据一些老师和学生的反馈,23题答得不理想,一些学生电路没能正确设计出来,有的学生不会设计共用一个电源。
五、2009高考考试说明要求
与课标内容标准的对比
注重考查学科核心、主干知识
注重考查物理学科能力
体现了“稳中有新,稳中有变”的思想
基层学校教师基本认同六、宁夏07、08、辽宁宁夏09年高考物理试题简析2007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2007年高考非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2007年试题特点 1、选择题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考查综合分析和推理能力。
如选择题第14、15、16题考查了力学主干知识“力和运动”,其中第15题一题多点,集中考查了考生对“力和运动”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要求既基础又到位,提示我们物理教学必须要重基础知识教学;第16题以“两辆汽车的追击”为情景,考查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重点突出;第14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考生要根据已测出的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推算恒星的质量,对学生的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选择题第17、18、19、20、21题均为电学题,突出了电学主干知识“匀强电场、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楞次定律、正弦交变电流”等内容的考查。其中第18题以“匀强电场中的两个带正电小球的运动”为情景,考查受力分析以及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等,对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第19题的情景是“恒定电流中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问题,考生需要首先明确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然后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整个电路的电流及路端电压的变化,进而再判断两个支路中电流的变化,学生只有基础知识扎实、分析到位,推理清晰,才能准确选择,区分度较强;第20题以“电磁感应知识”为核心,重点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考生需要准确理解楞次定律,并能灵活应用“右手螺旋定则”。
2、实验题体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两道实验题都是电学题。第1小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哪些?考生应根据给出的圆柱型电容器的结构说出相关因素,而不是死套结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观察常见电容器的结构,了解电容器的电容”,只有学生对电容器实物有所了解,才能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从实验探究方面来讲,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论证猜想的的学习习惯和分析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道题对一线教学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第2小题是考查“利用伏安法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有关知识。题目立足基本实验,但立意较新,要求考生能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并画出测量电路,同时为了满足实验要求和实验精度,能将电压表的量程适当扩大。后一问对考生的要求较高,既要有较好的物理实验理论,还要有动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物理素养。这就启发高中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对于改善“教师讲实验,学生纸上练实验”的现状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2007年试题特点 3、计算题注重情境创设,突出过程分析,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
23题(15分)倾斜雪道的长为25m,顶端高为15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顶端以水平速度 ν=8m/s 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过程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圆弧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素μ=0.2 求运动员在水平滑道上滑行的距离。
2007年试题特点 该题考查的是力学中的平抛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及功能关系的一道综合题,满分为15分。 其难点在于对“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的分析理解,要求学生能读懂且能将运动员落至斜面时的瞬时速度沿斜面分解,这里考查到了速度的分解和合成。解答该题考生要列出的关系式较多,且多次用到三角函数的知识 。
答卷情况分析:
平均得分为1.97分,零分率为31.81%, 1分率为23.83%,2分率为21.02%,3分率为8.53%,4分率3.15%,5分率1.44%,14分率0.15%,满分率仅为0.16%。 24题(17分) 在半径为R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入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1)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2)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的夹角为(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2007年试题特点 24题的区分度体现在通过粒子的一段运动轨迹找圆心位置以及确定轨迹圆半径和磁场圆半径的几何关系,尤其是“余弦定理”的应用,这是本卷中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最为突出的地方,阅卷0分率为31%。考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根据几何关系和物理规律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从而进行推理和求解。 4、选考题突出选择性,但难易均衡度不够好。
30题即为物理选考题,要求考生从给出的4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这四道题的命题情景分别是:
A.[物理——2-2]“塔式起重机”,素材来源于教材,模型来源于生产实际,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矩平衡知识,有一定的计算量;
B.[物理——3-3]“汽缸问题”,情境传统,但立意新,重状态变化过程的分析,难度系数为四个模块题中较大的;
C.[物理——3-4]“简谐横波”识图与画图问题,多点考查,考生很容易得部分分;
D.[物理——3-5]“弹性碰撞”问题,考生情境熟悉,但对过程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解题中要用到碰撞中“动量和能量守恒”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对考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 。
2-2模块,平均得2.32分; 3-3模块,平均得1.98分;
3-4模块,平均得7.5分; 3-5模块,平均得5.4分。 2007年试题特点2008年高考简析 相对2007年宁夏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
1、知识覆盖面比2007年更多、更全,突出了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了能力考查。整套物理试题中没有偏题、怪题、大难度题。试题整体难度比07年略低。
2、试卷总体结构基本保持了2007年模式,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1)计算题克服了07年数学运算过难,要求过高的情况。23、24两个计算题均考查了高中物理主干基础知识、物理规律的理解,突出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数学能力能力要求适度。
(2)选考题克服了07年题型单一的不足,采取了一个大题进行多点设问,小题并列的方法,难度有所下降。从考试结果看,2008年物理2-2模块、3-3模块、3-4模块、3-5模块考生平均得分分别为3.44、4.71、6.15、3.66,模块试题难度均衡程度好于2007年。 2008年高考简析14.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
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
本题考查学生对直线电流周围磁场分布及电流在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考试难度:0.502 平均分3.01 15.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 ,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 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欧姆规律、电阻的串并联公式等直流电路的基础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
考试难度:0.381 平均分2.292008年高考简析16.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电阻R和r,导体棒pq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当导体棒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b.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c.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d.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本题考查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考试难度:0.481 平均分2.892008年高考简析 17.甲乙两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的是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 图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难度:0.233 平均分1.392008年高考简析 18.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其速度为1 m/s。从此刻开始滑块运动方向上再施加一水平面作用F,力F 和滑块的速度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设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力F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图像的基础上,从图像中提取相关信息,能够熟练运用函数图像分析、数型结合,解决物理问题。
考试难度:0.498 平均分2.992008年高考简析
19.如图a所示,一矩形线圈abcd放置在匀强磁场 中,并绕过ab、cd中点的轴oo′以角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若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夹角时(如图b)为计时起点,并规定当电流自a流向b时电流方向为正。则下列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交流电的图像的掌握情况。
考试难度:0.311 平均分1.87 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本题考查学生对力、加速度及物体的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能否灵活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定性讨论物理问题的能力。
考试难度:0.167 平均分1.00 21.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a。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a变大的是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本题考查学生对电容器电容的定义、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以及静电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其中要求考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严密的推理,对学生定性讨论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考试难度:0.326 平均分1.962008年选择题得分情况统计表 22(15分)实验题:
Ⅰ.右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
(2)如果是用直流10 ma档测量电流,
则读数为 mA。
(3)如果是用直流5 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上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 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 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 )。 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第Ⅰ题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接触多用电表,或者在使用中没有认真思考,要想正确完成此题的解答有一定的难度。
第Ⅱ题考查学生如何利用和处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解加速度、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及其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等能力。要求学生在课本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能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并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过一些适度的探究性学习和讨论,答好此题问题不大。
考试难度:0.354 平均分:5.31(比2007年略好)。 得分不足一半分数的考生占75.96%,22题学生答卷中出现的问题 Ⅰ题:属于中学教材内容。
主要问题是考生读出相关物理量时,没有考虑估计值。绝大部分考生读出的数据缺少估计值,导致失分。
Ⅱ题:紧扣教材 ,适度拓展。主要考查考生牛顿第二定律
的应用和摩擦因数实验方面的知识 。
①大部分考生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欠佳。不会由实验数据及打点计时器的频率(隐条件)计算加速度,得分率较低。
②在选用测质量的实验仪器,大部分考生在选用天平后,还选用长度、时间等测量仪器,导致失分。
③考生能推出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但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题中给出的m1是一个多余的物理量,但有部分考生将m1出现在摩擦因数的公式中。
23题(15分)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学生答卷平均分5.39分,最高分15分,最低分0分,满分率8.8%;0分率为16.2%;4分率为22.7%为最高。 23题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万有引力定律公式错写为:
诸如此类。
(2)不能很好地区分两星体之间距离和星体的轨道半径、 之间的关系,造成运算结果错误。比较典型的方程为:
(3)不能很好区分中心天体和双星模型,
用中心天体模型解双星问题。
(4)周期和角速度之间关系不清,导致结果计算错误。
(5)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对双星问题认识不到位,不清楚是哪一个力充当了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6)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丢三落四或前后矛盾,表述不清。
(7)少数学生只列出几个关系式,缺乏必要的文字说明,不符合答题要求。 24.(17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的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y轴向下;在x轴和第四象限的射线oc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有一质量为m,带有电荷量+q的质点由电场左侧平行于x轴射入电场。质点到达x轴上A点时,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 ,A点与原点o的距离为d。接着,质点进入磁场,并垂直于oc飞离磁场。不计重力影响。若oc与x轴的夹角为 ,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速度的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本题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带电粒子
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过程分析清楚,
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寻找
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进行解答。
考试难度:0.324 平均分:5.51 ① 对物体的运动规律不清楚,公式对应关系不明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②电场与磁场两种在一起,学生由于基本概念不扎实,分不清是电场力还是洛仑磁力提供向心力。
③按质点运动顺序求解电场再求解磁场陷入困难。
学生答卷出现的这些问题,大多属于基础性的问题,是教师教学中没有讲清吗?显然不是,而是学生没有把老师讲的变成自己的知识。24题答卷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必考题得分情况一览表选考题得分情况一览表上表中的4.84均分为3系列考生的均分;
总体统计:选作3系列试题的考生,平均物理得分为38.372009年考题简析2009年试卷结构有很大变化
物理将原来的实验题22拆成22、23题
这样必考非选择题部分 物理是22、23、24、25四个题增一 化学26、27、28三个题 生物29、30、31、32四个题增二
选考部分 物理33、34、35、36四选一
化学37、38、39三选一
生物40、41二选一
总题号数41个学生答卷是做35个题而不是32个
2009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2009年高考非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及能力要求14.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答案】BD。分析
考查物理学史(科学探究的一个方面),考查识记为主,间接考查行星定律、万有引力常数、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背景知识的了解程度;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和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学生把握不准。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 0.19 B. 0.44 C. 2.3 D. 5.2【答案】B 分析
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直接给出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利用公式求比值;只要数学推导没问题,就不易错。16. 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A. 1.3m/s ,a正、b负 B. 2.7m/s , a正、b负C.1.3m/s,a负、b正 D. 2.7m/s , a负、b正【答案】A。分析
考查电场、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电动势与电势差的关系,是由3-1第104页第3、4习题演变而来,是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霍尔效应)结合的命题;学生如何把题述转化为物理条件是解此题的关键。
17. 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答案】BD 分析
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概念、动能定理、瞬时功率、平均功率、解读F-t图像,灵活运用动能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若考虑画出v-t图像求总功,将陷入麻烦。18.空间有一均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a/2,a/2)。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N,M点电势为0,N点电势为1V,则P点的电势为 【答案】D 分析
考查匀强电场的电势、电势差、等势面知识,是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在掌握物理规律前提下,经历由立体几何到平面几何再到一维坐标的处理过程19.如图所示,一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的扇形区域内分别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直。导体杆OM可绕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良好接触。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杆OM以匀角速度 逆时针转动,t=0时恰好在图示位置。规定从a到b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正,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忽略不计,则杆从t=0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随 变化的图象是答案:C
分析
考查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方向、交变电流图像的识别;本质上考查了学生识别电路的能力,确定哪个闭合回路为研究对象应用楞次定律是答此题的关键。题述太繁,实际很简单,学生容易被蒙住。2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答案】BC 分析
涉及牛顿的三个定律和摩擦力,考查学生变换研究对象、受力分析的能力;解此题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此类运动的实践意识,若不熟悉或分析不出来运动的过程,难保不丢分。答案:AC
分析
涉及弹力、摩擦力、共点力平衡、功率等知识,着重考查受力分析、利用数学工具(三角函数关系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尤其
的计算,利用的是数学技巧,一些学生得不出正确的结果,对这一结果取值的讨论对学生也有相当的难度。22.(4分)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示数如图。由图可读出L= cm, d= mm 【答案】2.25,6.860分析
理解原理 不单单识记读数公式更好些评析
考查学生理解光传感器、电磁开关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电路的设计,并利用欧姆定律做简单计算。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做过类似的控制电路的设计实验,不会丢太多的分。 试卷统计数据没有出来,据一些老师和学生的反馈,23题答得不理想,一些学生电路没能正确设计出来,有的学生不会设计共用一个电源,设计能力弱。24.(14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 =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评析
考查摩擦力、摩擦力做功、功能关系,考生若能灵活应用功能关系,此题较简便,若按两段匀变速直线运动处理将陷入困境。评析
考查电场、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平抛运动、牛顿第二定律、速度合成与分解等;作出右侧示意图并利用直角三角形MoQ证明MQ是直径是此题关键;运算过程中,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学生易出错。评析
1题考查传动种类、理解齿轮传动原理的基础上的传动比(2-2P35),是识记性的考查。
2题考查液压传动原理、机械效率、功、液体压强、杠杆原理,是2-2P43图33-4演变而来;题目比较简单,但学生容易考虑复杂了,比如第一问,若不是利用机械效率的定义式n=W1/W2 计算人做的功,而是考虑人做功的细节就陷入繁杂了。
辽宁几乎没有答此题的学生,辽宁没有进行2-2的教学。
评析
1题考查理想气体的V-T图像、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读懂V-T图像,分析出ab是等压过程、ac是等容过程是关键。
2题通过题述的具体过程考查学生应用气体实验定律解决问题,难点在于将题中给的什么条件转化为等温过程、等压过程,怎样确定气体的两个状态及其经历的是什么过程。评析
1题考查受迫振动、共振,是3-4P20图11.5-4演变而来,单凭想象很难想象出振动 的过程,结合该图就好判断了。
2题考查折射定律、全反射,利用数学工具(几何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题中隐含两个条件:入射光线可以从法线的两侧入射—有两组解,其中一组解隐含着会发生全反射。学生能否利用直尺等认真作图,对解题思路影响很大,间接考查学生解题是否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评析
1题考查光电效应,理解好爱因斯坦方程,此题易。
2题考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虽然是三个物体,但列方程时只涉及两个物体,题设情境常规、不难,但方程的联立求解容易失误。07、08、09试题考点比较我做的比较粗略,如:万有引力问题有时写成天体问题,实际它们是同考点题。
支招:把三套题都打印出来,每题剪下来,将同类考点的考题粘贴一起,研究3年的命题思路。 高考复习教学有没有效益,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也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题,学生做了多少题。而是指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物理知识、规律,并掌握物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包括解题的思路、方法等。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在高考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如果学生学习没有收获或收获不大,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事倍功半,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无用功太多。
所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有效复习是关键!七 、对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由于今年是贵省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复习迎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应对高考,需要大家去共同研究、解决。
一是对学生负责,二是对自己负责。脱离《课程标准》、《高考说明》,单兵作战,凭直觉、凭经验的盲目复习,很难保证不贻害学生。
从07、08、09年的高考结果看,一些名校、名师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高考成绩,不仅仅是生源的问题,研究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一)高考复习一定要强化研究,特别是集体研究! 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说明》与往年《考纲》的变化与区别,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益。 ①要明确《课程标准》、《考纲》《高考说明》三者之间同心圆的关系。《课程标准》是外圆,《高考说明》为内圆。复习应以内圆为知识复习范围,适当地兼顾外圆所框定的学科核心思想,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两圆之间存在的关键变化。
② 与新课程以前的《考纲》相比,《高考说明》所列的知识条目减少了,但能力要求提高了,且有些内容的要求没有过去那样明确具体。如“向心加速度”这一内容,以往有“不要求推导向心加速度公式的”明确要求,而《高考说明》中没有这样的限制;《课程标准》中有“从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动能定理”的要求,但《高考说明》中没有明确规定,类似的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需要加强教研组、同课教师之间的交流研究,进而把握一些要求不够明确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尺度,以提高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③注意新增考试内容的复习,把握深、难尺度
与往年的《高考说明》相比,09年增加了一些内容,10年可能还会有变动。要对这些新增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复习教学的深、难尺度。
如:“共点力的平衡” 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中分离出来,单列为一个考点,这意味着什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要求从Ⅰ上升到Ⅱ ;新增加的“多普勒效应 ”复习到什么程度?等等。
新增的考试内容大多是Ⅰ类要求,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示例: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研究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基本要求(Ⅰ ) :明确电动势的物理意义、知道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电源的内阻的意义、内电路、外电路的概念。
理解要求(Ⅱ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并能进行有关闭合电路的简单计算。
能够区分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实验要求(Ⅱ )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能连接电路并完成实验操作。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教学建议: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是高中阶段研究电路的核心内容。复习教学中要通过具体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这个实验的要求是“独立操作”的水平。教学中应让学生动手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经历完整的实验过程,从而学习有关电路的连接、测量方面的实验操作技能。在测量中应指导学生完成完整的实验报告,并尝试讨论实验误差和改进的方法。 示例:关于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具体要求为:
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在实验中感受多普勒效应。例如,波源相对于观察者接近和远离时,观察者所感受到的声波频率的变化情况。
②能解释多普勒效应的形成原因,例如,能用图示的方法分析多普勒效应形成的原因。
③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例如 “多普勒测速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等。 教学建议:
完成一些较为典型的多普勒效应现象的演示,以体会波源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时引起所感受到的频率的改变;列举一定量的多普勒效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强化学生对多普勒效应的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感受与体验,概括出“波源向着观察者运动时感受到的频率将变高,波源远离观察者运动时感受到的频率将变低”的规律;把分析多普勒效应的问题限制在“波源相对于观察者做直线运动”的最简单的环境中。④研究高考试题,寻求命题智慧 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特别是课改区的高考试题,从中可以了解到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趋势,把握高考复习方向。课改区的高考命题仍然坚持出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物理思想方法的宗旨,坚持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传统,并有所创新,稳步推出新增内容的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要求和“稳中求进”的命题思想。 案例:试题难度因素研究 对考试大纲的研究供参考 要分析学情,把握自己学生的总体能力水平,习题难易程度、能力要求等应该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拔高。不应该把复习教学的要求定位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有老师总结出以下经验: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目标低一点,任务少一点,师生心情好一点;
简单题慢一点,难题快一点;
降低生命成本,提高复习效率。
(二)高考复习的目标定位要适合自己的学生 这一策略对所用学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高考虽然强调选拔性,但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基础试题依然占主体;选拔、区分是在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拓展、迁移、综合应用等,这类试题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高考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能考上大学,而不是拿满分。所以,要依据《高考说明》,将高考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归类,明确哪些是自己的学生应对高考应知应会的、哪些是拓展拔高的等等。加强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从理性和高考结果的角度看:扎实掌握主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取得高考好成绩的先决条件。
(三)花大力气抓学生知应会的“双基”
例如,审题能力的本质还是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审题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等能力培养的过程。一般来说,要指导学生在审题时注意几个方面:
(1)关键词语的理解;
(2)物理过程的分析;
(3)隐含条件的挖掘。
(4)干扰因素的排除。
但听课中经常看到许多老师根本不给学生读题、审题思考的时间和余地,常常是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一节课讲了许多题,有的老师连题目都不出示,自问自答,可想而知,学生的审题能力如何形成?又怎么能取得好成绩?
又如,学生解题不规范常常是教师本身就没有严谨的解题素养造成的!
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基本原理,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不要过多的“玩技巧”,这样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 (四)打好坚实的实验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突出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看,绝大多数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这种命题的方式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引导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但试题中也突显出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考生根据所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物理知识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但回答的内容基本来源与教材。 抓实验促能力。实验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形成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应对高考实验题的经验教训是:
①“基础问题尽可能不丢分,能力问题尽可能少丢分”。对于实验的复习,仍然强调基础性。
②带领学生做好基本实验,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进一步认识。
③ 适度设计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与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带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亲自感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脱离教材是不行的:体现物理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回归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仅有教材是不够的:缺乏知识综合性。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许多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教材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有的是类题,有的是变题。复习阶段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教材。
指导学生读书——学生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
①问题化:自己看书的时候,以节为单位 ,把每一节所讲的内容首先给问题化 。看一看这一节教材讲了哪几个问题。
②重点化:重要概念、规律、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③要点化:把重点问题要点化。
④系统化:建立这一单元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度习题训练、适度地拓展、拔高。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贵在有效、得法。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求同存异,举一反三,举三归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习题训练恰到好处,适度拓展、拔高。
(七)要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
没有一份资料是为你的学生量身订做的,要想实现高效的复习,就必须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提高针对性。
“拿来题就做”是最懒的老师的最笨的办法。案例:大连24中高三复习的做法 原则上应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防止学校、教师指定一个模块,把选修模块搞成必修。就现实而言,应根据学校的师资条件和能力,至少让学生有选择余地,以有利于应对高考。
根据07、08年、09年高考情况看,尽管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四个模块试题力求难度相同”,但由于命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难度相同”。所以,关于选考,不能把宝押在一个模块上。八、选考模块的教学要慎重 2009年理科“小综合”试卷依然是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长试卷,这一特点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同时也明显增大了读题量,学生应试会有一些不适应。所以,复习阶段要进行适当训练。九、注意对“长试卷”的适当训练 高考前和高考中,大部分高三的学生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这是必然的。考前适度的紧张和压力会促进同学们全面认真地复习,从而达到良好的考试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同学会因为过度紧张、焦虑和慌乱,而影响考试水平的正常发挥。所以,高三的同学必须注意高考前和高考时的心理调整。如果高三的同学能采取科学的考试策略,就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高考是一场知识战,也是一场能力战,更是一场心理战。十、调整好考前状态,掌握好应试策略预祝各位老师取得2010年高考好成绩! 谢谢大家
2009高考考试说明(宁夏版)要求
与高中物理新课标内容标准对比
(以模块形式)
物理1: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运动的描述
(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质点的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Ⅰ
Ⅱ
Ⅱ
(黄色字为宁夏版说明的约束)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只限于v-t图像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
(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
(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矢量和标量
力的合成和分解
共点力的平衡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超重和失重
Ⅰ
Ⅰ
Ⅰ
Ⅱ
Ⅱ
Ⅱ
Ⅰ
1.处理物体在粗糙面上的问题,只限于已知相对运动趋势和已知运动方向的情况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物理2: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机械能和能源
(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
(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
(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机械能
功和功率
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Ⅱ
Ⅱ
Ⅱ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
(3)能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
(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离心现象
Ⅱ
Ⅱ
Ⅰ
Ⅱ
Ⅰ
斜抛运动只作定性分析
(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
(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3)初步了解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实用范围和局限性。
(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09新增)
Ⅱ
Ⅱ
Ⅰ
Ⅰ
选修3-1(高考必考):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电场
(1)了解静电现象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用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的知识分析静电现象。
(2)知道点电荷,体会科学研究中的理想模型方法。知道两个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
(4)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观察常见电容器的构造,了解电容器的电容。举例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电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静电现象的解释
点电荷
库仑定律 Ⅱ
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示波管
常见电容器、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Ⅱ
Ⅰ
Ⅱ
Ⅰ
Ⅰ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平行或垂直于场强方向的情况
(二)电路
(1)观察并尝试识别常见的电路元器件,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2)初步了解多用电表的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多用电表。
(3)通过实验,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知道电阻定律。
(4)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5)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6)知道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7)通过实验,观察门电路的基本作用。初步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8)初步了解集成电路的作用。关注我国集成电路以及元器件研究的发展情况。
电路
欧姆定律
电阻定律
电阻的串联、并联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Ⅱ
Ⅰ
Ⅰ
Ⅰ
Ⅱ
Ⅰ
不要求解反电动势的问题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三)磁场
(1)列举磁现象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古代在磁现象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关注与磁相关的现代技术发展。
(2)了解磁场,知道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3)会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4)通过实验,认识安培力。会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大小。
(5)通过实验,认识洛仑兹力。会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仑兹力的大小。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6)认识电磁现象的研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磁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洛伦兹力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Ⅰ
Ⅰ
Ⅱ
Ⅰ
Ⅱ
Ⅱ
Ⅰ
1.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况
2.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况
选修3-2(高考必考):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电磁感应
(1)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举例说明电磁感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通过实验,了解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举例说明自感现象和涡流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现象
磁通量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Ⅱ
自感、涡流
Ⅰ
Ⅰ
Ⅱ
Ⅰ
Ⅰ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动势的高低
3.不要求用自感系数计算自感电动势
(二)交变电流
(1)知道交变电流,能用函数表达式和图像描述交变电流。
(2)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和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导通和阻碍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变压器电压与匝数的关系。
(4)了解从变电站到住宅的输电过程,知道远距离输电时应用高电压的道理。
交变电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理想变压器
远距离送电
Ⅰ
Ⅰ
Ⅰ
Ⅰ
1.不要求讨论交变电流的相位和相位差的问题
2.只限于单相变压器
(三)传感器
(1)知道非电学量转换成电学量的技术意义。
(2)通过实验,知道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列举传感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传感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选修3-3(高考选考):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1)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了解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规律。认识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理解内能的概念。
(3)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
(4)通过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表现统计规律的事例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实验依据
阿佛加德罗常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Ⅰ
Ⅰ
Ⅰ
定性了解
实验与探究: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固体、液体与气体
(1)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会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2)了解材料科学技术的有关知识及应用,体会它们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了解液晶的微观结构。通过实例了解液晶的主要性质及其在显示技术中的应用。
(4)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
(5)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
(6)知道饱和汽、未饱和汽和饱和气压。了解相对湿度。举例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对人的生活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液晶的微观结构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饱和蒸气、未饱和蒸气和饱和蒸汽压
相对湿度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定性了解
?
(三)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1)通过有关史实,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体会科学探索中的挫折和失败对科学发现的意义。
(2)认识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用能量守恒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体会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3)通过自然界中宏观过程的方向性,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初步了解熵是反映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认识能源和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讨论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3)尝试估计一些厂矿、交通工具及家用电器的能源消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的意识。注意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
Ⅰ
Ⅰ
Ⅰ
单位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标准大气压 Ⅰ
要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选修3-4(高考选考):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1)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
(2)通过实验,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3)知道单摆周期与摆长、重力加速度的关系。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4)通过实验,认识受迫振动的特点。了解产生共振的条件以及在技术上的应用。
(5)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6)了解惠更斯原理,能用其分析波的反射和折射。
(7)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衍射现象。
(8)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简谐运动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
受迫振动和共振
机械波
横波和纵波
横波的图像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多普勒效应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1.简谐运动只限于单摆和弹簧振子
2.简谐运动的公式只限于回复力公式;图像只限于位移-时间图像
实验与探究: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二)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1)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物理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2)了解电磁波的产生。通过电磁波体会电磁场的物质性。
(3)了解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4)通过实例认识电磁波谱,知道光是电磁波。
(5)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和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电磁波及其传播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电磁波谱
Ⅰ
Ⅰ
Ⅰ
(三)光
(1)通过实验,理解光的折射定律。
(2)测定材料的折射率。
(3)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初步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和光纤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光纤技术对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
(4)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知道产生干涉、衍射现象的条件。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
(5)了解激光的特性和应用。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相。
光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全反射、光导纤维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Ⅱ
Ⅰ
Ⅰ
Ⅰ
1.相对折射率不做考试要求
2.光的干涉限于双缝、薄膜干涉
实验与探究:
一、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四)相对论
(1)知道狭义相对论的实验基础、基本原理和主要结论。
(2)了解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的主要区别。体会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3)初步了解广义相对论的几个主要观点以及主要观测证据。
(4)关注宇宙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Ⅰ
Ⅰ
Ⅰ
选修3-5(高考选考):
内容标准
考试说明要求
内容
要求
说明
(一)碰撞与动量守恒
(1)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2)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3)通过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体会自然界的和谐与统一。
碰撞与动量守恒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Ⅱ
Ⅰ
只限于一维两个物体的碰撞问题
实验与探究: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二)原子结构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Ⅰ
(三)原子核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放射性和原子核的衰变。会用半衰期描述衰变速度,知道半衰期的统计意义。
(2)了解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知道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3)知道核力的性质。能简单解释轻核与重核内中子数、质子数具有不同比例的原因。会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核反应方程。
(4)认识原子核的结合能。知道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关注受控聚变反应研究的进展。
(5)知道链式反应的发生条件。了解裂变反应堆的工作原理。了解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知道核电站的工作模式。
(6)通过核能的利用,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7)初步了解恒星的演化。初步了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知识。
原子核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射线的危害与防护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不要求计算有关半衰期的问题
(四)波粒二象性
(1)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2)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知道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以及意义。
(3)了解康普顿效应。
(4)根据实验说明光的波粒二象性。知道光是一种概率波。
(5)知道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知道电子云。初步了解不确定性关系。
(6)通过典型事例了解人类直接经验的局限性。体会人类对世界的探究是不断深入的。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Ⅰ
课件9张PPT。2010年物理高考复习探讨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于连杰一、考试说明的说明
2007、2008年, 《高考说明》是由宁夏起草,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批。2009年宁夏没有参与《高考说明》的编写。二、 学习到的一点经验:“扎实推进第一轮复习,打好双基”
1、主要任务:全面系统复习高考知识点。
2、实施方法:按照知识体系,分块按章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解题方法 和技巧)
3、实施要求: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关注热点、强化弱点相结合;课内复习和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质量与速度并重,忌轻描淡写和拖泥带水;精讲、精练、勤辅导 我们可借鉴 4、具体做法:
抓住主干、降低难度、注重双基、关注探究、研究新增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 (1)制定复习方案 (2)责任到人,统分结合 (3)模拟试卷的命制 (4)认真做好每次模拟测试后的卷面分析和学情分析总结工作 我们可借鉴三、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一)高考复习一定要强化研究,特别是集体研究 (二)高考复习的目标定位要适合自己的学生(三)花大力气抓学生知应会的“双基”(四)打好坚实的实验基础(五)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六)习题训练恰到好处,适度拓展、拔高 (七)要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 四、选考模块的教学要慎重五、注意对“长试卷”的适当训练谢谢!课件55张PPT。如何备考《教材》《考试大纲》及《高考真题》既是命题的依据又是考生复习的主要依据。新课程理念最突出的就是三维目标,高考考纲其中有一点就是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这是旧课程高考没有的,现就从三维目标角度审视考纲的变化,确定如何指导下一步备考:知识与技能大纲中提到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光学、热学、电磁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个部分,这五个部分力学和电磁学是必考内容,光学、热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是选考内容。必考内容中天体运动、运动图像、交变电流的图像描述、电磁感应图像、静电场中场强和电势的关系、牛顿定律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容易出选择题,曲线运动和功能关系综合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为核心的问题容易出大题,电路的实验中实验电路的设计,实验方法、器材选择,实物连图的考查是重点。选考部分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振动和波的描述、相对论的有关内容、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容易出选择题,气体的实验定律、振动和波的图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动量守恒定律容易出大题。过程与方法一、研究考纲,领学生看教材
大纲下来后,我们要结合考试大纲领学生看教材,这次复习大约三周时间,复习的重点是基础知识的应用,得分的重点放在选择题上。每周2套 “8个选择题”的专项训练, 25 分钟练习,15分钟讲评,训练速度,可训练6套.
大纲里面给出的内容很多,考生不见得特别的关注,比如知识内容的要求,老师应该认真研究,把握可能考的知识内容,选择适当的题目。
本阶段复习达到的效果是:让学生熟练求解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记住平时解题时得出的解题结论、物理常数、生活常识等,这样可以求解相应问题时拿来就用提高解题速度。
? 物理学常用分析方法
常用方法 :
○理想模型法 ○矢量三角形法
○临界法 ○累积法
○对称法 ○控制变量法
○变换参考系法 ○综合分析法
特殊方法:
○ 极端假设法 ○ 特值简算法
○ 图象分析法 ○ 假设法
○ 比例法 ○ 发散思维法
时常用结论特值法(09大连双基)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的箱子B相连,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2的物体C。已知,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空气阻力,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
B.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
C.物体C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
D.物体C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08海南)质子和中于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
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示中正确的是理想模型法二、明确重点、难点 专题过关由于“理综”试卷对题量的限制,“理综”试卷中单纯某一知识点的物理试题已极为少见,多是将几个知识点结合起来构成综合试题,这一点在计算题中极为突出。这次我们复习的重点是综合知识的应用,重组知识,加强对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的复习,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但这次我们的专题就两个:一是曲线运动和机械能整合,二是带电粒子运动。
得分的重点放在计算题上,复习大约三周时间,每周2套计算题(2道)专项训练, 25 分钟练习,15分钟讲评.训练答题规范性,运算能力,解题速度.可训练6套。
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 可以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 “物理和数学是紧密联系的,数学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是通过量化的方法用数学公式进行描述.从一些最基本的物理规律出发,运用数学推导,又可以导出在具体的情境中的富有新意的结果,使我们能对具体的物理过程作出预测,从而为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开通了道路.因此,数学对于物理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一个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要学好物理是很困难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也是进入高校深造的考生应具有的能力,即使数学基础不错,但还有一个怎样把数学应用于物理的问题.因此,高考物理试题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
—《高考物理能力考查与题型设计》 (08宁夏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
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
成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
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
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数学技巧三、实验的理论复习近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基本上是“大拖小”:
第一题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其分值低、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读数、学生分组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注意事项等等;第二题一般为设计性(或探究性)试题,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是学生实验的延伸、变形或整合,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解决新问题,这道试题能否做好往往决定高考物理能否得高分。而学生实验能力较弱,实验题的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实验的基本实验原理没有理解到位,只是停留在机械的、被动的识记上,因此缺乏实验原理等知识的迁移能力。这阶段我们复习的重点是实验原理,复习大约两周时间,每课一题,15 分钟练习,15分钟讲评.可训练10道题,强化实验能力.
关于实验步骤的考查(06全国理综Ⅱ)一块玻璃砖用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析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1、P2、P3、P4)、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和bb’,aa’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位置如图)。用P1、P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3、P4?
。
试在题图中标出P3、P4的位置。
.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
.写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07理综Ⅰ)⑴用示波器观察频率为900 Hz的正弦电压信号。把该信号接入示波器Y输入。
①当屏幕上出现如图 1 所示的波形时,应调节___________钮。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应调节______________钮或____________钮,或这两个钮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应将________钮置于_____________位置,然后调节_________钮。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如下操作步骤,请补充步骤C内容及实验步骤E中的计算式
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B.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 待油膜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笔画出油酸薄膜的外围形状。
D.将画有油酸薄膜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m
E.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d=C.螺旋测微器(千分尺)10.208 mm游标卡尺10.70 mm13.40 mm3分52.5秒秒表2接0~3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_V.
接0~3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A
接0~15V量程时读数为_______V.
接0~0.6A量程时读数为______A.7.70.471.552.37电学仪表的读数电学实验试题重点有4类:
a. 实验器材的选取 ;
b. 实验电路的设计;
c. 实际电路的连线;
d. 实验数据的处理; 电学实验复习伏安法测电阻测电阻的方法替代法测量电阻∵I2R =I1Rx
∴ Rx = I2R /I1比较法测量电阻Rx = R半偏法测量电表电阻在实验室里提供了如下器材:
电池组E(电动势6V,内阻约0.5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流表A(量程5mA,内阻约1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定值电阻R0=600Ω
电键S
导线若干
①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来测量电流表的内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各电表示数要达到量程的2/3以上,请在下面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
你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已知条件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电流表的内阻RA= .(09大连双基)测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阻原理:请你探究一下,可否用上述器材测量电压表的内阻。(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各电表示数要达到量程的2/3以上。)
你的探究结果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
如果可以,请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修3—1)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蓄电池的电动势约为2V、内阻非常小,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保护电阻R0。除蓄电池、开关、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电流表(量程0.6A)B.电流表(量程3A)
C.电压表(量程3V)D.电压表(量程15V)
E.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F.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
G.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H.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Ω、额定电流1A)
选择所需的器材:电流表选 ,电压表选 ,定值电阻选 ,滑动变阻器选 。
在图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实验器材的选取 实际电路的连线因蓄电池的电动势为2V,故电压表量程应选3V档。
若定值电阻取10Ω,则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不超过0.2A,不到电流表小量程的1/3,不利于精确读数,故定值电阻只能取1Ω。
若电流表量程选3A,为便于读数(应使指针不小于量程的1/3)电路的总电阻应在2Ω以下,变化范围太小,不利于滑动变阻器的操作,所以电流表量程应选0.6A。
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于10Ω时,电流小于0.2A,电流表示数较小,不利于精确读数,所以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只能用到10Ω以内的部分。如果用200Ω的变阻器,大于10Ω的部分几乎无用。所以变阻器选E。 (1)平均值法.
(2)逐差法.
(3)列表法.
(4)作图法
实验数据分析和数据处理 复习的最后阶段我们一直穿插着模拟考试,每次模考我们都把详细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会作的题,怎样书写才能得满分。通过这些题目我们可以了解到哪样知识内容我们掌握了,哪些还没掌握。我们还要研究每个题考查什么东西及问题中涉及相应的知识背景,从理解和记忆上有什么问题,用这样的东西带动我们的复习。?还应该根据每次的模拟考试有一个定位。我们有信心做的,头脑中应该清醒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要学会放弃。太不执著,或者太执著都不行,有的问题根本就不会,老师讲了之后还是模糊就不应该作为主攻方向。最后阶段不要盲目的做太多的新题,一定要重视改错,把练过的题目落实下来,如果盲目的做了很多题,但是没有落实是很可悲的。我们可以算笔账,经历一年的复习大概要做两三千的题,如果做2400道题,为高考做准确就非常充分了,高考只考12个题,我们练200才考一个。以往的考生为什么没有考好,就是我们只练题而没有落实好。 四、依据模考:每20天一次模考,
每周1套学科内综合训练:
60分钟完成
训练时间利用晚自学 每周1套理科综合训练:
150分钟完成,
利用周六下午时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学习的时候出现偏科但是答题的时候不要偏科,我们是以总分获胜的,不要介意是哪一科,要充分的利用这150分钟的时间拿分。
要注意答题顺序
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提高运算的一次成功率
学会放弃
要注意解题技巧规范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I卷为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计126分。其中生物6道题(单项选择题),化学7道题(单项选择题),物理8道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
第II卷由物理、化学、生物三种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物理、化学、生物各科选考内容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物理4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化学3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生物2个选考模块,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均不得跨模块选做。
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各学科的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宁夏理综试卷的结构答题顺序在最后的时间里学生通过大量的模拟练习已经总结应试的经验和教训,是分科答,还是顺着答,每个人要总结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我们给学生的建议是顺着做,理综试卷前面是选择题,生物、化学、物理,从思维难度来说就是这样的顺序。大题里面是物理、化学、生物的顺序。我们建议考生按顺序做,一般来说命题人要把相对容易的题放在前面的位置,难题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选择题比较容易的放在前面,难题放在后面,计算题也是一样的。但是选考题相对容易,我们建议学生先做选考题,把各科最后一个大题放在选考题后面,一般来说,分值和时间不成比例,越接近满分的位置,得分的效率应该越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理综考试时间150分钟,大体上生物需35分钟,化学需45分钟,物理需70分钟;Ⅰ卷需40分钟,Ⅱ卷需110分钟。
对于选择题来说,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一般生物用5分钟,化学10分钟,物理25分钟。这是因为选择题相对容易。因为每道题分值大,学得好的同学也不要少于40分钟,程度差的学生可多用点时间。
对于非选择题, 时间控制在110分钟左右。物理要45分钟,最后一题有困难就先做第一问。化学35分钟,生物30分钟左右。考生还要注意,试题是有梯度的,一些题目前面一两问容易上手,后面的问题比较难,那前面的一两问一定要答,该得分的题目不要失分。当然,如果遇到特别难的题目可以做好标记,暂时放弃,等有时间再做。提高运算的一次性成功率高考做题时,什么都不要想,只管做题就行,力争只要会做的题就一定要拿分。要追求成功率(做对、做完整,得满分)、不要盲目追求做题数量和做题速度。争取一次性完成,一个题如果做三遍三个结果,就得放弃了,因为别人已经做了3个题了。由于高考时间很紧,几乎没有时间回头检查,不能等着最后重新演算检查。检查考题时,考生最好重点检查最开始做的选择题。因为才开始考试时,考生还未真正的进入状态,所以出错的机会很大,因此要多检查,其他需要检查的考题,考生如没有100%的确认,还是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学会放弃 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和模拟成绩,为自己设定可以达到的分数目标,并把这种目标落实到每一种题型。比如说你平时考试物理就是90分左右,如果最后一个题最后一问难,我就彻底不要了,选择题有一个难也不要了,实验题有一个难也不要了,还有80分左右呢。你自己一定要冷静,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评判。每年阅卷的时候都会发现很多考生的卷子每个题都答了,答的都不着边际,都不能得分,对属于你的坚决不要丢分,不属于你的不要过多的纠缠。不纠缠不等于不答题。比如有的选择题特别难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蒙个答案就走,如果想半天还是蒙个答案,就不如不想就蒙个答案。高考考场上不要期望超常发挥,达到正常水平发挥就很不错了。要注意解题技巧规范对于实验题,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如游标卡尺、螺测微器的读数。实物连线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画(有利于修改);设计性实验重在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联想有关实验原理。用“学过的实验方法”“用过的仪器”进行新的实验。一定要注意 “三个原则”,即安全、准确、方便。
对于计算题,命题者的说法是题目出得入手容易深入难,每个学生都可以入手做,但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这个题不同的位置,不见得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头,这个时候答题的技巧就很重要。你应该擅长把大题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处理。尽量列分式不要列综合式子,这样就把比较复杂的问题化解了。为了叙述方便,现以下面简单的题为例说明解计算题需要注意的几点:例:物体质量为m=1.0kg,置于水平面上,在F=6.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经过x=0.5m时的速度。
①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要“ ”不要“ ”
②要原始方程不要变形后的方程,要原始方程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
要“ , ”,不要“ ”
③要方程不要公式。
公式“ ”阅卷时没分,只有方程“ ”得分。
④如果题目没有特殊要求,计算结果一般取2至3位有效数字,不要取1位或多位有效数字。计算结果是近似值时,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表示(文字式的系数是可以的)。如“ m/s”“ m”。
⑤物理量要尽量用题中的符号,自设符号要说明含义。文字式作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该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达式中含有未知量或中间量时,即使前面已经求出了,也视为为运算没有结束,不给答案分。
⑥矢量取负值时应该说明负号的意义,以“-55m/s2”“-2m/s”作答案是不妥的。
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思维程序应该是: 形成 抽象 找出 确定 确定 解方程 物理判断
解答物理习题的思维操作规范:
整体把握、仔细探究
①仔细审题,抓住关键。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过程,画出草图,找到特征。④寻找规律,列出方程。⑤推导结果,讨论意义。 1、“神舟七号”飞船
【例1】9月27日,航天员翟志刚开启轨道舱舱门,穿着我国研制的“飞天”航天服实施出舱活动, 他接过刘伯明递上的五星红旗挥舞摇动, 随后他朝轨道舱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安装处移动,取回样品递给航天员刘伯明, 在完成各项任务后翟志刚返回轨道舱, 整个出舱活动持续时间25分23秒, 此时神舟七号在离地高度为H =3.4×105m的圆轨道上, 求在这段时间内航天员绕行地球多少角度? (地球半径为R =6.37×106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附录:热点关注2、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位日本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分别发现了亚原子物理学中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以及发现有关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成果对探索物质世界存在之谜有着重大的意义.
现代物理学理论认为,在10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时应同时产生同等数量的粒子与反粒子,科学家并未在现今宇宙中找到与大量物质等量的反物质. 1973年,小林诚和益川敏英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夸克的反应衰变速率不同. 他们还预言存在6种夸克,在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提出预言之初,科学家只发现了3种夸克,1995年,6种夸克都被发现. 2001年,日本和美国科学家确认了由夸克构成的正反粒子——B介子和反B介子的“CP对称性破缺”现象.
【08山东理综卷】23.(12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两位发现“巨磁电阻”救应的物理学家。材料的电阻随磁场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若图1为某磁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其中RB、RO分别表示有、无磁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磁感应强度B,需先测量磁敏电阻处于磁场中的电阻值RB。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磁场中该磁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磁敏电阻及所处磁场已给出,待测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约为0.6~1.0T,不考虑磁场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
提供的器材如下:
A.磁敏电阻,无磁场时阻值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
C.电流表,量程2.5mA,内阻约
D.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不计
F.开关S,导线若干(2)正确接线后,将磁敏电阻置入待测磁场中,测量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求出磁敏电阻的测量值RB= ,结合图1可知待测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B= T。
(3)试结合图1简要回答,磁感应强度B在0~0.2T和0.4~1.0T范围内磁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规律有何不同?
(4)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了图3所示的磁敏电阻在一定温度下的电阻-磁感应强度特性曲线(关于纵轴对称),由图线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3、铁路大提速
考点链接:
提速列车的速度、加速度计算涉及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利用光电脉冲测量动车组火车车速和行程涉及匀速圆周运动公式;
高速列车通过弯道时的安全问题涉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向心力计算;
大提速后的列车的功率、能量的计算;
提速列车的速度、加速度的测量涉及物理实验原理; 4、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
考点链接:
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涉及能量守恒定律;
生产、生活上的节约用电, 涉及电路控制等知识;
远距离输电如何减少能耗, 涉及交流电等知识;
净化大气环境, 利用静电除尘, 涉及电场等知识;
测量污水排放量, 涉及污水中正、负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等知识;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将二氧化碳送入海底, 涉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参量变化等 知识. 5、宇宙探究
考点链接:
宇宙探究涉及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环月卫星绕月球运行的速度、加速度涉及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等知识;
火星、土星等行星环绕太阳运动, 涉及向心力公式、开普勒第三定律等知识;
银河系总质量、银河系中恒星数目、宇宙大小的计算涉及万有引力等知识;
宇宙中的黑洞的计算涉及能量守恒定律;
宇宙中中子星、暗质密度的计算涉及密度公式;
宇宙中类星体不解体的条件涉及离心运动等知识. 6、大型强子对撞机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近日开始运转,这是人为的最高能量粒子对撞. 全面启动后, 创造出与宇宙大爆炸万亿分之一秒时类似的状态, 最有可能发现的是希格斯玻色子(这个基本粒子是万物的质量来源), 还能发现暗物质、超对称粒子等.
考点链接: 微型黑洞质量、能量的计算――涉及爱因斯坦质能公式;
强子加速的最大能量、所需高频交流电压频率――涉及回旋加速器原理;
探究强子对撞后的温度――涉及能量守恒定律.7、关注2008北京奥运和体育竞技
考点链接:
水上运动中的跳水; 帆船、赛艇、滑水板比赛;
举重; 球类; 径赛; 田赛.8、重要的物理现象或史实跟相应的科学家8、重要的物理现象或史实跟相应的科学家能级图9、氢原子光谱10、光电效应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
1、存在饱和光电流
2、存在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
3、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
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解释课件147张PPT。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牡教研院.高中部 宋鹏提纲一、形式及政策要求
二、高考题特点
三、备考战略问题
四、备考战术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1、形式我省2010年的高考为新课程下的第一年高考,与老课程下的高考有一定的区别,有些区别还很大。教师要研究这种区别,以便很好的指导教学。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1、形式我省2010年的高考延续宁夏07、08、09年的模式。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1、形式先进入新课程的江西、山西、天津以及海南、山东、广东、江苏、宁夏。他们的高考为以后的课程改革和高考积累了经验。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1、形式2010年及以后,自主命题的省份不在扩大,我省等一些省份都统一由国家统一命题。
由于宁夏的高考模式被多数地方认可,所以国家按宁夏模式命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1、形式宁夏经过07、08、09三年的高考,总结了很多的经验,更消除了很多的不足,命题经验已经很成熟。特别09年的命题,质量很高,反响很好。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虽然我省2010年《高考大纲》和《考试说明》没有出台,但新课改后的高考命题思想和形式不变,所以宁夏近三年的关于高考的文件和高考试题,特别是其2009年的《考试说明》和高考题,是我们2010年高考的重要参考。 1、形式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我省现在出台了一个《黑龙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个文件是为了指导现阶段教师的教学和为以后制定《高考说明》做铺垫,而且这个文件主要是参照了宁夏2009年的高考情况制定的。 1、形式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2、政策要求一、形式及政策要求说明 考纲 课标上位的:国家的《课程标准》中位的:国家的《高考大纲》下位的:国家或地方的《高考说明》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要多关注的是《课程标准》。
对于高考命题人,具体的依据是《高考说明》,所以进入高三的复习备考阶段,任课教师在这个阶段主要研究的是《高考说明》和高考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我省高考方案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二、考试评价模式
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国家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模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普通高中综合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进行评价……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四、招生录取
(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二)普通高中应届学生报考本科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录取院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达到10个C级及以上,报考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高职(专科)院校及体育、艺术院校(专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不做统一要求。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实行自主招生的重点高校可在高校自主考试基础上,自行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
(五)探索试行高职(专科)院校以国家统一考试为基础,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选拔录取方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
附件:考试范围
……
物理
必考范围:必修1、2和选修3-1、3-2。
选考范围:选修3-3、3-4、3-5,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三选一)。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 关于省高考方案要理解:
1、“三选一”的模式。
2、选考范围的三个模块基本是平等的。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关于09年宁夏的《高考说明》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关于09年宁夏的《高考说明》在能力要求上的变化:
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关于09年宁夏的《高考说明》②在分析综合能力表述中增加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要求。
③在实验能力中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主要包括:
⑴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⑵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⑶简单的设计性实验。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一、形式及政策要求2、政策要求关于09年宁夏的《高考说明》 此高考说明内容很多,也不是需要教师都能记住的,它的用处就是指导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教师一边翻看它,一边研究它,一边去备课。浏览一下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二、高考题特点(09年宁夏高考题特点)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二、高考题特点 “理综”试卷包含理、化、生三科内容,分成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都是必考题,卷Ⅱ的前部分是必考题,后部分是选考题。卷Ⅰ为 “客观题”,其中的物理题都是不定向选择即所谓的“多选题”。卷Ⅱ为所谓的“主观题”包括填空、实验、综合计算题等。 09宁夏高考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二、高考题特点试卷很“人文”,其中明确注明“必考题”和“选考题”,而且“选考题”都注明是哪个学科的哪个模块内容的题。选考题的每一个题分两个小题,这两个小题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跨题做。09宁夏高考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二、高考题特点理综卷中物理110分,其中必考题95分,选考题只占15分(5分的一个小题和10分的一个小题)。2009年宁夏的试卷全卷理化生共41个题,其中物理共16个题(12个必考题、4个选考题选,因为当年宁夏的选考题为“四选一”)。 09宁夏高考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二、高考题特点从难度上看,和以往老课程下的高考没什么区别,难、中、易的比例大概为2:5:3。这里要强调的是:难题和中等题都分布在必考题中,选考题基本都是比较简单的题。 浏览一下09宁夏高考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1、不可有压题思想 在复习中,要把精力放在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做历年的高考题,特别是做2009年宁夏的高考题,很有必要,但要在做题中领会高考命题思想和熟悉高考题特点,考察自己能力和水平,查漏补缺,而不是压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1、不可有压题思想 高考的命题,“主干知识”年年考,“非主干知识”轮流考。就是年年考的主干知识,出的题也绝不能和以往的高考题雷同。命题人的主要想法之一,就是避免被别人压准题,更要避开往年高考题的原型。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1、不可有压题思想 教师研究高考题,主要任务是读懂命题人的“心声”
教师还要读懂自己的学生。
要重视“成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1、不可有压题思想 09年全国试卷(包括2卷)和宁夏07、08、09三年的试卷,应该作为主要的参考,最好让学生都做。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2、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干知识上 选考内容只占15分,占总分数的13.6%,且难度相对较低。所以应该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必考内容的复习中,必考的内容都是物理的主干知识。所谓的“主干知识”,就是必考的四个模块内容。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2、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干知识上 对于“非主干知识”,在精力紧张的情况下,能把握在最基础的程度即可,不用做拔高式的练习。而要抽出主要精力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或加大力度对主干知识进行拔高训练。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2、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干知识上 例如:宁夏09高考 (当年还有“物理2-2”的内容)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2、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干知识上 力学和电学的主干和基础主要体现在新课程的必考内容中。从全国新课程物理考纲和宁夏以及全国近三年来的新课程考题和全国卷可以看出,它所占有的比例在86%以上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再加上“体验式”学习的提法。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理念,是在不断总结高考经验中提出来的,只有用“探究、体验式”的方式来学习,才能应对现在的高考。09年的《考纲》中对学生的五种能力要求中,加上了“探究问题的能力”。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物理学科,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探究中不断的思考才能获得,即所谓的“自悟”,而单靠听老师讲是不行的。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再者,自身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中所得出的感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最能针对自身问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最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该做的实验,学生必须自己动手亲自做。现在设计实验或者改装实验的题较多的出现;做习题时,一定自己先做,之后再听老师的总结或点拨;对一些定理、定律内容,一定是学生自己再独立的推导或归纳一遍。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现在高考题,与平时的教学思想和方法,相关性越来越大。
创新能力从哪考,几乎是从实验的“设计”和“改装”中考。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78年恢复高考)知识立意
(90年后)能力立意
(2000年后)问题立意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3、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 例如:宁夏09-23题 宁夏09-16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4、要重视联系实际的问题 联系实际,是一种习惯。
老师经常这样做,会影响学生建立这种习惯。
在观察实际中“出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4、重视重视联系实际的问题 例如前面提到宁夏09的16题和23题
再如宁夏09-24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意义:
1、激发兴趣、产生快乐**
2、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必要工具
3、提升抽象思维能力
4、提高综合素质,使人崇高起来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什么是思想方法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例如“隔离法”,是处理物理问题中常用的重要思想方法。其中用到了“凸显对象、淡化其它”的思维技巧,把“研究对象” 从问题中突出出来,把“其它外围”的东西淡化或者滤掉。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物理问题的处理,最关键的是:
1、选准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过程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画图时,用白色的粉笔画“研究对象”,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画“其它外围”的东西。也有的教师,干脆只画“研究对象”,“其它外围”的东西一概略去不画。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所谓的思想方法,是指在处理物理问题中所用到的具有条理性、抽象性、解析性、技巧性的思维方法与技巧。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思想方法本身,是主观的,带有很大的个性倾向,与个人的风格和思维习惯相关,可以个人独创。但一些好的思想方法,被多数人认可,可以共享。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思想方法问题举例 :
微元法与极限法 隔离法
忽略次要因素思想 理想化模型
代换法 比值定义法
物理规定 图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什么是物理哲学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如“物体的运动不用力来维持”,这不单单是知识性问题,它涉及到人平时生活中的观念甚至是处事哲学。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不懂物理的人,往往被错觉所左右,象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伟人都如此。就是现在的学生,并不受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影响,但却有亚里士多德一样的认识。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所谓的“懂物理” ————懂的是物理哲学。
不要教了三年,教出一帮不懂物理的人。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所谓的物理哲学,是指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深刻性而打造出的人的思考问题的观念和逻辑定式,甚至是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说到哲学的概念,绕开学术上深奥的解释,通俗的讲,其实就是指人所信奉的某种观念。
物理哲学,是人的意识对客观实际的正确反应,它具有客观性。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5、重视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的渗透物理哲学问题举例 :
参考系的平等性 热学的定律
机械功的引入 守恒思想
作用反作用的平等性 力的物质性
分运动的独立性 狭义相对论
矢量叠加 辨证法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6、以学生为主体在做题的难度上、复习内容的难度上、复习的内容范围上,都从本校的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不要拔苗助长
不要耽误学生的发展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极端地强调和追求教学中的直观性、形象化,是不冷静的、片面的。 高中物理需要抽象和理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以“演绎推理”为主线的大量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高中物理需要把本来的形象思维进行抽象。高考题中很多涉及到抽象思维的考核。这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工具,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的法宝,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例一、把V-t、x-t、Q-t、F-t、U-I、P-V等图像抽象为Y-X图像。
例二、由x-t图像的斜率是速度, V-t图像的斜率是加速度出发,去问a-t图像的斜率是什么?
例三、要问:求出斜面上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负值是什么意思?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例如宁夏09卷20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例如宁夏09卷20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大于0而小于1的数。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在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从0逐渐增大到9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再如09宁夏21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三、备考的战略问题 7、多做“形象思维抽象化”的训练A.F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
C.F的功率减小
D.F的功率不变 再如09宁夏21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1、加强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我们不能耗费我们的精力给学生补数学知识。
但那些数学不差的学生,不会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训练。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高考时,没有老师的提示,没有同学的讨论,是完全“无助”的独立进行。
高一、高二多“讨论”多“合作”
高三要多“独立思考”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入高三离高考越来越近。
在做一个综合性的大题时,最好掐时间、完全正规的独立进行。特别是临近高考的模拟训练,更要独立完成。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锻炼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锻炼学生独立的自学能力**
锻炼学生独立的分析问题能力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学生(老师)中普遍存在着“轻来龙重去脉”的现象——不管公式是怎么来的,不管定理、定律是怎么形成的。但却非常重视能否做题,做难题。结果总是“觉着明白,就是不会做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我们常说的“深入浅出”,其中的“深入”,就是深入理解知识的“来龙”,彻底弄明白公式、定理、定律的导出过程或形成的道理。
要翻过来调过去的推导“怎么来的”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在“来龙”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和物理哲学,搞清楚“来龙”才能站的高,才能居高临下的看清问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浅出”,就是做任何题时都感到那么那么的简单、那么那么的容易。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只有深入才能浅出”。
如果说学生反复出现不会做题的现象,那还是在“来龙”上找原因。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纯属考察“来龙”的题,在平时就应该重多训练。
高考题中有一定比例的题就是专门考察“来龙”的。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09高一模块考试7题:某物体由确定的A点运动到确定的B点,某同学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求出了重力的功为400J。针对这400J重力的功,有如下四位同学的议论,你认为错误的一项是: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A.初、末位置一定,重力的功就一定,就是400J
B.对,即使运动中存在另外的拉力做功,也不影响重力功的大小
C.嗯,就是运动中出现摩擦力做功也没关系,重力的功还是那么多
D.不一定吧,若物体沿不同路径运动的,重力的功就不同了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第16题:物体自由下落,空气阻力不计,求其下落一段高度时的速度大小,可用动能定理列方程mgh=mv2/2(1式),也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mgh=mv2/2(2式),结果列出的两个方程完全一样。但是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A.1式中的“mgh”是功,2式中的“mgh”是能
B.1式中的“h”是过程中的位移,2式中的“h”是那一状态的相对高度
C.1式中不可把“mg”分出来单独看,2式中的“mg”可单独看成是一个量(力)
D.两式中的“mv2/2”意义相同,都是物体末状态的动能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08高一模块测试13题:关于公式x=v0t+at2/2,下面有四项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再根据v=v0+at,可推出x与t的比为∨=(v+v0)/2。这说明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过程的平均速度,就是其初、末速度的中间值;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B.上面A项的结论只适用于“匀变速”情况。否则,过程中间的速度情况不确定,还可能复杂多变,而只取v和v0二者算出的中间值来代替平均速度,显然不合理;
C.这个公式是x关于t的二次函数,若根据时间t求位移x,往往求出的解是两个,注意把不合题意的舍去一个;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3、处理好“来龙”与“去脉”的关系
D.把“变速”问题,用很多小段的“匀速”来代替,即“无限小”分割法,也能分析出v-t图像下那梯形的“面积”是位移。通过推算这个“面积”,可导出此位移公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几次高一的“模块测试”中反应学生不会审题,从高考的分析来看审题问题也显得很突出。
——问题很严重!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审题之后能否做出来另当别论,但很多学生在审题这一关就被卡住了。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现在的高考题,在题干部分叙述的很多,信息量很大,能否读懂题,能否归纳清楚里面的已知条件,确实成了非知识性的软难点。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第一,是情境转换的过程,即把题中描述的“自然情境”转化为“物理情境”。
情境转化了,已知条件就明了了。
举例说明,如2009年的宁夏卷的24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09宁夏卷24题:
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m/s2)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此题看似复杂,但把它转化成物理情境却很简单:
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在水平面上直线滑动30m而停止。前段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后段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004。求后段的距离。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有些题,直接给的就是明确的物理情境,尽管题本身有难度,但不需要情境转化,里面的已知条件都很明了。做这样的题,只能单纯的提高解题能力,而不能提高审题能力。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第二,是分析已知条件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进一步的转化。或画图,或用脑分析:分析关键点、分析物理过程的阶段,找出具体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量。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已知条件是解题的依据,不容质疑!如图,带负电的粒子在静电力作用下围绕正电荷做圆周运动。现加上垂直纸面的磁场,粒子圆周运动,半径r不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我们不用质疑:“加了磁场,r怎么不变呢?”
r不变自有它不变的道理,这不是考生在考场上耗费时间琢磨的事情。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再如2009年的全国2卷(我省用此卷)的第15题: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不能去质疑“哪有这样的相互作用啊?”
本题绝不是考“相互作用”的,而是考“动量守恒定律”。即便实际中找不到这样规律的相互作用,但可作为一个“物理模型”。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4、过好审题关 总之,对于审题,应该当作一个专题对学生进行训练。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高考,在某一范围内的学生之间,拼的不是“会不会”,而拼的“认不认真”和“规不规范”。
不同的会议,不同的专家,都强调这个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平时要养成规范的习惯。
第一,解答综合计算题,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有“因为”、有“所以”,也就是说解题的步骤要步步严密合理,得出的每一步结论有它的依据。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例如:
升降机匀速下降,证明升降机里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其自身的重量。
(此题一多半以上的学生做不好)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因为
G=F(二力平衡)
F=N(牛三律)
所以
G=N(等量代换)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第二,解题中首次出现的表达式,要出自定理、定律及定义的原始形式,不能把“变了型”的“不被公认”的式子直接拿出来用。用“官方”的,不要用“民间”、“土造”的做依据。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变了形的,或者某个个人创造的结论叫做“二次结论” ,它是不能直接拿出作为依据的。
举例说明,2009年全国2卷(我省用的)第26题: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石油密度远小于ρ,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
(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PQ=x,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的范围内发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δ与kδ(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径为L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先 “审题”进行一下情景转换:
如图,在地面P点下d深度处有一体积为V的空腔(地面下岩石的密度均匀为ρ,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由于空腔的影响,地面上距P点X距离的Q点处重力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减小了多少?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2)若V与d未知,而只探明:空腔正上方P点处重力加速度的减小恰为最大值kδ(k>1),在距p点X=L 的Q点处重力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减小为一般值δ。那么V与d各为多少?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时间关系只看第一问,如果这样解:
用补偿法(有的叫填充法)有:
Δg=(GM/r2)sinΦ。
带入其中的:
M =ρv,r=(X2+d2)1/2, sinΦ=d/r。
整理得:
Δg =Gvρd/(x2+d2)3/2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结果正确。但是这样解是要被扣分的,里面有两处直接用“二次结论”的地方。
第一,直接写g=G M/r2是不可以的,哪有这样的公式?这个式子虽然正确,但它是个需要推导或证明的“二次结论”。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在忽略地球自传的情况下,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即:
mg=GMm/r2,其中消去m才得出
g=G M/r2。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第二,对 Δg=G M /r2还得进一步进行说明。
所谓的补偿法或填充法,是不被公认、没写进教材中的“民间”方法,不能拿来做解题的依据。在解题中有必要的推理或证明才行。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正确的解法应该是:
设地面Q点处有一小物体质为m,忽略地球自传,有空腔时受引力为mg1,无空腔时受引力(正常值)为mg。根据力的合成知识,只在竖直方向上考虑,应有:
mg= mg1+(GMm/r2)sinΦ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消去m并移项有:
g-g1=(GM/r2)sinΦ,
而g-g1=Δg,则:
Δg=(GM/r2)sinΦ,
接下来按上面那样解即可。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再如:
斜面上物理平衡所列的方程
mg=Ncosa+fsina
Nsina=fcosa
就不如写成
mg-Ncosa-fsina=0
Nsina-fcosa=0
现在新教材上都规范了。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5、规范解题 总之,解题的依据必须是定理定律的原型或公式的原型,步骤严密、有理有据的解题。坚决避免用自己创造的、不被公认的“土办法”作为解题依据。 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 关于“相对论”教学的把握四、备考的战术问题补鞋匠和店员都能弄懂。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关于“相对论” 不要太深究,恰当的控制,防止学生走火入魔,特别越是头脑反应快的学生。
主要结论弄准确即可:同时的相对性、时间的相对性、长度的相对性、质量相对性、速度叠加、质能关系。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在物理哲学上定性的多渗透。这里包括:“牛顿理论与相对论的关系”、“相对性思想”、“质能关系”。
教师要高于学生的话,再拓展3点:关于“相对论”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这里要注意两个系是不对称的、不平等的:
第一,“动钟变慢”说法的得出,是立足一个坐标系(静系、实验室系),描述另一个坐标系(动系、固连系)。
“一个是参考系,另一个不是参考系!”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第二,进而,S中要放的是两个事先校准的钟,而S0中是一个钟。
第三,“A、B两个钟已被校准,以及C钟与A擦肩而过瞬间校准”的事实,是S系中认可的,S0中不被认可。在S0看来, S中的两个钟一开始就没校准。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这里就涉及到“相对性思想”——事件是客观的,对同一个客观事件的测量,不同的系,立足点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则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测量结果,所表述的“语言”不同,“法理”不同。 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若要反过来,B钟也相对C钟运动,要得出B相对C钟变慢的“动钟变慢”的结论,必须在S0中放两个事先校准的钟才可。此图得变一下。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这样,S0中是两个钟,是“实验室参考系”,立足S0,考察S(固连系)中的一个钟,如图,问题不是很难,同样是“动钟变慢”的结论。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注意“动钟变慢”的两个步骤:
前提:立足一个系,校准三个钟。
结果:动钟变慢了。
若在动系上测量,他就需要立足在他上,认为他是不动的,在他面放两个事先校准的钟才可。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他们的说法都对。这里的关键是他们各自的立足点不同,各自依据的不同“前提” 。甲:我看你动,你的钟变慢。
乙:哼,我还看你的钟慢呢。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他们各自的前提,只在自己立足点上才有意义。
换了立足点测量,感到那个前提非常的荒谬。
没有“相对某一参考系”的话,就别说“时间多少、长度多长,质量多大”!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如果两个系都放两个钟,不是就解决了吗?其实不然。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把两个系的四个钟都校准且两个系都认可,无论如何都是做不到的。
在S0系测量四个钟都校准的事实,S系认为怎么把钟调的乱七八糟的啊。反之亦然。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也就是说,不同的参考系,有不同的“法理”,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了同一个客观事件。
能否找到一个公正的参考系,找到公正的“法理”呢?
回答有两条:
第一,找不到!第二,也没必要!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 “动钟变慢”所引申的一个道理:
立足在某一参考系中测量,同样的客观事件,运动着的要比静止着的进展缓慢。
(单摆、化学反应、细菌繁殖)关于“相对论”①“动钟变慢”问题。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②异地两钟的校准办法关于“相对论”这种校钟方法,显然要立足某一参考系,只在此参考系上被认可。ABO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②异地两钟的校准办法关于“相对论”ABOABO同时的相对性,又说明了前面的道理。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③对“时间相对性”的理解关于“相对论”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应有:X0=ct,X= ct。(实际上,同样一个X的值,在两个不同参考系中的测量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先不去管它)
明显看出X0≠X,即“ct ≠ ct”,但按传统观念,感觉是两个光速c不同,不可能两个时间t不同。关于“相对论”③对“时间相对性”的理解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但遗憾的是光速相同。所以只有另辟思路:
对同一个客观事件的发生过程,两个不同参考系所测量的时间不同!关于“相对论”③对“时间相对性”的理解2010年我省高考形式及备考策略四、备考的战术问题两同地点不同时刻事件,在另一参考系上测是两不同地点事件。
两同时刻不同地点事件,在另一参考系上测是两不同时刻事件。 关于“相对论”③对“时间相对性”的理解谢 谢明确方案,研究考纲,吃透考点,逐步达标
——高三复习备考实施意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高中部 武钢
(2009年8月)
(一)我省的高考方案
黑龙江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通知》(教基〔2003〕21号)、《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和《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黑政办发〔2007〕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综合改革、功能互补、积极稳妥、科学有效的方针,立足于坚定不移地推进素质教育,立足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公正、安全,统筹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高中课程改革,统筹国家统一考试改革与高中综合评价改革,统筹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与高校选拔人才相适应的综合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元评价、多样录取相结合的评价选拔制度,进一步适应国家对培养各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殷切期待。
二、考试评价模式
实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国家统一考试与普通高中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模式。
“3”是指语文、数学(含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三个科目。
“文科综合”考试内容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考试内容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普通高中综合评价”包括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十一个考试科目,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综合实践活动考查;综合素质评价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三、科目设置与命题考试
(一)科目设置
考试科目设置按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分为文史类、理工类、体育类、艺术类。
文史类:语文、文科数学、外语、文科综合。
理工类:语文、理科数学、外语、理科综合。
体育类: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体育专业课。
艺术类: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艺术术科。
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三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外语考试包括听力部分。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应参加由省招考办统一组织的外语口试。
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朝鲜族考生语文科目考汉语文和朝语文;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蒙古族考生语文科目考汉语文和蒙语文。
(二)考试时间
语文、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150分钟;数学、外语各120分钟。
考试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当年统一考试时间为准。
(三)命题
1.命题依据
我省使用国家统一命制的试题。命题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课程标准实验2010版)》。
2.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为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考试内容包括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选考内容依据《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和《关于黑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调整意见》的相关要求确定,考生在规定科目中任考一个模块(专题)的内容。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目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外语、思想政治、汉语文和蒙语文不设选考内容。具体内容见附件。
3.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各150分,其中外语包括听力30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300分,其中文科综合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理科综合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总分为750分。
4.试卷结构
各科考试试卷分卷Ⅰ、卷Ⅱ两部分。卷Ⅰ是选择题,为必考题;卷Ⅱ是非选择题,含必考题和选考题。外语、思想政治、汉语文和蒙语文全部为必考题。
四、招生录取
(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信息纳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参考依据,综合评价信息要以文本形式提供给录取院校,装入新生档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学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普通高中应届学生报考本科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录取院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要达到10个C级及以上,报考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高职(专科)院校及体育、艺术院校(专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不做统一要求。
非艺术、体育学习领域中有特殊专长的普通高中应届学生,经鉴定、批准,报考各类普通高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不做要求。
往届生及其他考生的报考录取办法按现行招生工作规定执行。
(三)符合普通高校招生照顾政策,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习态度与能力”或“运动与健康”获得A等级(运动与健康获得A等级的学生还需参加省招考办统一组织的体育测试且达标,体育类考生不享受“运动与健康”的加分政策)的普通高中应届学生,按国家规定加分投档。
(四)积极探索重点高校以国家统一考试为基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和高校自主考试相结合的评价选拔机制。
实行自主招生的重点高校可在高校自主考试基础上,自行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级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
(五)探索试行高职(专科)院校以国家统一考试为基础,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选拔录取方式。
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专科)院校要探索实行单独招生录取方式。由招生院校自主规定考试科目(原则上不少于三科,其中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为必考科目)、自主命题考试、自主招生录取。
省内部分高职(专科)院校设置的适应当地经济建设的相关专业可采用国家统一考试部分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成绩相结合的录取方式。逐步实行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录取方式。
附件:
考试范围
语文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
选考范围:“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选考一类文本的内容。
汉语
考试范围:《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
朝语文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
选考范围:《诗歌散文欣赏》和《小说欣赏》,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蒙语文
考试范围:《东三省蒙古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
数学
理科数学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和选修系列2中的2-1、2-2、2-3。
选考范围:选修系列4中的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考生选考一个专题的内容。
文科数学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和选修系列1中的1-1、1-2。
选考范围:选修系列4中的4-1《几何证明选讲》、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选讲》,考生选考一个专题的内容。
外语
英语考试范围:
1.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和选修6、选修7、选修8。
2.听力考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八级目标要求。
俄语考试范围:
1.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和选修1-1、1-2、1-3、1-4。
2.听力考试:《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七级目标要求。
日语考试范围:
1.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必修5和选修6、选修7。
2.听力考试:《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
六级目标要求。
文科综合
思想政治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时事政治(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历史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
选考范围: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地理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有关内容。
选考范围: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理科综合
物理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和选修3-1、选修3-2。
选考范围:选修3-3、选修3-4、选修3-5,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化学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和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
选考范围: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生物
必考范围:必修1、必修2、必修3。
选考范围: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考生选考一个模块的内容。
我省方案的要点归纳
1、指导思想:高考与课改衔接
2、考试评价模式:
3+文综/理综,与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
3、考试与命题:除外语、政治、地理外均有选考内容
4、招生录取:10 C线,A等加分投档,往届生……
(二)新课程考纲简介及新旧考纲对比
▲新课程 高考大纲(09)
Ⅰ考试性质 ……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OO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课程标准实验省区2009年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综合能力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5、实验与探究能力
原考纲叙述
新考纲叙述
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 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选考内容各有4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2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但不得同时选择模块2 -2和3-3。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见表2和表3。考虑到大学理工类招生的基本要求,各实验省区不得削减每个模块内的具体考试内容。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表2、表3中用数字I 、Ⅱ标出。I 、Ⅱ的含义如下:
I 、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丁 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
表1 高考总体范围(模块与主题)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物
理
1
质点的直线运动
相互作用与牛顿定律
选
修
3-3
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
固体、液体和气体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
物
理
2
机械能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选
修
3-4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光,相对论
选
修
3-1
电场
电路
磁场
选
修
3-5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选修
3-2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
选修
2-2
力与机械
热与热机
▲高中物理学科关于“我省2010高考(理综)与原高考(理综)的总体比较”
比较项
原高考
我省新高考
考
纲
考
纲
范
围
|
物理
分支
领域
含盖物理学中“力、热、电、光、原”五个分支领域。
除含盖原来的五大分支领域之外,选考部分还增加了相对论(属于近代物理内容)的初步知识。
知
识
点
所涉及的知识点共计111个(每个知识点对应于一类要求“Ⅰ”或“Ⅱ”),另有实验19个。
所涉及的知识点共计101个(其中不包括选修2-2模块中的10个知识点),另有实验16个(含选考的5个)
能
力
要
求
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综合能力;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5、实验与探究能力
前四方面能力不变,原来的“5、实验能力”变为“5、实验与探究能力”,具体表述有所变化。
选
择
性
所出题目必须全部作答,没有选择的余地。
分为必考模块4个和选考模块3个,从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程度
要求
“Ⅰ”类要求62个,“Ⅱ”类要求49个
“Ⅰ”类要求72个,
“Ⅱ”类要求29个。
考
卷
卷
面
形
式
分为客观选择题的“Ⅰ”卷和主观题的“Ⅱ”卷。
仍分为“Ⅰ”卷和“Ⅱ”卷,但“Ⅱ”卷中又分为“(一)必考题”和“(二)选考题”。
题
型
和
题
量
原来的理综试卷中物理题占12个(8个客观选择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4个主观题,内含1个实验题)。
物理题一共是17个(8个客观选择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3个必作主观题,内含1个实验题;3个选作主观题,从中选1个题)。需要答题的总量与原来持平。
分
值
占理综卷300分中的120分。
占理综卷300分中的110分。
比较后的初步结论
1、从新旧考纲来看,知识点总量没有大的变化,按物理分支领域说,内容略有增加。
2、按照考生实际应答的内容来看,与原来相比大体相当,但考查的知识点有所减少。
3、有了明显的选择性,但使考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增加,考生在读题选择时需要耗用一定的时间,这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和适应性训练。
4、从考纲覆盖知识点所需掌握的程度要求看,比原来的总体要求有所降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具体考试试题的难度一定会降低。这一点并不取决于考纲本身。从近三年的新课程高考试题来看,各省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但总的难度基本上是保持稳定的。
5、物理试题所占分值及其分值比例略有减少。应该说明的是,高考物理分值与物理教学所用的课时不是完全匹配的,不应该以此作为安排物理课时的依据,因为物理课历来是高中学习中最难学的科目,在大学录取中历来颇为重视,这也是中国理科教学及其高考的突出特色。
6、我省的新高考与宁夏的新课程高考题是各省市高考中相对较为简单的高考试题,其中物理试题也是如此,比较适合我们黑龙江省选择。这与原来黑龙江选用的高考试题比较,变化较小,但又有一定的改变,符合高考改革稳中有变的基本原则,有利于与新课程接轨。
2010年,我省的高考试题将与宁夏、辽宁、吉林、陕西、海南的试题相同,由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命制。
(三)新课程考纲物理学科考点分析
▲必考内容范围、要求与简要分析
力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质点
的
直线运动
参考系、质点
Ⅰ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Ⅱ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图像
Ⅱ
出现频率较高
相互
作用
与
牛顿
运动
定律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Ⅰ
出现了“测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Ⅰ
矢量和标量
Ⅰ
力的合成和分解
Ⅱ
共点力的平衡
Ⅱ
出现频率较高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Ⅱ
出现频率极高
超重和失重
Ⅰ
抛体运动与
圆周运动
运动合成与分解
Ⅱ
抛体运动
Ⅱ
斜抛只定性
出现频率较高
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
Ⅰ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Ⅱ
离心现象
Ⅰ
机
械
能
功和功率
Ⅱ
出现频率较高
动能和动能定理
Ⅱ
出现频率极高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
Ⅱ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出现频率极高
万有引力定
律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Ⅱ
出现频率极高
环绕速度
Ⅱ
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
Ⅰ
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
Ⅰ
09年新加进
电学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电
场
物质的电结构、电荷守恒
Ⅰ
静电现象的解释
Ⅰ
点电荷
Ⅰ
库仑定律
Ⅱ
静电场
Ⅰ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
Ⅱ
电场线
Ⅰ
电势能、电势
Ⅰ
电势差
Ⅱ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出现频率较高
带动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Ⅱ
出现频率极高
示波管
Ⅰ
常见电容器
Ⅰ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
Ⅰ
出现频率较高
电
路
欧姆定律
Ⅱ
出现频率极高
电阻定律
Ⅰ
电阻的串联、并联
Ⅰ
出现频率极高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Ⅱ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Ⅱ
09年调为Ⅱ;
出现频率极高
电功率、焦耳定律
Ⅰ
磁
场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Ⅰ
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
Ⅰ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Ⅰ
安培力的计算只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情形
出现频率较高
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
Ⅱ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Ⅰ
洛伦兹力公式
Ⅱ
洛伦兹力的计算只限于速度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情形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出现频率极高
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
Ⅰ
电
磁
感
应
电磁感应现象
Ⅰ
出现频率较高
磁通量
Ⅰ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Ⅱ
出现频率极高
楞次定律
Ⅱ
出现频率较高
自感、涡流
Ⅰ
交
变
电
流
交变电流、交变电流的图像
Ⅰ
出现频率较高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
Ⅰ
出现频率较高
理想变压器
Ⅰ
远距离输电
Ⅰ
单位制和实验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单
位
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小时、分、升、
电子伏特(eV)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
验
与
探
究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徽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 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新教材中未列出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新教材中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新教材中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新教材中是“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出现频率极高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出现频率较高,往往还有游标卡尺的使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出现频率极高
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表3 选考内容范围与要求
模块3-3
主
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分子动
理论
与
统计
观点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
点和实验依据
Ⅰ
以“定性了解”为主
阿伏加德罗常数
Ⅰ
气体分子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
Ⅰ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
Ⅰ
固
体
、
液
体
与
气
体
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和非晶体
Ⅰ
以“定性了解”为主
液晶的微观结构
Ⅰ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Ⅰ
气体实验定律
Ⅰ
出现频率极高
理想气体
Ⅰ
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 和饱和蒸汽压
Ⅰ
09年新加进
相对湿度
Ⅰ
09年新加进
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一定律
Ⅰ
出现频率较高
能量守恒定律
Ⅰ
热力学第二定律
Ⅰ
单
位
制
要知道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包括摄氏度(O°C)、标准大气压。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与
探究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有:温度计
模块3-4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机
械
振
动
和
机
械
波
简谐运动
Ⅰ
简谐运动的公式和图像
Ⅱ
出现频率较高
单摆、周期公式
Ⅰ
受迫振动和共振
Ⅰ
机械波
Ⅰ
横波和纵波
Ⅰ
横波的图像
Ⅱ
出现频率较高
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
Ⅱ
出现频率较高
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Ⅰ
多普勒效应
Ⅰ
09年新加进
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电磁波及其传播
Ⅰ
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
Ⅰ
电磁波谱
Ⅰ
光
光的折射定律
Ⅱ
出现频率极高
折射率
Ⅰ
全反射、光导纤维
Ⅰ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Ⅰ
相
对
论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
Ⅰ
质速关系、质能关系
Ⅰ
相对论质能关系式
Ⅰ
实验
与
探究
实验一: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测定玻璃的
折射率;
09年新加进
实验三: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模块3-5
主题
内容
要求
说明
分析
碰撞与
动量守恒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Ⅱ
只限于一维
出现频率极高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原
子
结构
氢原子光谱
Ⅰ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Ⅰ
原
子
核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Ⅰ
放射性同位素
Ⅰ
核力、核反应方程
Ⅰ
出现频率较高
结合能、质量亏损
Ⅰ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Ⅰ
放射性的防护
Ⅰ
波粒二象性
光电效应
Ⅰ
09年新加进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Ⅰ
09年新加进
实验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四)物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量化分布
一、分值分布比例
项
目
必考内容
选考内容
力学
电学
3-3
3-4
3-5
年
份
分
值
占
%
分
值
占
%
分
值
占
%
分
值
占
%
分
值
占
%
2007
33
30
62
56.36~
15
13.63~
15
13.63~
15
13.63~
2008
42
38.18~
53
48.18~
15
13.63~
15
13.63~
15
13.63~
2009
45
40.9~
50
45.45~
15
13.63~
15
13.63~
15
13.63~
二、知识点与难度分布
2007年
域
考查的知识点
要求
难度
题号
分
力
学
|
必修
1、2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中
14
6
牛顿第二定律
Ⅱ
中
15
6
速度—时间图像
Ⅱ
中
16
6
抛体运动,功能关系
Ⅱ
中
23
15
电
学
|
选修3-1
和
选
选
修3-2
交变电流的图像
Ⅰ
较易
17
6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Ⅱ
中
18
6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Ⅰ
中
19
6
楞次定律(安培定则,涉及直流电路及电容器的知识)
Ⅱ
中
20
6
电势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场力做功)
Ⅱ
Ⅰ
难
21
6
电容器的电容(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Ⅰ
较易
22(1)
5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Ⅱ
难
22(2)
10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难
24
17
2-2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刚体的平衡条件
Ⅱ
Ⅱ
中
30-A
15
3-3
气体实验定律(玻马定律、盖吕萨克定律、气体做功与吸热)
Ⅰ
中
30-B
15
3-4
横波的图像,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振动图像
Ⅱ
Ⅰ
较易
中
30-C
15
3-5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Ⅱ
Ⅰ
中
30-D
15
2008年
域
考查的知识点
要求
难度
题号
分
力学
|
必修
1、
2
速度—时间图像(两车相遇)
Ⅱ
中
17
6
功(涉及F - t图像,v - t图像)
Ⅱ
简单
18
6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中
20
6
实验:测动摩擦因数(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而间接测定)
中
22-(2)
9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Ⅱ
中
23
15
电
学
|
选修
3-1、3-2
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
Ⅰ
中
14
6
欧姆定律;电阻的串并联
Ⅱ;Ⅰ
中
15
6
楞次定律
Ⅱ
中
16
6
正弦交流电的图像(涉及右手定则的应用等)
Ⅰ
中
19
6
电容器的电压、电荷量和电容的关系;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平衡)
Ⅰ
中
21
6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简单
22(1)
6
带电粒子在复合电磁场中运动
Ⅱ
较难
24
17
2-2
传动装置,刚体的平衡条件
ⅠⅡ
中
30
15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玻马定律
玻马定律
Ⅰ
Ⅰ
中
31(1)31(2)
15
3-4
简谐运动;
光的折射定律
Ⅰ
Ⅱ
简单
中
32(1)
32(2)
15
3-5
原子核的衰变;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Ⅰ
Ⅱ
简单中
33(1)
33(2)
15
2009年
域
考查的知识点
要求
难度
题号
分
力学
|
必修
1、
2
有关科学家的贡献
简单
14
6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Ⅱ
简单
15
6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功率
Ⅱ
Ⅱ
中
17
6
滑动摩擦(涉及运动和力关系的分析,相对运动)
Ⅰ
中
20
6
共点力的平衡;功率
Ⅱ
中
21
6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简单
22
4
功能关系(涉及运动和力关系的分析)
Ⅱ
难
24
14
电学
|
选修
3-1和
3-2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中
16
6
电势;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Ⅰ
较难
18
6
楞次定律
Ⅱ
中
19
6
实验:利用传感器设计自控电路,电磁开关
较难
23
11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Ⅱ
Ⅱ
难
25
18
2-2
传动装置;刚体的平衡条件
Ⅰ,Ⅱ
中
33
15
3-3
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实验定律
Ⅰ
Ⅰ
中
中
34(1)
34(2)
5
10
3-4
受迫振动;
折射定律
Ⅰ
Ⅱ
简单
中
35(1)
35(2)
5
10
3-5
光电效应(涉及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综合应用)
Ⅰ
Ⅱ
中
中
36(1)
36(2)
5
10
(五)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一、依然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力学和电学是高中物理知识的主干和基础,它主要体现在新课程的必考内容中。从全国新课程物理考纲和宁夏以及全国近三年来的新课程考题和全国卷可以看出,它所占有的比例在86%以上。
以近三年来的物理力学试题为例,涉猎比较集中的内容有:
运动学——匀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天体的运动;
动力学——牛顿第二定律(包括向心力公式),万有引力定律,功能关系(包括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1、理解并掌握运动和力的关系
(宁夏09-2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术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简解:物块在木板施与的摩擦力(动力)作用下先匀加速,木板也匀加速,a物
(宁夏09-21)水平地面上有一木箱,木箱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 < μ < 1)。现对木箱施加一拉力F,使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设F的方向与水平面夹角为,如图,在从0逐渐增大到900的过程中,木箱的速度保持不变,则( )
A. F先减小后增大 B. F一直增大
C. F的功率减小 D. F的功率不变
简解:速度不变,平衡,则:, ,当tan=μ时,F最小→A正确;
F的功率为:,所以P随增大而减小→C正确。其中涉及利用数学三角函数进行简单的推导。
(宁夏07-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答案:B。
(宁夏08-20)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
答案:A、B。据题知,小球接触小车的斜面,并与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与车有共同的加速度。当加速度向左并达最大时,T=0,对应于小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当加速度向右并达最大时,N=0,对应于小车向右加速或向左减速。
(09年全国卷Ⅱ-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 ~ 0.4 s时间内的v - t图像如下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则物体甲和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1分别为( )
A.和0.30 s B.3和0.30 s
C.和0.28 s D.3和0.28 s
简解:由图像得乙的加速度a乙 = 4 / 0.4 =10 m/s2,对甲和乙从0~ t1过程:1 = a甲t1 = 4 -a乙t1,可得t1 = 0.3 s,a甲 = 10/3 s;因为仅在两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甲/m乙=a乙/a甲=3。故D正确。
2、把握功、功率、能量概念,从功能关系角度解决问题
(宁夏09-17)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 =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 )
A.3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B.3 t0时刻的瞬时功率为
C.在t = 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D.在t = 0到3t0这段时间内,水平力的平均功率为
答案:B、D。
解本题关键是确定3t0时刻的速度v3(在识别图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也可以用动量定理求得)。求3t0时刻的瞬时功率用p3=3F0v3可得;而后可结合功能关系求3t0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mv32/3 t0,最终得出答案。
(09年全国卷Ⅱ-20)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假定物块所受空气阻力f大小不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上升到的最大高度和返回原抛出点的速率分别为( )
A.和
B. 和
C. 和
D. 和
简解:上升最大高度和返回抛出点速率分别设为h、v,据动能定理:上升有 -(mg+f)h = 0-(?)mv02;
上升和下降的全过程有 -2fh=(?)mv2-(?)mv02
二式联立可得到答案为A。
(07年全国卷Ⅱ-20)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 则( )
A. E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
B. E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
C. Ek=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
D. Ek=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
简析:如果不考虑月球的吸引力,当探测器的初动能为W时,探测器刚好到达月球,而当探测器的动能Ek 一些综合性试题中也都含有功能关系的具体应用。如:
(07年全国卷Ⅱ-23)、(07年全国卷Ⅱ-24)、(07年宁夏-23)、(09年全国卷Ⅱ-23)、(09年宁夏-24)、(09年北京-24)、(09年上海-20)等等。
在电磁学基础知识范围内,出现频率较高的有——
3、静电场的基础知识
▲电势差与场强,电场力做功
(宁夏07-21)匀强电场中中的三点A、B、 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长度1 m,D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电场线的方向平行于△ABC所在平面,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4 V、6 V和2 V。设场强大小为E,一电量为1×10-6 C的正电荷从D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W,则( )
A. W=8×10-6 J,E >8 V/m B. W=6×10-6 J,E >6 V/m
C. W=8×10-6 J,E ≤8 V/m D. W=6×10-6 J,E ≤6 V/m
简析:A正确。因为电势从A→B应该是均匀降低的,则=(14+6)/2 V=10 V,则UDC =10-2 V= 8 V,所以:
W = qUD C=1×10-6×8 J= 8×10-6 J;据各点电势大小的关系判断,场强不沿AB 方向,故E> UAB /AB =(14-6)/1 V/m。
▲平行板电容器的定义式与决定式,板间带电小球的平衡
(宁夏08-21)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α变大的是( )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α、b间的距离
C.取出α、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简析:P、Q构成的电容器电容为C0,两电容器并联,电压相等设为U,总带电量一定(设为Q总)。对小球,要使α 增大,P、Q间电场力应增大,则应使U增大,据Q总=CU+C0U,而Q总不变,故应使C减小。于是即可通过控制电容器C来实现,又据C=,使、S减小或d增大均可以,所以正确答案应选B、C。
4、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宁夏08-15)某电路如图所示,电阻R1=10,R2=120,R3=40。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V,内阻忽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
简析:此题关键是正确画出几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再据欧姆定律分析计算。正确答案是A、C。
(09全国卷Ⅱ-17)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图线,用此电源与三个均为3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则该电路可能是下图中的( )
简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据图像求出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6V和0.5),然后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列式求出满足题给条件(路端电压4.8V)的总电流和总外电阻,再跟给出四个电路的外电阻(需算一下)比较,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
(宁夏07-19)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动态电路等题目也属于对这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成题类,后述)
这类涉及电路规律的问题还经常在高考的实验题中出现。
5、磁场、电磁感应的基本规律
(宁夏08-14)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处,各有一条长直导线垂直穿过纸面,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的恒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过c点的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 )
A.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上
B.与ab边平行,竖直向下
C.与ab边垂直,指向左边
D.与ab边垂直,指向右边
简析:据安培定则先判断a、b在c处分别产生的磁场方向,再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判断c处的合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最后据左手定则判断c导线受安培力的方向。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及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基础题。
(宁夏08-16)如图所示,同一平面内的三条平行导线串有两个电阻R和r,导体棒PQ与三条导线接触良好,匀强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导体棒的电阻可忽略。当导体棒PQ向左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过R的电流为由d到c,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B.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b到a
C.流过R的电流为由d至c,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D.流过R的电流为由c到d,流过r的电流为由a到b
简析:对左右两个闭合回路应用楞次定律判断,可得答案应为B。若用右手定则判断,应考虑接a、b两点的电势高低,否则可能引起部分同学的误判。
(宁夏07-20)电阻R、电容C与一线圈连成闭合回路,条形磁铁静止于线圈的正上方,N极朝下,如图所示,现使磁铁开始自由下落,在N极接近线圈上端的过程中,流过R的电流方向和电容器极板的带电情况是( )
A.从a到b,上极板带正电 B.从a到b,下极板带正电
C.从b到a,上极板带正电 D.从b到a,下极板带正电
简析:本题将楞次定律的应用和电阻与电容器并联的电路结合起来,关键是用楞次定律判断出等效电源的极性为上负下正。考查的重点是基本规律楞次定律的应用,属较容易题。
另外,(宁夏09-19)题、(宁夏08-19)题(涉及交流电方波图像,后述)等也都属于考查这部分基础知识的题目。
二、实验与探究内容中注重对操作、方法、原理的考查
(宁夏08-22)Ⅰ.下图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
(1)若用×10档测量电阻,则读数为 。
(2)若用直流×10mA档测量电流,则读数为 mA。
(3)若用直流5V档测量电压,则读数为 V。
Ⅱ.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术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人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硅码的总质量m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 "增大"或"偏小勺。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
简析:Ⅰ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要注意的是档位的倍率,分别为60、7.18mA、3.59V。
Ⅱ题中3个小题分别考查了使用打点计时器用逐差法测加速度,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包括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选择器材、选择基本原理、分析误差几个方面。是教材中所要求掌握实验的综合。
这就提示我们,不能死记实验,要对要求掌握的实验原理能够真正理解,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直接操作和体验。否则难以应对高考中的此类题目。
(宁夏07-22)(1)由绝缘介质隔开的两个同轴的金属圆筒构成圆柱形电容器。如图所示,试根据你学到的有关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知识,推测影响圆柱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 。
(2)利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有的器材为:
干电池:电动势约1. 5 V,符号 ;
电压表:量程1 V,内阻998.3,符号;
电流表:量程1 A,符号;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 ,符号;
电阻箱z最大阻值99 999.9,符号;
单刀单掷开关1个,符号;
导线若干。
①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电路并将它画在指定的方框内。要求在图中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接线柱的正负。
②为了满足实验要求并保证实验的精确度,电压表量程应扩大为原量程的 倍,电阻箱的阻值应为 。
简析:(1)小题中,若将圆柱形电容器展开,则称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依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 =可以推测,也许圆柱形电容器的因素有H、R1、R2和。
(2)小题只需要知道电压表相当是在灵敏电流计基础上扩大量程该装而成则不难完成①、②两个小问题。电路图略,电阻箱阻值应为998.3。
三、联系实际的考题仍然是考查的亮点
▲电磁血流计
(宁夏09-16)医生做某些特殊 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和b以及一对磁极N和S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使用时,两电极a、b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b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间的距离为3.0 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 μ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 T。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b的正负为( )
A.1.3 m/s,a正、b负 B.2.7 m/s,a正、b负
C.1.3 m/s,a负、b正 D.2.7 m/s,a负、b正
简析::血液中的正、负离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由左手定则可判断正离子向a板移动,负离子向b板移动,所以电极a正、b负;最终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时电势差稳定,则qU/d = qvB,所以v =U/Bd =160×10-6/0.04×3.0×10-3=1.3m/s,答案A正确。
本题联系了电磁血流计的实际应用背景,只要还原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分析好带电粒子——血液中的正负离子的偏转直至达平衡状态,问题则不难解决。
▲传感器与电磁开关
(宁夏09-23)青岛奥运会帆船赛场采用风力发电给蓄电池充电,为路灯提供电能。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控制路灯电路的开关,实现自动控制。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照射光的强弱而变化,作为简化模型,可以近似认为,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电阻几乎为0;照射光较弱(如黑天)时电阻接近于无穷大。利用光敏电阻作为传感器,借助电磁开关,可以实现路灯自动在白天关闭,黑天打开。电磁开关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1、2两接线柱之间是励磁线圈,3、4两接线柱分别与弹簧片和触点连接。当励磁线圈中电流大于50 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离,3、4断开;电流小于50 mA时,3、4 接通。励磁线圈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0 mA。
(1)利用以下器材设计一个自动控制路灯的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
光敏电阻R1,符号为;
灯泡L,额定功率40 W,额定电压36 V,符号为;
保护电阻R2 ,符号为;
电磁开关,符号为 ;
蓄电池E,电压36 V,内阻很小;开关S,导线若干。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励磁线圈的电阻为200,励磁线圈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保护电阻R2的阻值范围为 。
②在有些应用电磁开关的场合,为了安全,往往需要在电磁铁吸合铁片时,接线柱3、4 之间从断开变为接通。为此,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应如何改造,请结合本题中电磁开关内部结构图说明。
答: 。
③任意举出一个其它的电磁铁应用的例子。
答: 。
解析:本题第(1)问属于设计电路,其关键在于弄清楚电磁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1、2端应该接到含有电源的电路中,且1、2之间应总是连通的,属于控制支路;而3、4端是被控制的,则路灯应与3、4支路接通,属被控制支路;传感器即光敏电阻,通过光照强度可改变所在支路的电流强弱,所以光敏电阻和定值电阻应接于控制支路。于是所设计的电路如右图所示。完成这一电路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可见平时教学中就应该尽可能地通过演示与学生实验渗透一些设计思想,学习一些设计方法。
第(2)小题的①问,只需用最大电流乘以励磁线圈电阻即得到励磁线圈的最大允许电压为20V;计算R2阻值范围时,不要忘记1、2间接有励磁线圈(电阻200),分别对应于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100mA和50mA两种情况。前者R2两端电压为36-0.1×200=16V,得R21=16/0.1=160;后者R2两端电压为36-0.05×200=26V,得R22=26/0.05=520,故范围是160~520。 ②问只要把弹簧片与触点位置互换,即可在电磁铁吸铁片时3、4接通,不吸铁片时3、4断开。关键是要看明白电磁开关的内部构造。
③电磁起重机、录音磁头、放音磁头等,只列举一个即可。
▲体育运动
(宁夏09-24)(14分)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μ2 = 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 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的长度应为多少? (g取10 m/s2)
解析:未擦冰面滑过距离s1,摩擦力为f1=μ1mg;擦冰面过程为s2和f2=μ2mg。据动能定理有:f1 s1+ f2 s2=mv02,且有:s1+ s2= s=30 m。联立代值可得:s2=10 m。
从求解过程看,此题并不难,但需要把实际情景转化为物理运动模型——两段接续的、方向不变、受力有所不同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受力和初、末状态的速度求第二段运动位移大小,选择动能定理解决显然比较方便。平时和高考复习过程中都要关注这样的问题。
▲石油勘探
(09年全国卷Ⅱ-26) (21分)如图,P、Q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的两点,在P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储藏有石油,假定区域周围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石油密度远小于ρ,可将上述球形区域视为空腔。如果没有这一空腔,则该地区重力加速度(正常值)沿竖直方向,当存在空腔时,该地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会与正常情况有微小偏离,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为了探寻石油区域的位置和石油储量,常利用P点附近重力加速度反常现象。已知引力常数为G。
(1)设球形空腔体积为V,球心深度为d(远小于地球半径),=x,求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的重力加速度反常。
(2)若在水平地面上半径L的范围内发现: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在与(k>1)之间变化,且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最大值出现在半径为L的范围的中心,如果这种反常是由于地下存在某一球形空腔造成的,试求此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
解析:(1)若将近地表的球形空腔填满密度为ρ的岩石,则 该地区的重力加速度便回到正常值。因此重力加速度反常可通过填充后的球形区域产生的附加引力 ①来计算,式中m是Q点处某质点的质量,M是填充后球形区域的质量
M=ρV ②,而r是球形空腔中心O至Q点的距离,此距离等于:
③。
△g在数值上等于由于存在球形空腔所引起的Q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大小。Q点处重力加速度改变的方向沿OQ方向,重力加速度反常△g'是这一改变在坚直方向上的投影,即:
△g'= ④。
由①②③④式可得: △g'= ⑤。
(2) 由⑤式得,重力加速度反常△g'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g')max= ⑥;(△g')min= ⑦。
由题设有 (△g')max= ⑧,(△g')min= ⑨。
根据⑥⑦⑧⑨式得地下球形空腔球心的深度和空腔的体积分别为:
d = ⑩ ;V = 。
这是一道联系石油勘探生产实际的问题,题中给出了“重力加速度反常”的新信息:重力加速度在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相对于正常值的偏离叫做“重力加速度反常”。
问题的解决采用了我们平常曾经用于解决某些问题的填补法。填补后对Q点的引力影响(题中称为附加引力)和实际空腔对Q点的引力影响正好应该是对称、反向的,所以产生的重力加速度改变△g在的原竖直方向(即PO方向)上的投影大小即等于“重力加速度反常”△g'。画出右图示意,则不难根据三角形相似关系求得△g'。
再此基础上,同样结合图示,不难将△g'最大值和最小值表达式写出。再依据题中给出的△g'范围,即可求出空腔球心的深度和体积。
题目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的石油勘探中的应用,是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好题。当然也具有较高的难度。高考中出现的这类题目应该引起我们在教学中的足够重视。
四、注重对科学思维方法和能力的考查
(北京09-15)类比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纳和比较,有助于掌握新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在类比过程中,既要找出共同之处,又要抓住不同之处。某同学对机械波和电磁波进行类比,总结出下列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频率、波长和波速三者满足的关系,对电磁波也适用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C.机械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要纵波
答案:D。本题并不难,旨在考查“类比”这种科学思维方法和运用它的能力。
(北京09-20)图示为一个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状均匀带电平面,其单位面积带电量为σ。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的距离为x,p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下面给出E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场强E,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E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
A.
B. C.
D.
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圆环电荷在x轴上激发的场强一定是沿着x轴方向,且为每部分场强在x轴上分量相加,而y轴上的分量则因对称关系而相互抵消为零,因此表达式中应该出现x跟P点距环上一点距离的比值(正弦或余弦关系式),分子应为x,与R1、R2无关,所以A选项应排除;另外,因是圆环状带电平面,中间部分是空心的,它所“激发”的场强(填补法)应被减掉,所以场强式中应该出现相减的关系式,于是选项C、D被排除。应选答案为B 。
本题考查电场中电场强度的叠加,但是并不需要详尽、具体的推导运算,主要意图是考查分析、推理、判断能力,这也是经常需要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
其实,解决任何一个题目都离不开科学思维,离不开解决问题的能力,只不过这几个题考查目标的代表性更清晰一些。
五、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不减
(1)图象问题
▲认识图像 (广东09-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据图象可知( )
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
B.0—5s内的位移为10m
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s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简析:此类图象问题相对简单,只需要认识图象的要素及相关的物理意义即可完成解答。答案:AC。
类同题还有(宁夏07-16)据v-t图象比较两车的运动,等。
▲判别图像
(宁夏09-19)如图所示,一导体圆环位于纸面内,O为圆心。环内两个圆心角为900的扇形区域内分别有匀强磁场,两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与纸面垂直。导体杆OM可沿O转动,M端通过滑动触点与圆环接触良好。在圆心和圆环间连有电阻R。杆OM以匀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t = 0时恰好在图示位置。规定从a到b流经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正,圆环和导体杆的电阻忽略不计,则杆从t = 0开始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随ωt变化的图象是( )
答案:C。OM切割磁感线时,O、M各相当于电源的一个极,O与R的b端连接,环与R的a端连接,即等效于跟M连接。据右手定则,第一个?周期O为正极,M为负极,R中电流从b→a,为负;第三个?周期O为正极,M为负极,R中电流从a→b,为正。于是可判别出正确图象。
这类图象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题述的物理过程,明确题中有关量的关系,据此才可以判别反映某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象是对还是错。
▲直接使用图象
(宁夏08-18)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 = 0时速度为1 m/s。此刻再沿滑行方向加一水平力F,F和滑块速度v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F在第1秒内、第2秒内、第3秒内对滑块做的功分别为W1、W2、W3,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W1=W2=W3 B. W1 C. W1 答案:B。本题需要从图象中识别和计算出各时间段内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位移(速度图象对应的面积),再据功的定义式比较各功的大小。这类问题是以直接使用图象为主的。 类同题目还有
(宁夏07-17)借助交变电压图像写出表达式、确定频率、有效值及加在某电阻上求消耗功率的选择题
(08年上海-21)由v-t图象估算、求解加速度以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这些问题都是在识别图像的基础上以使用图像为主的。
▲间接使用图像
(宁夏08-17)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两图象在t=t1时相交于P点,P在横轴上的投影为Q,△OPQ的面积为S。在t=0时刻,乙车在甲车前面,相距为d。已知此后两车相遇两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时刻为t',则下面四组t'和d的组合可能是( )
A. t'=t1,d=S B. t'=t1,d=S
C. t'=t1,d=S D. t'=t1,d=S
简析:假设t'=t1,由v-t图象可知t1时刻v乙=v(v是甲的速度),若此时第一次相遇,此后不可能再相遇,跟题给条件矛盾,则A选项排除。
如果第一次相遇t'=t1,此刻据图象知v乙=v,即 v乙 对乙:,;
对甲:。所以:,。
又据图象可知:,则 。选项D正确。
这类题的关键信息均由图象提供,但又不是所有条件都能在图象中反映出来(如乙车在甲车前相距为d),必须对题中各选项进行分析、假设、排除,并充分地利用好图象和相关规律公式,推导后得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
▲图象的转化
(09年全国卷Ⅰ-20)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图中P、Q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5m和x=4.5m。P点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
在下列四幅图中,Q点的振动图像可能是( )
简析:从波形图可识别出,波的波长为4m,又已知P、Q
间距离为3m,即。要考虑两种可能:①波沿x轴负向传播,P点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Q点在负向最大位移处;②波沿x轴正向传播,P点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Q点在正的最大位移处。所以图像B、C正确。
▲绘制图象
多见于实验题目中,在此不一一列举。
(2)数学几何关系的应用
▲空间想象能力→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
(宁夏09-18)空间有一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M、N、P为电场中的三个点,M点的坐标为(0,a,0),N点的坐标为(a,0,0),P点的坐标为(a,a/2, a/2)。已知电场方向平行于直线M N,M点电势为0,N电势为1 V,则P点的电势为( )
A.V B.V
C.V D.V
简析:首先要确定P点的位置,而后过P点作直线MN的垂面,交于MN上的Q点(位于O-xy平面,如右图),则P、Q两点电势相等。所以有 : V,
于是得答案D正确。
▲寻找关键的几何关系
(宁夏07-24)(17分)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带有电量q的粒子以一定的速度沿垂直于半圆直径AD方向经P点(AP=d)射人磁场(不计重力影响)。
(1)如果粒子恰好从A点射出磁场,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2)如果粒子经纸面内Q点从磁场中射出,出射方向与半圆在Q点切线的夹角为(如图),求入射粒子的速度。
解析:(1)粒子从P点射入,自A点射出,AP为直径,则:
, 。
(2) 据几何关系
∠OQO'=;因为2R'含有d,2R也含有d,
而d=AO'+OO'+OP,
则 2R'+2R-2d=2OO'→ OO'=R'+R-d ①
(OO')2= R2+ R'2 - 2RR'cos②
联立得R'后,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这种情况下对应的入射速度 。
(08全国卷Ⅱ-25))(20分)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近似于圆形的轨道绕月飞行。为了获得月球表面全貌的信息,让卫星轨道平面缓慢变化。卫星将获得的信息持续用微波信号发回地球。设地球和月球的质量分别为M和m,地球和月球的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和卫星绕月球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和r1,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假定在卫星绕月运行的一个周期内卫星轨道平面与地月连心线共面,求在该周期内卫星发射的微波信号因月球遮挡而不能到达地球的时间(用M、m、R、R1、r、r1和T表示,忽略月球绕地球转动对遮挡时间的影响)。
简析:根据题意可以画出右面的示意图。其中,O是地球中心,O'是月球中心,虚线圆是卫星轨道。表面全貌的信息,
图中,两条公切线交卫星轨道于B、E点,则卫星在段运行所发出的信号被遮挡。
由,得:
设,,据几何关系有:
,。若被遮挡时间设为t,则有:
。以上各式联立得最终结果为: 。
(3)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推导和演绎
这类高考试题比比皆是,这里不作专门的举例和说明。但应该适度练习一些数字或字母推导比较繁琐的题目(宁夏07-24后一问就是一例),寻求最简方法和内在的基本规律,进行规范化训练。
六、凸现物理学史、科学史的考题
(宁夏09-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 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答案:B、D
(海南08-1)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答案:A。
(海南09-11)在下面括号内列举的科学家中,对发现和完善万有引力定律有贡献的是 (安培、牛顿、焦耳、第谷、卡文迪许、麦克斯韦、开普勒、法拉第)。
答案:牛顿、卡文迪许。
(广东07-A卷-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
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A、B、D。
七、选考内容注重对重要物理知识的考查
(宁夏09-34)[选修3一3] (15分)
(1) (5分)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如V-T 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b和P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ab和Qac,则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 Pb>Pc,Qab>Qac B. Pb > Pc,Qab < Qac
C.Pb < Pc,Qab > Qac D.Pb < Pc,Qab < Qac
简析:由图像知b、c两状态等温,据玻意耳定律PV=恒量,Vb > Vc ,所以Pb < Pc ,A、B错;因b、c两状态等温,故内能相等,据W+Q =△U,从a→b和a→c,温度升高相同,内能增加相同,即△U >0且为定值,而从a→b体积V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 0,从a→c体积不变,W=0,则Qab > Qac,
C对D错。
本小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具体运用,重在识别图像,认准状态,判明过程。是一个中等难度里相对比较简单的一个小题。
(2) (10分)图中系统由左右两个侧壁绝热、底部导热、截面均为S的容器组成。左容器足够高, 上端敞开,右容器上端由导热材料封闭。两容器的下端由可忽略容积的细管连通。容器内两个绝热的活塞A、B下方封有氮气,B 上方封有氢气。大气的压强p0,温度为T0= 273 K,两活塞因自身重量对下方气体产生的附加压强均为0.1 p0。系统平衡时,各气体柱的高度如图所示。现将系统底部浸入恒温热水槽中,再次平衡时A上升了一定高度。用外力将A缓慢推回第一次平衡时的位置并固定,第三次达到平衡后,氢气柱高度为0.8h。氮气和氢气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i)第二次平衡时氮气的体积;(ii)水的温度。
简析:涉及三个平衡状态,1态对应于题图,2态对应于系统浸水槽后A在最高位置,3对应于A被推回初位置而B离右管顶0.8h处。
(i)研究氢气1→3(等温):p0 hS= p· 0.8hS,得p=1.25 p0; 研究氮气2→3(等温):1.1p0V=p'V'
其中p'= p+0.1p0=1.35 p0 ,V'=2.2hS ,则得V=2.7hS 。
(ii) 系统浸入水槽后,A从初位置到最高点的过程属于等压过程,对氮气1→2:2hST0=2.7hST,代值得:T=368.55 K。
用理性气体状态方程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是:
明确状态→认识过程→抓准规律→定好参量→列式求解...
(宁夏08-31)[选修3一3](15分)
(1)(6分)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气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逐渐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逐渐增大
B.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撞击的次数增多
C.单位时间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保持不变
D.气体对外界做功等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简析:活塞下气体因等温→A错;压强减小→B、C错;体积增大,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Q吸 =W对外。
(2)(9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缸无摩擦地滑动。取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上。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再取相同质量的一小盒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上表面上。外界大气的压强和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此次沙子倒完时活塞距气缸底部的高度。
简析:导入一小盒沙子对活塞下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气体初压强为p。则倒完一小盒沙子前后:ph=(p+△p)(h-h),得:△p=p;再倒入一小盒沙子前后:
(p+△p)(h-h)=( p+2△p)h',得h'=h。
本题只需清楚各态参量,两次运用玻意耳定律即可解决。属于中等难度里比较简单的题目。
(宁夏07-30-B)[选修3-3](15分)
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活塞,质量分别为m1和m2,活塞与气缸壁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 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 (已知m1=3m,m2=2m)
(1)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的温度始终保持为T0)。
(2)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T0缓慢上升到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 出了热量? (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简析:(1)两活塞下方气体连通,平衡时压强相等,即:
3mg/S1=2mg/S2 →S1=1.5S2 ;两边各放质量为m的物块后,右侧气体压强3mg/S2>4mg/1.5S2,则右活塞直降到右气缸底部而再次平衡,对此过程两气缸中气体的两态列式有:
2mg/S2(1.5 S2h+ S2h)=4mg/1.5 S2 (1.5 S2△h) →△h=5h/4。
(2)达上问终态后温度缓升为等压过程,压强4mg/1.5S2仍然小于3mg/S2,故气体膨胀不能充入右气缸,则升温至T时,气体仍然在左气缸,高度为h',则h'/T=△h/T0,得h'=,那么活塞对气体做功(即气体克服活塞压力做功)为:
W=4mg(h'-△h)=5mgh(),又气体升温则内能增加,所以气体应吸收热量。
本题考查点依然落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两个知识点。
(宁夏09-35)[选修3一4] (15分)
(1) (5分)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 。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当f<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增大而减小
B.当f >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
C.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
D.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
简析:B、D正确。
本题考查受迫振动规律及共振曲线的定性了解。
(2) (10分)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0,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0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 射入棱镜。画出光路图,并求光线从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
简析:先要据折射定律算出折射角r=300;还要考虑入射线从法线右侧和左侧射向M点的两种情况;并画出两情况下的光路图;在据几何关系求解。
左图对应出射点F在AB边上离A点3a/8的位置;右图对应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a/8的位置。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规律,关键是正确画出光路图,考虑周全两种可能,并寻求几何关系求解。
(宁夏08-32)[选修3-4](15分)
(1)(6分)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有关
B.横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
C.在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个质点的振动速度就是波的传播速度
D.单位时间内经过媒质中一点的完全波的个数就是这列简谐波的频率
简析:B、D正确。
(2)(9分)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 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R/2。求出射角。
简析:画出光路图,为入射角,为折射角,CB垂直于底边,为射到竖直边的入射角。据题意=300,据折射定律可得=300,再由几何关系和折射定律得出=600。
本小题仍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
(宁夏07-30-C)[选修3-4](15分)
下图为沿x轴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 1.2 s 时的波形。位于坐标原点处的观察者观测到在4秒内有10个完整的波经过该点。
(1)求该波的波幅、频率、周期和波速。
(2)画出平衡位置在x轴上P点处的质点在0-0.6秒内的振动图象。
简析:(1)0.1m,2.5Hz,0.4s,5m/s。→识别图像
(2) t=0与t=1.2s时波形相同,t=0时P点将向下振动,则0-0.6秒内P点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波的图像→振动图像
(宁夏09-36)[选修3-5] (15分)
(1) (5分)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简析:A正确。依据Ek=hv-W0→考查光电效应规律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2) (10分)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简析:分别对物块从A滑下至底端的相互作用和从底端滑上B的最高点的相互作用列出水平动量守恒及机械能守恒方程,并考虑到达B最高点时物块与劈B有共同速度。联立四个方程既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力学的两个守恒定律,但过程并不繁多复杂,基本属于直接应用的类型,中等难度。
(宁夏08-33) [选修3-5](15分)
(1) (6分)天然放射性元素Pu经过 次α衰变和 次衰变,最后变成铅的同位素 。(填入铅的三种同位素Pb、Pb、Pb中的一种)
简析:m次α衰变和n次衰变,则:
239-207=4m→m=8(减去208、206均得小数),94-82=2m-n→n=4。→考查衰变规律
(2) (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同,悬挂于同一高度,A、B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0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为30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是± 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简析:可以分别对B球下摆至碰前过程和两球共同上摆至左侧最高点过程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方程得出:
碰前速度vB=
碰后共同速度v=
则碰前总动量p1=mB
碰后总动量p2=( mA+mB)
代值得到:,于是: ,故小于4%,
这说明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内成功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本题过程并不复杂,但设问新颖,直接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间接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同时还须对实验误差学会估算。
(宁夏07-30- D)[选修3-5](15分)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A 以速率v0向右运动。在小球A的前方O点有一质量为m2的小球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 、B均向右运动。小球B被在Q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在P点相遇,PQ=1.5PO。假设小球间的碰撞及小球与墙壁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两小球质量之比m1/m2。
简析:应考虑到两球于O点碰后及再次与P点相碰前速度大小不变,设为v1、v2,根据这段运动路程关系可得:v1/v2=4。
于是针对两球于O点弹性正碰列出动能守恒及动量守恒方程即可求出m1/m2=2。→考查弹性碰撞规律——两个量的守恒,要注意恰当选择碰撞过程,确定好碰前、碰后的速度。
八、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1、力学有关规律的综合
▲运动位移关系、受力、动能定理
(宁夏09-24)联系冰壶运动实际的计算题,前已述。
▲平抛运动与功能关系
(宁夏07-23) (15分)倾斜雪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过程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圆弧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擦因数μ=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
简析:此题先据题意确定斜面倾角(tan=3/4),
于是: y1=3x1/4
x1=v0t y1=gt2/2
代值得飞行时间t =1.2 s
还可求出x1=9.6 m,
y1=7.2 m,进而可求落点距水平地面(雪道)的高度为
h1=7.8 m,落点距斜面顶端距离s1=x1/cos=12 m
再据平抛规律得vx和vy,再求出沿斜面速度v:
v =vxcos+vysin=13.6 m/s
设运动员接续在水平雪道滑行距离为x2,则:
mgh1+mv2/2=μmgcos(L- s1) +μmgx2,其中L为斜面长,
带入数据可得:x2≈74.8 m。
本题要注意分清各个运动阶段及有关量的分解
▲动量守恒,功能关系,平抛运动
(08年全国卷Ⅱ-2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桌面边缘,桌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射入木块后,以水平速度v0/2射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此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2)此后物块落地点离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简解:(1)系统动量守恒有:,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联立得:;
(2)由“(1)”得v,再据平抛规律和
得到:。
▲机械能守恒与圆周运动
(07年全国卷Ⅱ-23)要求物块在圆轨道最高点对轨道压力不超过5mg,求高度h的取值范围。
2、电磁学范围内知识的综合
▲电路与电磁感应
(宁夏08-16)题目涉及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的过程,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判断等效的直流电路中两电阻中的电流方向。前已述。属于中等难度的小综合题。
(宁夏07-20)(条形磁铁下落至与R、C并联电路连接的线圈上方过程,判断R中电流方向和C两板极性)。前已述。与上题类同。
▲电磁感应与交流电
(宁夏09-19)导体杆旋转切割磁感线(间隔性),判断电阻R中电流随变化的图像。该小题是右手定则与方波形交流电(图像)的小综合。前已述。
▲左、右手定则,安培力的叠加
(宁夏08-14)判断三条通电直导线中c导线受安培力方向。前已述。主要综合了磁场的叠加、安培定则(即右手定则)和左手定则等电磁学内容。
3、力学与电磁学内容的综合
▲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力
(宁夏07-18)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 和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 (q1> q2 )。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
A.T=(q1-q2)E B.(q1-q2)E
C.(q1+q2)E D.(q1+q2)E
简析:据牛顿第二定律 Eq1-T=ma;T+Eq2=ma。
可得A正确。
▲带电小球在电容器板间平衡
(宁夏08-21)考查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因素,并与电容器并联和带电小球在电场中受共点力而平衡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属中档题。前已述。
力学与磁场内容的综合
(宁夏07-24)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公式)与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力的综合,前已述。
▲带电粒子在复合电磁场中的运动
(宁夏09-25)(18分)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有一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y轴平行;在x轴下方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与纸面垂直。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 (q > 0)的粒子以平行于x轴的速度从y轴上的P点处射入电场,在x轴上的Q点处进入磁场,并从坐标原点O离开磁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y轴交于M点。已知OP = l,OQ = l。 不计重力。求:
(1)M点与坐标原点O间的距离;
(2)粒子从P点运动到M点所用的时间。
简析:需据题意画出运动轨迹示意图。
(1)粒子做类平抛运动,据其规律可先求出角得300;进入磁场作匀速圆周运动,MQ为直径,据几何关系不难求出半径R=,得MO=6l。
(2)上问可求出粒子从P→Q的时间t1,再据磁场中运动规律可求Q→M的时间t2,总时间为t =。
九、航天与天体运动问题已成命题的热点之一
(宁夏09-15)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 )
A.0.19 B.0.44 C.2.3 D.5.2
简析: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B正确。
(宁夏08-23)求双星总质量问题,成题,后述。
(宁夏07-14)天文学家发现了某恒星有一颗行星在圆形 轨道上绕其运动,并测出了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由此可推算出( )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半径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半径
简析:选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需要抓住最基本的依据和思路,列式简单推导可得:。
答案:C正确。
(宁夏07-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星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遵循不同的规律
B.物体在转弯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月球绕地球运动时受到地球的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和下滑力的作用
简析: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但难度较小。
答案:B。
(07年全国卷Ⅱ-20)前已述。
十、高考试题并不完全回避成题
(宁夏08-23)(15分)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简解: ,r1 + r2 = r ,
, 。
以上四式联立可得: 。
(宁夏07-14)前面刚提到,也基本上可归为成题之列。
(宁夏07-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 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 I1增大,I2不变,U增大
B. I1减小,I2增大,U增大
C. I1增大,I2减小,U增大
D. I1减小,I2不变,U减小
简析:答案为B。这种对动态电路的分析问题,高考复习时是常见习题,但学生往往经常出错,属于薄弱环节。这样的成题应该引起重视,它也是命题者命题频率的高发点。
(五)我省物理新课程高考复习策略
一、强化必考内容的复习
二、抓住选考内容的重要知识点
三、研究高考的命题热点
四、保证复习的基本轮回
1、章节单元复习
2、专题复习
3、模拟训练
五、配置习题,科学解题
1、发挥好不同类型习题的功能
2、多练中档题,覆盖简单题,突破较难题
3、联系实际,挖掘实际情景题
4、自编与改编题目要力求与高考神似
5、注重习题变聚,培养相关能力
6、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规范化解题
7、注意收集和编写能显现中学教学薄弱环节的习题
8、结合实验的重新演示、操作,选编实验习题
课件54张PPT。(一)试题难度分析从三道试题的难度分析看物理试题的
难度因素● 05高考理综 三套试卷的热学试题对比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2005理综C第19题特点:●只考查一个知识点;
●抽象地考,不联系具体的实例,不存在对题目已知条件的转化。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 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 等温吸热,体积不变
C. 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 绝热压缩,内能不变2005理综B第16题气态方程
温度
体积
压强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
做功
吸热对于定量气体,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 等压压缩,温度降低
B. 等温吸热,体积不变
C. 放出热量,内能增加
D. 绝热压缩,内能不变2005理综B第16题特点:●考查两个知识点;(分别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气态方程来判断各选项)
●直接告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不需要转化。如图所示,绝热隔板K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K 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 a 和 b。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 a 加热一段时间后,a、b各自达到新的平衡
A. a 的体积增大了,压强变小了
B. b 的温度升高了
C. 加热后a的分子热运动比 b 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D. a 增加的内能大于 b 增加的内能 2005理综A第21题特点:●考查多个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气态方程、平衡条件)
●给出具体情景,要根据情景转化为物理条件。从三道试题的难度分析看物理试题的
难度因素影响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
●题目的复杂程度——综合性
●转化和应用水平——灵活性2004年卷 如图所示,两个可导热的气缸竖直放置,它们的底部由一细管连通(忽略细管的容积)。两气缸各有一个活塞,质量分别为m1 和 m2,活塞与气缸无摩擦。活塞的下方为理想气体,上方为真空。当气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两活塞位于同一高度h。(已知m1=3m,m2=2m)
⑴在两活塞上同时各放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求气体再次达到平衡后两活塞的高度差(假定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为 T0 )。宁夏2007年高考理综选做题 ⑵在达到上一问的终态后,环境温度由 T0 缓慢上升到 T,试问在这个过程中,气体对活塞做了多少功?气体是吸收还是放出了热量?(假定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两物块均不会碰到气缸顶部)。 这是一个热学题,但本题并不难在气体实验定律的知识上从三道试题的难度分析看物理试题的
难度因素影响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
●题目的复杂程度——综合性
●转化和应用水平——灵活性●运用的数学手段——工具性 2004年卷●知识的理解要求——概念性(见下题)2006理综A第20题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 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A.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 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2
B.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 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mv2/2
D. 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 - 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1. 从三道试题的难度分析看物理试题的难度因素影响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
●题目的复杂程度——综合性
●转化和应用水平——灵活性●运用的数学手段——工具性
●知识的理解要求——概念性2. 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策略《高考“理综”考试大纲的说明》指出:
“试卷中多数试题所考查的能力要求是针对大多数考生的,但也有一定量的试题是针对部分考生的,其目的是进一步区分能考入高等学校的考生的能力水平,以便不同类型的高校和相关专业挑选。” “还有少量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这类试题所给出的物理情境可能是考生平时学习中未遇到过的,是所谓的‘生题’,……,‘生题’要求考生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知识,独立地进行分析、综合,灵活处理物理问题,并得出结论。这类试题所占的分值虽不多,答对与否一般不会决定考生能否上录取分数线,但很可能会影响到被哪一类高校录取。”1. 从三道试题的难度分析看物理试题的难度因素影响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
●题目的复杂程度——综合性
●转化和应用水平——灵活性●运用的数学手段——工具性
●知识的理解要求——概念性2. 对待试题难度因素的复习策略根据不同学生能力特长的差异、不同学生高考期望值的差异、不同试题的难度因素的差异采取恰当策略。(二)对全国高考理综考试大纲的研究考试大纲对能力要求的变化:2004年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2005年以后
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数学”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两个特点)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1)用几何图形分析、表达物理问题04、05、06、07物理试题,涉及几何图形有14道。
力学:2道。圆周运动和平抛运动。
光学:4道。几何光学光路。
电磁学:8道。带电粒子在磁场、电场中运动。05C、25(力)05A、17(光)04B、24(电)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运用几何图形分析、表达物理问题的重点。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005理综A第20题如图,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MN的上方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许多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 v 沿位于纸面内的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入磁场区答案 : A 域。不计重力,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可能经过的区域,其中R=mv/Bq。哪个图是正确的? A. C. D. B. v……以速率 v 沿纸面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入磁场BvBvBvB2002年理综第27题(20分)电视机的显像管中,电子束的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的。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个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的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的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UOMθ+-P电子束O1θ全国2007年理综Ⅰ卷第25题(22分)在两垂直荧光屏上分别取 x、y坐标轴,坐标轴垂直于两屏交线,原点为O。在0a 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 (q>0) 的粒子沿 x 轴经小孔在O点射入磁场,最后打两荧光屏上。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v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为v的粒子在两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上述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周期。求两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简写)yxaOAyxaOAyxaOO1rrrBAr运动总时间7T/12,时间之比为2:560°O2C全国2007理综Ⅱ卷第25题(20分)如图所示,在坐标系 Oxy 的第一象限中在沿 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它象限中在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 是 y 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 O 的距离为h;C 是 x 轴上的一点,到 O点的距离为 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 x 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 C 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 A点,此时速度方向与 y 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
(1)粒子经过 C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αyxhO 根据电场中的运动可求得 v 的大小(用m、q、E、h、l表示)和 tanα的值。vCElRRβα 根据几何图形得R cosβ=h+R cosαR sinβ+R sinα=l消除β可求得R 根据 可求得BAB=?POO'AQR'RdφφD已知半径为R的范围内有垂直纸面磁场B,带电粒子m、q 由P点射入、由Q点射出,射出速度和Q点切线的夹角为φ,AP长度为d。
求入射速度。OO′= R-AO′R'用余弦定理解出R′,便可求入射速度。= R-(d-R′)宁夏2007高考理综第24题(17分)(简写)●根据物理知识作出几何图形运用几何图形求解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根据物理和数学知识分析图形中的已知量和相互关系●根据数学知识求解图形中的量04、05、06、07四年全国理综高考试卷,涉及物理图象的题有16道。
2005年A卷第25题,就是作图象的题。2.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1)理解物理图象五个方面的物理意义 ●坐标轴的意义 ●坐标系中某个点的意义
△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正值的点
△纵坐标为负值的点
△横坐标轴上的点
△纵坐标轴上的点 ●一段曲线的意义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t /sAx /m0.2B0.1013x /mCy /mD0130.20.1振动图象和横波图象:1.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1)理解物理图象五个方面的物理意义 ●坐标轴的意义 ●坐标系中某个点的意义
△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正值的点
△纵坐标为负值的点
△横坐标轴上的点
△纵坐标轴上的点 ●一段曲线的意义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斜率的意义I /AAU / V2B100.10.3AVR1R2r=0CAK122. 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1)理解物理图象五个方面的物理意义(2)建立物理图象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v0-W斜率意义
点的意义题目:有一金属A,受不同频率的光照射时,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跟照射光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有另一金属B,其光电效应截止频率为A的一半,请在图中作出B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跟照射光频率关系的图线。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v0-W斜率意义
点的意义mg-g斜率意义:
点的意义:F-mg=ma超重和失重作a-F图象若质量为m/2又如何?2. 用函数图象分析、表达物理问题(1)理解物理图象五个方面的物理意义(2)建立物理图象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一、 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二、实验能力1.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必须独立、认真做过。《考试大纲的说明》对这19个实验的要求是
●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了解某些实验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会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
●会记录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二、实验能力1.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必须独立、认真做过。《考试大纲的说明》强调:“尽管高考是以纸笔测验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物理高考中的实验试题非常注意尽可能区分哪些考生认真做过‘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哪些考生没有认真做过这些实验。”二、实验能力2005理综A第22题(17分)(1)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 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1.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知识内容表”中的实验,必须独立、认真做过。(2)要求能灵活地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某些没有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04年:电 05年:电+力 06年:电+光 07年:电+力近四年物理实验考试内容:(“设计简单实验” 侧重在电学内容中)二、实验能力1.考试大纲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二、实验能力2.关于简单电路的设计设计简单电路实验的思路:——建立各种有关实验器材的电路模型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2004理综B第22题(17分)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 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2) 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3) 若电压表V1的读数用U1表示,电压表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测量电阻阻值的实验设计: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关于测量电阻阻值的实验设计:伏安法测量对象:
①测定值电阻
②测电表内阻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安安法滑动变阻器:
①限流
②分压(还有其它具体实验要求)因此,对物理实验复习的要求是:“理解” —— 理解和不理解的不一样;“做” —— 做过的和没做过的不一样;“变通” —— 会变通和不会变通的不一样。谢 谢课件45张PPT。第一部分2009年高考物理(宁夏卷)试卷分析 2009年宁夏高考物理试题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涵盖了全部 内容。其中力学部分43.6 % ;电磁学部分42.7% ;选修2-2、3~3、3~4、3~5占13.7% ,试题立意新颖有深度, 未出现怪题、偏题,没有出现物理知识的重复,也未出现数学计算上的繁杂, 质量很高。背景与现代科技发展现状结合紧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试题难、中、易的比例大概为:2:7:1。 今年的物理试题 有利于高等学校人才的选拔,对中学物理教学和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是一份有教改思想的试卷。这份试卷能够引导中学物理教学突破题海战术,强化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一、?2009物理试卷整体结构 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8小题48分,第二卷必考题4道,47分。第二卷6小题,第22题、23题2道为实验题,计15分;第33-36题为选做模块题,有四个模块,要求考生选做其中一个模块,共15分。24-25为计算题,计32分。三、试题的突出特色第一,是命题选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实际,立意新颖有深度。 例如第16题医院用的电磁血流计考查电磁流量计的模型、第23题青岛奥运会帆船赛场的风力充电和自动供电电路问题、第24题以冰壶比赛为载体考查运动学知识;第33题生活中的液压千斤顶等。第二,是命题更加重视对物理实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实验题不再设置高难度的台阶,但是却综合考查了考生必备的各个知识点和能力点。例如过去两道实验题中有一道是学生做过比较基础的分组实验、另一道是创新性实验,或者两道实验题均为探究性的创新实验;而今年的两道题全是学生做过基础的分组实验;但是仍然做到既考查物理模型、知识、方法,又加强对实验原理的丰富和迁移、实物电路分析判断能力的考查;对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三,是命题仍然重视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7、18题、19、25、35题是对数学的图像和几何中的三角形知识的应用,思维巧妙灵活,第18题考查电势随空间变化的梯度问题,总之,试卷的命题思路对推行新课程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整张试卷非常重视对考生的创新能力的考查,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课堂师生互动探究式的学习要求。第四,是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从导向性上体现出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和推进。所以本人认为今年宁夏高考物理命题情景新、有创意;有的是来自于科研、实验、生活。
下面对每个题目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课新标,新高考——2009宁夏物理高考说明的说明一、《物理高考说明》的总体说明
教育部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制定全国实验区统一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纲》)。在此基础上,又制定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宁夏卷)》(以下简称《高考说明》)。征求宁夏意见,然后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印发。
2007、2008年, 《高考说明》是由宁夏起草,教育部考试中心审批。2009年宁夏没有参与《高考说明》的编写,以后可能也是如此。《高考说明》是在《考纲》的范围内做了减法调整。 ①物理选考内容确定为四个模块选考其一;
②与全国考纲相比,宁夏《高考说明》删减了一些内容;
③对一些考试内容要求做了适当限制,个别考点降低了要求等;
主要是基于宁夏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实际,有利于普通高中师生复习应考。 《高考说明》做这样的减法处理,并对一些考试内容及要求做出限定,根本的原因是结合宁夏新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实现“新”、“旧”高考的平稳过渡。其次是旨在突出对物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适当降低数学计算的要求,减轻过重的复习教学负担。比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要求会应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解,这一限定强调学生应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关系、分解一个力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等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不是繁难的数学计算。 课标、考纲、说明三者的关系课标考纲说明 原则上讲:《高考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复习教学的依据。二、考试内容、形式与试卷结构 ㈠考试内容 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① 必考内容为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物理3-1和3-2四个模块,要求所有考生必答。主要是基于理工科普通高等学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对中学物理核心、主干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②选考内容为选修物理2-2、3-3、3-4、3-5四个模块,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不得跨模块选做和多选多做。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
③命题特点:
必考内容不受模块局限,四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打通,融会贯通;
选考模块的试题也可以涉及必考内容,但四个选考模块的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
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
(二)在考试形式上:
①将考试范围和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落实《课标》提出的“基础性”和“选择性”要求。
②选考实行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给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个性特长。但相对来讲,学生的读题量大幅度增大。㈢试卷结构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生物、化学、物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题型为选择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的8道题仍然是不定向(单选或多选)选择题。
第Ⅱ卷由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的必考题和选考题构成,物理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四个选考模块的试题分值相等,控制在15分左右。力求难度相同。三、 《高考说明》的主要特点 《高考说明》在能力要求上提出了以下条目:
①在能力要求的总论中表述为“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②在分析综合能力表述中增加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要求。
③在实验能力中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要求。主要包括:
Ⅰ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Ⅲ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必考题得分情况一览表选考题得分情况一览表上表中的4.84均分为3系列考生的均分;
总体统计:选作3系列试题的考生,平均物理得分为38.37 六、对2010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一些名校、名师之所以能够取得优异高考成绩, 研究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一)高考复习一定要强化研究,特别是集体研究! ③注意新增考试内容的复习,把握深、难尺度
如:“共点力的平衡” 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中分离出来,单列为一个考点,这意味着什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要求从Ⅰ上升到Ⅱ ;新增加的“多普勒效应 ”复习到什么程度?等等。
新增的考试内容大多是Ⅰ类要求,即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示例:关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研究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的要求: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基本要求(Ⅰ ) :明确电动势的物理意义、知道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电源的内阻的意义、内电路、外电路的概念。
理解要求(Ⅱ )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并能进行有关闭合电路的简单计算。
能够区分路端电压和内电压,结合实际问题理解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
实验要求(Ⅱ )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能连接电路并完成实验操作。
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误差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 示例:关于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与教学建议 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实验感受多普勒效应。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具体要求为:
①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实例。在实验中感受多普勒效应。例如,波源相对于观察者接近和远离时,观察者所感受到的声波频率的变化情况。
②能解释多普勒效应的形成原因,例如,能用图示的方法分析多普勒效应形成的原因。
③列举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例如 “多普勒测速仪”、“彩色超声波诊断仪”等。④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复习方向 要分析学情,把握自己学生的总体能力水平,习题难易程度、能力要求等应该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拔高。不应该把复习教学的要求定位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总结出以下经验:
以平和的心态对待高考;
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目标低一点,任务少一点,师生心情好一点;
简单题慢一点,难题快一点;
降低生命成本,提高复习效率。
(二)高考复习的目标定位要适合自己的学生 这一策略对所用学校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高考虽然强调选拔性,但纵观多年来的高考试题,基础试题依然占主体,选拔、区分是在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拓展、迁移、综合应用等,这类试题所占比重较小;
第二,高考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能考上大学,而不是拿满分。所以,要依据《高考说明》,将高考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归类,明确哪些是自己的学生应对高考应知应会的、哪些是拓展拔高的等等。加强对“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复习梳理的过程中注意查漏补缺,不留死角,不留盲点。
从理性和高考结果的角度看:扎实掌握主干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是取得高考好成绩的先决条件。
(三)花大力气抓学生知应会的“双基”
例如,审题能力的本质还是对物理知识、规律的理解。审题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等能力培养的过程。一般来说,要指导学生在审题时注意几个方面:
(1)关键词语的理解;
(2)物理过程的分析;
(3)隐含条件的挖掘。
(4)干扰因素的排除。
但听课中经常看到许多老师根本不给学生读题、审题思考的时间和余地,常常是教师为了追求所谓的“效率”,一节课讲了许多题,有的老师连题目都不出示,自问自答,可想而知,学生的审题能力如何形成?又怎么能取得好成绩?
又如,学生解题不规范常常是教师本身就没有严谨的解题素养造成的!
淡化特殊技巧,注意通性通法 高考的宗旨是考查高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因此,在复习中要注重知识,充分体会通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系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舍弃偏、难、怪习题,淡化特殊技巧。不要过多的“玩技巧”,这样会使成绩好的学生“走火入魔”,成绩差的学生“信心尽失”。 (四)打好坚实的实验基础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突出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性、研究性和创造性。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看,几乎每一道题都能在课本相应的地方找到出处。这种命题的方式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一方面引导高考复习要重视课本;另一方面,很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高考命题原则。但试题中也突显出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考生根据所掌握的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关物理知识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但回答的内容基本来源与教材。 抓实验促能力。实验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形成学生各种能力的基础。宁夏两年来参加新高考的经验教训是:
①“基础问题尽可能不丢分,能力问题尽可能少丢分”。对于实验的复习,仍然强调基础性。
②带领学生做好基本实验,规范学生的基本操作,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进一步认识。
③ 适度设计或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与基础知识紧密结合的、带有一定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亲自感知,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进一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处理好教材与复习资料的关系 脱离教材是不行的:教材了体现物理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回归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
仅有教材是不够的:缺乏知识综合性。
分析近年来高考试卷不难发现,许多试题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它们的“影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教材原题的变形、改造及综合,有的是类题,有的是变题。复习阶段要站在系统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教材。
要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读书——学生成绩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
①问题化:自己看书的时候,以节为单位 ,把每一节所讲的内容首先给问题化 。看一看这一节教材讲了哪几个问题。
②重点化:重要概念、规律、方法的归纳与总结
③要点化:把重点问题要点化。
④系统化:建立这一单元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度习题训练、适度地拓展、拔高。习题不是做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贵在有效、得法。注意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可通过求同存异,举一反三,举三归一、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途径,来提高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习题训练恰到好处,适度拓展、拔高。
(七)要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
没有一份资料是为你的学生量身订做的,要想实现高效的复习,就必须做好各种资料的筛选、整合,提高针对性。八、注意对“长试卷”的适当训练 2009年理科“小综合”试卷依然是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长试卷,这一特点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选择的同时也明显增大了读题量,学生应试会有一些不适应。所以,复习阶段要进行适当训练。第三部分新课程下物理高考改革的趋势我们备课组老师,每人都有三本以上的复习参考资料或更多的参考书,每周备课活动,除了做前面所述之外,还要备每节、每章的题目增补,对增补题目进行探讨,增补新题目是不是最需的?它的价值是什么?有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含金量高、价值大,就让学生练,真正达到精练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备课、上课等常规过程中力求最优化、课堂效率最大,实现第一轮复习的预期目标。二.几点建议1.知识点梳理应抓住三个关键
作为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每个参与者,高考无凝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在我看来赢得高考无异于种好一棵树。尤其是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对高考知识点的梳理,关键是把握好巨、细、遗三点。巨:就如同大树的躯干,只有以雄健的主干作为坚实的基础,大树才能向高处、向四周自由扩展。高考复习也是如此。我们要搭建一个可以俯瞰高中所有知识的平台,并且要能在此基础上分清所有知识的主次。对于主干知识,一是要“记”,甚至可以用两倍于其它知识的时间去记,因为在深入复习及做题中,主干知识会被经常用到。二是要“联”,我曾经下大力气构建过那些有交叉知识点专题间的主干知识网,这使我在做题中一看到材料中的某个关键词,就会联想到多个知识点。细;就像是大树的枝叶,枝繁叶茂,大树才能挺拔耸立,而后长成栋梁之才。我曾经请教过我们班的尖子生,他们很大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细微处探究知识的奥秘”。在他们的课本上每一页,每一行,甚至每一个字都被用不同的颜色标以不同的符号,似乎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不遗留一个知识死角、不放过一次得分机会。正是这些细微之处的累积,最后成就了他们出类拨萃的表现。这也正应了那句古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