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单元易错题
【 】1.“……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材料体现了我国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经济特区优惠政策 C.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
【 】2.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 】4.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贯彻全面准确落实“一国两制”“港入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其中,“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者是
A.孙中山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 】5.“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香港、澳门回归
【 】6.1984年12月,中英双方通过长达两年多的外交谈判,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促成和谈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B.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C.《南京条约》已被废止 D.中国胜利重返联合国
【 】7.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 】8.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制造航母取得重大成果。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上军事力量的建设,为此,早在1949年就建立了
A.人民陆军 B.人民海军 C.人民空军 D.第二炮兵部队
【 】9.第二炮兵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按照核常兼备、有效射战的战略要求,不断加强战略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建设,成为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坚强后盾。第二炮兵部队是一支
A.海军部队 B.炮兵部队 C.武警部队 D.导弹部队
【 】10.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1.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以其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外交艺术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互不侵犯原则 D.互惠互利原则
【 】12.“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要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我”应是
A.丘吉尔 B.斯大林 C.田中角荣 D.尼克松
【 】13.阅读下列表格,指出中美贸易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
中美贸易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
中国对美出口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一五计划 D.中国调整了内外政策
【 】14.从“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中美关系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中美两国“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开始于
A. 1953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C.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1979年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 】15.下列所示内容体现了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洲基础设施银行成立 二十国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
北京2014 北京2015 中国2016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 】16.下列图示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这体现了
①中美关系不断的深化发展 ②我国外交政策由对抗走向对话
③我国积极寻求与大国结盟 ④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7.右图人物是一位著名的农业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光辉论断。他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 】18.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 】19.2016年10月11日,“神舟十一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20.1993年4月1日起,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取消了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从此,伴随城镇居民近40年历程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就此谢幕,象征着一个新时期的来临。这个来临的“新时期”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 】21.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面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B.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C.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D.1977年底恢复高校入学考试—→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 】22.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③①②④ D.①③④②
【 】23.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 】24.右图是1972年2月6日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Nixon’s China Odyssey(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尼克松的中国之旅”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B.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25.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习近平主席写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现任总统特朗普会晤的照片,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打破中美关系僵局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ABCDD ACBDC BDDCC CDBDD CD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