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
中国山水画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山水画的构图、墨色、 空白的分析,了解中国山水画。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技巧、思想和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中国山水画中国山水画较之西方风景画,起码早了1000余年。它所呈相的图义,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思想史。早在7000多年以前,先古的觉醒便以图案方式纪录下来。新石器的河姆渡文化,已用线刻表达着观念性文化的内涵,定居的农耕文明起源,不仅让人认知了工具美,亦让人于器之上认知了形上美。艺术不但是一种征服自然的想象,还是一种征服自然想象的象征。先古与自然一开始便用艺术的方式对活,逻辑的发现与艺术的鉴赏推演着人们的双眼,让一个天人合一的中国图式由混沌而至清晰。江山如此多娇傅抱石、关山月合作
1959年为北京新建的人民大会堂所绘的巨幅山水画。毛泽东主席亲为题句:“江山如此多娇。”画面上旭日东升,江山壮丽,表现出新中国的勃勃生机。欣赏风景题材绘画作品李可染作品画家小传李可染(1907—1989),现代画家。江苏徐州人。自幼习画,早年先后入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术院学习。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20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
《万山红遍》一反平时惯用的淡墨画法,集中突出“红色”。这种色调的强烈转变,塑造出另一种崭新的审美境界,整幅画作构成红白黑三色的交响。画家创作使用了名贵的上等朱砂,墨色映衬下,朱砂的红色鲜艳浓烈却沉稳凝重。富春山居图作者与作品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的书画,画家黄公望为郑樗(别号:无用师)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七十九岁高龄时开始创作的。这幅纵33厘米,横636.9厘米的长卷,是他生活在富阳,又以富春江为题材推出的力作。深入的观察,真切的体验,丰富的素材,使《富春山居图》的创作有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因此落笔从容。千丘万卷,壑,越出越奇,重峦迭嶂,越深越妙,既形象地再现了富春山水的秀丽外貌,又把其本质美的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
展开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丘陵起伏,峰回路转,江流沃土,沙町平畴。云烟掩映村舍,水波出没鱼舟。近树苍苍,疏密有致,溪山深远,飞泉倒挂。亭台小桥,各得其所,人物飞禽,生动适度。正是“景随人迁,人随景移”,达到步步可观的艺术效果。总结:
中国画讲究师法自然,古人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学习山水画,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造型方法以外,也要结合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才能画出鲜活生动的景色。
中国山水画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其表现形态主要是笔悄墨趣;中国画又以意象造型为主,意象造型可使画家能比较自由地造型和处理构图。中国山水画的抽象性、意象性使中国画的情趣美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展示空间,山水画尤其这样。情趣美是中国画的又一魅力,也是现代画家孜孜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