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确立单元试卷 部编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确立单元试卷 部编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08-06 16:4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30分)
【 】1.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②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
③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材料中的现象发生于二十世纪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 】3.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不可能看到

A.武汉长江大桥 B.我国第一架喷气式 C.解放牌载重汽车 D.青藏铁路通车
通车 飞机试飞成功 投入运输
【 】4.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同1952年对比情况表
原煤(万吨)
钢(万吨)
布(亿米)
粮(万吨)
1952年
6649
135
38.3
16392
1957年
13000
535
50.5
19505
增长率(%)
96
296
32
19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童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 】5.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这一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6.20 世纪50 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 】7.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某时期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比例,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国民收入(%)
商业零售(%)
工业产值(%)
公有制经济
92.9
95.8
100
私有制经济
7.1
4.2
0
A.新中国成立 B.抗美援朝胜利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 】8.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C.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9.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 】10.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 】11.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2.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 】13.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下列人物与荣誉符号搭配不正确的是
A.铁人——雷锋 B.两弹元勋——邓稼先 C.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 】14.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5.“文化大革命”是建国后出现的一场严重动乱和灾难,那么它结束的标志是
A.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毛泽东逝世 D.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二、非选择题(20分)
16.(10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分)这次运动作用是什么?(1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2分)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1分)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从中我们可吸取哪些经验教训?(2分)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辉煌成就】
材料一
产品
名称
单位
按人口平均产量
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苏联
美国
英国
电力

7.9
219.5
1144.6
517.9
27
141
63
生铁
公斤
1.7
84.4
244.5
165.9
50
144
9

公斤
0.9
95.3
376.3
255.2
106
418
281
棉布
公斤
7.34
20.28
61.42
70.38
2.8
8.4
9.6
(1)根据图表分析我国建国初期,工业化发展面临什么问题?(1分)为改变这种局面新中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坎坷前进】
材料二
(2)图一宣传画中的总路线是在何时通过的?(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分)
(3)图二中的诗文是“稻子玉米搭彩门,悟空说是南天门,社员高坐哈哈笑,这是俺社幸福门。”这幅图片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1分)“这是俺社幸福门”中的“社”指的是什么?(1分)
(4)图三反映的是当时红卫兵挥动“红宝书”在天安门广场集会的狂热场面,这出现在中国的哪次运动期间?(1分)在这次运动期间形成了哪两个反革命集团?(2分)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答案
BADCB BDBBA ABACA
16.(1)土地改革(2分);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任意一句得1分)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2分);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意一句得1分)
(3)“左”倾错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任说两个得2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实事求是,坚持经济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任意两点得2分)
17.(1)问题:我国工业发展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与其他国家差距大,特别是重工业方面。(任意一点得1分)措施:制定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2)1958年;(1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分)
(3)“大跃进”运动;(1分)“社”指的是当时的人民公社。(1分)
(4)“文化大革命”期间;(1分)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