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08-10 21:2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认识生物 
课时: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生物 2.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3.掌握生物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区别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珍爱生命
二、重点、难点:1.生物和非生物区别 2.生物的特征
三、知识导学:
1、导入新课:在我们的校园里,你能看见什么?
请学生讨论“校园里有哪些生物” ★ 学生各组代表把自己的讨论结果说出来,教师让学生带着“什么是生物”这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自主学习】
1.观察教材第3~5页图片,试总结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是: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 生物除这六个特征外,还有没有其它的特征,请列举出来。
【自主探究】
1.想一想,你自己是否有生物的这些特征?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自由讨论)
讨论结果: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出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
(6)猫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鼠为食,从中获取营养属于 【知识小结】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生物的基本特征。
【基础训练】
1.有一首歌唱到“种下一粒子,发了一个芽”说明生物( )
A.需要营养 B.是变化的 C.能生长 D.能繁殖 2.人用手触摸羞草时,含羞草的叶片立即下垂,说明生物具有那一特征( )
A.适应性 B.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C.多样性 D.生长和发育
3.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火山爆发 B.开水沸腾 C.雨后春笋   D.潮起潮落4.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 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 D.葵花向阳四、拓展提高:
1.阅读课本第6页做练习第1、2题,
2.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那个是生物?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能力目标】通过调查,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情感目标】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重点、难点: 1.调查法的一般步骤及生物分类方法。2.撰写调查报告。
三、知识导学:
1、导入新课:
同学根据预习情况,说说什么是调查:
【自主学习】
自学教材第9~11页,结合调查活动,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 1.结合教材内容,熟悉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注意安全,不下水,不攀高,不单独行动。(2)爱护生物资源,不乱折,不破坏。(3)要不分喜好,不分大小,客观记录。
2.在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
★ 3.调查时,能否损伤动植物或破坏它们的生活环境,为什么?
【合作探究】
一、调查周围的生物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同学们分成4-6人一组,每组推举一名组长。下面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我们身边的校园生物进行调查,探讨调查校园生物的方案。
(1)选择调查范围:
(2)确定调查路线:
(3)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各组成员在调查前做好分工:
二、对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的分类依据一般有几种?
2.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四、作业:完成探究报告册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