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08-07 10:27:38

文档简介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可以使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的是( )
A. B.
C. D.
2. 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过滤与筛选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难溶的沉淀析出3. 将60 ℃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6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B.20 ℃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
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
4. 操作Ⅰ:用滴管吸取饱和的食盐水,将其滴在玻璃片上,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变干,玻璃片上留下了食盐晶体。
操作Ⅱ:在30毫升的沸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至不再溶解为止,将上层热的饱和溶液倒入到另一只烧杯里,把盛有热饱和溶液的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溶液底部析出晶体。
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操作Ⅰ、Ⅱ的结晶方法分别为蒸发和冷却热饱和溶液
B.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可用操作Ⅰ的方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C.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的物质可用操作Ⅱ的方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D.两种结晶方式不能结合起来从溶液中分离出溶质
5.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利用日晒风吹蒸发海水中的水分,使氯化钠晶体析出.下图能正确表示海水晒盐过程中,海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A%)与蒸发时间(t)的关系是( )
A B C D .
6.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少量明矾) ②杀菌消毒(用氯气) ③自然沉降 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7. 下列净化水的操作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二、综合提升
8. 自然界的天然水,如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都是__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因含有杂质常呈现_______(清澈或混浊).
9. 在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_______,使杂质_______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10. 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操作图,试回答:
(1)有标号仪器的名称是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
(3)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______性,除 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6.【答案】D
【解析】①化学沉降(用明矾),明矾具有吸附水中固体小颗粒的作用,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自然沉降后的操作;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在此过程中应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③自然沉降,使水静置,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在此净化中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④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③①④②.
7.【答案】D
【解析】A、硬水就是里面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静置只是沉淀大的颗粒,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B、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错误.
D、蒸馏能使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除去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
二、综合提升
8.【答案】混合物;混浊.
【解析】河水、湖水、井水、海水中都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细菌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因含有杂质常呈现混浊.
9.【答案】产生沉淀;吸附,沉降.
【解析】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具有吸附作用,所以,浑浊的天然水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沉淀;明矾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10.【答案】(1)烧杯;漏斗;铁架台.(2)玻璃棒,引流.(3)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③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解析】(1)图中a是烧杯,b是漏斗,c是铁架台.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分离 第2课时 章 一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净化水的几种常用方法2.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实验,提高实验操作、观察现象的能力2.通过结合生活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水的净化过程,体验科学的学科价值2.体验探究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乐趣,感受探究过程中渗透的科学美。
重点 不同的晶体要用不同的提取方法的原因
难点 过滤法和蒸馏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不能】怎样做才能使水能饮用?【应该用过滤等方法将水净化后再饮用。】本节我们就来学习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分析问题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除了结晶以外,能将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方法还有许多。主要有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沉淀活动1.如图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 分钟,观察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有固体颗粒沉在水底】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称为沉淀法。我们每天使用的自来水是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中就利用了沉淀法。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或活性炭,静置5分钟,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沉入杯底颗粒变大,泥浆水变得清澈】为什么在水中加入明矾或活性炭?【利用明矾或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明矾和活性炭是常用的凝聚剂。视频:过滤过滤把上述已经处理过的水通过过滤器,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就会分离开来,这种方法就是过滤。人们常用过滤的方法来净化水。活动1.制作过滤器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圆锥形,放入漏斗内,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瓶使滤纸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湿滤纸瓶使漏斗内壁之间没有气泡。你知道为什么要润湿滤纸吗?如果留有气泡应怎么办?【滤纸不用水润湿,无法紧贴漏斗内壁,会造成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从而影响过滤速度,如果发现有气泡,应该用玻璃棒轻轻赶出。】过滤用到的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过滤时的注意事项:一贴: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二低:滤纸边缘比漏斗口低,漏斗内液面比滤纸边缘低。三靠: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戳破滤纸;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过滤时滤液溅出。最后把泥浆水沿玻璃棒倒进过滤漏斗中。从漏斗中取出滤纸,细心观察,滤纸上留下了什么?泥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滤纸上留下了固体物质,泥浆水变得清澈盘里。】如果二次过滤的滤液仍常浑浊时,应怎样做?【应检查实验装置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洁净等。】你能分析出滤纸破损的原因吗?【没有用玻璃棒引流,直接将过滤液倒入过滤器冲破滤纸;玻璃棒放在单层滤纸一边,捅破滤纸;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了。】2.用下列材料:容量1.5 升的塑料瓶1 只、带导管的橡皮塞、活性炭、纱布、细沙、沙砾、碎石、棉花,制作一个沙石过滤器。把你设计的过滤器画下来,并标出各材料的名称。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你的设计,然后作适当的修改,再利用你设计的过滤器过滤泥浆水,是否得到了清澈的滤液?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经上述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浑浊的水变澄清了,但所得的水仍然不是纯水。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要得到纯净的水,还必须经过蒸馏。视频:实验室制取少量蒸馏水活动将上述处理过的滤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一起放进蒸馏烧瓶内,按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怎样的?烧瓶里留下了什么?【得到的水清澈透明,烧瓶里留下少量固体。】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用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蒸馏时,蒸馏瓶中应放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防止液体暴沸,液体会喷溅而出】为什么操作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于蒸馏瓶的支管片?【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确定所接液体的种类】蒸馏时,冷凝管中要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原因是什么?【防止冷凝器冷凝时受热不匀出现炸裂,同时逆流冷凝效果好。】注意:对于净化不可理解为蒸馏,并不是将所有的杂质去除,而是将有毒有害的物质去除。蒸馏水里不再含有杂质,只含水一种物质。这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如氧气、水、氯化钠、铜、铝等。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混合物定义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区别成分单一,有固定的组成、性质。成分至少两种,没有固定的组成,性质,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联系纯净物组成混合物,混合物分离得到纯净物。粗盐提纯人们从盐田里得到的是含许多杂质的粗盐,而我们食用的盐是从粗盐中提取得来的。那么,粗盐是怎样提炼为食用盐的呢?1.首先,研究粗盐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将4匙粗盐放在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述粗盐。你认为粗盐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_。2.怎样使用已有的实验仪器和已学的物质分离方法将粗盐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制成精盐?你的设想是:_用过滤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用蒸发结晶法除去氯化镁、氯化钙等_。3.与老师、同学交流,修改你的精制粗盐计划,然后按计划进行实验。视频:粗盐提纯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药匙、滤纸、火柴。实验步骤:溶解:将所取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先组装好过滤装置,将上述食盐水过滤,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溅落到外面。蒸发: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至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冷却至常温后,将食盐固体转移至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此时得到的固体中仍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注意:在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溅出。取蒸发皿时不能用手拿,应用坩埚夹取。再溶解:将所得固体重新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将上述液体倒入干净的蒸发皿中,加热,到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出固体。分析:粗盐提纯中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时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蒸发时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暴沸】4.仔细观察:精制后的盐样品是否有晶体存在?它们有相同的外形吗?这些盐纯净吗?是否有迹象表明还不够纯?你能说出原因吗?【有晶体存在,晶体形状不相同,这些盐不纯净,这些盐容易潮解,表明不够纯净,氯化钠中因含有氯化钙、氯化镁等易吸水而潮解。】你能想出再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的原理吗?【原理是氯化镁、氯化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2. 化学阶段:通入氯气或漂白粉等杀死水中的微生物。3.生物学阶段:借助于微生物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最后,经过化学检测,证明水是洁净的之后,这些水才被送到用户家中。过滤和结晶、蒸馏的比较方法原理适用对象基本操作过滤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分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或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一种不可溶)溶解、过滤结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分离两种可溶性固体,其中一种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蒸馏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混合物加热蒸发、冷凝 参与活动,学习沉淀法参与活动,学习过滤法分析讨论学习蒸馏法知道纯净物的定义比较纯净物和混合物学习粗盐提纯了解注意事项分析讨论三种净化方法比较 指导活动引导分析指导活动介绍过滤注意事项引导分析讨论引导设计指导蒸馏活动介绍纯净物引导比较指导粗盐提纯实验介绍注意事项引导分析讨论引导比较
课堂练习 1.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C )A.蒸馏 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 D.过滤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的是( A )A.果汁和果渣 B.硝酸钾和氯化钠C.水和酒精 D.铁粉和铜粉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C )A.洁净的空气 B.清澈的海水C.蒸馏水 D.自来水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应停止加热时出现的现象是( C ) A.水分全部蒸发 B.滤液开始沸腾C.出现大量固体 D.出现少量固体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1.沉淀法:使水中的_杂质_沉淀到水底的方法。_明矾_和__活性炭__是常用的凝聚剂。2.过滤法:把不溶于水的__固体物质__跟水分离开来。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3.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_水蒸气__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沸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4.纯净物:由_一种物质_组成的物质。如_蒸馏水_等。5.粗盐提纯的步骤:__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洗涤_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1.沉淀法: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明矾和活性炭是常用的凝聚剂。2.过滤法: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分离开来。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3.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沸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物质的分离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导入新知
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
这些泥水可饮用吗?
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
怎样做才能使水能饮用?你知道分离物质的方法有哪些吗?
不可以
新知讲解
其他几种常用的分离方法
沉淀法
过滤法
蒸馏法
新知讲解
沉淀
1.如图所示,取一杯泥浆水,静置5 分钟,观察有没有杂质沉在杯底。
有固体颗粒沉在水底
沉淀法
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
新知讲解
2.在泥浆水中加一点明矾或活性炭,静置5分钟,观察泥浆水发生的变化,以及沉入杯底的固体颗粒大小的变化。
沉入杯底颗粒变大,泥浆水变得清澈
为什么在水中加入明矾或活性炭?
利用明矾或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其凝聚成较大的固体颗粒而沉到水底。
明矾
活性炭
新知讲解
过滤
新知讲解
过滤
水通过过滤器,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就会分离开来
1.制作过滤器
先把滤纸折成圆锥形,再把多余的滤纸剪去,然后把折好的滤纸放在漏斗中
新知讲解
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瓶使滤纸略低于漏斗口,用少量水润湿滤纸瓶使漏斗内壁之间没有气泡。
你知道为什么要润湿滤纸吗?如果留有气泡应怎么办?
滤纸不用水润湿,无法紧贴漏斗内壁,会造成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从而影响过滤速度,如果发现有气泡,应该用玻璃棒轻轻赶出。
新知讲解
仪器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
的边缘
三靠:①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
层滤纸的一边
②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
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漏斗
滤纸
玻璃棒
烧杯
铁架台
要点
新知讲解
从漏斗中取出滤纸,细心观察,滤纸上留下了什么?泥浆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滤纸上留下了固体物质,泥浆水变得清澈透明。
如果二次过滤的滤液仍常浑浊时,应怎样做?
应检查实验装置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洁净等。
你能分析出滤纸破损的原因吗?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过滤液倒入过滤器冲破滤纸;玻璃棒放在单层滤纸一边;用玻璃棒在过滤器内搅拌了
新知讲解
2.用下列材料:容量1.5 升的塑料瓶1 只、带导管的橡皮塞、活性炭、纱布、细沙、沙砾、碎石、棉花,制作一个沙石过滤器。
新知讲解
利用你设计的过滤器过滤泥浆水
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异味
活性炭
净水器滤芯
新知讲解
温度计

蒸馏烧瓶

冷凝管
接收器
锥形瓶
新知讲解
蒸馏
将上述处理过的滤液和防爆沸的小石粒一起放进蒸馏烧瓶内,按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蒸馏得到的水是怎样的?烧瓶里留下了什么?
得到的水清澈透明,烧瓶里留下少量固体。
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
蒸馏法
新知讲解
蒸馏时,蒸馏瓶中应放入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
防止液体暴沸,液体会喷溅而出
为什么操作时将温度计的水银球放于蒸馏瓶的支管片?
便于观察温度的变化,确定所接液体的种类
蒸馏时,冷凝管中要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原因是什么?
防止冷凝器冷凝时受热不匀出现炸裂,同时逆流冷凝效果好。
对于净化不可理解为蒸馏,并不是将所有的杂质去除,而是将有毒有害的物质去除。
新知讲解
纯净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定义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区别 成分单一,有固定的组成、性质。 成分至少两种,没有固定的组成,性质,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
联系 纯净物组成混合物,混合物分离得到纯净物。
新知讲解
粗盐提纯
1.首先,研究粗盐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将4匙粗盐放在纸上,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记录并描述粗盐。你认为粗盐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什么?
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用过滤法除去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用蒸发结晶法除去氯化镁、氯化钙等
青海盐场
2.怎样使用已有的实验仪器和已学的物质分离方法将粗盐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开来,制成精盐?你的设想是什么?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实验器材:
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酒精灯、蒸发皿、坩埚钳、药匙、滤纸、火柴。
实验步骤:
溶解:将所取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不再溶解为止。
新知讲解
过滤:先组装好过滤装置,将上述食盐水过滤,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蒸发:将澄清的滤液倒入蒸发皿,加热,至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冷却至常温后,将食盐固体转移至一个干净的烧杯中。此时得到的固体中仍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
新知讲解
将上述液体倒入干净的蒸发皿中,加热,到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趁热过滤出固体。
再溶解
蒸发结晶、过滤
将所得固体重新加水溶解
新知讲解
粗盐提纯中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
(2)过滤时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入。
(3)蒸发时搅拌,使受热均匀,防止暴沸
新知讲解
4.仔细观察:精制后的盐样品是否有晶体存在?它们有相同的外形吗?这些盐纯净吗?是否有迹象表明还不够纯?你能说出原因吗?
有晶体存在,晶体形状不相同,不纯净,这些盐易潮解,表明不够纯净,氯化钠中因含有氯化钙等易吸水而潮解。
你能想出再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的原理吗?
氯化镁、氯化钙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新知讲解
自来水净水过程
新知讲解
自来水厂的水净化
1. 物理阶段: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
2. 化学阶段:通入氯气或漂白粉等杀死水中的微生物。
3.生物学阶段:借助于微生物除去水中的有毒物质。
最后,经过化学检测,证明水是洁净的之后,这些水才被送到用户家中。
自来水厂全貌
新知讲解
方法 原理 适用对象 基本操作
过滤 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分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或两种固体,一种可溶,一种不可溶) 溶解、过滤
结晶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不同 分离两种可溶性固体,其中一种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加热溶解、冷却结晶
蒸馏 根据液体混合物的沸点不同 分离液态混合物 加热蒸发、冷凝
过滤和结晶、蒸馏的比较
巩固提升
1.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
A.蒸馏 B.活性炭吸附
C.加入肥皂水 D.过滤
2.下列各组物质,可用过滤的方法来分离的是( )
A.果汁和果渣 B.硝酸钾和氯化钠
C.水和酒精 D.铁粉和铜粉
C
A
巩固提升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清澈的海水
C.蒸馏水 D.自来水
4.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将滤液放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应停止加热时出现的现象是( )
A.水分全部蒸发 B.滤液开始沸腾
C.出现大量固体 D.出现少量固体
C
C
课堂小结
1.沉淀法:使水中的______沉淀到水底的方法。________和
__________是常用的凝聚剂。
2.过滤法:把不溶于水的___________跟水分离开来。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3.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________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沸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4.纯净物:由___________组成的物质。如_________等。
5.粗盐提纯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质
明矾
活性炭
固体物质
水蒸气
一种物质
蒸馏水
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洗涤
作业布置
1.自然界中的水为什么都不是纯净的水?
2.在生活中,你见过(或使用过)哪些净化水的方法?
3.在家里自制蒸馏水(请注意安全)。
板书设计
1.沉淀法:使水中的杂质沉淀到水底的方法。明矾和活性炭是常用的凝聚剂。
2.过滤法:把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跟水分离开来。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3.蒸馏法:把水加热至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适用于不同沸点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蒸馏水等。
5.粗盐提纯的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④洗涤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