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水的组成 培优辅导训练(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3 水的组成 培优辅导训练(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8-07 11:22:01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水的组成
☆知识梳理
一、氢气燃烧
1、氢气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液化;
(2)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可燃性(易燃、易爆)、还原性。
2、氢气燃烧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且凉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水雾;烧杯发烫。
(3)原理: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3、氢能源优点:热值高;原料来源广;清洁无污染。(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二、水的分解:
1、条件:
(1)通直流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原理: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
5、结论:(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反应的微观过程图:
7、能量变化:由电能变成化学能。
8、简易装置图
三、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
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二氧化碳和氧化铁等。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叫做氧化物,例如五氧化磷、水和氧化铁等。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氢气、氧气和氮气等。
☆经典例题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左端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发生反应的表达式式为水氢气+氧气
【答案】B
【解析】
A、由实验操作图,a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说明a端试管内产生的为氢气,从而可判断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故A是正确的判断;
B、左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右端试管内气体,因此可判断左端试管内为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是不正确的判断;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C为正确判断;
D、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D是正确的判断;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水的构成即可分析解答。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由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化合物和单质的微观解释,并能够区分应用。
☆跟踪练习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答案】B
【解析】A、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B、H2O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C、KCl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D、H2SO4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B。
2·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答案】A
【解析】电解时负极生成氢气、正极生成氧气,并且体积比是2:1。故选A。
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Mg B.Al2O3 C.H2CO3 D.KMnO4
【答案】A
【解析】Mg属于金属单质;Al2O3属于金属氧化物;H2CO3KMnO4属于含氧化物。故选A。
4·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C
【解析】电解水中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体积比约为2:1,所以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故选C。
5·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顺序是:④③①②。
故选C。
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答案】C
【解析】A、由上述分析可知,试管b中气体较多,是氢气,a收集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故正确;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可以增强导电性,故正确;
C、电解水实验表明,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应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故正确。
7·电解水时水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不变
【答案】C
【解析】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体积比为1:2,故A错误;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故B错误;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故C正确;
D、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改变,故D错误.故选:C.
8·如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A、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A不可能;
B、图中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示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由于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B不可能;
C、图中含有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即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的物质为混合物,不可能表示氧化物;故C不可能;
D、图中只含有一种分子,该图所表示的物质为纯净物;图中分子由两种不同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若其中一种原子为氧原子,则该分子即为氧化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则的氧化物;故D有可能。
故选D。
9·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答案】D
【解析】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故正确;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氧气与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错误。
故选D。
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电解水时,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从变化上分类: 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D。
1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A是 极
(2)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mL
(3)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
【答案】
(1)正;(2)22.4;(3)水氢气+氧气;
【解析】(1)与A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A是正极;
(2)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是22.4ml;
(3)电解水的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答案】淡蓝;氢气+氧气水;纯度。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氢气+氧气水。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纯度。
13·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答案】(1)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解析】(1)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氧气时,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由于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在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故填: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故填:爆鸣;声音小;爆炸;纯度;
14·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答案】(1)2∶1;(2)氢元素和氧元素;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解析】(1)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a、b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2:1,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15·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河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铁粉;⑤高锰酸钾;⑥液态的氧气;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化合物的是 ;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5)属于单质的是 .
【答案】
(1)①②⑧;(2)③④⑤⑥⑦;
(3)③⑤⑦;(4)③⑦;(5)④⑥.
【解析】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河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③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祖成,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④铁粉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⑤高锰酸钾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⑥液态的氧气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⑦二氧化锰由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中考链接
1·(2018 海南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答案】D
【解析】KMnO4、KOH属于含氧化物,不属于氧化物;O3属于单质;CO属于氧化物。故选 D。
2·(2018 德州)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D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3·(2018 德州)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答案】C
【解析】A图表示由一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单质;B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属于化合物;D图表示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三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C。
4·(2017 来宾)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   能。
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
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mL。
【答案】①化学;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③4。
【解析】
①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②与a试管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多,是氢气;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少,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③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a气体8mL,则在相铜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4ml。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例1
例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3 水的组成
☆知识梳理
一、氢气燃烧
1、氢气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 、无臭、 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难液化;
(2)氢气的化学性质:氢气具有 (易燃、易爆)、还原性。
2、氢气燃烧
(1)步骤:①检验纯度(气体不纯净点燃时,易发生爆炸);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 的烧杯;③用手接触烧杯。
(2)现象:氢气燃烧,产生 的火焰;烧杯内壁凝结有 ;烧杯 。
(3)原理: 。(化合反应)
(4)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即水是由 组成。
3、氢能源优点:热值高;原料来源广; 。(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
二、水的分解:
1、条件:
(1)通 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 ,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 )。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 产生,液面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 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
(2)负极:用 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
4、原理: (分解反应)
5、结论:(1)水是由 和 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 ,而 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 。
6、反应的微观过程图:
7、能量变化:由 变成 能。
8、简易装置图
三、物质的分类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
1、化合物是指由 组成的纯净物,例如 和氧化铁等。由 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叫做氧化物,例如五氧化磷、 和氧化铁等。
2、由 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例如 、氧气和氮气等。
☆经典例题
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
B.左端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发生反应的表达式式为水氢气+氧气
【答案】B
【解析】
A、由实验操作图,a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另一端试管内的气体,说明a端试管内产生的为氢气,从而可判断a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故A是正确的判断;
B、左端试管内气体体积大于右端试管内气体,因此可判断左端试管内为氢气,氢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是不正确的判断;
C、水通电分解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C为正确判断;
D、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故D是正确的判断;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水的构成即可分析解答。
“”、“”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图A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B、图B中的物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纯净物,表示纯净物中的单质,错误;C、图C中的物质分子是由不由原子构成,表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正确;D、图D中的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表示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要熟记化合物和单质的微观解释,并能够区分应用。
☆跟踪练习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2·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约为(   )
A. 2:1 B. 1:2 C. 1:1 D. 3:1
3.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A.Mg B.Al2O3 C.H2CO3 D.KMnO4
4·用下列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度变快;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④乙试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5·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①② D.④①②③
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
7·电解水时水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
B.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水分子分解后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
D.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数目都不变
8·如图中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9·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
C.洗菜、洗衣和淘米的水可用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D.水通电分解时正极产生的氢气与负极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现象上判断:正极产生的是氢气
B.从变化上分类: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从宏观上分析: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从微观上分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11·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
(1)电源A是 极
(2)若收集到c气体11.2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 mL
(3)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
12·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    色火焰,该反应的表达式是   。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 的氢气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检验其   。
13·下列是水的电解实验中,对得到气体检验的操作。
(1)操作中,盛有氧气的试管口向上,盛有氢气的试管口向下,其中主要原因是      。
(2)检验氢气时,如果发生      声,表明氢气不纯净,声音      ,表示氢气较纯净,混有空气的氢气,点燃容易发生      ,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      。
14·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性质等角度认识水。
(1)组成:右图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2)结构: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5·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河水;③冰水混合物;④铁粉;⑤高锰酸钾;⑥液态的氧气;⑦二氧化锰;⑧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3)属于化合物的是 ;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5)属于单质的是 .
☆中考链接
1·(2018 海南省)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KOH C.O3 D.CO
2·(2018 德州)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3·(2018 德州)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4·(2017 来宾)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   能。
②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   。
③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  mL。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分解
结合
例1
例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